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心痛简述题.docx
《管理信息心痛简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心痛简述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心痛简述题
三、简答题(共25分)
1、 简述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系统概念: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系统的特征:
具体包括:
集合性(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2、 简述可行性分析的内容与意义。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管理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可行性、环境上的可行性。
意义:
对问题进行识别,确定系统开发的必要性,以减少条件不具备造成各方面的重大损失。
3、 简述诺兰模型的主要内容。
4、 MIS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MIS系统设计是在MIS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系统设计是系统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系统设计中,应遵守以下原则:
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5、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
结构化开发方法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而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结构化开发方法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它的不足是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1. 当代企业的竞争环境有何特点?
[答] 当代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有以下特点:
经济的全球化;更加激烈的竞争;信息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源;工作地点的虚拟化;电子商务;知识工作者(或知识员工)的计算化。
以上这些特点都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有关。
2. 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
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知识。
信息简单地定义为那些在特定背景下具有特定含义的数据。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一切数字、符号、文字、图形、声音等都是数据。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可以看成是原料和成品、载体和负载的关系。
换言之,通常的信息系统,可以将数据加工成信息。
更确切地说,信息处理系统将不可用的数据形式加工成可用数据形式,对于接收者来说,这种可利用的数据形式就是信息。
3. 信息量是如何度量的?
有哪些因素影响信息的价值?
[答] 事件A的自信息量为:
I(A)=-logP(A),若一个试验(信源)有m个结果(事件),则事件给出的平均信息量为:
H=-∑P(i)·logP(i)(i=1~m)。
人们一般从事件(及时性、新颖性)、形式(详尽性、表达形式)和内容(准确性、相关性、完整性)三个方面来衡量信息的价值,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信息的维度。
4. 信息有哪些基本性质?
[答] 信息的基本特性包括:
非零和性(共享性)、时效性、等级性、变换性(可处理性)、可压缩性与可扩充性、扩散性与可传输性、价值性与增值性,等。
5. 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的关系?
[答] 组织中的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动,“物流”是实物的流动过程,物资的运输、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直至销售都是物流的表现形式。
“资金流”指的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过程。
“信息流”伴随着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物流和资金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的运行的软资源。
6. 信息系统通过哪些方面来支持计划工作?
[答] 信息系统能支持计划工作中的反复试算;能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能对计划的基础——预测提供支持;能支持计划的优化。
7. 什么是决策?
决策活动一般包括哪些阶段?
[答] 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可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
决策活动一般包括情报阶段、设计阶段、选择阶段和实施阶段等四个阶段。
1.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有何特点?
[答]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IT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在上述定义中,可以找到三种主要资源——信息、信息技术、人。
此外,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看成是三种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管理、信息和系统。
而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及其应用完全可以看成是人类在上述三个方面成就的集成。
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面向管理决策;综合性;人机系统;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2. 什么是准时生产方式?
准时生产方式如何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供支持?
IT是怎样支持准时生产方式的运作的?
[答] 准时生产(Just-In-Time, JIT)方式就是在顾客需要的时候,生产和交付产品或服务。
准时生产能增强柔性、减少库存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准时生产方式能通过减少对顾客的响应时间来提高组织的速度,提高的速度使企业竞争力得到增强。
准时生产方式是建立在IT远程通信和日程安排能力基础上的;此外,MRP等技术也是支持制造业企业进行准时生产的有力武器。
3. 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提供怎样的支持?
[答] 学习型组织组织中的成员不断寻求共同学习的途径,并用他们学到的东西改进组织。
学习型组织组织提供能尽快适应顾客需求的组织结构。
与其他战略相比,学习型组织通过创建新战略为企业竞争力创造更大的潜力;此外,通过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解决它们,从而提高组织的速度,增强竞争力。
信息技术能够在组织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只有当IT系统从所有员工中获取信息,并在组织中传播信息时,学习型组织才能成为现实。
4. 什么是战略信息系统?
战略信息系统有何特点?
[答] 1988年,查尔斯·惠兹曼(Charles Wiseman)为战略信息系统下了一个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一个成功的战略信息系统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或体现企业竞争战略和企业计划,使企业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或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
战略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战略信息系统能支持公司的经营战略;战略信息系统能极大地改变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方式,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或削弱对手的优势;战略信息系统往往能给企业所在行业的产品、服务、企业经营过程、企业的组织管理以及行业结构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5. 什么是物料需求计划(MRP)?
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 物料需求计划即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它是一种进行采购及生产计划的编制以及进行库存控制的技术,其计算是根据反工艺路线的原理,按照主生产计划规定的产品生产数量及期限要求,利用产品结构、零部件和在制品库存情况、各生产(或采购)阶段的提前期、安全库存等信息,反工艺顺序地推算出各个零部件在各个阶段的出产数量与期限。
通常把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BOM)和库存信息成为MRP的三要素。
6. 什么是MRPⅡ?
