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 矿床学 真题答案综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0709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1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科院 矿床学 真题答案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科院 矿床学 真题答案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科院 矿床学 真题答案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科院 矿床学 真题答案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科院 矿床学 真题答案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科院 矿床学 真题答案综述.docx

《中科院 矿床学 真题答案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科院 矿床学 真题答案综述.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科院 矿床学 真题答案综述.docx

中科院矿床学真题答案综述

目录

一.名词解释2

二.简答题5

1.成矿元素在矿石中的存在形式5

2.决定矿床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5

3.矿体产状包括哪些内容5

4.按成矿温度划分,热液矿床可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6

5.控制接触交代矿床形成的构造条件主要包括哪些6

6.外生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有哪些6

7.矿床受变质作用后产生哪些变化7

8.变成矿床与受变质矿床主要有哪些区别7

三.论述题7

1.矿床学研究的主要方法7

2.举例论述岩浆岩成矿专属性7

3.简述围岩蚀变的概念,研究围岩蚀变有何意义,列举四种蚀变类型并说明其特点与矿物组合8

4.简述金矿床或铅锌矿床或铜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并就其中某一类概述其基本特点9

5.矿床的次生变化及次生富集,并举例说明10

6.简述岩浆岩与金属矿床的成因联系11

7.试述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条件及矿化阶段11

8.试论述VHMS型与SEDEX型矿床的成矿背景异同点12

9.气水热液的概念与了解成矿气水热液成分的主要途径13

10.简述确定成矿时代的主要方法及其测年对象13

11.斑岩铜矿的概念与围岩蚀变及矿化分带特点13

12.层控矿床的特点及其研究意义14

13.简述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14

14.综述正岩浆矿床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15

15.试归纳热液矿床的一般特征16

16.沉积矿床有何主要特点16

17.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概念和主要特点17

18.常见的侵入岩岩石分类17

 

一.名词解释

1.铁帽:

含低价铁的许多金属硫化物矿体经氧化所形成的褐铁矿常覆盖在矿体的表层,出露于地表,称为铁帽,它是找寻地下隐伏矿体的重要标志。

2.盐湖矿床:

指含盐度超过3%的湖水所构成的可供工业开采的盐湖矿床。

3.宝石:

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可加工成首饰等装饰品的矿物。

4.有用组分:

指矿石中可提取利用的有用元素、有用化合物和有用矿物。

5.矿化分带:

在一个成矿区域中,各矿种、各矿床类型、各类地质异常体在空间上常作有序分布,这种多个矿化体(矿体、矿床、矿田、矿集区)在空间(三维的)有序分布,一般称为成矿分带(矿化分带)。

6.矿田:

由一系列在空间上、时间上、成因上紧密联系的矿床组合而成的含矿地区,亦即矿带中的矿床、矿化点、物化探异常最集中的区域。

7.岩浆自变质作用:

在岩浆岩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由岩浆中析出的挥发分呈气态或液态与岩体内基本固结的岩石发生交代作用,使其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都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8.流体包裹体:

又称气液包裹体,矿物形成过程中被捕获的成矿介质,被称为成矿流体的“样品”,它们可代表矿物晶体生长过程中存在的或后来浸没它的流体。

9.矿石矿物:

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

10.海绵陨铁结构:

晚期岩浆矿床特征性的一种矿石结构。

其特点是岩浆晚期结晶的矿石矿物呈他形晶充填在早期自形程度较高的硅酸盐矿物颗粒间。

11.云英岩:

主要由花岗岩在高温气化热液影响下经交代蚀变所形成的一种变质岩石。

12.围岩蚀变:

在热液作用下,近矿围岩与热液发生反应而产生的一系列旧物质为新物质所替代的作用,称之围岩蚀变。

其结果使围岩的化学成份、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等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改变。

13.火山成因矿床:

指与火山岩、次火山岩有时-空及成因联系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

14.成矿系统:

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时空域中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的所有地质要素、成矿作用的全部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矿床系列和相关异常所构成的整体,是具有成矿功能的自然系统。

15.变成矿床:

经变质作用改变了工艺性能和用途的矿床或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矿床。

16.受变质矿床:

原矿床经变质作用后矿体形态、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工艺性能和用途没有改变的矿床。

17.成矿规律:

指矿床形成的时空关系、物质共生关系及内在成因关系等的总和。

18.风化矿床:

风化矿床(风化壳矿床)系指陆地表层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质和量都能满足工业要求的有用矿物堆积的地质体。

19.层控矿床:

系指那些受多种成矿作用影响,但矿体呈层状或基本呈层状,包括部分不规则状,但仍受一定地层层位控制的矿床。

20.玢岩铁矿:

