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全国12省事业单位联考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A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02862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69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26全国12省事业单位联考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A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526全国12省事业单位联考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A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526全国12省事业单位联考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A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526全国12省事业单位联考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A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526全国12省事业单位联考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A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26全国12省事业单位联考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A类.docx

《526全国12省事业单位联考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A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6全国12省事业单位联考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A类.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26全国12省事业单位联考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A类.docx

526全国12省事业单位联考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A类

2018.5.26全国12省事业单位联考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A类)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1、爱因斯坦与他的同事们一直坚持以会议的形式,交流关于物理学的各种想法。

他们的讨论没有改变别人观念的意图,也没有激烈的争论,他们畅所欲言地发表独立见解,并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通过相互启发,引起思维共振。

这种方法是:

A.模拟决策法

B.头脑风暴法

C.专家意见法

D.对演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2、弹性工作时间制是指在完成规定工作任务或固定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灵活地、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

下列适合使用弹性工作时间制的是:

A.银行柜员

B.超市营业员

C.企业研发人员

D.配线上的操作工

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弹性工作时间制。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

①可以减少缺勤率、迟到率和员工的流失。

②由于员工感到个人的权益得到了尊重,满足了社交和尊重等高层次的需要因而产生了责任感,提高了工作满意度和士气。

弹性工作时间的缺点:

①它会使管理者对下属员工的工作指导造成困难,特别是在弹性工作时间内,并导致工作轮班发生混乱。

②当某些具有特殊技能或知识的员工不在现场时,它还可能造成问题更加难以解决,或使进度延缓,同时使管理人员的计划和控制工作更为麻烦,花费也更大。

许多工作不宜使用弹性工作时间制,例如,百货商店的营业员、办公室接待员、装配线上的操作工。

故本题选C。

考点常识判断管理公文管理

3、关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

B.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中只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

C.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备案后生效

D.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正确答案:

A

解析A项,自治机关是指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行使自治权的部门,也是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部门,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正确A。

B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排除B。

C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由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务会备案。

排除C。

D项,我国宪法规定: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D项说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应该是国务院批准。

排除D。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常识判断法律宪法

4、根据我国法律法规,下列情形不属于工伤的是:

A.小樊在上班时由于操作不符合规程,手指被机器绞伤

B.小王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一辆闯红灯的轿车撞伤

C.老张在上班操作吊车时突发心脏病当场死亡

D.老赵中午喝醉酒,下午上班操作机器时不小心将脚压伤

正确答案:

D

解析1.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3.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

本题D项是老赵醉酒后自己不小心导致的结果,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常识判断法律民法

5、下列法律思想与其出处对应错误的是:

A.刑不上大夫——《礼记》

B.三权分立——《君主论》

C.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

D.约法三章——《史记·高祖本纪》

正确答案:

B

解析A项,刑不上大夫,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是宗法等级制在法律上的反映。

出自西汉成书的《礼记·曲礼》。

故A正确,排除。

B项,为了制约封建王权,英国学者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法国学者孟德斯鸠在此基础上提出“三权分立”理论,提出通过法律规定,将上述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管辖,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

出自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故B错误,当选。

C项,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看来,主权是公意的具体表现,人民的公意表现为最高权力;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国家是自由的人民根据契约协议的产物,而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

因此,国家的主人不是君主,而是人民,治理者只是受人民委托,因而主权只能属于人民。

出自《社会契约论》。

故C正确,排除。

D项,约法三章,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

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出自汉·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

故D正确,排除。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考点常识判断法律法理学

6、甲在珠宝店柜台前试戴一条价值8000元的金项链,趁营业员不注意,用一条假的同款式项链掉包,然后称不满意项链款式,扬长而去。

甲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侵占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A项,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A错误。

B项,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排除B。

C项,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根本区别是作案手法不同,要看行为人占有财物的手段是欺骗方法还是秘密窃取的方法。

