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3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4535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2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31.docx

《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31.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31.docx

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31

第三章 工程施工  

第一节 土方工程施工  

一、土方工程分类及施工要求  

(一)土方工程分类  

1.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前必须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一般在设计文件中规定),计算挖方和填方的工程量,确定挖方、填方的平衡调配,选择土方施工机械,拟定施工方案。

  

2.基坑(槽)开挖。

一般开挖深度在5m及其以内的称为浅基坑(槽),挖深超过5m的称为深基坑(槽)。

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形式,坑(槽)底标高及边坡坡度要求开挖基坑(槽)。

(对于基础的分类则是以4m为分界线分浅基础,深基础)

3.基坑(槽)回填。

基础完成后的肥槽、房心需回填,为了确保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必须正确选择填方土料与填筑方法。

填方应分层进行,并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

  

4.路基修筑。

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场内外道路,以及公路、铁路专用线,均需修筑路基,路基挖方称为路堑,填方称为路堤。

  

(二)土方工程施工要求  

(1)挖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质量密度、含水量、内摩擦角及内聚力等)、工程地质情况、边坡高度及使用期确定。

建议记忆粘土,亚粘土的坡度。

  

(2)对于较久的土质边坡或易风化的岩石边坡,开挖后应及时采用喷浆、抹面、嵌补、植被等护面措施。

  

(3)土方宜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并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

  

(4)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时,在一定挖土深度内可以不放坡,也可以不加支撑,但挖土深度不宜超过规定。

  

(5)在原有建筑附近开挖基坑(槽),如开挖深度大于原有建筑基础埋深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原有基础和挖方边坡的稳定。

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L≥(1~2)*H  

式中 L——原有建筑基础底面边缘至挖方坡脚的距离;  

H——原有建筑基础底面标高与坑(槽)底标高之差,  

1~2——安全距离系数,地质条件良好,无地下水时取1;地质条件不良,有地下水时取1.5~2。

  

(6)基坑(槽)的土质边坡,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要注意保护,防止塌方。

  

二、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  

(一)推土机施工  

推土机是一种自行式的挖土、运土工具。

运距在lOO m以内的平土或移挖作填时常采用之,以30-60m为最佳运距。

推土机的特点是操作灵活,运输方便,所需工作面较小行驶速度较快,易于转移。

推土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卸下铲刀牵引其他无动力的土方机械.

1.推土机的主要作业方式  

(1)直铲作业。

经济作业距离为小型履带推土机一般为50m以内;中型履带推土机为50-lOOm,最远不宜超过120m;大型履带推土机为50-lOOm,最远不宜超过150m;轮胎式推土机为50~80m,最远不宜超过150m。

  

(2)侧铲作业。

用于傍山铲土、单侧弃土。

侧铲作业的经济运距一般较直铲作业时短,生产率也低。

  

(3)斜铲作业。

主要应用在坡度不大的斜坡上铲运硬土及挖沟等作业  

2.推土机推土的施工方法  

(1)下坡推土法。

  

(2)分批集中,一次推送法。

  

(3)并列推土法。

在较大面积的平整场地施工中,采用两台或三台推土机并列推土,能减少土的散失。

并列推土时,并列台数不宜超过四台,否则互相影响。

  

(4)沟槽推土法。

就是沿第一次推过的原槽推土。

  

(二)铲运机施工  

铲运机有拖式铲运机和自行式铲运机两种。

 铲运机的工作装置是铲斗.  

铲运机的特点是能独立完成铲土、运土、卸土、填筑、压实等工作,对行驶道路要求较低,行驶速度快,操纵灵活,运转方便,生产效率高。

常用于坡度在20度以内的大面积场地平整,开挖大型基坑、沟槽,以及填筑路基等土方工程。

铲运机可在I-Ⅲ类土中直接挖土、运土,经济运距为600-1500m,当运距为200—350m时效率最高。

1.铲运机的作业过程  

(1)铲土过程,铲运机应保持直线行驶。

  

(2)运土过程,应尽量降低车辆重心,增加平稳性和安全性。

  

(3)卸土过程,如果需要分层铺筑路基时,应先将铲斗下降到所需铺填高度,选择适当车速。

  

