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462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0.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0.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0.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分类模拟20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新文化运动中,强调教育的“民族性”,反对民族虚无主义,重视感情教育,并主张“收回教育权”的教育思潮是______

A.职业教育

B.国家主义教育

C.平民教育

D.科学教育

答案:

B

[解答]在诸教育思潮中,国家主义教育思潮重视教育,提倡“民族性”和“国性”的教育。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步骤不包括______

A.审核

B.编码

C.分类

D.汇总

答案:

B

[解答]资料整理的步骤:

①审核,确保资料的质量、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②分类,是整理的核心工作,包括确定分组标志,进行整理和统计;③汇总,指把分散的资料集中起来。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3.依据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学生的兴趣表现为注意,思维状态处于专心,通过教师讲解和提示的方式,获得清晰的表象,这一教学阶段是______。

A.明了

B.联合

C.系统

D.方法

答案:

A

[考点]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

[解答]赫尔巴特将兴趣分成四个阶段:

注意、期待、方法、行为,并根据儿童学习活动中的两种思维方式:

专心和审思,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他指出,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井然有序的,都经历四个阶段。

明了就是当表象以自身的力量出现在感官前时,兴趣处于注意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静止的专心。

教师要运用直观的教具和具体的讲解,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做好观念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某校在实施一项帮助问题学生的特殊教育计划时,泄露了一些学生的家庭困难和个人生理缺陷等信息,导致这些学生的尴尬和不安,甚至有学生再也不愿意上学,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这所学校的做法违背了______。

A.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B.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

C.无歧视原则

D.尊重儿童观点原则

答案:

B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学生权利与义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泄露学生的私人信息违背了“尊重儿童权利和尊严”原则。

《儿童权利公约》由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25号决议通过,1990年9月2日生效。

改公约旨在保护儿童权益,为世界各国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其中明确提出“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

家庭境况困难和个人生理缺陷等信息事关学生的颜面与尊严,不应泄露。

5.在观察研究中,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行为的记录方法是______。

A.描述记录法

B.轶事记录法

C.连续记录法

D.日记记录法

答案:

B

[解答]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

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行为的方法是轶事记录法。

6.下列不属于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的是______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多尔

答案:

D

[解答]关于课程理论主要有以布鲁纳为代表的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的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的学习者中心课程论、以奈勒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课程论和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从学科课程论的主要观点来看,赫尔巴特是最早利用心理学为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的人,他把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兴趣”看做一个根本的教育任务。

他认为应当培养学生的六种兴趣(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宗教),并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例如,为培养思辨的兴趣(进一步思考事物“为什么”的兴趣),应设数学、逻辑学、文法等学科,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斯宾塞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们为过“完满生活”做准备,并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科学作为学校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说来,也具有最大的价值。

斯宾塞对所谓的“完满生活”的活动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五个方面,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科进行分类安排,例如数学、力学等学科,就是为了准备间接自我生存的活动,包括谋生、赚钱、设计、生产等而设立的。

可见,赫尔巴特和斯宾塞也是学科中心论的代表。

多尔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代表。

7.关于终身教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B.终身教育主要是为了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C.终身教育涵盖了人的一生,不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D.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答案:

B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当代教育制度改革趋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由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以来,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并获得认同。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在教育目标上,终身教育要培养和提升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所有人提供合适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B选项中的说法过于狭隘,未能体现终身教育的宗旨。

因此,本题选B。

8.为了探讨家庭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提出了“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身心发展相关”的研究假设,这个假设属于______。

A.方向性假设

B.非方向性假设

C.解释性假设

D.预测性假设

答案:

B

[考点]假设的主要类型

[解答]从假设形式上,这个假设可以归为研究假设,而研究假设分为方向性假设、非方向性假设,这个假设属于非方向性假设;从假设复杂程度上划分,可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这个假设形式简单,属于描述性假设。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9.“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

”这是采用______。

A.单纯随机抽样

B.机械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

答案:

B

[考点]抽样方法

[解答]机械随机抽样又叫等距抽样、系统随机抽样。

是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照某一标志顺序排列序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和取样数相等,然后从每组中按照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

