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上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4960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docx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上册音乐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docx

小学上册音乐教案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一课《好朋友》

一、教学内容: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2、聆听《口哨与小狗》

3、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4、表演《拉勾勾》

二、教学总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的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规整,多为一音一字,词曲结合紧密,以亲切的询问名字的方式,自报姓名,互相认识,作为友谊的开始。

这首歌作为起始课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自然的条件,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学生对音乐课和音乐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歌曲在课本上采用儿童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配上活泼的插图,使学生看起来亲切,缩短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心理距离。

4.歌曲《拉勾勾》

《拉勾勾》是一首优美的儿童歌曲。

3/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

拉勾勾是小朋友的一种游戏,游戏时两个人用自己的小拇指勾在一起,口唱歌谣,表示友谊。

作者正是抓住了儿童这一游戏特点,创作了这首歌曲。

歌曲的节奏平稳、舒展,三拍子的运用增加了亲切感,旋律主要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使小曲在变化中统一,形成完整的结构。

歌曲具有天真的想象力,用金勾勾,银勾勾形容小手指,喻意友谊的珍贵,教育孩子友爱、团结。

四、教学重点:

1、培养学习兴趣,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整齐地演唱,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

五、教学难点:

三拍子韵律的感受。

六、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知道自己在音乐教室里的座位。

2、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认识老师与同学。

3、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上限:

1、能够很快地记住自己的座位。

2、在游戏与学习活动中,大胆、大方地与老师、同学交往。

3、能够随音乐做即兴表演。

教学下限:

1、知道自己的座位。

2、学会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够认识几位新朋友。

3、能够专注地聆听音乐。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安排好座位表

2、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演唱与伴奏

3、《玩具兵进行曲》欣赏磁带

教学过程:

一、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知道自己在音乐教室里的座位。

1、轻轻地走进音乐教室,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走走看看,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

2、音乐声停,还原成两列队伍。

(在教室内)

3、教师给小朋友安排座位,(地板上)每个小朋友要知道自己是几组的,在哪一个位置。

4、认位训练:

•解散,走走看看,听到“小燕子”的音乐轻轻飞回自己的座位。

•还原成两排队伍,随《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很有精神地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脚步轻巧,表情可爱。

二、、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1、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 你们早早得来到学校可高兴了。

 你们心爱的玩具一觉醒来, 不见小主人也偷偷得跟进了学校, 瞧他们来了。

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学生做喜欢的动作。

老师亲切的询问学生所喜爱的玩具。

能给新朋友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玩具吗?

(自由说说)

2、小朋友的玩具也互相认识了,他们也很高兴,听,他们在一起玩呀、跳呀,可高兴了。

(仔细聆听)

3、谁在音乐中看到自己的玩具了,你的玩具是怎样表演的?

(即兴表演)

4、分组听音乐表演。

三、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认识老师与同学。

1、今天,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刘老师真高兴!

高兴得我都忘了介绍自己了。

师生互相认识:

下面,刘老师要来问问大家,问到谁,谁就告诉我?

(歌曲范唱反复多次)

2、生生互相认识:

两人→四人→八人→……

3、说说你认识了谁?

4、再次游戏:

去找新朋友

5、说说你有认识了谁?

6、刘老师有几个难题,想请好朋友帮助我解决?

(讨论关于上课的一些常规问题:

坐姿:

想躺下,行吗?

小朋友之间互相碰到了,怎么办?

倾听:

聪明的匣子

回答:

老师没有请到我,怎么办?

表演:

怎样的表演才精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拉勾勾》,师生进一步相互熟悉与了解。

2、聆听《口哨与小狗》

教学上限:

1、能自遍动作表演,较好地感受与表现三拍子的韵律。

2、在欣赏中,能用动作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下限:

学会整齐地演唱歌曲,能随歌曲愉快地进行表演唱。

教学准备:

1、《玩具兵进行曲》欣赏带

2、《拉勾勾》范唱与伴奏

3、《口哨与小狗》欣赏带

教学过程:

一、学唱《拉勾勾》,师生进一步相互熟悉与了解。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入教室,要合着音乐走或跳。

2、小朋友玩过拉勾勾的游戏吗?

怎么做的?

(学生说说)一边拉还一边说什么话呀?

