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2471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3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发展战略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发展战略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发展战略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发展战略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docx

《发展战略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战略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docx

发展战略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林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世庆(研究员) 

产权交易市场作为中国改革过程中的特殊产物,产生于80年代中后期我国第一次股份制改革的高潮时期,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掀起了更大的发展热潮,许多地方纷纷成立了产权交易所,有的又叫产权交易中心、产权交易市场,北京、深圳、上海、山东、四川、武汉、江苏、河北、辽宁、河南、海南、福建、吉林、江西等,全国各地先后设立了200多家产权交易所,全国还成立了一些区域性联盟组织,如长江共同体、黄河共同体。

1997年末1998年初,出于防范金融风险、整顿金融秩序的部署,在中央统一规定下,涉及拆细交易和股权交易的产权交易所被视为“场外非法股票交易”明令关闭,许多未受累的交易所实际上也处于半关闭或半停业状态,只有上海、深圳等少数产权交易所尚在正常开展活动。

关闭的理由,主要是指责拆细交易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交易不规范,监管难度大,担心引发金融风险;也有人认为,关闭的原因还包括有关部门担心产权交易市场与沪深主板市场争资金,打乱国家通过证券市场安排资金的规划。

对产权交易市场应该作什么评价,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地方尤其给予了极为热情的关注,以各种形式和机会,实际上不停为恢复、重建和扩大产权交易市场做出种种努力和尝试。

2000年是中国产权交易市场出现转机的一年,出现了许多令人关注的新动向,一是许多地方出现了恢复、规范、重建产权交易所的大胆探索,如青岛、上海、深圳,特别是一向最为敏感最受指责的业务“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登记托管业务”重新得到肯定,河南、厦门、青岛、深圳等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并开始开展业务;二是实质上具有产权交易性质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在各地蓬勃兴起,如上海、深圳、成都、西安、重庆;三是风险投资公司和因债转股政策接收了大量国有资产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纷纷将“退出机制”瞄向各地的产权交易所。

这些动向进一步证明产权交易市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认为,产权交易市场是资本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产权交易市场还具有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退出提供渠道,为西部大开发筹集资金、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为风险投资提供进退场所、避免场外交易容易产生腐败等作用,对政府转变职能,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建议尽快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所。

本文对产权交易市场的若干争论问题、对产权交易市场的未来发展模式,对如何规范和防范风险,对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一、产权交易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过程,主要在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资金配置方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市场化的融资机会开始替代财政分配的主渠道,与此同时,由于只有沪深两个交易所,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企业需要从资本市场融资的需要,从而为产权交易市场提供了生存发展空间。

近年来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加提出了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需要。

1、经济体制转轨特别是股份制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产权交易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我国股份制改革进入前所未有的高潮,沪深两个交易所相继诞生,但他们远远不能满足众多企业希望到股市融资的要求,产权交易市场应运而生,武汉和四川乐山1988年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批产权交易所。

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后,产权交易市场进入了发展的高潮时期。

但1994年后,在国家有关政策限制下[1],产权交易市场开始衰落。

1998年在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下,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1998年10号文,把拆细交易和非上市公司权证交易视为“场外非法股票交易”作出明令禁止,成都、乐山、武汉、淄博等一批产权交易市场因此关闭,相当多的产权交易所虽然没有关闭,但实际上也处于半关闭或半停业状态,只有上海、深圳还在正常活动,上海甚至在艰难的外部环境中还获得了相当的发展。

河南省更是一个很特殊的案例,河南省的做法是由产权交易所牵头多家共同成立“权证交易中心”从事股权交易业务,因此在整顿中仅“权证交易中心”被关闭,产权交易市场没有受到影响。

2、国有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领域,为产权交易市场注入了新的市场需求。

 

在全国各地产权交易市场的低潮时期,上海以其组织大工业的一贯魄力,继续推动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上海要求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兼并、重组、结构调整,都要进入产权交易市场,使缺乏交易内容的市场得以生存并获得很大发展。

2000年8月底,上海产权交易所的交易额已经实现了300亿。

为什么在如此艰难的背景下上海一枝独秀,出现如此耀眼的光芒,其原因,一是上海国有资产存量大且结构调整动作大,二是上海政府管理职能的能量大,上海通过37家行业性的控股公司和20家每个区县的控股公司,统揽了全市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和结构调整工作,并与工商、纪检配合,使要求企业进场交易的规定得到落实。