(4)返回过程。

 

2.铲运机的开行路线  

(1)环形路线。

施工地段较短、地形起伏不大的挖、填工程,适宜采用环形路线。

  

(2)8字形路线。

对于挖、填相邻,地形起伏较大,且工作地段较长的情况,可采用8字形路线。

  

3.使用铲运机铲土的施工方法  

(1)下坡铲土。

利用铲运机的重力来增大牵引力提高生产率。

  

(2)跨铲法。

预留土埂,间隔铲土的方法。

  

(3)助铲法。

一般每3-4台铲运机配1台推土机助铲。

  

(三)单斗挖土机施工  

单斗挖土机是土方开挖常用的一种机械,按其行走装置的不同,分为履带式和轮胎式两类;按其工作装置的不同,可以更换为正铲、反铲、拉铲和抓铲四种;按其传动装置又可分为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两种。

  

当场地起伏高差较大、土方运输距离超过1000m,且工程量大而集中时,可采用挖土机挖土,配合自卸汽车运土,并在卸土区配备推土机平整土堆。

1.单斗挖土机施工特点  

(1) 正铲挖土机。

“前进向上,强制切土”。

能开挖停机面以上的I一Ⅳ级土,  

(2)反铲挖土机。

“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能开挖停机面以下的I—Ⅱ级土,适宜开挖深度4m以内的基坑,对地下水位较高处也适用。

  

(3)拉铲挖土机。

“后退向下,自重切土”。

能开挖停机面以下的I~Ⅱ级土,适宜开挖大型基坑及水下挖土。

  

(4)抓铲挖土机。

“直上直下,自重切土”。

    

2. 单斗液压挖土机的主要技术性能  

最重要的参数有三个,即标准斗容量、机重和额定功率,也称为主参数。

用来作为液压挖土机分级的标志参数,反映液压挖土机级别的大小。

  

标准斗容量:

指挖掘Ⅳ级土壤时,铲斗堆尖时的斗容量(m3)。

它直接反映了挖土机的能力和效果,并以此选用施工中的配套运输车辆。

  

机重:

指带标准反铲或正铲工作装置的整机重量(t)。

  

功率:

指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即正常运转条件下,飞轮输出的净功率(kW)。

  

三、排水与降水施工  

在开挖基坑或沟槽时,土壤的含水层常被切断,地下水将会不断地渗入坑内。

雨季施工时,地面水也会流入坑内。

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防止边坡塌方和地基承载能力的

下降,必须做好基坑降水工作。

降水方法可分为重力降水(如积水井、明渠等)和强制降水(如轻型井点、深井泵、电渗井点等)土石方工程中采用较多的是明排水法和轻型井点降水。

排除地面水一般采取在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截水沟或筑土堤等办法,并尽量利用原有的排水系统,使临时排水系统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一)明排水法施工

明排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人集水坑,然后用水泵抽走(图4.1.4)抽出的水应予引开,以防倒流。

明排水法由于设备简单和排水方便,采用较为普遍。

宜用于粗粒土层,也用于渗水量小的黏土层。

但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发生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坍塌、坑底涌砂,难以施工,此时应采用井点降水法。

集水坑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

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坑每隔20~40m设置1个。

集水坑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m.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经常低于挖土面0.7~1.0m.坑壁可用竹、木或钢筋笼等简易加固。

当基础挖至设计标高后,坑底应低于基础底面标高1~2m,并铺设碎石滤水层,以免在抽水时间较长时将泥砂抽出,并防止坑底的土被搅动。

采用集水坑降水时,根据现场土质条件,应能保持开挖边坡的稳定。

边坡坡面上如有局部渗出地下水时,应在渗水处设置过滤层,防止土粒流失,并设置排水沟,将水引出坡面。

(二)井点降水施工

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之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仍不断抽水。

这样,可使所挖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也可防止流砂发生,土方边坡也可陡些,从而减少了挖方量。

井点降水法有:

轻型井点、电渗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及深井井点等,井点降水的方法根据土的渗透系数、降低水位的深度、工程特点及设备条件等,按照表4.1.1选择。

  1.轻型井点。

 

(1)轻型井点构造。

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以一定间距埋入直径较细的井点管至地下蓄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弯联管与总管相连接,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见图4.1.5)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地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并回填土为止。

  井点管是用直径38mm或51mm、长5~7m的钢管,管下端配有滤管。

集水总管常用直径100~127mm的钢管,每节长4m,一般每隔0.8m或1.2m没一个连接井点管的接头。

  抽水设备由真空泵、离心泵和水气分离器等组成。

一套抽水设备能带动的总管长度,一般为100~120m.