MRPⅡ有何特点?
[答] MRP推行10年,人们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能在MRP系统中将财务信息反应出来,把产品销售计划也用金额形式反映出来,即在闭环MRP的基础上,将财务管理的纳入,使物流与资金流结合起来,形成比MRP更为完整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
1977年9月,美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奥列弗·怀特在美国《现代物料搬运》杂志上由他主持的“物料管理专栏”中首次提出将货币信息纳入MRP的方式,冠以“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的名称。
为了和MRP相区别,又体现是MRP的继续和发展,称之为“MRPⅡ”。
MRPⅡ具有以下特点:
MRPⅡ系统是一个计划主导型系统,适应于以销定产的商品经济环境;系统中零部件、在制品库存低;打破产品界限,实现按零部件最佳批量组织生产;实现数据几种管理,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实现负荷均衡,保证产品按期交货;为企业提供了翔实的财务基础数据;及时反馈、动态调整。
7. 什么是ERP?
ERP系统一般具有哪些功能模块?
[答] ERP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的IT分析公司Gartner Group Inc.首先提出。
ERP是在M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的范围,给予优化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将企业的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集成的一体化管理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
ERP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简单的说是将企业的三大流: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它的功能模块以不同于以往的MRP或MRPⅡ的模块,它不仅可以用于生产企业的管理,而且在许多其他类型的企业如一些非生产,公益事业的企业也可导入ERP系统进行资源计划和管理。
以典型的生产企业为例,一般的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对应地,ERP系统也通常包括这三大部分,而且整个系统是一个有机的集成体,它们互相之间有相应的接口,能够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来对企业进行管理。
另外,要特别一提的是,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的加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ERP厂商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了ERP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8. 什么是CRM?
作为IT解决方案的CRM系统能够从哪些方面为企业实现“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提供支持?
[答]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包括一个组织机构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其客户所要实施的全部商业过程,因此,CRM解决方案包括很丰富的功能。
一般这些功能可以分为主要的三类:
关系管理、流程管理和接入管理。
作为IT解决方案的CRM系统主要从这三个方面为企业实现“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提供支持。
三、问答
1. 什么是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 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
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数据收集、收集转换、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数据的组织、数据的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数据存储、数据检索和数据输出等。
2. 什么是数据结构?
试简述数据结构的分类。
[答]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及在此结构上的运算和操作。
数据结构严格地又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数据间的逻辑关系,逻辑结构包括两大类:
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线性表、栈、队列及串为线性结构,而树和图则为非线性结构;物理结构又称存储结构,指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存储方式一般有四种:
顺序存储、链接存储、索引存储及散列存储。
同一种逻辑结构采用不同的存储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数据结构,如线性表以顺序存储方式时得到顺序表,而以链接存储方式存储则得到链表数据结构。
3.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何优缺点?
[答]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组软件,利用该系统可以定义数据库的逻辑组织结构,并对数据库进行存取访问和管理。
DBMS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作语言、数据字典。
一般来说,DBMS和传统的文件组织最大的不同是DBMS把数据的逻辑视图和物理视图分开,使程序员和应用不必太在意数据实际上存储在哪里以及是如何存储的。
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
优点:
①数据集中管理,降低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②减少数据的冗余及不一致性,易于扩充; ③保证数据的独立性; ④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⑤允许快速地和临时性地查询数据; ⑥程序的开发和维护费用大幅度下降; ⑦信息的访问能力和信息的安全性增强。
缺点:
①使用昂贵的软件; ②需要更大的硬件配置;
③雇佣和留住数据库管理员(DBA)。
4. 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模型?
关系数据库模型的特点和基本操作是什么?
[答]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所有数据都以二维表(称为关系)的形式来表示。
每一个表或关系所保存的信息都与一个特定的实体有关。
实体是表示特定的人、地或物的概念。
表类似一个文件,多个文件中的信息可以很容易地提取和合并。
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有:
概念单一;规范化的关系;灵活性好,能综合不同的信息源,使用及设计维护简单;大型关系数据库可以被设计成适量的数据冗余以使检索更有效,统一数据元素可以存在多个表中。
在关系数据库中,三个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是:
选择——在表中找出符合制定条件的记录; 投影——在已有的表的基础上按所需的列建立一个信标,它允许用户建立只包括所需的信息的新表; 连接——把相关的表合并起来向用户提供比单个表更多的信息。
通常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完成上述操作。
5.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模型有何特点?