3、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产业化和融资要求,为产权交易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浪潮中,许多成果需要寻找创业资金,为了使风险投资与科技成果结合起来,技术成果交易与融资功能相结合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应运而生,上海、深圳、北京、成都、重庆等地,都先后成立了技术产权交易所,有的是新组建的,有的是在原科委系统的技术交易市场基础上改造的,有的是高交会基础上的延伸。

深圳还成立了知识产权交易所。

他们的性质仍然是产权交易。

4、理论界的热情关注。

 

关于产权交易市场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四川乐山,1997年前后曾两次举办过全国性的讨论会,2000年10月,在北京又召开了全国性的产权交易研讨会,理论界、企业、地方政府和与会代表,对产权交易市场都给予了非常热情的肯定。

我们看到,虽然产权交易市场至今仍然名不正言不顺,仍然受到有关部门的限制,仍然恶名在外,但地方和实际部门却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对产权交易市场给予了积极的关注,通过各种形式和机会,不停地为恢复、重建、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作出种种努力,从中足见产权交易市场顽强的生命力所在。

5、世纪之交的新动向。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出现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两大需求,引发多少年来人们讳莫如深的产权交易市场有了重大转机。

一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接受债转股项目后迫切需要寻求退出机制,显然,主板市场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产权交易市场自然成为关注的对象。

实际上,随着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退出的要求,已经促使许多地方对产权交易市场重新定位,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债转股项目的退出问题,使这个问题更加突显。

二是风险投资公司的迅速发展从而对进入和退出机制的迫切要求,他们也把目光瞄向了产权交易市场。

事实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成立,已经促使人们对产权交易市场重新认识,但风险投资使这个问题的迫切性更加突出起来。

风险投资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从两个不同的渠道不约而同把关注的目光瞄向产权交易市场,使恢复产权交易市场的呼声又渐渐多了起来。

尤其具有重大意义的实际行动是,一向受到指责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登记托管业务”,重新开展起来,河南、厦门、青岛、深圳等省市在2000年以来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法规,深圳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证券登记公司可逐步退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登记托管业务,由深圳市产权交易中心和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两家同时开展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登记托管业务,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股权托管、股权质押、增资扩股、转让过户、分红派息等服务,这种做法不仅为股权的有效合理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而且为产权交易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托管中心”实际上是对过去的最大禁区权证交易和拆细交易的一种突破。

河南省尤其活跃,在县市成立了隶属于省托管中心的许多分支机构。

与此同时,产权交易所之间的跨区合作在2000年也更加频繁起来,上海尤其活跃,频频到各地互访、展览、商谈合作,据中央电视台3月31日晚间新闻报导,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迄今已吸收全国各地160家会员。

深圳还开始创建网上产权交易中心,志在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促进产权交易,构建中国最大的产权交易信息处理平台。

“中国技术产权交易网”在交易信息大大增加的同时,交易也活跃起来,近来更有多起上市公司法人股成功拍卖的令人振奋的进展。

这一切让人们感受到,在严寒之中,坚冰开始融化。

 

6、体制和运作模式。

 

各地产权交易所的体制和运作模式,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个共同特点:

(1)各地产权交易所的体制,几乎都定位于国有事业法人制度,一般都有政府直接投资,由财政和国资主管,上海、深圳、武汉等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管,这种体制在近年新成立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有所突破,深圳和成都新成立的技术产权交易所现在都选择了股份制度,采取企业法人体制,政府主管变为政府监管,市场化运作。

(2)各地交易所一般都采取了会员制度或交易商席位制度。

(3)从事的业务基本上都包括企业产权转让、拍卖、资产评估、产权纠纷调解、股权登记托管、信息发布和服务等,交易的对象几乎全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主。

(4)交易价格一般都要求以评估为基础并经国资管理部门认定和批准。

各地产权交易所也有一些突出的不同特点。

(1)上海设立有监管机构“产权交易管理办公室”(即“产管办”),国资委主管,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制度。

(2)上海、深圳、郑州等地,通过各种行政手段要求国有资产进场交易。

(3)成都、淄博等从事了产权拆细交易。

(4)乐山、武汉等从事了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交易。

(5)交易价格的确定,有的更重视市场化,如竞价制度,有的则偏重于计划经济色彩,如深圳规定交易价格不得低于评估净值。

后者存在相当的普遍性。

从地区看,上海、深圳、成都、乐山、武汉、淄博的产权交易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模式特点。

