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339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docx

《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docx

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来自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报告

消除二元差异、推动城乡一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必由之路。

15年前曾以“两手抓、两手硬”、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而闻名全国的张家港市,近年来结合经济社会总体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实际,坚持“以城市的标准建农村、以市民的理念育农民”,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乡文明的联动与对接,开辟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境界,创造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经验,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处,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港命名,是江苏省苏州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

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和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7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90万,外来人口60万。

2009年,张家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5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990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张家港市以卫生创建和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解决脏乱差问题为重点,形成了“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特色和经验,1994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卫生城市。

1995年10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市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推广宣传张家港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

  全国学张家港,张家港怎么办?

结合经济社会总体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实际,在广泛讨论、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张家港市提出了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思路。

按照这一思路,10多年来,张家港市不断丰富城市文明的内涵,坚持“以城市的标准建农村、以市民的理念育农民”,推动城乡文明的联动与对接,逐步形成了城乡文明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5年,张家港市被授予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

2008年,张家港市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张家港市区域功能分布图

  几点做法

  针对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张家港市充分发挥城市文明的引领作用,通过推进人员素质城乡一体、人居环境城乡一体、发展功能城乡一体,构筑起城乡一体文明建设新优势。

  1.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规划

  张家港市按照“以工业化为动力、以城市化为途径、以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为内涵”的城乡统筹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城乡发展布局,为构筑城乡一体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对市、镇实施统一规划,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城四片区”市域城镇体系。

其中,中心城区规划面积由16.8平方公里扩展到80平方公里,对全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二是构建大交通体系,缩短农村和城市的距离。

“五纵五横一环一高一连一接”的市域现代化交通网络,把分散各地的保税港区、经济开发区、冶金工业园和各类工业集中区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极大地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三是完善镇村布局规划,农村有限的资源趋于集中。

全市通过连续四次的行政区划调整,城镇数由26个减至8个,行政村数从436个减至178个。

在此基础上,参照城市社区的模式,在8个镇全部建立镇级社区,在村一级推行“社区全覆盖工程”,使城乡社区布局更趋合理,呈现出较强的区域带动力。

  2.服务网络建设城乡一体推进

  在城乡一体文明建设过程中,张家港市以社区建设为抓手,成功地把城市的管理经验、服务方式引入到农村。

一是通过明确标准、以奖代补、专项工程推进等方法狠抓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农村社区用房平均面积达到1680平方米。

注重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的建设和规范使用,优先保障社区卫生室、综合治理“五位一体”室、老年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场所,完善室内外文化娱乐和健身设施。

全面完成了农村社区“行政办事和服务、医疗保障、文化活动、商贸服务、警务治安”五大中心建设。

二是突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形成了一套包括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基本保障和救助、公共安全等八大类内容的服务体系。

同时,通过举办“邻里节”、“结对帮扶”和设立专业服务网点等方式丰富志愿服务、互助服务和社区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初步形成了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志愿服务和互助服务、社区服务相衔接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农村社区建设不仅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也使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3.素质教育城乡一体开展

  城乡一体文明建设,不仅要改变农村的面貌,更要用先进的理念来培育农民。

张家港市通过教育和熏陶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素质。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开展现代市民教育。

一方面,依托全市各类学校,建立500多所市民学校,常年开展“五爱、四有、三德、三礼”教育和全民普法教育;另一方面,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与农家的生活用水、垃圾处理、厕所卫生等生活细节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文明创建活动来促进农民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是大力推进文化下乡,以文育人。

创新建立“政府招标、社会参与、群众免票”的模式,全市农村形成“镇镇办”、“村村演”、“月月映”、“周周唱”系列文化活动,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三是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倡导文明新风。

组织开展文明市民标兵评比活动,表彰一批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道德楷模,到农村进行先进事迹巡回演讲,增强感召力。

每年开展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集市评比,给予表彰奖励。

  4.居住环境城乡一体建设

  张家港市通过扎实开展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健康城市和卫生村镇、文明村镇、文明小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把城区环境长效管理模式和生态建设理念向农村延伸辐射。

实施卫生长效管理,农村按村总人数的3%-5%比例配备农村卫生保洁员,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的对接城市的垃圾处理体系。

