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最新青教版科学上册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1458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最新青教版科学上册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年级最新青教版科学上册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年级最新青教版科学上册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年级最新青教版科学上册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年级最新青教版科学上册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最新青教版科学上册备课.docx

《四年级最新青教版科学上册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最新青教版科学上册备课.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最新青教版科学上册备课.docx

四年级最新青教版科学上册备课

11、一天的气温

学习目标:

1.知道同一时段内不同环境的气温是有差别的。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一天的天气情况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

3.认识了解百叶箱、风向仪和雨量器等常见的测量的天气的工具。

教学重难点:

知道如何观察一天的气温

教具、学具的准备:

温度计

教法、学法的设计:

观察法

教学设计:

1、引入课题

1. 教师播放视频《天气预报》导入新课,让学生说一说在视频中预报员从哪些方面对第二天的天气做了预报?

我们要记录一天的天气情况应该从哪些方面记录?

2.教师板书课题:

一天的天气。

二、话动过程

话动一:

测量和记录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情况。

1. 教师提出问题:

一天之中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呢?

教师出示要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话经验展开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进行必要的指导和互动。

小组汇报交流,将交流的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中。

教师小结:

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比较凉爽,气温会比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出来后会越来越热,气温会逐渐升高,到了下午或晚上,太阳落山了,这时候越来越凉快,气滥会慢慢降低.....

2.为了研究-天之内气温变化的具体情况,我们往往要测量和记录从早到晚每隔--段时间的气温,我们应该怎样测量气温呢?

多久测量一次比较合适?

教师出示要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交流。

(1)教师出示要求,小组展开讨论。

(2)教师巡回指导,对小组讨论进行引导和提供帮助。

(3) 汇报交流,形成共识。

在室外空旷、空气流动良好、不受太阳直射的情况下测量气温,一般利用百叶箱和气温计测量气温。

(4)设计观测记录表。

可参考课本气温记录表,明确多久测量一次气温。

(5)布置课下测量气温的任务:

1-3组负责利用百叶箱测量--天内气温变化并记录。

三:

整理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记录。

1.探究如何分析气温记录。

(1)提出问题:

如果一天的气温都已测量并记录,我们应该怎么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交流,形成共识。

(4) 教师小结:

为了更好的研究和展示- -天的气温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把气温绘制在折线统计图上。

利用折线统计图直观的了解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四、描述一天的天气。

(1)游戏:

做天气预报主持人。

(2)要求:

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介绍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

3.回忆你看过的天气预报,除了以上信息,你还想补充哪些方面的信息?

同一个季节,每天的天气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虽然不能像气象学家那样详细而准确的观察并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但我们可以连续测量每天早上7时的气温,并把它记录下来。

让我们坚持---个月,然后根据记录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12、风向和风力

学习目标:

1.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力来描述。

2.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力,并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

3.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会自制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力,并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

教具、学具的准备:

自制风向标小风旗电吹风

教法、学法的设计:

实验法讲授法观察法

教学设计:

1、引入课题

1.猜谜导入

2.知道风的样子吗?

你是怎样观察到有风的?

3.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时常感觉到风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风。

2、新课教学

认识风向

1、确定好风向,以学生座位为基点,明确东南西北后,演示:

风吹动小红旗,问红旗是往什么方向飘的?

叫什么风?

2、明确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

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3、你还知道那些风向?

4、出示风向图,认一认这八个方向,读一读。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风向图。

让学生对风向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5、一般我们在画风向图的时候,总是将北方画在上面,这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同学们也照样子画一画好吗?

风向标

1、除了自然界的景物可以帮助我们辨别风向外,也可以自己利用一些简单的装置。

2、出示自制风向标,这个装置叫风向标,是用来测定风向的工具,这个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3、开始游戏:

教师从不同方向用电吹风朝着风向标吹风,让学生说出是从什么方向吹过来的风。

从而明白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出来的方向,也就是风向。

风力

1、有谁能说说今天的风是大还是小?