上海的特点是,政府干预力量强,突出了为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强行要求国有企业进场交易,建立了政府监管制度。

具体作法是:

(1)上海产权交易所的体制可以概括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府监管下的、事业法人制度。

(2)会员制度。

会员包括国有控股公司和中介机构,覆盖全部行业的37个国有控股资产经营公司,和每个区县设立一家的20个县市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是会员中的主力,他们从行业和区域,从条块两个方面,覆盖了上海全部国有企业的交易,对上海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3)设立了全国唯一一家监管机构“产管办”。

(4)通过与工商、纪检的合作,实现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全部进场交易的要求。

上海新成立的技术产权交易所,在分享政府要求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进场交易政策的好处的同时,更向市场机制靠近。

表现在会员制度上的一些变化,从国有控股公司为主,转变为主要以中介机构、风险投资公司为主。

现在上海产权交易所也意识到市场机制的重要性,也正在向市场化建设迈进。

在深圳,市场经济的意识和氛围本来远比上海强烈,但在产权交易市场,却表现出了浓厚的行政性和计划经济的色彩。

深圳没有明文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必须进场交易,但作出了成交前必须在交易所挂牌7天的规定,希望通过这个办法和其他一些复杂的审批制度,让国有企业入场交易。

深圳还规定,成交价格不得低于评估的净资产值,正是由于这一规定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交易很难成功,交易所非常冷清,当然,这还与深圳国有资产存量没有上海那么突出有关。

深圳新成立的技术产权交易所,在体制机制上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建立了股份制企业法人体制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更加市场化的模式。

谈到产权交易市场,不能不提到四川,提到四川,最突出的特点,不能不提到四川和乐山进行的拆细交易和股权交易,更由于四川产权交易市场建立较早,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许多地方把成都和乐山称为师傅。

但四川的发展在90年代中后期出现许多问题。

基本全部处于关闭停业状态。

武汉、淄博、郑州,也进行了拆细交易或股权交易。

这些交易所都因此于98年前后关闭或半关闭,出现许多遗留问题,四川最为严重。

解剖和解决四川的问题,可以给全国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解决的办法和政策。

2000年10月,成都新成立了技术产权交易所,采取股份制体制、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模式,以全新的面貌,既继承了四川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而且在体制上进一步完善,运作上更加注重运用市场资源,还通过引进外资股东使业务和运作规则向国际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到,产权交易市场的体制机制特点,还可以从时间上加以划分,可以2000年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这之前,是更带行政色彩的、政府主导性的体制,一般都定位于不以盈利为目的、政府出资的、国有性质的、事业法人体制。

这之后,主要以新成立的技术产权交易所为代表,以及上海产权交易所的转型,正在形成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逐步建立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和自我监管的体制。

二、产权交易市场的必要性 

中国有没有必要开办产权交易市场,是产权交易市场是否应该继续存在的基础性问题,因此我们首先对它进行重点讨论。

 

1、产权交易市场是资本市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我们不妨看一看发达国家的经验。

在市场经济中,资金和资源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配置和再配置,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创业资金和发展资金,但并非所有企业都通过一个市场来实现这样的需要。

由于存在各种不同规模、不同效益、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造就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在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美国,证券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可以大致归纳为四个层次:

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地方性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最高级、最成熟、上市条件要求最高的全国性证券市场,是美国的主板市场,要求上市企业前一年利润达到250万美元。

“纳斯达克市场”相当于我们说的二板市场,建立初期是专为那些不够纽约市场上市条件、但又比地方性市场和柜台市场上市条件成熟、急需创业资金的新兴产业服务的,对上市企业前一年度利润不作要求。

现在纳斯达克市场已有了很大变化,其上市企业的规模、素质、交易所的市值总值及其对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可与纽约证券交易所相媲美且有超越的趋势,从而成为美国证券市场的两大主力市场之一。

“地方性市场”包括区域性证券交易所和“未注册交易所”,未注册交易所是经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依法豁免注册的小型地方性证券市场,它们都是为地方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的市场。