(学生说说)

3、我们跟着音乐来玩一玩,怎么玩呢?

先请小朋友听一听,想一想。

(聆听范唱1)

4、请个别小朋友跟音乐玩拉勾勾(表演)。

5、集体跟音乐表演拉勾勾。

(两排队伍面对面:

1组对2组,3组对4组,5组分成两组人对)6、小朋友玩得真好!

刘老师要给你们鼓掌!

听听刘老师的掌声。

(老师随歌曲用强弱弱的节拍拍手)

7、我们一起给自己鼓掌。

(感受三拍子强弱)

8、现在,我们为朋友鼓掌。

(两人相对,第一拍自己击掌,第二、三两拍互相击掌)

9、唱一唱,边唱边表演。

10、个别汇报,评价。

二、聆听《口哨与小狗》

1、聆听第一遍,你的心情怎样?

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口哨与小狗叫声)

2、口哨是谁吹的呢?

小狗的叫声出现了几次(不是几声)?

它为什么要一次次地汪汪叫呢?

我们在来听一听。

(第二遍)

3、学生自由说说,然后随乐曲表演(男孩或女孩在林间散步、小狗在林间欢跳)

第二课《快乐的一天》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快乐的一天》

2、演唱与表演《其多列》

二、教学总目标:

1、能专注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能够整齐地演唱《其多列》,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3、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三、教材分析:

1.小组曲《快乐的一天》

《快乐的一天》是编者为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编排的一组专题音乐欣赏。

它由“早早起”、“上学去”、“来学习”、“做游戏”、“静静睡”等五首不同情绪的音乐小品组成。

课本中配

以相适应的五幅插图,生动地展示出小学生在“快乐的一天”中的学习和生活。

并通过对这五首小曲的欣赏,使学生能初步地借助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感知音乐,体验听音乐的乐趣,并初步感受、听辨表现欢快、活泼和温柔、宁静等不同情绪的乐曲。

2.歌曲《其多列》 

歌曲《其多列》是云南哈尼族的一首儿歌,2/4拍,五声羽调式。

歌曲轻快、活泼,旋律多为级进,节奏变化不大,简单上口,便于演唱。

这首歌是孩子们结伴上山砍柴、拣竹叶的路上唱的。

  歌曲《其多列》在课本上采用了小人图形谱示意节奏,山坡示意旋律的起伏的呈现方式,不仅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而且有一定的趣味性。

四、教学重点:

1、在欣赏中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2、整齐地演唱,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第三课《祖国您好》

一、教学内容:

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聆听《颂祖国》

3、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4、学唱《同唱一首歌》

二、教学总目标:

1、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同唱一首歌》,在歌声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能按图格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三、教材分析:

 

1.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5年。

本歌为当时进步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歌曲充满了昂扬、振奋人心的气势,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然不断激励着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奋勇前进。

2.器乐曲《颂祖国》

《颂祖国》这首器乐曲是根据维吾尔族的一首儿童歌曲的旋律改编而成的。

乐曲的旋律活泼、欢快,流畅

上口,其节奏紧凑、舞蹈性强。

乐声响起,我们仿佛置身于身着节日盛装、热情洋溢的维吾尔族人民之中,边歌边舞,同声歌颂伟大的祖国。

音乐运用了丰富的音色,在不同的调性上重复了三次,形成了快-慢-快三部分,乐曲结束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

3.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国旗国旗真美丽》是一首2/4拍,五声C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的儿童歌曲。

歌曲的旋律流畅、亲切。

歌词简洁,多为一字一音,简单易唱。

抒发了孩子们赞美与喜爱国旗的真挚情感。

4、《同唱一首歌》

《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创作歌曲,3/4拍,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舒展,旋律清新,用贴近语言的节奏、韵律发展而成。

歌中唱到四名少数民族小朋友,喻示着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共同歌唱祖国妈妈。

四、教学重点:

1、能以崇敬的心情聆听歌曲,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歌声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能按图格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五、教学难点:

1、《同唱一首歌》第四乐句的节奏掌握。

六、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2、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上限:

1、能够单独进行表演唱,表情生动,声音亲切、自然。

2、初识唱名:

1、2、3、5、6

教学下限:

1、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以崇敬的心情聆听《国歌》。

2、能用连贯、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准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欣赏带

2、《国旗国旗真美丽》范唱与伴奏

教学过程:

一、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聆听着《国旗国旗真美丽》的伴奏音乐轻轻地“飞”进教室。

2、小朋友刚才是学着什么飞的?

