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与图书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5732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网络与图书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会网络与图书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会网络与图书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会网络与图书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会网络与图书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网络与图书馆.docx

《社会网络与图书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网络与图书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网络与图书馆.docx

社会网络与图书馆

社会网络与图书馆

孙彩杰/庄小峰

2012-12-2510:

54:

15  来源:

《情报资料工作》2010年04期

  【英文标题】SocialNetworkandLibrary

  【作者简介】孙彩杰,女,1975年生,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

  庄小峰,男,1987年生,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

  SunCaijie,ZhuangXiaofeng(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34)  

  【内容提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网络与以往的交流平台BBS、Blog的区别,阐述了图书馆与社会网络融合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图书馆与社会网络融合的实例,最后总结出图书馆进入社会网络要克服的问题。

  ThepaperfirstanalysesthedifferenceofsocialnetworkingandthetraditionalcommunicationplatformsuchasBBS,Blog,elaboratesthesignificanceoflibraryandsocialnetworkingintegration.Andthen,introducesthecaseofintegrationofdomesticandforeignlibrariesandsocialnetworking.Atlast,thepapersummarizestheproblemsoflibraryenteringintothesocialnetworking.

  【关键词】社会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socialnetworking/informationservice/library

  

  1社会网络的特点

  社会网络(或称社会性网络,SocialNetworking)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这种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系统思想的网站就是社会性网络网站(SNS),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信息交流平台。

它的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在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离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按照六度分离理论,通过社会网络,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会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

  社会网络与以往的交流平台BBS、Blog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

  

(1)社会网络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要会员在里面互有动作,无内容也可以(当然有内容更好),是目前最好的维系关系的工具。

相比之下,BBS虽然也是公共平台,但注重的是讨论,而博客是个人平台,注重的是个人信息发布[1]。

  

(2)社会网络强调互动和交流,在社会网络中能知道发布的东西被谁关注,好友最近都在做什么等。

BBS没有私人空间,一切活动是以“帖”为单位,以“帖”为中心,帖子一发出去,就不再属于个人了。

博客虽然是以个人为中心,但如果写了博客没人看的话,等同于一个人的自说自话,就完全没有交流而言了[2]。

  加之,社会网络的功能覆盖了BBS、博客和即时通讯等多种功能,用户之间可以进行不同方式的社交活动,由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会网络中。

  2图书馆与社会网络融合的意义

  信息交流活动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人类文明得以维持,并得以不断进步的极为重要的因素[3]。

图书馆一直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然而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使图书馆这个信息交流平台受到冲击,虽然图书馆也在着力推进数字化工作,但图书馆网站的访问量很低,根据OCLC一份调查[4]显示,45%的大学生“完全同意”图书馆网站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他们只有2%的人从图书馆网站开始他们的研究工作。

这说明图书馆本身不是没有价值,只是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来粘住学生,图书馆作为学术和首要信息提供者的地位逐渐弱化。

  据市场研究公司环球麦肯(UniversalMcCann)2009年发布的在全球范围对社交媒体的最新调查报告[5]显示:

社会网络正在成为内容制作和内容共享的主要平台,社会网络的用户呈现出惊人的增长。

  社会网络与传统的图书馆不同,它将信息传播主动权交给了用户,为普通用户提供了信息生产、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并能有效促进网络内信息的流动。

社会网络的出现为图书馆提供了发展机遇,把信息服务融合到用户乐于参与的环境——社会网络将成为拓展或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与社会网络融合的意义在于:

  

(1)吸引图书馆流失的和潜在的用户。

在社会网络的帮助下,图书馆可以轻松认识“朋友的朋友”,通过认识的人找到更多需要图书馆的人,从而扩展图书馆的用户群。

为用户创造一个他们喜欢的网络环境,可以把从社会网络上吸引来的读者留住,提高用户使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积极性。

  

(2)增加用户的粘合度和活跃度。

投票、测试等趣味应用已经成为社会网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通过可预期和随机的奖励,牢牢地抓住人们的心,不断强化和鼓励人们的行为。

