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08449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50 大小:44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0页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0页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0页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0页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2.docx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2.docx(3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2.docx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2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1、作物产量(yield)是指单位面积作物产品器官的数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2、生物产量(biologicalyield)是指作物在一定的生育阶段或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所积累的干物质总量,即作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各器官干物质的总重量。

3、经济产量(economic)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

一般所指的产量是经济产量。

4、收获指数(harvestindex)也称经济系数,是指作物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反映了作物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5、源(source)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同化物的供应。

6、库(sink)是指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7、作物群体(croppopulation)是指同一块地上的作物个体群,包括单作群体和复合群体两大类。

8、产量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

1存在制约关系,因此要获得高产,必须使产量构成的各个因素在一个最佳的组合。

2相互补偿作用,即后形成的产量因素可以补偿前期形成的产量因素的不足

9、源、库、流三者的关系:

①源是库形成和充实的物质基础,源充足可以促进库的发展,库大又能提高源的能力;

②库和源的大小对流的方向、速率、数量都有明显影响,起着“拉力”和“推力”的作用;

10、流的主要器官:

叶、鞘、茎中的维管系统,其中同化运输的途径是韧皮部,韧皮部的薄壁组织是运输同化物的主要组织。

11、作物群体的自动调节:

①在地上部分的植株是争取光合营养;

②地下部分的根系争取水和矿质营养。

12、自动调节(selfadjustment)是通过个体对变化着的环境条件的反应而发生的,包括植物对刺激的感受性、传递和反应。

13、作物的群体结构(populationstructure):

组成这一群体的各个单株及总叶面积、总茎数、总根重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的动态情况。

14、影响作物群体结构及物质生产的因素:

①株型(planttype):

植物体在空间的存在样式适当密植、不倒伏、生物产量大、收获指数高

②种植密度(plantingdensity)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成线性提高,达到一定密度时产量达到最大。

3种植方式(plantingway)是使田间个体配置得当,充分利用光能。

4肥料长好苗架是指苗期要施足基肥、早施速效追肥,促进早而快的出叶、发根和分枝,为中后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蹲苗是指营养体茎叶生长过旺,就会削弱根系的发育,所以又要适当的控制水肥。

15、源的大小如何表示:

源的大小由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和营养器官内贮存的物质含量三方面组成。

16、耕作制度(farmingsystem):

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种植制度+养地制度

17、种植制度(planting/croppingsystem):

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空间配置、种植熟制、种植方式与种植顺序的综合体系。

18、养地制度(soilmanagementsystem)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为目标的一系列技术体系。

包括土壤培肥、土壤耕作、水土保持、农田防护和农田基本建设。

19、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vetillage)是指在一季作物之后地表残茬覆盖至少为30%,使土壤侵蚀控制约在50%的一种耕作和种植体系。

包括:

①免耕(no-tillage)制作物播种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以秸秆覆盖和除草剂代替土壤耕作在播种后和作物生育期间也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②少耕(minimumtillage)是指在常规耕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全田间隔耕作,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③秸秆覆盖(residuecoverage)

20、作物化学调控技术(cropchemicalcontrol):

是指以应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为手段,调节和控制作物的生长发育。

21、植物激素(planthormoneorphytohormone):

指在植物体内合成,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很低浓度就能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生理作用的活性物质,又称内源激素。

22、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growthregulator,PGR):

用化学方法合成和筛选的一些化学结构和生理特性与植物激素功能相似或相对抗的活性物质。

23、植物生长物质(plantgrowthsubstance):

泛指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控作用的内源的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24、植物生长促进剂(plantgrowthpromoter)是指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延长的化合物,既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又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①生长素类化合物:

吲哚类、萘酸类、苯氧羧酸

②赤霉素类化合物;③细胞素类化合物;④芸薹素内酯类物质

25、植物生长抑制剂(plantgrowthinhbior)是指阻碍顶端分生组织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顶端分生组织先把伸长和分化的调节剂。

①脱落酸abscisicacid,ABA;②马来酰肼maleichydrazine,MH;③三碘苯甲酸TIBA;④整形素chlorflurenolormorphacti;⑤增甘膦glyphosine

26、中国水稻生产概况:

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世界水稻面积的1/4,位居第二,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位居第一。