讲清理由。

2、风向是可以用风向标测量,其实风力也可以测量,我们可以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进行测量。

3、教师出示自制小红旗演示:

红旗不动,表示无风,用0表示;红旗微动,表示微风用3来表示,红旗抖动,就表示大风。

4、出示风力等级表,加深印象,风速虽然能有无风、微风、和大风表示,但同样是大风,又有很大的区别,为此,气象学家用风速仪来测量风速。

5、熟悉风力等级歌谣。

3、说说今天的收获

风是有方向的,并且能用相应的仪器测出方向和风力,我们可以用箭头或文字来描述风。

13.降水量

学习目标: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制作简单的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单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3.保持对天气观测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难点:

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单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教具、学具的准备:

塑料杯带有刻度的纸条

教法、学法的设计:

讨论法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1.比较: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的重要数据,降水形成的原因很多。

常见的有:

雨雪冰雹等。

2.提出问题:

怎样知道每次降水的多少呢?

学生自由讨论:

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2、制作雨量器

1.出示雨量器,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水量来区分雨的等级。

2.观察书中雨量器的制作方法。

3.分析讨论需要哪些材料?

为什么要用透明的塑料杯?

刻度单位以什么计算?

0刻度在什么位置?

(与杯子内侧底部对齐)

3、模拟测量降水量

1.模拟测量降水量

A.用喷壶模拟降雨30秒。

B.观察降水量。

(雨量器使用注意事项,平放、视线与水平平衡。

2.交流

在测量降水量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4、课后练习,观察记录降水量

在下雨的天气里测量24小时的降水量。

 

14.天气和气候

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能够说出气候是一定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3.知道天气和气候与生物联系密切,树立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描述和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视频

教法、学法的设计:

讨论法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学生把获得的天气信息记录下来。

2.学生发言,我们可以从天气预报中获得未来几天的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的变化情况。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天气的概念,天气是指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状况。

4.老师:

天气在一定的地区内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可以让我们刚好的调节日常生活。

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探究学习气候的变化规律。

2、观察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变化,

1.观看视频中的几个同学,分别来自黑龙江、云南、海南,听听他们对自己家乡气候的介绍(黑龙江四季分明,冬天非常寒冷,云南四季如春,被成为花城,海南临海,地处热带,常言炎热)

2.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四季如春就是指四个季节都像春天一样,常年炎热是指每一年都是高温天气,四季分明就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征都很明显,春天温暖和煦,夏天炎热,秋天万物凋零,秋高气爽,冬天寒冷干燥)

3.那你们的家乡气候又是怎样的呢?

4.学生总结气候的概念?

3、通过练习,区别天气和气候

1.例如:

气候:

昆明四季如春、北极全年严寒;梅雨天马上要到了。

天气:

昨天一直在下雨,未来两天内有寒潮,今天可真热。

不同的气候适应不同的动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会因为生存环境改变,只有在适合的环境中才会生存。

气候就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不仅仅是动植物,包括我们人类,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同时,我们周围的环境也在遭到破坏,我们在利用地球的资源的同时,也应该保护好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15.水蒸发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蒸发,感受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

2.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3.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具、学具的准备:

酒精灯量杯温度计

教法、学法的设计:

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设计:

1、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1、(师用手蘸水在黑板上写“水”)同学们认真观察,(等字消失后再惊奇地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 学生交流)

2、你也能让水消失吗?

来,伸出你的手轻轻的沾一下水,在手背上划一下,认真观察,仔细体会。

(学生动手实验)

3、你们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觉?

 (学生交流)水真的是消失了吗?

这种现象在科学上叫做蒸发。

(板书课题:

蒸发)

4、生活中哪些现象也是蒸发?

 (学 生交流)

5、通过刚才的交流你认为蒸发到底是怎么回事?

或者说蒸发具有哪些特征?

 (学生交流)

6、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板书:

水一-水蒸气,)

二、探究“蒸发需要吸收热”:

1、前面大家把水涂在手背上,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

 (学生交流)

2、手感觉凉,这说明什么?