[答] 对象是一个包含有描述一个实体所需要的信息以及根据这些信息具体去描述一个实体所必须的一系列过程的软件模块。
在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模型中,实体的概念与关系型数据库模型中的一样。
换言之,对象是一组数据和一组操作的集合,这组操作可以存取和处理这组数据。
与关系型数据库模型相比,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模型将信息和过程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能模拟一个企业的运作。
因为一个特定的企业功能总是特定信息与特定过程的结合。
面向对象技术的第二个关键特征是重复调用,既当人们为一个特定的对象指定一套过程后,这些过程也能被其他的对象所调用。
6. 什么是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有何特征?
[答] 数据仓库是数据库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它使可应用能得到更好的数据资源,并以直观方式操纵和使用数据。
数据仓库是集成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集合,其作用是支持决策。
数据仓库一般规模极大、数据纯净度极高,并且检索性能极佳。
一般在大型机上建立数据仓库,其数据被存储在一个关系数据库中。
数据仓库的特征是:
数据仓库的数据是集成于多个业务数据库;数据仓库的数据是多维的;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不能被修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随时间不断更新的;数据仓库的目标是支持决策。
7. 什么是时间挖掘?
常用的时间挖掘工具有哪些?
[答] 数据挖掘是在数据中寻找用户未知的关系的过程,该过程发现关系并以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达它们,使它们能够作为用户决策的依据。
时间挖掘使用户能够在数据库中“发现知识”,而这些知识用户原来是不指定的。
从本质上看,数据挖掘工具是为数据仓库用户使用的。
数据挖掘的主要工具包括:
查询报表工具、智能代理及多维分析工具。
8. 在进行通信介质的选择时,通常考虑介质的哪些特性?
[答] 在进行通信介质的选择时,我们主要关心通信介质的以下特征:
带宽:
信道的通信能力是以带宽来划分的,带宽决定了信道最大的数据传输率。
带宽的单位是赫兹(hz),数据传输率的单位是位/秒(bps)。
带宽是有限的,它是网络设计和性能的核心指标,对它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容量:
一方面指通过传输介质能够同时传输多少信号,另一方面指信息能以多快的速度传输; 可靠性:
介质能够提供无差错服务的能力,与抗干扰能力密切相关; 成本:
包括材料成本、工程成本、配套设备和技术成本、使用成本等; 距离:
特别指某一种介质在无中继条件下能够保质传输的最大距离; 流动性:
支持移动工作、灵活调整网络节点位置的能力; 安全性:
主要指介质防窃听、防泄密、抗破坏方面的能力。
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特征,使用范围也不相同。
9. 什么是TCP/IP协议?
TCP/IP协议具有哪些优缺点?
[答]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是“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的简称,是计算机连接的最常用的一种协议,也是因特网的基础协议。
优点:
①连接性极强,可连接几乎所有类型的计算机。
②直接访问全球化的因特网。
③对路由选择强有力的支持。
④支持其他大多数互联网协议。
⑤统一分配TCP/IP域名,方便各组织的网络进行互联。
缺点:
①域名需要事先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进行登记。
②可用的域名资源存在严重限制。
③设置比较困难。
④为支持无缝连接和路由选择,相应的开销较大。
⑤速度较其他的一些协议慢。
10. 什么是以太网?
以太网有何特点?
[答] 以太网(Ethernet)是按照IEEE802.3协议建立的局域网络,是最流行的实际网络结构,它是以总线或星型总线为基础的一种技术,利用基带信号传输及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对网络访问进行控制,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工作站使用网络,各工作站必须对网络的传输权进行竞争,其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以太网的不同变体支持几乎所有网络拓扑结构和电缆类型。
随着以太网的不断扩大和越来越多的站点连入网络,会导致性能严重下降。
为了缓解网络的拥挤,可以将一个大型的以太网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网段,再用网桥或路由器将这些网段连接到一起。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本质与以太网相同,速度是其10倍,数据传输率最高可达100Mbps。
近年来千兆级的以太网(数据传送速率最高可达1000Mbps)产品也不断推出,应用也日趋普遍。
11. 试简述令牌环网的工作原理
[答] 令牌网(Token Ring)是按照IEEE802.4协议建立的局域网络。
由于这种网络具备自修复特性,所以比以太网更加复杂。
令牌网的物理拓扑是星型,但逻辑拓扑却是环型。
在令牌网里,大多数功能是由集线器完成的。
在令牌网中,一个空闲的令牌(一种使用特殊格式的小型数据帧)按固定的方向在环里不断地传递。
一个节点从自己的上一个节点那里收到令牌,并传给下一个节点。
如果节点收到的令牌是空闲的,就可以在其中添加数据,并在环内继续传递。
此时,这个令牌就不再是“空闲”的了,而是忙令牌。
节点收到忙令牌后也继续下传,直至其目标节点。
目标节点取出给自己的信息,再在令牌中加入一个回复,沿环传回源节点。
源节点收到后就知道自己发出的信息已被目标节点收到了。
再将令牌变为空令牌,继续循环下去。
无论网络的负载多重,所有计算机最终都能获得传送数据的机会;计算机等待令牌到来之前,都会出现一定的数据发送延迟。
虽然性能更好,但由于价格安规,令牌环网的普及程度远不及以太网。
1.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
[答]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组织关于MIS目标及应用的长远计划和总体安排。
由于MIS的建设和应用是一项耗资大、历时长、技术复杂且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其规划的好坏往往是其成败的关键。
MIS战略规划的作用是:
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生产者资源;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指导工作和检查标准。
MIS战略规划的内容包括:
系统的目标、约束和总体结构;现状(特别是业务流程)描述及重新设计;发展预测。