图书馆与社会网络融合后,趣味性大大增强,让用户对图书馆也“流连忘返”。

  (3)提高馆员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

社会网络非常强调好友互动,利用许多特色的互动功能增加用户之间的互动,还可以与好友分享图片、感想等。

最重要的是能帮助用户寻找兴趣相同者,建立起以书为介质,以人为中心的交流互动。

  (4)让用户感觉图书馆服务随手可及、信手拈来。

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无缝融入用户的网络环境,让用户感觉图书馆服务无所不在。

真正做到用户需要的时候,图书馆恰好就在身边,并能适时地提供服务,真正走进读者的空间。

  3国内外图书馆与社会网络融合的实践

  3.1国外图书馆与社会网络融合的实践

  为了实现“读者在哪里,图书馆就在哪里”的宗旨,世界上许多图书馆已经把Facebook、Myspace、SecondLife等社会网络与自身的信息服务融合起来。

  3.1.1利用Facebook来宣传提供的服务

  笔者在Facebook上以关键词“Library”进行搜索,有专页大约11000个,应用程序246个,群组大约57000个。

用户可以点击专页的“加为粉丝”成为这个专页的粉丝,通过动态汇总获取该专页发布的信息、照片、视频等。

应用程序允许用户有选择的安装,而且也允许用户自定义开发自己的组件。

群组就是一个讨论吧,允许群组里面的用户进行交流讨论。

  在这246个应用程序里,笔者安装了3个应用程序。

  

(1)拉夫堡大学图书馆的LoughboroughUniversityLibrary,每月活跃用户36个,通过安装这个应用程序可以在Facebook上查询拉夫堡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机构库和MetaLib的学术资源门户系统。

  

(2)密歇根大学图书馆的UMLibrarySearch,可以快速检索该馆的馆藏目录。

检索结果分页显示,并且有“MyShelf”和“分享”的链接,但保存在自己的书架是需要先登录该馆的书目检索系统。

通过“分享”将该书连同评论发送给朋友或者发布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可以起到图书交流和分享的效果。

  (3)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的PennStateUniversityLibrariesSearch,可以检索馆藏图书,也可查找在ProQuest上的全文,还可以通过快速链接帮助读者查阅各分馆的开放时间和使用数字资源,也可以通过“ASK!

alibrarian”进行参考咨询,解决实际使用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其他还有很多应用程序,其名称类似于“LibrarySearch”,“LibraryCatalog”,从字面意思看基本上都是查询类的,将日常使用的书目查询整合到读者平时访问比较多的Facebook上无疑是为读者提供了便利,通过好友的动态汇总也可以将图书馆的应用让更多好友知道。

  3.1.2在Myspace上建立服务站点

  除了在Facebook上的实践,还有一些国外大学图书馆在Myspace上建立服务站点。

在MySpace上,图书馆可以对自己做简单介绍,并提出想结交的朋友等。

用户除了写博客外,不仅可以和多年没有联系的老同学、老朋友重新联络上,更能与世界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社交圈。

用户之间可以转发感兴趣的信息、图书和照片等。

  很多大学图书馆通过MySpace提供的共同爱好(书籍、音乐、电影等)、聊天、交友、群组等功能,加强与用户的联系,促进相互理解并增进交流。

如布鲁克林大学图书馆[6]有3569位好友、美国图书馆协会[7]有6644位好友、加州州立大学斯坦尼斯劳斯图书馆[8]有848位好友。

  3.1.3利用SecondLife拓展服务

  SecondLife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虚拟三维游戏。

在游戏中,可以模仿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比如吃饭、跳舞、购物、开车等。

现在很多用户对已经应用到图书馆中的Blog、RSS等技术并不十分热衷,而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SecondLife中,并从这个虚拟空间中获取虚拟和现实中各类信息。

  全球已有400多个图书馆在SecondLife中建立了社区并开展各项服务,用户可以像在现实生活中走进图书馆那样身临其境地分享馆内海量信息资源,参加图书馆提供的各种主题课程和讲座,并可以向馆员提出信息服务需求和咨询问题。

SecondLife中的馆员工作包括建立虚拟典藏、参考服务、展览、读书会、互动性的授课、欢迎访客、做简短的介绍、并回答一些问题等[9]。

  3.2国内图书馆与社会网络融合的实践

  国内图书馆在社会网络方面的实例比较少,这里简单介绍各大学图书馆在豆瓣上建立的群组和上海师范大学在开心网上的实践。

  3.2.1豆瓣上的大学图书馆

  豆瓣网很好地利用了社会网络服务的概念,以书为主题打造出一个用户完全参与的虚拟知识社区,由“小组”、“读书”、“电影”、“音乐”和“同城”等模块组成。

笔者在小组里面以关键词“图书馆”进行搜索,共有474个结果。

点击某一小组进入,其页面有“自我介绍”、“小组收藏”、“友情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也关注的活动”等。