  

(2)轻型井点布置。

根据基坑平面的大小与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轻型井点可采用单排布置[图4.1.6(a)]、双排布置[图4.1.6(b)]以及环形布置[图4.1.6(c)],当土方施工机械需进出基坑时,也可采用U形布置[图4.1.6(d)].

  单排布置适用于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m的情况。

井点管应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一侧,两端延伸长度不宜小于坑、槽的宽度[图4.1.6(a)].双排布置适用于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的情况。

环形布置适用于大面积基坑。

如采用U形布置,则井点管不封闭的一段应设在地下水的下游方向。

  (3)轻型井点施工。

轻型井点系统的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井点系统安装与使用。

  井点施工前,应认真检查井点设备、施工用具、砂滤料规格和数量、水源、电源等准备工作情况。

同时还要挖好排水沟,以便泥浆水的排放。

为检查降水效果,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设置水位观测孔。

  井点系统的安装顺序是:

挖井点沟槽、铺设集水总管;冲孔,沉设井点管,灌填砂滤料;弯联管将井点管与集水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

  井点系统施工时,各工序问应紧密衔接,以保证施工质量。

各部件连接头均应安装严密,以防止接头漏气,影响降水效果。

弯联管宜采用软管,以便于井点安装,减少可能漏气的部位,避免因井点管沉陷而造成管件损坏。

南方地区可用透明的塑料软管。

便于直接观察井点抽水状况,北方寒冷地区宜采用橡胶软管。

  井点管沉没一般可按现场条件及土层情况选用下列方法:

用冲水管冲孔后,沉设井点管;直接利用井点管水冲下沉;套管式冲枪水冲法或振动水冲法成孔后沉设井点管。

  在亚黏土、轻亚黏土等土层中用冲水管冲孔时,也可同时装设压缩空气冲气管辅助冲孔,以提高效率,减少用水量。

在淤泥质黏土中冲孔时,也可使用加重钻杆,提高成孔速度。

用套管式冲枪水冲法成孔质量好,但速度较慢。

  井点管沉设当采用冲水管冲孔方法进行,可分为冲孔[图4.1.7(a)]与沉管[图4.1.7(b)]两个过程。

冲孔时,先用起重设备将冲管吊起并插在井点位置上,然后开动高压水泵,将士冲松,冲管则边冲边沉。

冲管采用直径为50~70mm的钢管,长度比井点管长1.5m左右。

冲管下端装有圆锥形冲嘴;在冲嘴的圆锥面上钻有3个喷水小孔,各孔间焊有三角形立翼,以辅助冲水时扰动土层,便于冲管下沉。

冲孔所需的水压,根据土质不同,一般为0.6~1.2MPa.冲孔时应注意冲管垂直,插入土中,并做上下、左右摆动,以加剧土层松动。

冲孔孔径不应小于300mm,并保持垂直,上下一致,使滤管有一定厚度的砂滤层。

冲孔深度应比滤管底深0.5m以上。

以保证滤管埋设深度,并防止被井孔中的沉淀泥砂所淤塞。

  井孔冲成后,应立即拔出冲管,插人井点管,紧接着就灌填砂滤料,以防止坍孔。

砂滤料的灌填质量是保证井点管施工质量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井点要位于冲孔中央,使砂滤层厚度均匀一致,砂滤层厚度达100mm:

要用干净粗砂灌填,并填至滤管顶以上1.0~1.5m,以保证水流畅通。

  2.喷射井点。

当基坑较深而地下水位又较高时,需要采用多级轻型井点,会增加基坑的挖土量,延长工期并增加设备数量,是不经济的,因此当降水深度超过8m时,宜采用喷射井点,降水深度可达8~20m.