(小鸟、蝴蝶、白云等)再飞一飞,飞到空中,飞上蓝天,你看到了什么?

(律动完后自由说说)

3、请小鸟、蝴蝶、白云……跟着小红云(老师)再去蓝天看一看。

(歌曲伴奏,大屏幕展示飘扬的国旗,身体轻轻地左右晃动)

4、你看到了什么?

认识国旗(学生自由说说自己了解的内容):

红色的,一颗大星星,四颗小星星,叫五星红旗,星星闪着金光,很美丽,国旗代表中国……

5、五星红旗真美丽,听听小朋友是怎样来赞美她的。

(听歌曲范唱1)

6、真好听!

我们来加上拍手、拍腿的伴奏一定更动听。

(歌曲范唱2,拍手拍腿)7、跟歌曲伴奏唱一唱歌词。

8、自己设计动作歌表演(先集体再个别汇报)

二、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国旗真美丽,升国旗的时候要奏国歌,你们听过国歌吗?

我们国家的国歌叫什么名字?

2、国歌听起来可有精神了。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欣赏1:

国旗图)

3、小朋友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升国旗呢?

下面,我们在国歌声中看看国庆节的阅兵仪式。

(欣赏2:

阅兵图)

4、正是有了解放军战士保卫祖国,全国人民建设祖国,我们的祖国才美丽富强。

国旗、国歌都代表了我们的祖国,我们爱祖国,我们爱国旗、爱国歌,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应该怎么样?

(自由说说)

5、全体起立,行注目礼。

(欣赏3:

国旗图)

三、初识唱名

1、我们用歌声来表达对国旗、对祖国的热爱。

(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2、老师唱歌曲曲谱。

3、找找认认1-7七个唱名。

4、听音:

歌曲每乐句的最后一个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颂祖国》,能用动作表达欢快的情绪。

2、编创与活动:

节奏创作、传递节奏。

3、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同唱一首歌》,在歌声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上限:

1、创编节奏,正确的传递节奏。

教学下限:

1、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同唱一首歌》。

2、在欣赏乐曲时能用动作表达欢快的情绪。

教学准备:

1、《颂祖国》欣赏带

2、《同唱一首歌》范唱与伴奏

教学过程:

一、聆听《颂祖国》

1、随《颂祖国》音乐自由表演进教室。

2、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表演节目:

唱歌、跳舞、敲鼓、拍手)

3、他们很快乐,你看出来了吗?

(表情)他们是在祝贺祖国妈妈的生日呢?

小朋友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呢?

4、10月1日是国庆节,也就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小朋友们唱歌跳舞,祝贺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我们再来听听这首快乐的乐曲,我们用拍手拍腿来伴奏。

(拍腿:

XX拍手:

XXX)(欣赏1)

5、自己选择表演方式(参照插图:

跳舞、敲鼓、拍手等)

6、女生舞蹈(两个动作:

摇脖、托帽扬掌)与拍手拍腿随第一遍音乐表演。

(先分别学学,再跟音乐表演)

7、男生舞蹈(两个动作:

摆肩、击掌)与敲鼓(XXX\\\X\\\)随第二遍音乐表演。

(先分别学学,再跟音乐表演)

8、第三段音乐两组一起表演。

9、完整欣赏3(表演合成)

10、传递节奏:

XX|XXX|第一小节自己拍,第二小节传递给下一位小朋友(两人击掌,依次进行,在《颂祖国》乐曲中进行)

11、创编节奏:

XX|XXX|:

以第二小节为开始,依次接龙创作。

二、学唱《同唱一首歌》

1、我们祖国是个大家庭,知道这个大家庭有多少个民族吗?

56个民族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他们手拉手,同唱一首歌。

唱的什么歌,仔细听一听。

从歌曲中,你认识了几位小朋友?

(范唱1)

2、说说你认识了几位小朋友?

他们在唱一首什么歌?

