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MS2A现场安装手册中文.docx
《CEMS2A现场安装手册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EMS2A现场安装手册中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EMS2A现场安装手册中文
封面
作者:
PanHongliang
仅供个人学习
CEMS
气体连续监测系统
现场安装手册
序列号:
CEMS201A2006AS2901
RosemountAnalyticalInc.
2006
目录
CEMS系统的现场安装概要
1.CEMS系统的布局安装概要
1.1电源供应单元(图1.1)
1.2气源供应单元(图1.2)
1.3烟道采样单元(图1.3)
1.4气路连接单元(图1.4)
1.5电源电路连接单元(图1.5)
1.6信号电路连接单元(图1.6-1,图1.6-2)
1.7系统测量分析单元(图1.7)
1.8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单元(图1.8)
2.采样器的安装
2.1采样器的整体布局图(图2.1)
2.2采样器的定位开孔安装(图23.2)
2.3采样器的组装(图2.3)
2.4采样器的固定安装(图2.4)
2.5采样器的气路连接(图2.5)
2.6采样器的电路连接(图2.6)
3.温度、压力、流量计(FR300V/P/T-1)的安装
3.1温度、压力、流量计的定位开孔安装(图3.1、图3.2、图3.3)
3.2温度、压力、流量计的电路/气路连接(图3.4)
4.烟气水分仪(FR1000-1RH)的安装
4.1烟气水分仪的定位开孔安装(图4.1、图4.2)
4.2烟气水分仪的电路连接(图4.3)
5.系统机柜的安装
5.1系统机柜的定位固定安装(图5.1)
5.2系统机柜的电路/气路连接(图5.2)
6.系统加热线的安装
6.1系统加热线的连接(图6.1)
7.仪表显示器的使用
8.1软件安装
8.2软件使用说明
8.3软件设置
8.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单元
8.1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单元安装连接(图8.1)
安装概要
一般介绍
一般介绍
在系统的安装、操作、维护和维修的各种工况条件下都需要注意和遵照下述的关于安全的一般介绍。
在违反系统操作手册的有关规定的情况下,可能会对操作人或系统造成伤害或损害。
由此带来的后果将不能由制造商承担。
请不要擅自对系统进行改动或维修。
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请尽快与制造商联系。
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维修需要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负责进行。
系统不能暴露在直接日光照射和热源辐射之中。
系统不能在易燃易爆和缺乏安全保护的环境条件下使用。
注意!
系统电路的连接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负责进行。
系统的安装、操作、维护和维修需要严格遵照本操作手册的规定和指示,特别需要仔细观察和阅读手册或系统上的有关警告内容。
由于违反本手册规定所造成的损失将无法有制造商承担。
在试图安装、操作系统之前,请先仔细地阅读本手册和随系统提供的其它资料。
CEMS系统的特别注意事项!
CEMS系统的布局安装连接需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要求。
《HJ/T75-2001火电厂烟气排放烟气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T76-2001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S-1
安装概要
一般介绍
CEMS系统是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简称。
一个全面完整的CEMS系统是由烟尘监测子系统、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烟气排放参数监测子系统、系统控制及数据采集处理子系统等组成。
一个具体的CEMS系统是由以下8个单元构成的:
1.1电源供应单元
1.2气源供应单元
1.3烟道采样单元
1.4气路连接单元
1.5电源电路连接单元
1.6信号电路连接单元
1.7系统测量分析单元
1.8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单元
S-2
系统布局安装概要
电源供应单元
1.CEMS系统的布局安装概要
1.1电源供应单元
系统安装之前,请首先检查确认外部供电电源是否符合系统所需的供电电源。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和测量的准确,系统需要提供可靠接地的单相三线制交流电源作为供电电源。
注意!
系统的供电电源:
AC220V/50Hz。
系统的供电电源必须保证可靠地接地
需要为供电电源提供合适的配电箱,并配备合适的电源开关和输入输出接线端子,配电箱安装在气体分析小屋内靠近系统机柜附近的位置,以便于电路的连接。
任何情况下,如果电源不能可靠的接地,或缺乏接地保护,都会对系统操作人的安全带来隐患,对系统本身的正常运行造成威胁。
系统进行其它连接之前,需要首先将供电电源连接到配电箱上。
I-1
系统布局安装概要
电源供应单元
PB电源箱的布局接线参见图1.1
图1.1
I-2
系统布局安装概要
电源供应单元
电源箱开关电缆一览表
开关编号
电缆线描述
电源要求
电缆线编号
备注
SW0(D63)
总电源线(客户提供)
AC220V/50Hz
SW1(D20)
电源箱PB——机柜
AC220V/50Hz
SW3(D40)
电源箱PB——1#加热线
AC220V/50Hz
SW4(D10)
电源箱PB——1#采样器
AC220V/50Hz
SW7(C6)
电源箱PB——1#V/P/T开关
AC220V/50Hz
SW8(C6)
电源箱PB——1#湿度计开关
AC220V/50Hz
SW9(D40)
电源箱PB——2#加热线
AC220V/50Hz
SW10(D10)
电源箱PB——2#采样器
AC220V/50Hz
SW13(C6)
电源箱PB——2#V/P/T开关
AC220V/50Hz
SW14(C6)
电源箱PB——2#湿度计开关
AC220V/50Hz
SW15(C10)
电源箱PB——备用
AC220V/50Hz
说明:
1、电缆线需布在电缆桥架内,两端留出一定的长度供接线用.