A项单纯随机抽样是按照概率论的原理,抽样时尽可能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基本观测单位都有均等的机会,有被抽中的可能。

C项分层随机抽样也叫类型抽样、配额抽样。

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即单位属性特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然后再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或各类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提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单位。

D项整群随机抽样法是指把一个个整体,如学校或班级编号后用随机、机械或类型等方法进行抽取它不是从整体中逐个地抽取对象,而是抽取一个几个单位整群作样本。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10.清朝设在乡镇地区最基层的一种地方官学是______。

A.社学

B.义学

C.井学

D.太学

答案:

A

[解答]清朝设在乡镇地区最基层的一种地方官学是社学。

11.明确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教育家是______。

A.斯滕豪斯

B.勒温

C.艾里奥特

D.考瑞

答案:

A

[解答]斯滕豪斯明确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

12.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教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不同部分,教育是将人们分配到不同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的理论叫做______。

A.人力资本理论

B.劳动力市场理论

C.筛选假设理论

D.教育万能论

答案:

B

[解答]抓住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即可判断正确答案为“劳动力市场理论”。

13.被称为“俄国教师的教师”的是______。

A.马卡连柯

B.赞科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乌申斯基

答案:

D

[解答]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

乌申斯基被称为“俄国教师的教师”。

14.随着书院的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式是______。

A.大都授

B.下帷讲学

C.讲会

D.转相授受

答案:

C

[解答]书院的教学方法为讲会。

15.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______。

A.师范教育

B.入职辅导

C.在职培训

D.自我教育

答案:

D

[解答]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

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自我教育。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______。

A.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

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C.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

D.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答案:

B

[解答]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7.以下几种教学考察方法中,针对地方官学学生的是______。

A.三舍法

B.五等黜陟法

C.积分法

D.监生历事

答案:

B

[解答]针对地方官学学生的是“五等黜陟法”,即把考试成绩评定为五等,根据成绩对生员的身份进行黜陟。

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18.外语课教完后,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尤其是语音的标准和连贯。

此种检查主要测验的学习结果是

A.言语信息

B.发音方法

C.动作技能

D.语言辨别技能

答案:

C

19.分半信度又称为。

A.再测信度

B.受试者信度

C.评分者信度

D.内部一致性信度

答案:

D

20.“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______朝代出现的。

A.周朝

B.汉代

C.隋朝

D.唐代

答案:

B

[解答]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

“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汉代出现的。

21.根据价值观澄清理论,“做出喜欢的选择并对选择感到满意”属于______阶段。

A.选择

B.赞赏

C.行动

D.修养

答案:

B

[解答]本题考查考生对价值澄清模式的理解,在此考生也要着重注意其他几种德育模式。

22.关于编制态度问卷,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______

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B.应尽量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

C.量表尺度在7+2之间最好

D.一般说来,编制问卷的题目越多越好

答案:

D

[解答]数目适量即可,不是越多越好,过多会引起回答问卷者的反感。

23.斯金纳认为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分为两类,即______

A.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

B.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

C.操作行为和被动行为

D.操作行为和模仿行为

答案:

B

[解答]斯金纳认为巴甫洛夫研究的是应答性行为,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获得。

他本人关注的是操作性行为,可以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获得。

24.南朝宋设立的藏书、研究、教学为一体的机关是______。

A.国子学

B.四门学

C.总明观

D.太学

答案:

C

[解答]南朝宋设立的藏书、研究、教学为一体的机关是总明观。

25.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是______。

A.陶行知

B.陈鹤琴

C.晏阳初

D.梁漱溟

答案:

A

[考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解答]陶行知以“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精神,为贫苦人民和儿童的教育献出了毕生的心血,其一生是“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

去世后,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B项陈鹤琴、C项晏阳初及D项梁漱溟均不符合题意,只有A项陶行知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6.“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______。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

B

[解答]孟子提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的观点。

2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是______

A.知识的灌输者

B.父母的代言人

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D.学生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