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1134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8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docx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docx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

说明

 

濮阳市人民政府

二零一三年八月

前言

根据《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围绕《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文本(2011~2020年)》,编写《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说明(2011~2020年)》(以下简称《说明》)。

《说明》是《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文本(2011~2020年)》中规划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依据、土地整治项目、土地整治投资等有关数据、判断和措施等的来源和依据,是《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前言…………….I

第一章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分析1

一、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介绍1

二、濮阳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2

三、濮阳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3

四、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5

第二章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必要性、依据及过程7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7

二、规划编制的必要性8

三、编制的依据11

四、编制的过程12

第三章规划基础数据和规划成果15

一、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数据15

二、自然条件数据17

三、相关经济社会等资料17

四、土地基础数据17

五、规划成果17

第四章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分解19

一、《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下达指标19

二、《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的对接20

三、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目标的确定21

四、指标的分解23

第五章土地整治潜力测算26

一、农用地整理潜力26

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30

三、土地复垦潜力33

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35

五、城镇工矿整理规模潜力38

六、整治潜力分级40

第六章规划布局与项目安排42

一、土地整治分区42

二、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43

三、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安排44

第七章规划投资与实施计划50

一、投资估算依据50

二、资金来源分析52

第八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55

一、生态用地现状55

二、加快土地复垦55

三、优化生态用地结构和布局56

第九章规划实施影响评价59

一、环境影响评价59

二、社会影响评价63

第十章与相关规划的衔接66

一、国家级规划66

二、省级规划66

三、市级规划66

第十一章规划的可行性分析70

一、基础资料准确可靠70

二、规划方案符合国家、河南省的技术要求70

三、规划实施具有可靠保障71

 

第一章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分析

一、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介绍

2000-2010年,濮阳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耕地5557.18公顷,保证了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在区域内基本完成了占补平衡的目标。

通过整理,全市农田基础设施的配套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其中,2006-2010年间,全市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14个,项目总规模1515.79公顷,补充耕地面积1160.32公顷,项目总投资7174.68公顷,具体情况详见表1-1。

表1-12006-2010年间市本级已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汇总表

项目名称

位置

项目规模(公顷)

新增耕地面积(公顷)

项目总投资(万元)

2008年第一批耕地储备项目

南乐县寺庄乡、元村镇、韩张镇、千口乡、范县张庄乡、濮阳县清河头乡7个项目片

89.36

59.30

489.09

2009年第一批耕地储备项目

南乐县寺庄乡张浮丘村、南渠头村、晁村

206.50

202.37

955.90

2009年第二批耕地储备项目

南乐县寺庄乡张浮丘村、北渠头村范县张庄乡

60.73

52.40

198.25

2010年第一批耕地储备项目

清丰县马村乡

84.07

36.86

287.13

2010年第二批耕地储备项目

濮阳县渠村乡

100.74

59.68

384.10

2010年第三批耕地储备项目

濮阳县户部寨乡

77.80

71.85

478.19

2010年第四批耕地储备项目

范县陈庄乡罗庄村、高庄村、史楼村、王庄村、廖桥村

183.07

167.36

736.97

2010年第五批耕地储备项目

濮阳县渠村乡、清河头乡、柳屯乡

232.72

173.52

1223.74

2010年第六批耕地储备项目

台前县葛集村

156.21

123.67

807.51

后郑寨开发项目

濮阳县后郑寨村

11.14

3.58

74.17

2011年第一批耕地储备项目

南乐县元村镇东审什村、留固什村

106.17

65.29

474.89

2011年第二批耕地储备项目

南乐县梁村乡吴村、张村,元村镇西审什村

50.06

49.43

397.85

2011年第三批耕地储备项目

清丰县北高村、青石磙村

118.28

58.89

377.40

2011年第四批耕地储备项目

范县陈庄乡安兴寺村、狄庄村、荣庄村、宋楼村、赵庄村

38.94

36.12

289.50

二、濮阳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

濮阳市围绕“有效集聚潜在资源、有序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工作不断发展。

“十一五”时期,濮阳市土地整治工作不断发展,在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稳定了耕地数量,提高了耕地质量。

十年来,濮阳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5557.18公顷,保证了耕地面积基本稳定。

同时,通过平整土地,归并零散地块,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田间路网和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粮食单产提升平均在50公斤/亩。

——优化了土地利用布局,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通过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又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拓展了城乡发展空间。

利用节约出来的一部分集体建设用地,依法依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依照有关规定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调剂到城镇使用,促进了小城镇发展,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返还农村,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

土地整治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务农收入。

通过村庄整治,改善了农村散、乱、差的面貌,农民住房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为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采取工程、生物等整治措施,控制了土地沙化、盐碱化,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生态涵养能力。

通过废弃地复垦,改善了油田生态环境。

通过推进农民住宅向中心村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直接减少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排放,增强了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能力,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