2、电缆线总长度由现场布桥架测量后确定.
I-3
系统布局安装概要
气源供应单元
1.2气源供应单元
空气过滤单元布局图参见图1.2
图1.2
压缩空气作为CEMS系统的采样器的反吹气源和控制气源。
压缩空气要求清洁、无水、无油。
压缩空气的压力在0.3-0.8MPa。
压缩空气的流量为:
不小于2L/min。
压缩空气的来源于仪用压缩气源或无油压缩机提供的压缩气源。
气源供应单元(参见图1.2)包括以下部分组成:
1)仪用压缩气源
现场使用的仪用压缩空气(需要满足上述要求)。
I-4
系统布局安装概要
气源供应单元
2)或选配压缩机气源
在现场不具备仪用压缩空气的情况下,可以选配合适的无油压缩机提供压缩气源(也需要满足上述要求)。
3)相关气路
气路的连接要满足气密性的要求。
建议选用不锈钢、PTFE等材质合适的气管和专用的气管连接接头。
I-5
系统布局安装概要
烟道采样单元
1.3烟道采样单元
完整的CEMS系统的烟道采样单元由以下部分组成,参见图1.3。
图1.3
1)湿度计(FR1000-1RH):
用于测量烟气湿度。
2)采样器(ESPEH/2C/BF/BJRY):
用于测量气态污染物。
3)温度、压力、流量计(FR300V/P/T-1):
用于测量烟气差压、烟气温度和烟气静压,包括烟气差压、烟气温度和烟气静压等3部分。
注意!
烟道采样单元在烟道上的安装位置的选择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的要求。
《HJ/T75-2001火电厂烟气排放烟气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T76-2001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I-6
系统布局安装概要
气路连接单元
1.4气路连接单元
参见图1.4
图1.4
气管一览表
气管号
气管描述
气管规格
g1
加热管线
采样器——机柜内冷凝器
g2
仪用压缩空气管线
压缩气源——空气过滤单元
g3
仪用压缩空气管线
仪用压缩空气气源——采样器反吹电磁阀Vbf-a
g4
仪用压缩空气管线
仪用压缩空气气源——采样器反吹电磁阀Vbf-b
g7
烟道压力
烟道P测点——压力传感器
g8
烟道差压(+)
烟道△P(动压)测点——压力传感器
g9
烟道差压(-)
烟道△P(静压)测点——压力传感器
I-7
系统布局安装概要
电源电路连接单元
1.5电源电路连接单元
参见图1.5
图1.5
I-8
系统布局安装概要
信号电路连接单元
1.6信号电路连接单元
系统的信号均通过信号箱端子接出,所以在连接时应注意按照信号箱的接线图进行接线,接线图如图1.6-1:
图1.6-1
I-9
系统布局安装概要
信号电路连接单元
外接的信号接线参见图1.6-2
图1.6-2
I-10
系统布局安装概要
系统测量分析单元
1.7系统测量分析单元
机柜主视图参见图1.8
图1.7
1-11
系统布局安装概要
系统测量分析单元
图例见图1.7:
11800x600x800mm(长x宽x深)
2BINOSE+气体分析仪
3控制盘
4抽屉
5FM1-带针阀的流量计和流量传感器FMS
6加热采样线电源插头(A/B烟道)
7VC1~VC2,SV1,SV2,SV3
校准电磁阀,1只2位3通PVDF阀,2只2位2通PVDF阀和2只2位2通铜阀,(SV2,SV3为5分钟切换阀,2位2通PVDF电磁阀)
8双热交换管冷凝器
9柜体低温加热器,500W/220VAC
10蠕动泵SR25
11KNFN86KTE采样抽气泵
12精细过滤器,带湿度传感器MAS+
13主电源开关机柜
14采样加热线B的温度控制部分:
温控器B
15采样加热线A的温度控制部分:
温控器A
16机柜温度控制部分:
温控器C
17机柜风扇
I-12
系统布局安装概要
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单元
1.8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单元
参见图1.8
图1.8
I-13
采样器的安装
采样器的整体布局图
2.采样器的安装
2.1采样器的整体布局图
参见图2.1
图2.1
II-1
采样器的安装
采样器的定位开孔安装
2.2采样器的定位开孔安装
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按照法兰的尺寸在炉壁开孔。
将法兰安装在炉壁的外侧。
参见图2.2
图2.2
注意!
开孔的位置需要考虑到安装和维护的方便,建议安装的高度距地面或工作台面
1M左右!
开孔和法兰的安装需要在锅炉停炉期间进行!
开孔和法兰的安装当心锅炉炉膛高温!
接管处安装完毕后加保温层
II-2
采样器的安装
采样器的组装
2.3采样器的组装
参见图2.3
图2.3
II-3
采样器的安装
采样器的固定安装
2.4采样器的固定安装
参见图2.4
图2.4
将采样器的安装法兰与探管的法兰紧密地连接到一起。
将探管护套内部的采样探管与采样器的采样入口紧密地连接到一起。
注意!