2. 用BSP方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答] 定义业务流程是BSP方法的核心。
业务流程是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的集合,这些决策和活动是管理企业资源所需要的。
整个企业的管理活动由许多业务流程组成。
识别业务流程可对企业如何完成其目标有个深刻的了解,识别业务流程可以作为信息识别构成信息系统的基础,按照业务流程所建造的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组织变化时可以不必改变,或者说管理信息系统相对独立于组织。
识别业务流程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由微观到宏观的枚举综合;另一种是由宏观到微观的分解方法。
识别过程是BSP方法成功的关键,输出应有以下文件:
①一个过程组及过程表。
②每一过程的简单说明。
③一个关键过程的表,即识别满足目标的关键过程。
④产品/服务过程的流程图。
⑤系统组成成员能很好了解整个企业的运营是如何管理和控制的。
3. 试比较三种主要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CSF、SST、BSP)
[答] 关键成功因素(CSF)方法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从各种人的要求的角度识别管理目标,比较全面;企业系统规划法(BSP)通过定义业务流程引出系统目标,可以定义出新的系统以支持业务流程,即把企业目标转化为系统的目标。
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叫CSB方法。
它首先用CSF方法确定企业目标,然后用SST方法补充完善企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目标,最好用BSP方法校核两个目标,并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但这也使整个方法过于复杂,灵活性降低。
4. 什么是BPR?
你认为进行BPR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答] 根据Hammer与Champy的定义,BPR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Dramatic)改善”。
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进行的一系列调查显示,尽管业务流程重组形成了世界性的浪潮,并且有许多一场成功的案例,但是仍有超过一般的业务流程重组项目走向失败或是达不到最初设定的目标,实际上,70%或更多的重组实际上使企业运营更为恶化。
它们引发了困惑、拖延、怨恨和混乱。
重组项目引发的危机不断,同时许多职位未经仔细斟酌和考虑被取消掉,哈默成为企业缩减规模(downsizing)的象征,尽管他本人并不情愿,重组也在中层管理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弹。
这中间最大的3个障碍是:
缺乏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和参与;不切实际的实施范围与期望;组织对变革的抗拒。
5.你如何理解Hammer与Champy给BPR所下定义中的“根本性”、“彻底性”、和“戏剧性”的含义?
[答] “根本性”:
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打破固有的管理规范,以回归零点的新观念和思考方式,对现有流程与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与统筹考虑,避免将思维局限于现有的作业流程、系统结构和知识框架中去,以取得目标流程设计的最优。
“彻底性”:
就是要在“根本性”思考的前提下,摆脱现有系统的束缚,对流程进行设计,从而获取管理思想的重大突破和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不是在以往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而是彻底性的变革,追求问题的根本解决。
“戏剧性”:
是指通过对流程的根本思考,找到限制企业整体绩效提高的各种环节和因素,通过彻底性的重新设计来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使得企业的管理方式与手段、企业的整体运作效果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体现高效益与高回报。
6.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该方法具有哪些特点?
[答]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设计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自顶向下整体性的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用户至上;深入调查研究;严格区分工作阶段;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开发过程工程化。
此外,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还具有以下优缺点,优点:
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严格区分开发阶段,分工明确,避免混乱。
缺点:
起点太低,周期过长,工作繁琐,不大符合人们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
7. 什么是原型法?
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有何优缺点?
[答] 原型法一开始就凭借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实际系统的方法。
原型法的主要优点是:
开发效率高;开发工具先进,与用户交流直观;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能及早暴露系统实施后潜在的一些问题;能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但原型法也有以下缺点:
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对原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容易走上机械模拟原手工系统的轨道。
8.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遵循哪些主要的原则?
[答]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领导参加原则、优化与创新原则、使用和时效原则、规范化原则、发展变化原则。
1. 什么是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 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