“柜台市场”是那些没有条件在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企业进行产权交易的场所。

柜台交易与前面相比,有很不同的交易规则,它采用非标准产权单位、利用谈判机制进行交易。

柜台交易(OTC)的英语名称overthecount,即指在桌上进行谈判的交易。

柜台交易在发达国家是资本市场发展初期的产物,现在已经不是资本市场的主流市场,交易量较少,但因仍然存在这方面的需要而继续存在。

“场外交易市场”在本文主要指经过经纪公司、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或企业间自己谈判进行的兼并、重组、出售等产权交易,这实际上是一个无形资本市场[2]。

上述四个层次的市场都有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和生存空间,但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是美国资本市场的主流市场。

上面是中国普通投资者最熟悉的几个市场。

此外,美国还有专门为新兴中小企业服务的美国证券交易所,这也是全国性市场,但上市条件介于纽约证券市场与纳斯达克市场之间,要求上市企业前一年度利润为75万美元。

我们看到,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并不是通过各地都设全国性交易所来满足企业的需要,而是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需要。

近年来,西方国家开始出现交易所合并的趋势,更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

2、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解决东西部资本市场发育不平衡问题。

 

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解决我国东西部资本市场发育的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东西部间在资本市场上的差距,许多人呼吁在西部再建第三交易所,或把二板市场放在西部,或在西部建立沪深市场的异地结算中心。

换句话说,这种想法认为,东西部间在资本市场上的差距,主要缘于我国两个证券交易所都在东部,在区域布局上不合理。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企业和地方需要交易所的根本意义,在于能有更多的企业更方便地进入市场融资,而不在于交易所设在哪里。

因为,无论交易所设在哪里,只要上市条件一个样,只要有共同遵守的公平规则,就不会影响各地企业上市融资的公平机会。

交易所的影响主要在于为所在地带来税收利益,这一点国家可以而且正在通过调节中央与地方的交易税分配比例加以调整。

当然,交易所对所在地经济,还带来诸如增加就业、改变观念、刺激相关产业发展等其他许多好处。

但就资本市场和企业上市来说,更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让所有企业获得公平的、方便的上市机会,有一个允许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有上市机会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中国的主要问题实际上在于,资本市场层次单一,只有主板市场(沪深市场),对于那些不够主板市场上市条件的大量其他企业,没有上市融资的渠道。

因此我们认为,解决东西部间资本市场的不平衡问题,最有实际意义的举措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这种体系可以包括:

两个主板市场、即将设立的二板市场、地方性的产权交易市场、场外交易等几个层次,他们有不同的上市条件,但全国一个标准,对于西部那些不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可以在各地都设有的产权交易市场上市,当然东部企业也一样,并不特别针对东部还是西部。

有人建议,为了推进西部企业的融资和大开发所需要的资金,对比较落后的西部降低上市条件,给予一种照顾的政策,我们认为这样做不妥,更合理的办法是尽快设立上市门槛更低一些的资本市场。

因此,笔者认为,解决东西部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是资本市场的层次问题而不是区域布局问题,解决的途径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而不是在调整区域布局上作文章。

3、产权交易市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迫切要求。

 

中国的产权交易市场之所以有那样顽强的生命力,除了它作为资本市场的一员,有其生存发展的空间这个原因外,还在于中国经济转型和国有企业改革对产权交易市场的特殊需要。

我们认为,从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企改革的要求出发、从西部大开发吸引资金的要求出发、从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出发、从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出发,都急需恢复并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还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打击贪污腐败的有效手段。

它对于化解现实中我国已有6000多家定向幕集公司不能流通而潜藏的风险,对于化解实际上大量存在的不规范的场外交易潜藏的危机,具有更为特殊的紧迫意义。

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退出中必然面临重组、兼并、出售、合资等多种方式,产权交易市场可以为这些活动提供更多的信息、更规范的交易规则、更合理的价格评价机制、从而更多的成功机会。

现在许多地方的国有企业的重组、转让、兼并、流动,基本上是依赖政府牵线搭桥来进行的,这虽然在权威性方面有较大的好处,但力度和范围还是受到局限。

场外那种“一对一”的谈判方式,不仅信息不对称,成功机会小,还隐含着出现漏洞的可能。

把这些职能交给市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并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了一个更为公开、规范的场所。

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要求。

8万亿国有资产需要这个市场。

产权交易市场由于相比主板和二板市场门槛较低,对于急需创业资金的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产权交易市场作为一个固定的常设机构,还可以起到一般的招商引资会难以起到的作用,对于跟踪和服务于招商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也有重要作用。

可以说从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而言,产权交易市场又是一个常年不间断的招商引资会。

深圳为此把他们的技术产权交易所称之为“永不落幕的高交会”。

产权交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为风险资金提供退出渠道的作用。

产权交易市场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不可低估。

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西部国有企业退出也需要大量的非国有资金进入,吸引资金并留住资金,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但是,资金从哪里来?