  喷射井点的平面布置:

当基坑宽度小于等于10m时,井点可作单排布置;当大于10m时,可作双排布置;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布置。

井点间距一般采用2~3m,每套喷射井点宜控制在20~30根井管。

  3.管井井点。

管井井点就是沿基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管井,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水泵不断抽水来降低地下水位。

在土的渗透系数大、地下水量大的土层中,宜采用管井井点。

  管井直径为150~250mm.管井的间距,一般为20~50m.管井的深度为8~15m,井内水位降低,可达6~10m,两井中间则为3~5m.

4.深井井点。

当降水深度超过15m时,在管井井点内采用一般的潜水泵和离心泵满足不了降水要求时,可加大管井深度,改用深井泵即深井井点来解决。

深井井点一般可降低水位30~40m,有的甚至可达百米以上。

常用的深井泵有两种类型:

电动机在地面上的深井泵及深井潜水泵(沉没式深井泵)。

第二节基础工程施工

一、地基加固处理

土木工程的地基问题,概括地说,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强度和稳定性问题。

(2)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3)地基的渗漏量超过允许值时,会发生水量损失导致发生事故。

(4)地震、机器以及车辆的振动、波浪作用和爆破等动力荷载可能引起地基土,特别是饱和无粘性土的液化、失稳和震陷等危害。

当结构物的天然地基存在上述四类问题之一即须采用相应的地基处理。

(一)砂桩、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该类桩具有挤密、置换、排水、垫层和加筋等加固作用。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CFG桩)的承载能力来自桩全长产生的摩阻力及桩端承载力,桩越长承载力愈高,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地基。

(二)土桩和灰土桩

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深度5-15m的湿陷性黄土或人工填土地基。

地下水位以下或含水量超过25%的土,不宜采用。

除了上述土桩和灰土桩外,还有单独采用石灰加固软弱地基的石灰桩。

(三)深层搅拌法施工

深层搅拌法适宜于加固各种成因的饱和软粘土,如淤泥、淤泥质土、粘土和粉质粘土等,用于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沉降量,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各种坑槽工程施工时的挡水帷幕

二、桩基础施工

桩基础根据其在土中受力情况不同,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桩身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一)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常用的断面有方形实心桩与管桩两种。

方形桩在尖端设置桩靴。

管桩在工厂内用离心法制成。

1.桩的制作、运输和堆放

(1)桩的制作。

长度在10m以下的短桩,一般多在工厂预制,较长的桩,在打桩现场附近露天预制。

实心桩宜采用工具式木模或钢模板支在坚实平整的场地上,用间隔重叠的方法预制。

上层桩的浇灌,待下层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后进行,重叠层数不超过三层。

完成后,应洒水养护不少于7d。

(2)运输、堆放。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起吊;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能运输和打桩。

桩的堆放层数不宜超过四层。

2.打桩

(1)打桩机具选择。

打桩机具主要包括桩锤、桩架和动力装置三部分。

施工中常用的桩锤有落锤、单动汽锤、双动汽锤、柴油桩锤和振动桩锤。

(2)打桩前的准备工作。

认真处理地上、地下障碍物,在打桩前应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桩基轴线,并将桩的准确位置测设到地上。

(3)确定打桩顺序。

一般当基坑不大时,打桩应从中间开始分头向两边或周边进行;当基坑较大时,应将基坑分为数段,而后在各段范围内分别进行。

打桩应避免自外向内,或从周边向中间进行。

当桩基的设计标高不同时,打桩顺序宜先深后浅;当桩的规格不同时,打桩顺序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4)打桩施工。