盗窃罪中的财物是在持有人不知情、不自愿的情况下失去支配权的,而诈骗罪中的财物是在持有人自愿、知情的情况下,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的。

盗窃罪中的窃取行为是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支配,建立新的支配关系的过程,对窃取的方法没有限制,只要行为人自己没有被被害人发觉而取得的,就是秘密窃取。

即使使用了欺骗方法,但如果该欺骗行为并没使对方基于认识错误而自己处分财产的,则应当是盗窃罪。

选择C。

D项,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排除D。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考点常识判断法律刑法

7、赵、钱、孙、李四人均违反了交通法规,其中不会被吊销驾驶证的是:

A.赵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B.钱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车

C.孙某醉酒驾驶机动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

D.李某饮酒后驾驶客运大巴在乡村道路上行驶

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A项,赵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一款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故A错误,当选。

B项,钱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一款规定: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故B正确,排除。

C项,孙某醉酒驾驶机动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故C正确,排除。

D项,李某饮酒后驾驶客运大巴在乡村道路上行驶。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三款规定: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故D正确,排除。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常识判断法律行政法

8、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基层法院的判决书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B.某人精确临摹了齐白石的一幅画,对该临摹的画享有著作权

C.甲欲在毕业论文中引用乙已经发表的文章,应取得乙的许可

D.某日报的时事新闻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犯罪构成。

A项,《著作权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

本法不适用于: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判决书属于司法性质的文件,不适用于著作权法,故A错误,排除。

B项,《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

“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临摹品要享有版权,受《著作权法》保护,必须是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而本题中强调的是某人精确临摹了齐白石的一幅画,可见并未体现创造性劳动,所以并不享有著作权。

C项,《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题目中乙并未发表声明,所以甲可以直接引用。

故C错误,排除。

D项,《著作权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

本法不适用于: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故D正确,当选。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常识判断法律民法

9、下图是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①总统;②国会;③联邦法院

B.①立法机构;②行政机构;③司法机构

C.④无权对总统提出弹効

D.④是参议院的次级机构

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知识

美国联邦政府主要包括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三大机构,依据三权分立与联邦制度、二大政治思想而制定将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分别独立,互相制衡,以避免政府滥权。

美国国会实行两院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是美国最高立法机关。

由此可知①应该是国会,④应该是众议院。

美国内阁,通常被称为总统内阁或者直接简称为内阁,是美国最高行政机关。

由此可知②应该是美国总统。

最高法院属于司法机构,由此可知③应该是联邦法院。

A项,①总统;②国会;③联邦法院。

故A项错误,排除。

B项,①是立法机构;②是行政机构;③是司法机构。

故B项正确,当选。

C项,众议院有权弹劾总统,在弹劾程序中,众议院是作为起诉人的角色,而参议院充当弹劾法庭的角色。

故C项错误,排除。

D项,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二者是平级关系。

故D项错误,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考点常识判断法律宪法

10、孔子说,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下列提到“鸟兽草木”的哪一项出自《诗经》?

A.渥洼汗血种,天上麒麟儿

B.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

C.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D.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常识。

A项,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故A错误,排除。

B项,出自《庄子·内篇·人间世》-匠石之齐,故B错误,排除。

C项,鸱鸮(chīxiāo):

猫头鹰。

猫头鹰你这恶鸟,已经夺走了我的雏子,再不能毁去我的窝巢。

出自《诗经》。

故C正确,当选。

D项,出自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九歌·山鬼》故D错误,排除。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考点常识判断人文文学

11、下列有关玉的说法错误的是:

A.翡翠属于矿物学上的硬玉

B.和田、蓝田都是著名的玉产地

C.玉璧形制为偏平圆形,中间有一圆孔,多用作兵器

D.“鸿门宴”上范增以“玦”暗示项羽下决心杀刘邦,“玦”即玉器的一种

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人文的相关内容。

A项,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

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

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

故A项正确,排除。

B项,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和田的“和田玉”,陕西西安蓝田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及辽宁岫岩的“岫玉”。