三、濮阳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尚显不足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成果础,存在图、数、实地三者不一致的问题,使现状信息失真或不对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可操作性,造成规划实施的项目与实地不符的现象,影响了规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同时,《规划》编制技术方法相对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另外,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大多性质比较单一,单纯的荒地开发,园地、低产林整理及废弃地复垦,没有与城乡用地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建设相适应。

(二)《规划》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土地整理项目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其建设的水平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地调查中发现,部分项目由于资金托付或资金紧张等原因导致在具体项目施工时存工程量不足的问题。

(三)《规划》与相关部门规划衔接有待加强

土地开发整治项目涉及多部门协调,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各部门信息沟通不畅,造成一些重点项目不能按时有序完成,造成有的规划项目因行政区划而调整,有的因重点项目(如高速公路等)而变更或项目验收后被占用、改变用途等,造成部分原先已列入土地开发整治计划的地块用途被改变,因此存在一些项目无法落地而随意调整项目位置的现象,使得原批准的土地开发整治规划和年度计划无法严格执行。

加强与相关各部门规划衔接,统筹全市资源共建美丽濮阳。

(四)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还需提高

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工作,土地整治的建设内容和投资范围,不仅需要提升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等传统建设内容的建设标准,而且还需要将部分农村环境整治、农房改造、农村公益事业等一些农民最关注、最迫切的问题纳入建设和投资内容。

同时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专项资金收缴不足以及仅部分专项用于土地整治工作现象,造成项目资金运行机制仍不顺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推进,以致资金仍成为实施土地整治工作的瓶颈。

因此,要加强对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管理方法与相关政策的研究,建立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牵引,其他相关部门和社会投资协同推进的格局,促进土地整治资金效益的发挥。

(五)土地整治后评价缺乏,后续管护不到位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大多存在利用不充分的现象,即没有将整理的耕地充分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配置结合起来,发展高效、生态、特色农业。

由于缺乏管护资金、产业支撑等相关保障系统的支持,土地整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和发挥应有的社会效果。

就实地调研情况看,对整理项目的评价主要集中于经济效益评价,而对社会生态影响则缺乏跟踪评价,土地整理项目“重前期建设,轻后期管护”的现象较为普遍。

四、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一)扎实的基础工作是编好整治规划的基础

通过前期深入细致的调查,广泛征求市、县、乡、村、村干部、农民及专家的意见,才能摸清家底,潜力数据的准确程度和潜力来源的可靠性才能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划分的重点整治区、安排的重点整治项目才能符合实际需求,制定出的土地整治方案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规划目标应体现多方面的要求

规划目标即要设置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的常规目标,又要增加土地生态修复与重建、拓展发展空间等新的内容。

(三)应突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细化和深化。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重点强调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质量建设,土地整治规划应突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将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作为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任务。

(四)应积极探索资金整合的思路和途径

土地整治规划是一个多目标规划,也是资金需求量很大的一个规划,应积极探索资金整合的思路和途径,拓宽土地整治投资、融资渠道,综合发挥各项资金的累加效益。

(五)以人为本,加强公众的参与

农民是土地整治项目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维护农民利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属。

为此,在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过程中,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确保农民受益。

要保证项目区群众知情权,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让村民真正认识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惠和集中建设的好处。

第二章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必要性、依据及过程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土地整治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为大力推进土地整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国家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经济与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

“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治复垦。

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

土地整治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恰逢其时。

2、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环境更加优越、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为土地整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首先,河南省具备一系列国家支持政策,为土地整治工作改革创新提供了宽松的制度环境。

2012年国务院批准中原经济区,进一步明确了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赋予土地整治工作一系列政策支持,为探索适合河南的土地整治模式和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其次,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建设,河南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显著增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3、濮阳市加速资源性城市转型,为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历史机遇。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以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支持体系,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为濮阳市加速资源性城市转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创造宜居、宜业、宜家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濮阳市地处豫北门户,是河南省第二条出海通道的桥头堡和中原城市群对接山东沿海与渤海经济圈的门户,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为濮阳市发展交通设施、完善基础产业、提高产业承载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濮阳市处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历史时期,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较大,为进一步推进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推动城乡生产资料流动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势必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规划作为指导。

濮阳市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对于落实和细化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目标任务,探索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技术及政策措施等有重要的作用,这客观上要求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制新一轮的土地整治规划。

(一)人地矛盾突出,耕地保护任务艰巨

随着濮阳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各种非农建设用地需求量必将增加,全市耕地保护的压力将持续上升;同时,随着人地矛盾将持续加剧。

因此,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在耕地数量与质量保护、调整土地利用方式中的作用,保持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仍然是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重要任务。

(二)生态屏障建设任重道远

随着土地整理的不断开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整理的目标也不断从增加耕地数量逐渐向注重耕地数量增加与质量改善、推进农业产业化、助推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多重目标转变。

这要求生态屏障建设必须与土地整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施整理恢复、保持、优化整理区生态环境状况。

(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是未来土地利用的必然趋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口不断膨胀,建设用地空间也在不断扩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不断提高。