安装探管和采样器时要避免上倾,可以适当保持下倾0-10º。
注意!
安装探管和采样器时要注意使用密封垫片。
所有密封垫片仅供一次使用,拆卸后必须使用新密封垫片!
II-4
采样器的安装
采样器的气路连接
2.5采样器的气路连接
参见图2.5
图2.5
气路连接要求:
气管材质:
6MM不锈钢钢管(推荐使用S304或S316)或紫铜管,管子壁厚不小于1MM,
气路气密性:
安装时请按照现场安装手册的有关要求,要保证连接可靠无泄露。
布局安装:
符合客户的有关要求。
II-5
采样器的安装
采样器的电路连接
2.6采样器的电路连接
参见图2.6
图2.6温度控制盒、反吹控制盒
注:
1、VBF-a常开电源为DC24V。
2、VBF-b常闭电源为DC24V。
3、采样器电源AC220V
II-6
温度、压力、流量计的安装
温度、压力、流量计的电路/气路连接
3.温度、压力、流量计(FR300V/P/T-1)的安装
3.1温度、压力、流量计的定位开孔安装
参见图3.1、图3.2和图3.3
图3.1
图3.2
图3.3
III-1
温度、压力、流量计的安装
温度、压力、流量计的电路/气路连接
3.2温度、压力、流量计的电路/气路连接
参见图3.4
图3.4
III-2
烟气水分仪的安装
烟气水分仪的定位开孔安装
4.烟气水分仪(FR1000-1RH)的安装
4.1烟气水分仪的定位开孔安装
参见图4.1、图4.2
图4.1
图4.2
IV-1
水分仪的安装
水分仪的电路连接
4.2水分仪的电路连接
参见图4.3
图4.3
IV-2
系统机柜的安装
系统机柜的定位固定安装
5.系统机柜的安装
5.1系统机柜的定位固定安装
参见图5.1
图5.1
V-1
系统机柜的安装
系统机柜的电路/气路连接
5.2系统机柜的电路/气路连接
参见图5.2
图5.2
系统的所有电气连接均通过接线端子进行。
电缆通过机柜左侧的电源接口输入/输出。
电路的连接需要由有关的专业人员负责进行。
通电前请仔细检查电路连接的安全性。
输出信号连接前请观察安全指示!
信号输出通过系统左侧的信号输出接口连接。
信号负载为250VAC/1A。
注意!
输出信号的连接需要专业人员负责操作!
V-2
采样管线的安装
采样管线的连接
6.采样管线的安装
6.1采样管线的连接
安装前准备工作:
1取出加热采样线中的实心塑料棒;
2将加热采样线中的样气管(PTF1管)截至合适的长度(建议长度10-15cm,视实际情况而定),插入不锈钢衬管;
3将保温护套套在采样气管外面。
加热采样线将采样的烟气输送到远离采样点的预处理机柜进行分析。
加热采样线连接样气采样器和系统机柜内的样气冷凝器。
安装步骤如下:
a)当样气采样器安装完成后,从采样点的位置将加热采样线将加热线的末端连接到样气采样器的采样气输出接口,然后延伸至机柜,在拉线的时候注意不可以用力拉扯,拐弯时应保留一定的弧度,拐弯的角度不能小于90º。
b)引入机柜后将加热线的首端穿过机柜的输入口,然后连接到气体冷凝器的输入口。
同时,将加热线上的电源电缆和信号电缆连接到机柜的接线端子上。
参见附录。
参见图6.1
VI-1
图6.1
注意!
加热线的两端不要装反,同时要使用保温管将两端可靠的进行保温。
VI-2
仪表显示器的使用
软件安装
7.仪表显示器的使用
7.1软件安装
参见《CEMS201A软件操作手册》
7.2软件使用说明
参见《CEMS201A软件操作手册》
7.3软件设置
参见《CEMS201A软件操作手册》
IX-1
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单元
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单元安装连接
8.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单元
8.1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单元安装连接
参见图8.1
图8.1
电路连接流程:
X-1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潘宏亮个人所有
Thisarticleincludessomeparts,includingtext,pictures,anddesign.CopyrightisPanHongliang'spersonalownership.
用户可将本文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Usersmayusethecontentsorservicesofthisarticleforpersonalstudy,researchorappreciation,andothernon-commercialornon-profitpurposes,butatthesametime,theyshallabidebytheprovisionsofcopyrightlawandotherrelevantlaws,andshallnotinfringeuponthelegitimaterightsofthiswebsiteanditsrelevantobligees.Inaddition,whenanycontentorserviceofthisarticleisusedforotherpurposes,writtenpermissionandremunerationshallbeobtainedfromthepersonconcernedandtherelevantobligee.
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Reproductionorquotationofthecontentofthisarticlemustbereasonableandgood-faithcitationfortheuseofnewsorinformativepublicfreeinformation.Itshallnotmisinterpretormodifytheoriginalintentionofthecontentofthisarticle,andshallbearlegalliabilitysuchas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