大家猜测一下:

一只手上有水,水要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另一只手没有水,一只手感觉凉,另一只手没有这种感觉。

这可能是?

 (学生交流)

3、刚才我们是通过人的感觉进行的猜测,为了证实这个猜测对不对,下 面我们来借助温度的测量工具一温度计,再来做一个实验。

4、每个小组都有几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读出温度计.上的度数,然后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湿的纱布中,认真观察,看看度数有什么变化,把数据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实验)

5、你们在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这一组数据说明什么?

 (学生交流:

怎样获取数据,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6、对,水蒸发需要吸收热,(教师板书:

吸收热)所以当水从我们手上蒸发时带走了我们手上的热量。

所以我们的手才会感觉有些凉。

7、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说明了蒸发吸收热?

 (学生交流)

(洗完澡、从泳池出来、夏天地面酒水、天热时用水洗洗、海边冬暖夏谅)

三、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1、前面我们说过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既然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那么是不是在任何温度下水的蒸发速度都一样呢?

大家都有过晒衣服的经历吧,衣服干的越快说明水蒸发的?

老师这里有一件湿衣服,你看该怎么晒?

2、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

我们还是用实验来验证吧!

小组交流确定自己的实验内容。

然后根据实验内容和桌上的实验器材,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怎样进行这个实验?

待会儿我们再来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

3、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

4、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5、各小组先确定分工,让组内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然后再开始实验。

实验中,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我们将以小组同学的整体表现来评价小组的成绩。

三、展示交流

1、得出结论:

提高水的温度、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面上的空气流通都可以使水蒸发的更快。

(板书:

提高水的温度、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面.上的空气流通)

2、生活中哪些现象证明蒸发的快慢与这三者有关系?

(晒粮食、晒衣服、摇扇子、晒地瓜干、烘烤衣服、天热时抖衣服、脱衣服、洗头后用吹风机吹头发)

16.水沸腾

学习目标:

1.认识沸腾现象,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2.能比较沸腾和蒸发的异同。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沸腾现象,比较沸腾和蒸发的异同

教具、学具的准备:

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铁架台

教法、学法的设计:

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设计: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蒸发?

蒸发快慢的条件有哪些?

2、新课导入

教师: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汽化的另一-种方式一沸腾 。

三、进行新课

1.学生实验

教师介绍实验的目的、做法和要求。

这个实验是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研究水沸腾时的温度。

每组有一一个小烧杯,内装大约100 克的温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把温度计从塑料盖子中央的孔内穿进去,盖上烧杯,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没入水中。

待水温升至90°C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待水沸腾时,继续记录温度,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的情况。

最后根据实验记录,在坐标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学生实验约20分钟)

2.沸腾

通过实验,我们观察了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了水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

现在请一个组的同学把他们记录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画在黑板上。

教师:

请你们描述水沸腾的现象。

(学生回答)

水沸腾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汽泡,汽泡越来越大,同时上升。

当汽泡上升到水面时破裂,汽泡里的水蒸气放出来。

.

教师:

水沸腾时的温度如何?

(学生回答)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100°C不变。

教师:

水在沸腾过程中,你们是否在继续对水加热?

(学生回答)

继续加热,即水沸腾时吸热。

教师:

现在请大家把沸腾和蒸发进行比较,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

教师: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但是沸腾是在-定的温度下才能发生。

例如,水的沸腾是在100°C的温度下发生的。

蒸发时,液体的温度下降,而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所以,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其他液体沸腾跟水的沸腾一样,只是沸腾时的温度不同而已。

3.沸点

教师: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水的沸点是100°C。

4.沸腾吸热

教师:

我们在实验中还注意到水沸腾时还应继续加热,否则沸腾就会停止。

生活中也经常见到此类现象:

一壶水开了,从火上提下来,水的沸腾立刻停止;锅里的水开了,关上火,沸腾也立刻停止。

可见液体在沸腾时需要吸热。

液体的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到达沸点,同时还要吸热。

 

17.水蒸气凝结

学习目标:

1.认识凝结,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能通过对周围自然现象的观察,探究小水珠形成的原因。

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小水珠形成的原因

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水杯

教法、学法的设计:

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设计:

一、实验导入,引出课题

(一)观蔡小水珠的形成。

1.老师这里有一杯热水,请注意观察,这杯热水正在发生什么现象呢?