故B项正确,排除。

C项,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

玉璧的用途,按古文献记载和后人推测,一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河、祭星等。

二为礼器,用作礼天或作为身份的标志。

三为佩饰。

四作珐码用的衡。

五作辟邪和防腐用。

故C项错误,当选。

D项,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上范增对项羽“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他下决断。

故D项正确,排除。

因此本题选择C项。

考点常识判断人文人文其它

12、某博物馆收藏了一幅十八世纪末的世界地图,这张地图上不可能出现:

A.太平洋

B.西班牙

C.澳大利亚

D.南极洲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大发现。

A项,太平洋,意为“平静的海洋”,是由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命名。

麦哲伦于1520年10月,率领5艘船从大西洋穿过麦哲伦海峡向西航行,经过多天的惊涛骇浪后到达一个平静的洋面,他命名为太平洋。

西方人对太平洋的探知在16世纪既有成就,A项说法正确,排除。

B项,西班牙是欧洲西南部国家,位于欧洲与非洲的交界处,西班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建立起大量殖民地,15世纪中期~16世纪末,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18世纪的地图中肯定有西班牙,B项说法正确,排除。

C项,澳大利亚原为澳大利亚土著的居住地,17世纪初,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人先后抵达,1770年基本沦为英国殖民地,1931年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所以18世纪末的地图中应该绘有澳大利亚地区。

C项说法正确,排除。

D项,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大陆,1772—1775年,英国航海家曾三次穿过南极圈,当时人们对南极基本不了解,异想天开地认为南极点周围是一片汪洋大海,基本直到1911年12月15日,挪威人阿蒙森率队到达了南极点,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

所以18世纪末,博物馆地图中不可能出现的是南极洲。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常识判断历史世界史

13、关于黄河、长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黄河的上、中游分界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B.我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岛位于黄河入海口

C.姜夔创作的《扬州慢》时,长江流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D.长江源头所在省份有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动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理国情。

A项,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县,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

故A项说法正确,排除。

B项,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

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岛屿,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而不是黄河入海口,故B说法错误,当选。

C项,姜夔是我国南宋时期文学家,代表作为《扬州慢·淮左名都》,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故C说法正确,排除。

D项,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位于青海省,藏羚羊、野牦牛属于青海省珍贵的稀有动物。

故D项说法正确,排除。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考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14、关于厄尔尼诺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其发生有一定的时间规律

B.其表现相反的是拉尼娜现象

C.主要发生在印度洋海域

D.是指局部区域海水异常增温

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理国情

A项,厄尔尼诺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

故A项正确,排除。

B项,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

故B项正确,排除。

C项,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并非印度洋海域,故C项错误,当选。

D项,厄尔尼诺一词原意是“小男孩”或“小女孩”,也指圣婴,即耶稣,用来表示在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

故D项正确,排除。

考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15、下列四种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

B.唾液

C.血液

D.胃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医学

通常情况下,pH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当pH<7的时候,溶液呈酸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中性,pH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强;pH愈大,溶液的碱性也就愈强。

A项,胆汁是由肝细胞不断生成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汁。

成人每日分泌量约800-1000ml。

肝胆汁呈弱碱性(pH7.4),胆囊胆汁因碳酸氢盐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6.8),故A项错误,排除。

B项,唾液是一种无色且稀薄的液体,被人们俗称为口水、哈喇子。

其pH为6.6到7.1,呈中性、弱碱性或弱酸性。

正常人每日分泌量约为1.0到1.5升,故B项错误,排除。

C项,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

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十三分之一,其pH值为7.3-7.4,呈弱碱性,渗透压为313毫米每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故C项错误,排除。

D项,胃液是胃内分泌物的总称。

包括水、电解质、脂类、蛋白质和多肽激素。

纯净胃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每日分泌量为1.5-2.5升,pH为0.9-1.5,酸性很强。