同时,在农村广泛宣传低碳、科学、节俭、文明的生活理念,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全市建立起98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实施循环经济,改善农村环境。

在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推行清洁生产的同时,大力实施村民小区道路硬化、小区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整体美化等“五化”工程,有效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综合城乡社区生态绿地布局,在农村道路与河道两侧建设绿色通道、滨河绿地,构筑了中心城区、片区中心镇、农村社区和农田相互协调的生态环境系统。

全市城乡处处呈现出庭园绿、河道清、建筑美、气象新的生态文明景象。

 

  主要成效

  张家港市持之以恒的城乡一体文明建设,凝聚了人心,提升了士气,增强了信心,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增长。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995年的7.5倍和37.6倍。

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一方阵,名列2009年中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第二位。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先进制造业规模效应明显,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启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

62.8:

36。

全市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8%。

保税物流园区货运量和海关税收均居全国同类保税物流园区之首。

率先建成江苏省第一个生态农业县(市)。

  2.城乡环境日趋优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环境日益美化。

2009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4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0天,COD和二氧化硫排放削减率分别达到7.1%和6.2%,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1%,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超90,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

人民群众“工作在现代化园区、生活在花园式城市”的梦想成为现实。

  城乡边际逐渐消弭。

据统计,张家港市已有6.3万户农民通过自然过渡和拆迁,进入镇区和农村集中居住区的公寓房和联体房内,占全市总户数的34.5%。

178个行政村在全省县(市)率先实现村组道路灰黑化、村村通公交、有线电视“户户通”、区域供水全覆盖。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省级生态村,张家港市级以上绿色社区、绿色学校比重逐年提升。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2009年,张家港市建成区的面积已经达到101.52平方公里,为总面积的12.9%。

城市化率提高到60.5%。

2005年提出“五年再造一个新港城”的目标基本实现。

  3.共同富裕步伐加快,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990元,分别是1995年的5倍和3倍。

恩格尔系数降至36%。

住房、汽车等新型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全市私家车保有量平均每百户超过10辆。

  公共服务城乡对接。

城乡之间“15分钟交通圈”、“15分钟文化圈”和“15分钟健康服务圈”已经建成,社区载体有效实现了向农村下移文化、卫生、教育资源,“小病不出社区”、“教育均衡化”等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城乡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保障。

  社会保障全面覆盖。

率先实行“五位一体”社保制度,社保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

全市城镇社会保险参保率,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发放率稳定在99%以上;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8%。

1998年到2008年间,张家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增长,城镇居民增长1.57倍,农村居民增长1.6倍。

  4.发展合力不断增强,市民素质快速提升

  锻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

“激励创业、鼓励探索、保护改革、宽容失败”的用人机制,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奋勇争先,涌现了吴栋才、郁全和等一大批干部典型。

他们的先进事迹使人民群众加深了对张家港精神的认知和认同,激发了大家的热情,并在实践中共同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张家港速度和张家港效应。

  培育了“敢为人先、文明热情”的市民精神。

张家港精神成为全市人民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旗帜。

城乡居民公共文明指数、幸福指数和精神文明创建协调指数迅速上升。

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举不胜举,如与病魔顽强抗争、忠于职守、一心为民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蔡纯峰;退休不退志、常年组织义务文艺宣传的农村老党员蔡长生;无私助人不留名、多年坚持资助希望小学的爱心群体“张闻明”等。

  启示

  张家港市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益的借鉴。

  1.必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彰显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威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团结拚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凝炼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成为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和重要内容。

在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建设的过程中,张家港紧密结合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

在这种精神的鼓舞激励下,全市干部群众学会了分秒必争地抢、有胆有识地闯、千辛万苦地拼、脚踏实地地干,抢出了“张家港速度”,闯出了“张家港气概”,形成了“张家港经验”。

张家港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找到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人民群众既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分享者,也是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多年来,张家港市始终把提升公民素质放在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位,通过做好十大重点工作、实施“三大工程”等全面提升人的素质。

与此同时,他们高度重视广大群众的内在需求,努力把推动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过程,变成广大群众改善生活质量、转变生活方式、增强实现自我价值能力的过程,变成替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过程,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从党政部门的“行政推动”到群众的“内需拉动”,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设全民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