打桩工程必须在打桩过程中做好记录。

(5)桩及桩头处理。

空心管桩,在打完桩后,桩尖以上1-1.5m范围内的空心部分应立即用细石混凝土填实,其余部分可用细砂填实。

各种预制桩,打桩完毕后,为使桩顶符合设计高程,应将桩头或无法打入的桩身截去。

3.压桩

在我国沿海软土地基上较为广泛地采用。

在软土地基上,利用静压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

(1)压桩程序。

预制桩一般情况下都采取分段压入、逐段接长的方法,

(2)接桩方法。

可用焊接法或浆锚法。

4.振动沉桩

振动沉桩主要适用于砂土、砂质粘土、亚粘土层,在含水砂层中的效果更为显著。

但在砂砾层中采用此法时,尚需配以水冲法。

不宜用于粘性土以及土层中央有孤石的情况。

(二)灌注桩施工

灌注桩与预制桩相比,可节省钢材、木材和水泥,消除打桩对邻近建筑物的有害影响。

1.钻孔灌注桩

(1)螺旋钻孔灌注桩。

当钻到预定深度后,必须在原深处进行空转清土,然后停转提起钻杆。

桩孔钻成清孔后,应尽快吊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不要隔夜,灌注混凝土时应分层进行。

(2)大直径钻孔扩底桩。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一般是指桩身直径大于70cm,

2.冲击振动灌注桩

上述所述工艺过程,属于单打灌注桩的施工。

为了提高桩的质量和承载力,还可以采用复打施工。

3.振动灌注桩

振动灌注桩的机械设备与冲击振动灌注桩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以激振器代替桩锤。

桩管下端装有活瓣桩尖,桩管上部与振动桩锤刚性连接。

拔管方法根据承载力的不同要求,可分别采用单振法、复振法和反插法。

振动灌注桩的承载力比同样条件的钻孔灌注桩高50%-80%。

单振法的桩截面比沉入的钢管扩大30%,复振法扩大80%,反插法扩大50%左右。

4.爆扩灌注桩

爆扩灌注桩又称爆扩桩,是由桩柱和扩大头两部分组成。

爆扩桩成孔方法有两种,即一次爆扩法及二次爆扩法。

 

三、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地下连续墙可以用作深基坑的支护,也可以既作为深基坑的支护又用作建筑物的地下室外墙。

1.地下连续墙的方法分类与优缺点

(1)地下连续墙的方法分类。

按槽孔的形式可以分为壁板式和桩排式两种;按开挖方式及机械分类,可分为抓斗冲击式、旋转式和旋转冲击式;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现浇、预制和二者组合成墙等;按功能及用途分为作承重基础或地下构筑物的结构墙、挡土墙、防渗水墙、阻滑墙、隔震墙等;按墙体材料不同分为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粘土、自凝泥浆混合墙体材料等。

(2)地下连续墙的优点。

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施工全盘机械化,速度快、精度高,并且振动小、噪声低,适用于城市密集建筑群及夜间施工。

2)具有多功能用途,强度可靠,承压力大。

3)对开挖的地层适应性强,在我国除熔岩地质外,可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无论是软弱地层或在重要建筑物附近的工程中,都能安全地施工。

4)可以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施工。

5)开挖基坑无需放坡,土方量小,浇混凝土无需支模和养护,并可在低温下施工,降低成本,缩短施工时间。

6)用触变泥浆保护孔壁和止水,施工安全可靠,不会引起水位降低而造成周围地基沉降,保证施工质量。

7)可将地下连续墙与“逆做法”施工结合起来,将地下连续墙筑成挡土、防水和承重的墙。

(8)承重的墙,形成一种深基础多层地下室施工的有效方法。

(3)地下连续墙的缺点。

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每段连续墙之间的接头质量较难控制,往往容易形成结构的薄弱点。

2)墙面虽可保证垂直度,但比较粗糙,尚须加工处理或做衬壁。

3)施工技术要求高,无论是造槽机械选择、槽体施工、泥浆下浇筑混凝土、接头、泥浆处理等环节,均应处理得当,不容疏漏。

4)制浆及处理系统占地较大,管理不善易造成现场泥泞和污染。

由于地下连续墙优点多,适用范围广,广泛应用在建筑物的地下基础、深基坑支护结构、地下车库、地下铁道、地下城、地下电站及水坝的防渗墙等工程中。

2.地下连续墙的工艺流程

地下连续墙的工艺流程可分为配制泥浆护壁法和自成泥浆护壁法。

3.施工工艺

(1)修筑导墙。

导墙厚度一般为10~20cm,深度为100~200cm。

(2)泥浆护壁。

泥浆护壁的作用是:

固壁、携砂、冷却和润滑,其中以固壁为主。

(3)深槽挖掘。

①单元槽段划分②挖槽机械。

(4)混凝土浇筑。

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用导管法进行浇筑,地下连续墙所用的混凝土,要求有较高的坍落度,和易性好,不易分离。

四、喷锚支护施工

(一)喷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喷混凝土的工艺过程一般由供料、供风和供水三个系统组成。

喷混凝土的方法有“干喷”、“湿喷”两种。

(二)锚杆与锚索

锚杆与锚索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按材料分,有金属锚杆、木锚杆;按受力情况分,有不加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杆。

锚杆与锚索各有不同,锚杆一般都较短,不超过10m,锚索则可以较长,如有的长达30~40m;

锚杆与锚索的类型多样,主要有楔缝式锚杆、涨壳式锚杆、倒楔式锚杆、开缝管式锚杆、树脂锚杆、砂浆锚杆、预应力锚索等。

五、土钉支护施工

土钉支护工艺,可以先锚后喷,也可以先喷后锚。

喷射混凝土在高压空气作用下,高速喷向喷面,在喷层与土层间产生嵌固效应,从而改善了边坡的受力条件,有效地保证边坡稳定;土钉深固于土体内部,主动支护土体,并与土体共同作用,有效地提高周围土的强度,使土体加固变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从而使原来的被动支护变为主动支护;钢筋网能调整喷层与锚杆应力分布,增大支护体系的柔性与整体性。

土钉支护的施工工艺流程是:

按设计要求开挖工作面,修正边坡;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安设土钉(包括钻孔、插筋、注浆、垫板等);绑扎钢筋网、留搭接筋、喷射第二层混凝土;开挖第二层土方,按此循环,直到坑底标高。

土钉施工机具可采用螺旋钻、冲击钻、地质钻、洛阳铲等。

为保证注浆饱满,在孔口设止浆塞;土钉应设定定位器,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土钉支护适用于水位低的地区,或能保证降水到基坑面以下;土层为粘土、砂土和粉土;基坑深度一般在15m左右。

第三节砌筑工程施工

砌筑工程是一个综合施工过程,它包括砂浆制备、材料运输、搭设脚手架及砌块砌筑等施工过程。

一、砌砖与砌块施工

(一)砌砖施工

1.砖基础的砌筑

一般砌体基础必须采用烧结普通砖和水泥砂浆砌成。

在大放脚下面为基础垫层。

垫层一般为灰土、碎砖三合土或混凝土等。

在墙基顶面应设防潮层,地下水位较深或无地下水时,防潮层一般为20mm厚1:

2.5防水砂浆,位置在底层室内地面以下一皮砖处;地下水位较浅时,防潮层一般用60mm厚配筋混凝土带,宽度同墙身。

为增加基础及上部结构刚度,砌体结构中防潮层与地圈梁合二为一,地圈梁高度为180-300mm。

砌筑砌体基础时应注意以下各点,尤其注意(3)(4)(5)(6)条。

(1)砌筑前,清扫湿润。

(2)必须在垫层转角处、交接处及高低处立好基础皮数杆。

(3)砌筑时,可依皮数杆先在转角及交接处砌几皮砖,再在其间拉准线砌中间部分。

其中第一皮砖应以基础底宽线为准砌筑。

(4)内外墙的砖基础应同时砌起。

(5)大放脚部分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

(6)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应砌筑平拱或设置过梁。

(7)砌完基础后,应及时回填。

回填土应在基础两侧同时进行。

2.砌砖工艺。

重点掌握(3)(7)条。

(1)抄平

(2)放线。

(3)摆砖。

摆砖即撂底,先用干砖块试摆,

(4)立皮数杆。

砌筑时控制砖砌体竖向尺寸的标志。

皮数杆一般立于房屋的四大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及洞口多的地方。

(5)盘角、挂线。

先在墙角砌4~5皮砖,称为盘角,然后根据皮数杆和已砌的角挂线,作为砌筑中间墙体的依据,以保证墙面平整。

一砖半及以上厚的墙都要双面挂线。

(6)砌筑。

砖墙的操作方法,通常采用“三—砌砖法”,即—铲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