故D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常识判断科技生物医学

16、关于风力发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疆达坂城建有我国规模较大的风能发电基地

B.16世纪荷兰已经广泛建立了风力发电系统

C.我国已在东南沿海地区建成大型海上风电站

D.风力发电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理知识。

A项,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厂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风能基地。

故A正确,排除。

B项,在1890年丹麦的皮-拉库尔研制成功了风力发电机,而16世纪的荷兰广泛应用的是风力机,是利用风能转化为机械能,而非风力发电机。

故B错误,当选。

C项,2016年我国东南沿海首座海上风电场——福建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项目一期正式建成投产。

故C正确,排除。

D项,风力发电机是通过风能带动发电机中的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故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故D正确,排除。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考点常识判断科技近现代重大科技成就

17、以下填入“□”处的名称与图中标志对应正确的是:

A.①绿色食品②保健食品③免检产品

B.①免检产品②绿色食品③有机食品

C.①保健食品②有机食品③免检产品

D.①有机食品②绿色食品③保健食品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常识

有机食品标志采用人手和叶片为创意元素。

其一是一只手向上持着一片绿叶,寓意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渴望;其二是两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将绿叶拟人化为自然的手,寓意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美好的生存关系。

该标志是加施于经农业部所属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产品及其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识。

①符合,为有机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标志。

它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②符合,为绿色食品标志。

蓝帽子标志,是保健食品必备的两个标志之一,由国家食药监局审批认证。

标志为天蓝色,呈帽形,下方会标注出该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或者是“国食健字G【年号】××××号”,或者是“卫食健字【年号】××××号”。

在保健食品领域,蓝帽就是通行证,象征着质量过硬。

③符合,为保健食品标志。

综上,本题正确排序为①有机食品,②绿色食品,③保健食品。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考点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

18、关于火箭发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升空阶段,飞船内座椅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座椅的作用力

B.在升空阶段,飞船内人对座椅的作用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

C.其发射原理和喷气式飞机加速的原理相同

D.升空时的发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可以节省燃料

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技知识。

A项,座椅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座椅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大小一定相等。

故A错误,当选A。

B项,升空阶段加速度向上,座椅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又因为座椅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座椅的作用力相等,所以人对座椅的作用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

故B正确,排除。

C项,火箭发射和喷气式飞机加速的原理都是利用反冲原理,即燃料燃烧产生气流使得火箭发射和飞机加速。

故C选项正确,排除。

D项,因为地球自转,地面上的物体具有与地面相同的线速度和角速度。

当火箭发射方向与地球自转速度相用时,两个速度方向相同,合速度会增大。

反方向时合速度会减小,只有发射速度抵消掉地球自转速度后再加速,速度才会增加,这样就费了更多燃料,故D正确,排除。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常识判断科技近现代重大科技成就

19、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发动机常用的柴油机或汽油机是内燃机,利用内能来做功

B.发动机外装有水套可有效帮助发动机散热,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C.小汽车后窗玻璃板中嵌入电热丝,可以防止车内的雾气凝结

D.空调车的车窗玻璃一般设计成双层玻璃,是为了减少热传导

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知识。

A项,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它通过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来做功。

故A正确,排除。

B项,装水套有助于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比热容大说明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同时温度上升较小。

故B错误,当选。

C项,当车内温度较高时,空气会在温度较低的车窗玻璃上凝结,阻碍视线,嵌入电热丝会加热玻璃,防止雾气凝结。

C正确,排除。

D项,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较低,因此双层玻璃中间的空气层会降低热传导,起到保温作用。

故D正确,排除。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考点常识判断科技物理

20、下列现象与言语对应错误的是:

A.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B.夏季海边经常吹海风——风从高气压的海洋地区吹向低气压的陆地地区

C.多云的夜晚一般气温不会太低---大气逆辐射强,形成保温层

D.晴朗的天空多是蔚蓝色——蓝色光最不容易被大气分子散射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理知识。

A项,太阳辐射强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晴天多,云量小,大气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