目前濮阳中心城区低效用地面积较大;农业规模经营的比例较小且缺乏相应的农业产业发展支撑;建设用地特别是农村居民点则由于分户、农村劳动力流失等原因造成的村庄规模小、布局分散及闲置废弃等现象。

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的情况看,全市实际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规模与规划实施的规模有一定差距,建设用地复垦、农用地整理的潜力很大,这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也为通过土地整治促进全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四)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要求

广大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居民点规模小、人均用地面积高,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的现象,将进一步加剧人地矛盾。

严峻的用地形势及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现状要求通过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加强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水平,通过土地整治,在有效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确保规划期内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被突破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对低效、闲置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力度。

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途径,在保障区域城镇发展建设用地指标的前提下,将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形式进行置换,缓解全市城乡范围内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统筹城乡土地利用。

(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目标要求,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同时也将在农村居住环境、农村社会事业管理水平上有所突破。

土地整治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能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及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这在客观上要求新一轮土地整治中有条件的地区应充分贯彻“连片集中、形成规模”的思想,适度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集合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的双重力量,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打造乡村生态旅游、观光旅游等农业相关产业,推动全市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三、编制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7、《土地复垦条例》;

8、《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

10、《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

11、《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

(二)相关规划及规范性文件

1、《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

2、《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3、《濮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4、《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5、《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6、《濮阳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7、《濮阳市新型农村社区总体规划》。

(三)标准规范

1、《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1035-2013);

2、《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要点》;

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2011);

4、《土地复垦技术标准》(UDC-TD);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6、《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7、《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8、《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9、《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

10、《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范》(NY/T1120-2006);

11、《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1634-2008);

1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

四、编制的过程

(一)组织准备

1、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为切实做好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保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以市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国土、发改、财政、规划、农业、环保、水利、统计等部门为组员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工作计划,审查规划方案、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落实规划编制工作经费等。

2、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

为更好落实规划编制具体工作,由濮阳市国土资源局牵头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

由国土资源局主管局长、规划科骨干、技术单位和相关专家等共同组成规划编制工作小组,负责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

3、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动员培训

2012年10月,规划编制工作组制定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规划编制的目标任务、规划编制内容、规划编制程序、规划编制成果要求及规划编制进度安排等。

2012年11月上旬,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召开宣传动员会议,明确土地整治规划对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要求,以及各相关部门、县(市、区)需要完成和配合的相关事项等。

11月中旬,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召集各县(市、区)负责人对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进行培训,介绍规划编制工作内容,资料收集和调研开展要求,通过规划编制解决的问题等,让各县(市、区)更好的理解并支持规划编制工作,并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

(二)前期调研

2012年11月下旬,规划编制工作组进行了规划编制前期调研。

调研分两部分开展:

一是濮阳市国土资源局内部及濮阳市城乡规划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资料调研。

通过调研收集土地利用、相关规划等基础资料,获取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基础资料。

二是典型区域现场踏勘。

结合基础资料收集和分析工作,选择典型区域进行现场踏勘,为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提供依据。

(三)方案编制

根据濮阳市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和相关行业规划衔接与协调,确定土地整治规划目标,统筹安排各项土地整治任务,确定土地整治项目等规划方案内容。

在此基础上,测算资金供需情况,分析效益,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013年3月中旬,与各部门充分协调沟通后,初步形成规划文本、说明和图件等规划成果初稿。

(四)协调论证

2013年3月下旬至5月中旬,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其中5月22日组织濮阳市城建、发改、农林、水利、环保等方面的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6月17日经河南省国土厅组织专家评审,原则通过该规划并提出修改意见,针对评审意见,同时征求各区县相关部门意见,综合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整治规划成果。

(五)成果报批

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对土地整治规划工作安排,善规划成果后,依据国土资源部、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安排,成果上报濮阳市人民政府批复。

 

第三章规划基础数据和规划成果

一、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数据

濮阳市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人口从262.29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376.49万人,净增114.2万人,年均增加4.39万人,年均增长率1.5%。

总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人口增加主要来自于自然增长,但增长趋势逐渐趋缓。

自然增长率已从17.32‰下降到4.22‰;而机械增长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1年以后连年出现负增长;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6.52‰,但近年波动较大;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濮阳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数量仅占全市总人口的4%,外来人口规模偏小,人口区际间流动性弱,人口流动规模小。

市区总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22.47万人增加到52.8万人,净增30.33万人,年均增长1.38万人。

20世纪80年代,濮阳设市和油田开发带动了大量人口迁进,90年代以后,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市区人口持续稳定增长。

2000年以后,受经济发展变化影响,人口增长波动较大。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但人口机械增长总体平稳。

本规划采用的人口数据引自《濮阳市统计年鉴》(2010年)中的数据。

2010年濮阳市总人口367万人,城镇化率32.06%。

 

表3-12000-2009年濮阳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城镇化率

2000

348

25.23%

2001

351

25.95%

2002

353

25.58%

2003

355

26.06%

2004

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