27、水稻生产概况:

28、中国水稻产区划分:

I.华中单、双季稻稻作区;II.华南双季稻稻作区;III.东北单季稻;IV.西南单季稻稻作区;V.华北单季稻稻作区;VI.西北干燥区单季稻

29、我国已发现的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要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

30、栽培稻种的起源学说:

普通栽培稻的起源学说:

印度起源说、喜马拉雅山东南麓起源说和中国起源说。

31、栽培稻系统分类:

①籼稻和粳稻:

籼稻是基本型;粳稻是在较低温度气候生态条件下,由籼稻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变异型。

②水稻和陆稻:

水稻在整个生育期间,都可适应于有水层的环境,是一种水生或湿生植物;陆稻则和其他旱作物一样,可在旱地栽培。

③黏稻和糯稻:

黏米呈半透明,含支链淀粉70%-80%,直链淀粉20%-30%;糯米为乳白色,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32、栽培稻品种的分类

①按熟期分类:

早稻、中稻和晚稻分别分早、中、迟熟品种,共9个类型。

②按株型分类:

茎秆长短划分为高秆(>120cm)、中秆(100-120cm)和矮秆(<100cm)品种。

③按穗型分类:

大穗品种和多穗品种

④按稻种繁殖方式分类:

杂交稻和常规稻

⑤按稻米品质分类:

优质稻、中质稻、劣质稻

32、水稻的温光反应特性是指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若干特性,主要表现为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33、水稻的感光性是指在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缩短,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

34、水稻的感温性是指在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

35、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是指作物处在适于发育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必须有最低限度的营养生长,才能进行幼穗(花芽)分化的特性。

36、水稻“三性”在生产上的应用

①引种:

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纬度相近而海拔不同的地区之间引种,一般由低向高处引种,生育期延长,由高向低处引种,生育期缩短,

②栽培方面:

双季稻区的早稻品种多选用迟熟类型的品种,同时早中稻可以连作晚稻栽培。

37、水稻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①温度:

分蘖的最适温度30-32℃;稻穗发育的最适温度26-30℃;开花的最适温度25-30℃。

②光照:

分蘖时期需要充足的光照

③水分:

重度晒田和灌深水均能有效抑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孕穗期淹水会出现畸形穗;开花期缺水会影响水稻的结实率;籽粒灌浆期若长期的深灌水会减少籽粒的结实率。

38、水稻产量构成因素:

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effectivepaniclenumber)、每穗粒数(grainsnumberperpanicle)、结实率(seedsettingrate)和千粒重(1000grainweight)

39、水稻产量构成之间因素的关系:

①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相对比较稳定;

②结实率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因素之间均呈负相关;

③穗数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④穗粒数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

稻谷产量(t/ha)=穗数/m2×粒数/穗×结实率(%)×千粒重(g)×10-5。

40、穗数的形成及其调控

①穗数是由基本苗和单株有效分蘖数两个因素决定;

②高产田的有效成穗率为60%-85%,长江中下游单季稻的高产田成穗率为70%-80%;

③水稻高产栽培上要做到培育壮秧,提高插秧质量,基本苗足,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在群体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及时控制肥水,调节分蘖的发生和发育,使最高茎蘖数适宜,提高成穗率,实现预期的穗数。

41、每穗颖花数的调控

每穗的颖花数是由分化颖花数和退化颖花数决定的;

增加每穗颖花数有两个途径:

一是促进颖花数多分化,而是减少颖花数退化。

在水稻颖花分化期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特别是氮素营养。

42、结实率及其调控

结实率是指饱满谷粒占总颖花数的百分数;

影响结实率的时期是从有穗分化开始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的时期;

抽穗前植株体的化学组成、疏导组织和颖花数对结实率影响较大;

抽随后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期间光合量的多少对结实率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43、千粒重及其提高

水稻粒重是由谷壳体积和胚乳发育好坏两因素决定的;

籽粒的大小以颖花生长最旺盛的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称为粒重第一决定期;

决定粒重的另外一个因素是胚乳发育的好坏,及籽粒的充实程度,因此把籽粒灌浆盛期称为粒重第二决定期。

44、群体质量:

反映群体发育优劣的多项性状指标优化值的综合状况。

45、群体质量指标:

对群体光合积累和产量起决定作用的形态和生理指标。

45、水稻群体质量指标体系

①结实期群体光合生产积累量:

水稻抽穗前的光合产物一般占灌浆物质的20%-40%,抽穗后的光合产物占60%-80%,籽粒产量的绝大部分物质来源于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生产积累。

提高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及提高其在总生物量中的比例是实现高产的主要途径。

②适宜的叶面积指数(LAI):

高产田的最大适宜叶面积在孕穗期和抽穗期达到。

适宜的最大LAI一方面可使抽穗后群体叶面积能截获95%的阳光辐射,达到充分利用光能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使群体在拔节至抽穗期,中、下部有充足的受光条件,保证上层根充分发根生长。

③较高的总颖花量:

总颖花量是提高产量的基础,在适宜的最大LAI基础上形成较多的总颖花数,能提供巨大的光合作用贮藏库,促进光合生产,进而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稻穗不仅是光合产物的受容器官,还具有主动向光合生产系统“提取”光合产物的能力,调节“流”的转运方向和速度,形成拉力。

④较高的粒叶比:

粒叶比是衡量水稻库源关系是否协调的一个重要指标。

⑤良好的叶系配置:

有效叶面积:

有效茎蘖的叶面积;有效叶面积率:

有效叶面积在总叶面积中的比例;群体有效叶面积率越高,群体质量越高,高质量群体的有效叶面积率应达95%。

⑥较高的单茎茎鞘重:

茎秆是高光效群体的主要支撑系统,也是大穗形成的结构基础;单茎茎鞘重的个体,其干物质生产速率较高,茎鞘转运率也高,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

⑦较高的根活量:

水稻根系活力以根系氧化a-萘胺的量来表示;水稻结实期的根活量用根量×根系活力来表示;颖花根活量用根活量与颖花量的比值来表示;颖花根流量用基部节间的伤流量分别和颖花数、实粒数、粒重所占的量来表示;颖花根活量是根系活力与颖花总量之间的一种源库关系。

46、粒叶比的三种表示方法:

最大叶面积期的叶面积与该群体的总颖花数、总实粒数和总粒重的比值,分别记为颖花/叶、实粒/叶、粒重/叶,水稻获取高产的关键是在适宜的LAI基础上提高粒叶比。

47、提高粒叶比的三种途径:

①在保持原来的粒叶比的情况下,提高LIA,从而获得更多的总颖花量而增产。

可适用于中、低产向高产过渡。

②保持原来的适宜LIA,提高劣币来增加产量,这在高产栽培中是十分有效的。

③既提高叶面积指数的适宜值,又提高粒叶比,大幅度地提高群体总颖花量和它的总容积量(增大籽粒),已实现水稻的超高产。

48、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面积和产量占谷物的21.3%和31.3%,我国,面积居第三,总产和单产均居第一位。

玉米是重要的传统食品:

高的蛋白质、脂肪,玉米片,玉米油等。

玉米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饲料之王,2-3kg籽粒可转化1kg肉产品。

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籽粒淀粉含量70%以上;胚芽油量高,每50kg玉米胚芽可榨油15-20kg;茎秆和穗轴糠醛含量18%左右,是高级塑料的主要原料;玉米苞叶质地坚韧,可以编织精美的工艺品等。

49、玉米的起源与传播

16世纪首先从美洲传到西班牙

玉米传入我国的途径可能有三条

第一条:

北欧→印度、缅甸→我国西南

第二条:

西班牙→麦加→中亚→我国西北

第三条:

欧洲→菲律宾→我国东南

50、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玉米的三大玉米带:

一是美国中北部玉米带;二是中国玉米带;三是欧洲玉米带,包括多瑙河流域的法国、罗马尼亚、德国、意大利等国家。

51、我国玉米产区划分

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春、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52、玉米按子粒形态与结构分类

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糯质型;甜质型;爆裂型;粉质型;有稃型;甜粉型

53、按生育期分类:

早熟种;中熟种;晚熟种

54、按株型分类:

紧凑型;半凑型;平展型

55、玉米的一生:

发芽、出苗、拔节、孕穗、抽雄开花、吐丝、受精、灌浆、种子成熟

56、玉米的物候期:

出苗、拔节、大喇叭口、抽雄、吐丝、成熟

57、玉米的生育时期:

苗期:

萌动—拔节阶段,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

穗期:

拔节—抽穗阶段,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粗壮

花粒期:

抽雄—成熟阶段,养根护叶,防止早衰

58、见展叶差与穗分化的关系

见展叶差

4

5

退差

1,0

穗分化

生长锥伸长-小穗分化

小花分化-性器官形成

性器官形成

抽雄吐丝

59、玉米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⑴温度:

①玉米发芽的最适温度25-35℃;②玉米拔节的最适温度20-23℃;③玉米开花的最适温度25-28℃;④玉米子粒灌浆最适温度20-24℃;⑤玉米生育期间对有效积温的要求比较稳定。

⑵光照:

①玉米属于喜温短日照作物;②温度较高时,8-12h的光照生育加快,18h以上生育期延长;③比较明显,短波长的光照可使玉米小穗和小花发育加快。

⑶水分:

①玉米的蒸腾系数约为250-320,比小麦、大麦低,但是绝对耗水量大;②播种—出苗:

需水少,占3.1%—6.1%;③出苗—拔节:

占17.8%-15.6%,蹲棵;④拔节—抽雄:

需水大,29.6%—23.4%,大口期是玉米对水分要求的临界期;⑤抽雄—子粒形成:

对水分要求达到最大,日需水量55.35-48.45m3/ha;⑥子粒形成—蜡熟:

对水分的要求略有下降,缺水导致粒重下降;⑦蜡熟—完熟:

仅需少量水分维持植株生命。

⑷养分:

①N:

玉米的吸N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高产条件下,必须增加N肥的投入量。

4500-6000kg/ha产量水平下,吸氮量为120-180kg;7500-9000kg/ha产量水平下,吸氮量为165-225kg;10500-13500kg/ha产量水平下,吸氮量为225-270kg.

1P:

玉米的吸P2O5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玉米愈是高产,磷肥效益愈高.

4500-6000kg/ha产量水平下,吸氮量为45-75kg;7500-9000kg/ha产量水平下,吸氮量为60-90kg;10500-13500kg/ha产量水平下,吸氮量为75-135kg.

2K:

玉米的吸K2O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4500-6000kg/ha产量水平下,吸氮量为90-150kg;7500-9000kg/ha产量水平下,吸氮量为150-285kg;10500-13500kg/ha产量水平下,吸氮量为255-450kg.

60、合理密植的理论基础

①合理密植就是建立理想的群体结构,根据实际情况找出最适宜的最大LAI,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

②扩大LAI通常有两种方法:

促进单株叶面积的扩大;增加株数。

在整个生育期间,田间叶面积存在上升期、稳定期和下降期,生产上要求上升期增长越快越好,稳定期越长越好,下降期。

61、扩大叶面积的途径:

①加强营养,促使单株叶面积的扩大,但增加的幅度有限;

②增加株数,玉米单株叶片数比较稳定,且不分蘖,增减株数直接影响叶面积系数的大小,所以对玉米来说,增株是增加群体叶面积系数最有效的途径。

62、玉米产量构成因素:

a、单位面积的穗数;b、每穗粒数;c、粒重。

63、空杆形成的原因:

a、与品种特性、病虫危害和栽培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b、在郁闷群体中,有的植株生长细弱,干物质积累少,吐丝迟,花期不协调,失去授粉机会,称为空杆;c、有的植株虽能授粉,但因营养不良,雌穗败育。

64、籽粒败育的原因:

a、第一期败育粒发生在子粒形成期,出现在授粉后8-12d,无发芽能力。

b、第二期败育粒发生在子粒内出现淀粉后至灌浆速度高峰日之间。

c、从吐丝期至灌浆高峰期是穗粒数的决定时期,其中以吐丝至吐丝后14d为关键时期。

d、有效成粒率一般占总花数的55%-80%,占总粒数的80%-90%。

e、败育粒的多少除了受该品种的遗传性影响以外,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65、小麦的起源

•小麦的原产地一般认为在中亚、西亚。

•中国小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种植,历史悠久。

66、栽培情况:

