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0752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docx

《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docx

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

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

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CKD-MBD)活性维生素D在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旁亢中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修订版)《活性维生素D的合理应用》专家协作组慢性肾脏病(CKD),特别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存在着矿物质代谢的紊乱,其可以引起全身多系统的损害,包括骨病及心血管疾病。

根据K/DOQI指南的建议,从CKD3期就应开始进行有关的检测和治疗。

监测的指标包括矫正的血清总钙、血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矿物质代谢紊乱的重要表现类型之一,其不仅可引起骨骼的严重损害,而且可以加重钙磷代谢异常,引起皮肤痰痒、贫血、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血管疾病等。

活性维生素D是治疗SHPT的重要药物,不仅有利于继发性甲旁亢相关骨病的治疗,也有利于SHPT所致的全身其他脏器损害的好转。

但是使用活性维生素D不加监测,又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因此,必须合理使用活性维生素D,并严格监测血iPTH、钙、磷和钙磷乘积(CaxP)等。

一、CKD患者校正的血清总钙、血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目标值根据CKD的不同分期,要求血iPTH及钙、磷水平维持在目标值范围。

见表1。

钙磷乘积应55mg2/dl2(4.52mmol2/l2)表1CKD不同时期iPTH及血钙、磷水平的目标范围PTH目标范围CKD分期钙磷维持水平CaP3期35~70pg/ml(3.85~7.7pmol/L)8.4~9.5mg/dl(2.10~2.37mmol/L)2.7~4.6mg/dl(0.87~1.49mmol/L)4期70~110pg/ml(7.7~12.1pmol/L)5期150~300pg/ml(16.5~33pmol/L)8.4~10.2mg/dl(2.10~2.54mmol/L)3.5~5.5mg/dl(1.13~1.78mmol/L)*血钙应以矫正钙浓度为标准,矫正钙=血清总钙+0,8x(4一血清白蛋白浓度g/dl);5期患者血钙、磷浓度应尽量接近目标值的低限为佳**CKD5期患者血钙、磷浓度应尽量接近目标值的底限为佳二、继发性甲旁亢的治疗原则

(一)降低血磷1.限制饮食中磷的摄人:

每日摄人量控制于800‐1000mg以内。

2.磷的结合剂的使用:

用于饮食限磷仍不能控制血磷在靶目标范围者。

(1)含钙的磷结合剂,如碳酸钙、醋酸钙等,并于餐中服用,以最大程度发挥降血磷的作用。

(为防止高血钙,由含钙的磷结合剂提供的总钙量不应超过1500mg/d,包含饮食在内的总钙摄人量应低于2019mg/d)。

(2)有高血钙时应停用如含钙的磷结合剂,有条件可选择不含钙的磷结合剂,如Renagel(SevelamerHCL),碳酸镧等。

(3)如上述措施及充分透析仍然有严重的高血磷2.26mmol/L(7mg/dl),可短期(3‐‐4周)使用含铝的磷结合剂,然后改用其它制剂。

3.充分透析:

增加透析频率和时间有助于磷的清除。

(二)调整血钙CKD各期患者均应维持血钙在靶目标值范围。

对于低血钙伴有低钙症状或iPTH高于目标值范围者,可补充钙剂或使用活性维生素D制剂。

同时须防止高血钙。

透析患者血钙浓度2.54mmol/L(10.2mg/dl)时应采取措施,如减少或停用含钙制剂及活性维生素D、使用低钙透析液(1.25mmol/L或更低)等。

(三)活性维生素D的应用应根据PTH水平,合理应用活性维生素D。

在应用过程中密切监测iPTH、钙、磷水平,调整药物剂量。

SHPT应早期检测,早期治疗,当GFR60ml/min时应开始ROD的评价。

CKD应早期检测,早期治疗,当GFR60ml/min时应开始ROD的评价。

以最小的活性维生素D剂量,维持学PTH、Ca、P在合适的目标范围,避免不良反应。

(四)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仍不能控制的严重的SHPT(iPTH持续800pg/ml),并且有顽固的高钙血症和(或)高磷血症,对治疗抵抗者,以及经同位素或超声检查证实存在甲状旁腺腺瘤或结节者,建议实施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或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

三、继发性甲旁亢时活性维生素D的合理应用

(一)作用机制I.直接作用:

作用于甲状旁腺,降低PTH基因的转录,减少甲状旁腺细胞的增殖,抑制PTH的合成与分泌。

2.间接作用:

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水平,反馈抑制PTH分泌。

(二)适应证1.CKD3,4,5期的患者,血浆iPTH超过相应目标范围时(CKD3期70pg/ml,CKD4期110pg/ml,CKDS期300pg/ml),需给予活性维生素D制剂。

2.活性维生素D治疗前,必须纠正钙、磷水平异常,使CaxP55mg2/dl2。

3.无肾功能迅速恶化,愿接受随访的患者。

(三)活性维生素D使用方法目前国内的活性维生素D制剂有1,25(OH)2D3及1‐ct羟维生素D’。

下面就1,25(OH)}D,的应用方法推荐如下。

1.小剂量持续疗法:

主要适用于轻度SHPT患者或中重度SHPT患者维持治疗阶段。

用法:

0.25ug,每天1次,口服。

剂量调整:

(1)若能使iPTH降低至目标范围,可减少原剂量的25%‐50%,甚至隔日服用。

并根据iPTH水平,不断逐渐调整剂量,避免iPTH水平的过度下降及反跳,直至以最小剂量维持iPTH在目标值范围。

(2)如果iPTH水平没有明显下降,则增加原来剂量的50%,治疗4‐8周后iPTH仍无下降或达到目标范围,可试用大剂量间歇疗法。

2.大剂量间歇疗法(冲击疗法):

主要适用于中重度SHPT患者。

用法:

iPTH300‐500pg/ml,每次1‐2ug,每周2次,口服;iPTH500‐1000pg/ml,每次2‐4ug,每周2次,口服;iPTH1000pg/ml,每次4‐6ug,每周2次,口服。

剂量调整:

(1)如果经治疗4‐8周后,iPTH水平没有明显下降,则每周1,25(OH)2D3的剂量增加25%‐50%。

(2)一旦iPTH降到目标范围,1,25(OH)2D3剂量减少25%‐‐50%,并根据iPTH水平,不断调整1,25(0H)D,剂量。

最终选择最小的1,25(OH)2D3剂量间断或持续给药,维持iPTH在目标范围。

(四)应用活性维生素D治疗时血iPTH、钙、磷水平的监测表2应用活性维生素D时血iPTH、钙、磷的监测分期不同治疗监测频率PTHCaP3、4期治疗达标前6月内至少1次/3月3月内1次/月3月内1次/月5期治疗达标前3月内至少1次/月1月内1次/2周1月内1次/2周治疗的初期,PTH尚未达到目标范围、活性维生素D剂量尚未稳定及目标值变化大时,监测频率需增加;反之可适当延长监测间隔时间。

平均约1‐3月检测1次。

1.CKD3,4期患者:

(1)血钙、磷:

在最初治疗的3个月内至少每月测定1次,以后可改为每3个月测1次;

(2)血清iPTH:

在最初治疗的6个月内至少每月测定1次,以后可改为每3个月测1次。

表3活性维生素D的合理使用分期适应症疗法用法剂量调整检测频率CaPTHPCKD3CKD41、CKD3、4、5期的患者,血浆PTH超过目标范围时(CKD3期70pg/ml,CKD4期110pg/ml,CKD5期300pg/ml)需给予活性维生素D制剂。

小剂量持续疗法(也适用于CKD5期的维持治疗阶段)0.25ug,每天一次,口服1、若能使IPTH降低至目标范围,可减少原剂量的25-50%,甚至隔日口服。

并根据IPTH水平调整剂量,最终选择最小剂量维持PTH在目标范围。

6月内至少1次/3月6月后1次/3月3月内1次/月3月后1次/3月3月内1次/月3月后1次/3月CKD52.活性维生素D治疗前必须钙、磷水平异常,CA*P55mg2/dl2大剂量间歇疗法(也适用于CKD3、4期持续治疗无效)1、PTH300-500pg/ml,每次1~2ug,每周2次,口服;2、如果IPTH水平没有明显下降,则增加原来剂量的50%。

治疗4-8周后PTH仍无下降,可继续加大剂量;小剂量维持给药可改为大剂量间歇疗法。

3月内至少1次/月3月后1次/3月1月内1次/2周1月后1次/月1月内1次/2周1月后1次/月2、PTH500-1000pg/ml,每次2~4ug,每周2次,口服;3、无肾功能迅速恶化,愿接受随访的患者。

3、PTH1000pg/ml,每次4~6ug,每周2次,口服;2.CKD5期患者:

(1)血钙、磷:

在最初治疗的1‐3个月内至少每2周测定1次,以后可改为每个月测1次;

(2)血清iPTH:

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至少每月测定1次(最好每2周测定1次),当达到目标范围后,可每3个月测1次。

见表2,表3。

3.在用低钙透析液、含钙的磷结合剂、大剂量活性维生素D冲击治疗或体内血钙、磷、iPTH变化大时,应根据病情相应增加血钙、磷和iPTH的监测频率,及时调整治疗。

(五)应用活性维生素D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1.常见不良反应:

血钙及血磷升高。

此外,活性维生素D应用不当可使iPT’H过度抑制,则可能导致动力缺失型骨病发生。

2.对策:

(1)严密监测血Ca、P、iPTH及钙磷乘积水平。

(2)若有血磷升高,首先积极降磷。

(3)如血钙2.54mmol/L(10.2mg/ml)①应减少或停用含钙的磷结合剂;有条件时使用不含钙的磷结合剂;②严重高血钙时应减量或停用活性维生素D,待血钙恢复正常再重新开始使用;③对透析患者,根据血钙水平可使用低钙透析液(1.25mmol/L或更低)透析,透析过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及血压。

(4)建议活性维生素D子夜间睡眠前肠道钙负荷最低时给药。

专家协作组:

参与《共识》讨论的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上海华山医院(林善铁);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湛贻璞);上海仁济医院(钱家麒);北京协和医院(李学旺);广州南方医院(侯凡凡);上长征医院(梅长林);上海华山医院(顾勇);江苏省人民医院(王笑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梅);上海瑞金医院(汪关煌)参与《共识》修订的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湛贻璞);上海同济医院(钱家麒);上海长征医院(梅长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梅);上海瑞金医院(汪关煌);四川省人民医院(王莉)CKD-MBD的K/DOQI指南要点与国内专家共识的不同透析患者如何应用磷结合剂?

饮食限磷不能将磷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就应该使用磷结合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