2.什么是水蒸气?

水蒸气是水蒸发形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杯子里的水正在蒸发,无数的水蒸气像调皮的小精灵,飞到空气中, 让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那大家有什么办法捉住这些水蒸气吗?

3.一个学生用玻璃片盖住杯口,观察现象。

(二)猜测小水珠形成的原因。

1. 调皮的水蒸气被我们捉住了,玻璃片表面出现了许多小水珠,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现象吗?

2.物体表面出现小水珠这种现象在生话中很常见。

关于小水珠,大家有什么想研究的吗?

3.聚焦话题:

请大家联系自己前面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生话经验,大胆猜测:

物体表面的小水珠的确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

那水蒸气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小水珠?

根据是什么?

二、探索话动

(一)制定方案,进行实验

1.让我们动手来验证一下,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

准备用两杯热水,.上面分别放上冷的玻璃片和热的玻璃片,看看哪个玻璃片上出现了小水珠。

2. 用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是可行的。

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老师给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大家刚才的讨论,大胆设想,看看能设计出几种实验方案,并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中。

3.谁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仔细对比一下 你们的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实验方案。

4. 同学们想得非常细致,在实验前,老师还想送给大家几点温馨提示,请看大屏幕(1.进行对比实验时,相同条件要保持一致; 2. 加热材料时,要用试管夹夹取,先预热,再均匀加热,安放时注意安全; 3.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单及结论,实验现象不明显时可以多做几次。

4. 玻璃片容易破碎,使用时要轻拿轻放;倒取热水时要小心; 5. 酒精灯使用要规范,用完后马上盖好灯帽。

(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1.[PPT6出示]看得出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实验了,老师帮大家准备了很多实验材料,放在实验桌上,请小组长根据需要上前领取。

现在就请小组为单位,按照我们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吧!

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实验进行的最顺利!

2.经过大家的合作,现在各个小组的实验已经完成,下面让我们交流一下实验现象 和实验结论。

生交流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3.在科学上,我们把小水珠叫做液态的水,把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的这一现象就做凝结。

(三)解释生活中的凝结现象

1.上课时,老师做实验的玻璃片上出现的小水珠和大家谈到的生活中许多物体表面的小水珠,现在你能用这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做饭时,锅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就会凝结成小水珠;

洗澡时,热水形成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墙壁和天花板会凝结成小水珠;

屋子里水蒸气遇到更冷的眼镜片会凝结成小水珠;

屋子里的水蒸气遇到从冰箱里取出的物体会凝结成小水珠

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外面到暖和的屋里,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会形成小水珠。

三、拓展话动

1.今天我们学习了水蒸气的凝结,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

2. [PPT8出示]冬天时,汽车车窗内常会出现一层白雾,影响司机叔叔的视线。

你能用本节课的知识帮到他们,让这些白雾不出现吗?

3. [PPT 9出示]这节课我们通过猜想、实验、验证,发现了小水珠形成的秘密。

那么,水蒸气不管在多冷的环境中都会变成小水珠吗?

夏季我们从冰箱里拿冰棍,你观察过冰棍包面有什么变化吗?

(有一层冰霜)这层冰霜的形成属于凝结现象吗?

课后请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或是设计实验的方式进行进-步探究。

18.水的三种状态

学习目标:

1.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态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

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2.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乐于在探究活动中分享自己的想法。

3.了解到人们是如何利用水的三态变化服务生活的。

教学重难点:

能从具体现象与对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教具、学具的准备:

水温计、烧杯、试管等

教法、学法的设计:

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设计:

一、探究水结冰的条件

1、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

把一杯水放到冰箱里,过一段时间拿出来观察。

大家都做了吗?