  笔者随机浏览了“南大图书馆小组”、“厦大图书馆小组”、“清华大学图书馆小组”、“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小组”和“湖南大学图书馆小组”,对其页面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

  3.2.2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在开心网上的实践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于2009年11月2日在目前国内比较流行也比较成熟的社交网站——开心网上建立了名为“涂书寮”的账号,踏上了利用开心网去宣传和推广图书馆之路,进而吸引读者了解和使用图书馆。

有学者对此给予充分的肯定:

“终于找到了图书馆在开心网开户,上师大的‘涂书寮’,一个不错的尝试。

其实国外图书馆在Facebook开户很平常,对阅读推广和活动组织很有用。

祝贺上师大图书馆走出这一步”[10]。

   目前开心网提供的组件有50多个,包括照片存储与分享、日记分享、短消息与在线聊天、休闲游戏、在线音乐播放和分享等。

由于开心网目前不支持开放平台,所以不能跟国外图书馆一样开发自己的组件,就只能充分利用开心网提供的组件,具体的组件及其使用方式见表2。

  截至2010年3月15日,短短四个月时间,“涂书寮”共有好友623人,其中学生537人,教师72人,网站绑定人数423人。

利用开心网去宣传和推广图书馆,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例如通过发布培训讲座的信息,讲座的报名人数增加了;有学生利用留言板咨询数据库使用中的问题以及给图书馆网站提建议等。

  4图书馆进入社会网络要克服的问题

  首先是观念问题。

图书馆和社会网络的融合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1)不认同社会网络的机制。

社会网络大多采用邀请机制,很多人就是因为有好朋友这层关系,才去注册,才会去逐渐体验提供的各种组件。

IT名博鲨鱼认为,人们不是因为自己开心而去邀请好友的,而是因为邀请后能赚取虚拟的利益[11]。

更有人认为在图书馆的用户中宣传这种唯利是图的行为是对图书馆育人功能的抹杀。

(2)认为社会网络容易诱发网瘾。

许多用户由于过度沉迷于社会网络,弃学习、工作和健康于不顾,表现出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和心理:

半夜起来偷菜、上课也忙争车位等,导致社会网络的应用出现很多争议,甚至已经有公司禁止员工在上班期间访问开心网等社会网络,不排除在不久的将来,某些学校也会采取类似措施。

  其次是社会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技术问题——社会网络的开发平台是开放还是封闭?

社会网络成功的原因在于众多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应用,但应用的持续热度都偏短,一般不超过4个月,所以持续的新应用开发才能更好地吸引用户。

而新应用是自己开发还是引进第三方就成为问题的焦点。

从长远来看,开放平台既能降低企业开发成本又能给用户带来更为丰富的使用体验,只有开放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网络。

在Facebook、Myspace等相继选择开放后,人人网等国内的社会网络也开始开放,但很多是表面开放实则封闭的状态,如不建议第三方开发者做哪些方面的应用开发等。

既然选择开放,如何控制这个度是关键,作为图书馆应该从用户类型和应用类型来选择进入最适合宣传图书馆的社会网络,以求得共赢。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网络所具有的优势,认识到图书馆和社会网络融合的意义。

图书馆走进读者的空间,实际是把经过社会检验的信息带入网络空间,对克服网民不甚健康的上网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体现了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站长网原创.众站长看好SNS创业前景细分和垂直是方向[EB/OL].[2009-06-05].

  [2]张瑞.“校园SNS”火爆的学理思考[J].传媒观察,2007

(2):

54.

  [3]吴志荣.人类信息交流的变革和社会文明的变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68.

  [4]Collegestudents'perceptionsoflibrariesandinformationresources.part5:

Perceptionsofpotentialcollegestudents[EB/OL].[2009-05-03].http:

//www.oclc.org/asiapacific/zhcn/reports/pdfs/studentperceptions-part5.pdf.

  [5]UniversalMcCannWave4-PresentationTranscript[EB/OL].[2009-06-23].

  [6]

  [7]

  [8]

  [9]聂应高.SNS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6):

78.

  [10]

  [11]鲨鱼.开心网的设计和心理学分析[EB/OL].[2009-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