2005年,世界小麦种植面积2.17×108ha,总产量6.30×108t,占谷类作物总产量的28%。

播种面积由多到少为印度2650×104ha,俄罗斯2305×104ha,中国2295×104ha,美国2028×104ha。

总产量由多到少分别为中国9700×104t,印度7200×104ha,美国7960×104ha,俄罗斯4761×104ha。

67、中国小麦生产概况

目前,小麦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玉米的主要粮食作物;

2005年,中国小麦种植面积及总产量的省份:

河南(4.86×106ha、2.48×107t)、山东(2.97×106ha、1.58×107t)、河北(2.16×106ha、1.05×107t);

近年来,中国小麦生产和消费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普通品质的小麦积压,优质专用型小麦则需大量进口。

68、我国小麦种植分区:

冬麦区:

冬麦区是中国小麦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大、产量高,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岷山以西、大雪山以东。

该区又分为黄淮海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北部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和华南冬麦区。

春麦区:

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

该区再可划分为东北春麦区、北部春麦区和西北春麦区。

冬春麦兼播区:

该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差异极大。

该区再可划分为新疆冬春麦区和青藏春冬麦区

69、小麦的阶段发育特性

春化阶段:

小麦春化阶段的长短和品种有密切的关系,春化阶段长的品种则叶片数和分蘖较多,根据对温度和春化时间的要求不同可将小麦分为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和半冬性品种。

光照阶段:

小麦的光照阶段在幼穗分化至雌雄原基时结束,根据对光照敏感和时间长短可把小麦分为反应迟钝型、反应中等型和反应敏感型。

70、影响分蘖力的主要因素:

品种类型与种子的质量,冬性半冬性品种的分蘖力强,而春性品种的分蘖力弱;

栽培技术措施,早播种,分蘖多;播种量少,分蘖多;宽窄行,分蘖多;

气象条件,适宜分蘖的温度13-18℃,日照充足分蘖多;

植株状态,拔节时有充足的光合面积和自身独立根系,分蘖多。

71、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增加有效分蘖:

掌握适宜的基本苗数与改革种植方式,基本苗多,无效分蘖多;宽窄行种植可以有效降低无效分蘖数。

培肥地力,施肥促使小麦主茎与分蘖生长能得到充足的营养,提高有效分蘖。

培育壮苗,壮实的苗一般都会发生I、II、III级分蘖,而这些分蘖和成穗率较高,在小麦起身以前实施肥水措施。

72、小麦高产群体结构与质量指标

小麦群体大小主要内容有单位面积基本苗、单位面积总茎数、单位面积穗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根系发达程度等。

一般而言,高产田冬前单位面积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1.2-1.5倍,春季最大总茎数是计划穗数的2倍。

高产群体LAI的变化动态是,冬前为1,起身1.5-2.0,拔节3-4,孕穗6-7,灌浆期3-4。

73、高产群体的培育途径:

以主茎穗为主:

基本苗足,(4.5-6.0)×106,通过增加基本苗来弥补单株分蘖的不足,最终争取足穗;

以分蘖穗为主:

基本苗少,(1.2-1.8)×106,群体小,分蘖成穗高,控制无效分蘖保证穗足,壮个体,穗足穗大,粒多子饱;

主茎穗与分蘖穗并重:

基本苗适中,(2-3)×106,穗型较大,秆壮抗倒的品种。

74、高产群体调控程序(扬州大学)

根据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品种特性、产量与适宜穗数指标等,确定合理的基本苗;

促进有效分蘖的发生,保证穗足;

在分蘖临界期内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不超过预期穗数的2.0-2.5倍;

控制最大LAI在6-7范围内,保证孕穗期封垄;

花后控制LAI的衰减速度,稳定小麦的根系活力。

75、小麦的需肥特性

研究表明:

每生产100kg子粒,需纯氮(3.1±1.1)kg、纯磷(1.1±0.3)kg、纯钾(3.2±0.6)kg,三者的比例约为2.8:

1:

3.0

氮、磷、钾吸收的阶段性变化:

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氮、磷、钾的吸收量也相应增加。

不同生育期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

作物栽培学总论

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

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引种:

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品种或品系,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条件:

要达到一定规模、从外地引入、当地没有、引种的作物要完成其生活史)

3、简单引种:

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范围广,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域可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4、驯化引种:

植物本身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甚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