学生回答:

杯子里的水结冰了,(板书:

水---冰)

师:

水结冰之后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

体积变大了。

生:

冰占得空间比水占得空间多。

师:

在什么情况下回发生这样的现象?

生:

很冷的地方。

生:

0度以下的环境,因为冬天气温在0度以下水才容易结冰。

师:

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学生回答)

师:

是啊,怎样知道水的温度呢?

(介绍水温计

师:

怎样制造很冷的环境呢?

生:

放冰箱。

生:

放到冷库里。

师: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方法---食盐,在冰里面加入食盐,会出现意向不到的效果。

2、水的结冰实验

实验时注意的事项

1.试管,烧瓶是玻璃的,容易碎,要轻拿轻放。

2.倒冰块的时候要慢,太快了会把烧瓶砸坏。

(同学们想的真周到,安全第一。

最后师总结:

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度时,水就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二、认识水的三种状态

现在我们知道了水会变成冰。

那么冰会不会变成水呢?

生:

师:

把刚才的那支试管拿出来看一看,有什么变化?

生:

冰有点化了,出现了一些水。

师:

水可以转化成冰,冰也可以转化成水,所以说水和冰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师:

冰,水,水蒸气三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最后师总结:

水在自然界以冰,水,水蒸气的形式存在。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师:

生活中,人们利用水的三态变化的例子还有很多,同学们知道哪些?

生:

利用水变成冰,可以做雪糕。

生:

洗完的衣服很快就干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

师:

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大家一起看一下。

(学生看资料)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19.测量距离和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2、在教师的引导,能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时间和距离在测量。

在了解测量距离工具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学重难点: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教具、学具的准备:

卷尺、秒表等

教法、学法的设计:

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设计:

1、情境导入

学生欣赏配画诗<<早发白帝城>>

师:

这首诗反映出了哪些信息?

2、探究新知

(1)量一量

师:

同学们,我们怎样测量两个物体之间离得有多远呢?

生:

我用脚量。

生:

我一步一步的量。

生:

我用卷尺量。

师:

我们到操场上进行测量活动。

测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并做好记录。

记录好测量的方法和量的距离。

同学们交流一下测量的结果,有什么发现呢?

同一段距离测量的结果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生:

我们用脚量,脚的大小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了。

生:

我们用步量,一步有大小,结果就不一样了。

师:

同学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很好。

我们能不能用测量的结果来分析谁测的准确呢?

不能,因为用的单位不一样。

我们怎样测量才能更准确呢?

生:

我们用卷尺或米尺测量更准确。

师:

以小组为单位用卷尺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记录测量的结果。

小结:

我们利用工具确定两个物体之间有多远,就是在测量。

两点之间相隔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就离。

常用的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

我们平时用直尺测量出自己一脚一步的长度,有时候可以用这些对短距离粗略的测量。

如果需要准确的距离数值,必须借助相应的工具,例如卷尺等。

3、(测一测)

师:

我们测一测跑一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利用什么工具?

生:

利用手机、电子表、手表等计时工具。

今天我们用电子秒表进行计时。

了解秒表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现将秒表归零,按下开始键计时,按下停止键停止计时,上面显示的数值就是所用的时间。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计算绕操场一周所用的时间。

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师: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计时的?

生:

用圭表、日冕、水钟等。

生:

古代的计时单位还有一炷香、一盏茶等。

4、拓展活动

了解生活中测量距离的工具有哪些。

 

20.运动物体的位置

学习目标:

1.在描述运动物体位置的活动中,知道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2.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借助工具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尊重证据,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

教具、学具的准备:

手表、电子表、秒表等

教法、学法的设计:

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

师讲述:

据说在第一世界大战期间,一名飞行员正在驾驶飞机在高空飞行,突然发现脸庞有一个小玩意在飞,他认为是一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