怎么来?

却是一个难题。

我们在调研中看到,西部不仅应该利用外资,现在已经积累起来的庞大的东部资本,也是西部可以而且应该争取的。

产权交易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一员,在上市还受到限制的今天,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它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需求信息和交易场所,还为投资者提供了进入和退出的渠道。

遗憾的是,东西部间在资本市场上的差距也是那样的巨大。

不仅两个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建在东部,就产权交易市场而言,西部与东部比也存在很大差距。

2000年1-8月,上海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额达到300亿,上海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交易额100亿,除去双向统计因素,也表明有数百亿资金进入上海。

相反,西部产权交易市场起步最早的四川,三个产权交易所全部关闭。

由于没有市场,人们到西部总是到政府有关部门询问,大大影响了资金的流入。

这种状况一定要尽快改变,今后人们到西部,应该有一个公开、公正、公平、高效的产权交易市场迎接他们。

上海的同志还提出,首先要弄清产权市场是要素市场还是资本市场的问题。

如果我们承认产权交易市场是资本市场,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就应该从管要素(即管企业),转向管资产(即管产权市场),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培育、发展市场上。

三、对若干争论问题的讨论 

产权交易市场的争论和分歧,主要集中在必要性、风险性、可不可以进行拆细交易和股权交易、应不应该要求国有企业进场交易、交易价格如何确定等方面,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恢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此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关于必要性前面已经论及,这里就其他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1、关于风险问题。

 

担心引发风险,是产权交易市场被关闭的最大理由。

笔者认为这种理由不能成立。

关闭只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1)可流通性问题。

“可流通性”是产民(持有产权证的特殊股民)当初购买产权的首要条件,尽管产权交易市场只是地方性而不是全国性的交易市场,但它们是实实在在经有关政府部门批准并能够流动的市场,现在在没有给产民任何补偿,未作任何协商的情况下,流动性突然丧失,对产民来说,手里的产权证成为难以兑现的废纸,不安全感、受骗感由然而生,产民闹事的事也时有发生,随时有暴发大风波的可能。

由于停止流通,企业也陷入困境,企业的资本运作、股权流动、再融资失去依托,还要随时准备面对前来索赔、问询、闹事的产民,其潜藏的巨大风险,令人担忧,

(2)资本市场的多层次体系问题。

由于资本市场体系中没有设计这样一个满足较低上市要求的层次,大量无法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被拒于资本市场之外,对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极大的障碍。

(3)场外交易问题。

由于关闭产权交易市场,使场外交易盛行,为暗箱操作、贪污腐败、国有资产流失等提供了机会。

我们认为,规避风险的措施不是关闭市场,而是建立健全法规和监管,关闭只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2、关于拆细交易和股权交易。

 

把产权拆为标准单位交易的“拆细交易”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交易,被国务院办公厅1998年10号文明确定性为“场外非法股票交易”,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产权交易市场只能进行非标准化的产权交易,即整体性的产权交易和非标准化的部分产权交易。

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我们认为,

(1)由于交易目的和交易对象的多样性,应该允许多种交易方式并存,既可以进行整体交易、部分交易,也可以拆细为标准化单位交易。

(2)从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看,非标准化单位的资产交易更是证券化的初期形式,初级形式;标准化单位的拆细交易是证券市场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历史性进步,是高级形式和更成熟的形式。

(3)产权交易市场与证券股票市场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拆细为标准单位,而在于其上市条件和管理层次不同。

(4)风险性并不在于是否进行了拆细交易和股权交易,而在于监管、自律、上市公司质量,从已有的运行情况看,成都出现的问题较多,同是四川的乐山,不仅问题较少,而且运作规范,交易繁荣。

事实证明,拆细交易与风险没有必然联系,相反,拆细交易是繁荣产权市场的重要手段,只要管理得好,应该允许存在。

因此,我们认为,不要限制拆细交易,应允许和鼓励多种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