(亲爱的祖国像妈妈)

3、再来听一遍,边听边拍手拍腿伴奏。

(范唱2)

4、我们也来唱一唱。

(跟唱1)

5、拉起手唱一唱,把好听的歌献给祖国妈妈。

(跟唱2)

6、各小组分组手拉手,前四小节唱小组同学的名字。

(从1号开始,依次进行。

)(伴奏音乐两遍)

第四课《可爱的动物》

一、教学内容:

1、聆听《三只小猪》

2、聆听《快乐的小熊猫》

1、表演《动物说话》

2、乐器伴奏《我有一只小羊羔》

二、教学总目标:

1.能够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2.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像中的动物神态。

4.认识木鱼、碰钟,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演唱伴奏。

5.能准确地朗读歌谣,并读出二拍子的强弱。

三、教材分析:

1.轻音乐《三只小猪》

外国器乐曲《三只小猪》是由一支轻音乐队演奏的乐曲,轻松、幽默,不乏谐谑,勾画了三只小猪愉快的生活场景。

乐曲在小猪的叫声中拉开序幕,在电子琴轻轻的主和弦的伴奏下,小猪柔和地欢叫着,短笛奏出了一条欢快、跳跃的旋律。

音乐声中,小猪似乎很内行地在弱拍上应和着。

接下来弦乐以小提琴齐奏出第二条风格不同的旋律。

电子琴接着奏出了第三条旋律,好像小猪们欢乐的舞蹈。

小提琴又齐奏出第二主题,在小猪的叫声中结束。

四、教学重点:

1、用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1、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2、认识木鱼、碰钟,学习演奏方法。

五、教学难点:

歌曲演唱与间奏表演的连接。

六、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快乐的小熊猫》,对音乐形象充分展开想象。

2、欣赏《三只小猪》,自编动作表演。

3、聆听《我有一只小羊羔》,学习碰铃的演奏方法。

教学上限:

1、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象。

2、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教学下限:

1、感受乐曲的意境和情景,能跟着音乐表演。

2、学会用碰铃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1、《快乐的小熊猫》欣赏带

2、《三只小猪》欣赏带

3、《我有一只小羊羔》歌曲范唱

教学过程:

一、欣赏《快乐的小熊猫》

1、今天,刘老师带小朋友去大森林看动物音乐会。

一大早,森林里可美了!

让我们轻轻地走进大森林,仔细地听听、看看。

(聆听着《快乐的小熊猫》中表现早晨的音乐片段轻轻地走进教室。

2、小朋友在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呢?

(自由说说)

3、动物音乐会的第一位演员出场了,它就是可爱的熊猫。

这只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它在表演什么动作?

请小朋友仔细地听听。

(悄悄地说给老师听)(欣赏1)

4、小朋友看到的熊猫有……的,它在表演……,我们也来学学熊猫可爱的样子。

(随熊猫主题音乐自编动作表演)

二、聆听《我有一只小羊羔》,学习碰铃的演奏方法。

1、第二位动物演员是谁呢?

请小朋友听一听。

(聆听歌曲)

2、演员是谁?

(回答)小羊羔唱歌可好听了,我们一起来学学。

(用“咩”模唱“3—|3—|2—|3—|3—|3—|2

—|1—||”的旋律,然后为歌曲伴唱。

3、我们来给小羊羔的歌声配上伴奏。

出示碰铃——认识——演奏方法——模拟演奏(集体)——实物演奏(按小组)4、歌曲演唱(会唱的小朋友)、伴唱、伴奏合成。

三、欣赏《三只小猪》

1、下面的节目更有趣,演员是小猪三兄弟。

这三只小猪是什么样子的呢?

仔细地听(仔细聆听,悄悄地说)

2、说说自己想象中的三只小猪的样子和小猪的表演(个别表演)

3、模仿小猪的动作:

扭着身子走路、翘鼻子、大耳朵扇风

4、学小猪走走(听老师提示按小组表演:

1、3组,2、4组,5组)

5、动物音乐会的节目真精彩,下一次课我们再来欣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聆听动物音乐并表演。

2、学唱与表演歌曲《动物说话》,用木鱼、碰铃为歌曲伴奏。

教学上限:

1、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2、即兴创编节奏

教学下限:

1、学会歌曲演唱,学会用木鱼、碰铃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1、《三只小猪》、《我有一只小羊羔》、《快乐的小熊猫》欣赏

2、《动物说话》范唱与伴奏

教学过程:

一、复习聆听动物音乐

1、上一次课,我们欣赏了哪几位动物演员的表演(小朋友回忆)。

现在,这几位演员要一个接着一个地

表演,请小朋友仔细听,边听边学学它们的表演。

(分别聆听《三只小猪》、《我有一只小羊羔》、《快乐的小熊猫》的音乐表演进教室)

二、学唱、表演《动物说话》

1、今天的动物音乐会又会有哪几位演员呢?

它们是叽叽|叽叽叽|(小朋友说说是谁),嘎嘎嘎|嘎嘎嘎|(说说),呱呱呱呱|呱呱|(说说)。

今天是小鸡、小鸭和青蛙为大家表演。

我们用XX|XX|击掌声来欢迎它们。

(随《动物说话》伴奏音乐按XX|XX|的节奏击掌。

2、小朋友这么热情,小鸡、小鸭和青蛙可真高兴!

听,它们唱起来了。

(聆听范唱)

3、小朋友在歌曲中听到了小鸡、小鸭和青蛙的歌声,还听到什么声音?

(拍手)是怎样拍的?

(拍一拍)这是观众的掌声。

请小朋友再听一遍,有掌声的地方一起拍。

4、我们也跟着小鸡、小鸭和青蛙唱一唱、拍一拍。

(集体)

5、分角色唱唱、拍拍

小鸡:

女生唱男生拍

小鸭:

男生唱女生拍

青蛙:

老师唱学生拍

6、乐器伴奏:

认识木鱼

选择乐器:

小鸡—碰铃,小鸭、青蛙—木鱼

分组伴奏:

每组1、2人木鱼,3、4人碰铃

7、两人小组自编动作表演唱。

(按小组依次排列)

8、找好朋友自由合作表演唱。

9、即兴创编节奏:

小鸡、小鸭和青蛙的节目真不错,不过,他们总是按一种节奏在演唱(叽叽叽、嘎嘎嘎、呱呱呱),如果能有变化就更棒了。

谁能编出不同的节奏。

10、老师说“小鸡说话叽叽叽”,小朋友接着编两小节节奏。

11、今天的动物音乐会不仅欣赏了小鸡、小鸭和青蛙的表演,还自己编了许多的节奏,收获可真大!

第五课《静静的夜》

一、教学内容:

1、聆听《摇篮曲》

2、聆听、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3、表演《闪烁的小星》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

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

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2.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3.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4.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三、教材分析:

 

1.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

《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

2/4拍,五声宫调式。

曲调优美抒情,采用了重复乐句与变化结束句的写作手法。

词曲结合紧密,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鸟儿、虫儿都进入了梦乡,小宝宝也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了的情景。

2.歌曲《摇篮曲》

《摇篮曲》由戈特(1746-1791)作词,弗利斯(1770-?

)作曲。

摇篮曲是乐曲的一种体裁,有带歌词的摇篮曲,也有根据摇篮曲改编的器乐曲。

它具有节奏舒缓,旋律优美、抒情,中速,力度稍弱的特点,给人以安静并有一种轻轻摇晃的动感,表现母亲在亲切温柔地摇着摇篮哄婴儿睡觉的情景。

这首《摇篮曲》是一首单乐段的分节歌,全曲旋律流畅,一气呵成,6/8拍,节奏平稳,除结尾一小节外自始至终都用了

五、教学难点:

六、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摇篮曲》,并能体会歌曲安宁、舒适的意境,和母亲真挚的爱心。

2、聆听并学会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能体会歌曲甜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摇篮曲》

1、完整聆听,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复听,自由做轻柔的动作。

三、聆听、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1、聆听歌曲,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2、复听,跟着歌曲,轻柔地拍节拍。

3、跟录音学唱歌曲。

4、指导学生用连贯、轻柔的声音,唱准、唱好歌曲。

1、小组讨论结尾的处理方式,并一一试唱。

2、用自己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表现手段,来演绎歌曲《闪烁的小星》的不同情感。

2、哟内各个重欢快的动作表演《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不同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手段,演绎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教学过程:

一、主题复习。

1、聆听《闪烁的小星》律动进教室。

2、复习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