是指在陆相安山质火山岩分布区与辉石闪长玢岩-次火山岩或火山-侵入岩体有空间、时间以及成因联系的一组以铁为主的矿床。

21.矽卡岩:

主要由钙、镁硅酸盐矿物组成的接触变质岩石。

主要在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等)或中基性火山岩的接触带,在热接触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和高温气水热液的影响下,经接触交代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变质岩石。

22.伟晶岩矿床:

伟晶岩是一种矿物颗粒结晶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体状的地质体。

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组份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伟晶岩矿床。

23.矿化剂:

指在内生成矿作用中,对成矿元素或成矿物质的运移和集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

24.卡林型金矿床:

主要产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25.斑岩铜矿:

是指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与斑岩密切相关的细脉浸染型铜矿床。

铜矿化主要出现在斑岩内(斑岩可以是全岩铜矿化或部分铜矿化),部分铜矿化产在围岩中,由于矿石构造总是呈细脉浸染状,因此又称为细脉浸染型铜矿床。

26.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

是指产于碳酸盐岩中的、具有显著后生特征的一类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自沉积地层的地下热(卤)水,在碳酸盐岩的孔隙、裂隙、溶洞、不整合面及层间破碎带等空间内充填交代形成的,属于受地层层位控制的后生矿床。

27.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作用:

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淋滤出来的某些金属硫酸盐溶液渗透到潜水面以下,在还原环境中,以交代原生硫化物的方式生成次生硫化物。

于是增加了原生矿石中某种金属的含量,提高了矿石的工业价值,这种地质作用称为次生硫化物富集作用。

28.工业品位:

指在当前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29.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的构造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石的结构是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也包括矿物颗粒与矿物集合体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30.条带状铁构造(BIF):

沉积-变质铁矿是形成于前寒武纪(主要为太古宙到古元古代)的沉积铁矿床或沉积含铁构造,在受到区域变质作用或混合岩化作用改造后形成的。

因其矿石主要由硅质(碧玉、燧石、石英)和铁质(赤铁矿、磁铁矿)薄层呈互层组成,又称为条带状硅铁建造(简称BIF型铁矿)。

31.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形成于拉张构造动力学背景条件下,产于陆相火山岩系或相邻岩石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成矿温度小于150℃,极少数情况下可达300℃,矿床形成深度主要集中在地表到地下1㎞,个别情况下可达2㎞,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热液(多数以大气降水为主)的一类金(多金属)矿床。

32.金伯利岩:

是一种弱碱性的超基性岩,常呈浅成、超浅成相的岩墙、岩脉、岩筒成群产出,岩石主要主要由金云母、橄榄石透辉石等组成,具有斑状结构和爆发成因的角砾状构造。

称角砾云母橄榄岩,

33.交代作用:

即是溶液与岩石在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组份的带入和另一些组份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因此也称为置换作用。

34.叠生矿床:

是指先期地质作用形成的矿床(体)、又叠加了后期发生的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双重(或多重)成因的矿床。

35.边界品位:

是指用来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

36.矿源层:

能为后期热液活动提供成矿物质的岩层,称之为矿源层。

37.接触交代矿床:

主要是在中酸性—中基性侵入岩类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它钙镁质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由于含矿气水溶液进行交代作用而形成的矿床。

38.正岩浆矿床:

岩浆矿床矿质的分异与结晶成矿作用发生在岩浆完全固结之前,因此成为正岩浆矿床。

39.矿石:

矿石是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40.脉石:

脉石一般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

41.同生矿床:

是指矿体与围岩是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

42.后生矿床:

指矿体的形成明显地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

矿体和围岩是由不同地质作用和在不同时期形成的。

43.成矿阶段:

是指在成矿期内一个较短的成矿作用过程,表示一组或一组以上的矿物在相同或相似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过程。

44.成矿期:

指在一个具有相同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和物理化学条件的较长地质作用中,形成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

45.克拉克值:

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

46.品位:

矿石中有用组份的百分含量称为品位。

47.矿体产状:

是指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环境。

48.矿床:

矿床是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49.矿产:

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50.有益组份:

指可综合利用的组份或者能改善冶炼产品性能的组份。

51.热液蚀变:

在热液作用下,岩石中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产生适合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新的矿物或矿物组合的一种交代蚀变作用。

52.浓度克拉克值:

是某一地质体(矿床、岩体或矿物等)中某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

53.浓度系数:

即是矿床工业品位与该矿种的元素克拉克值之比。

54.成矿系列:

是指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一组矿床类型,它们由一种或几种成矿元素组成,且包括两个以上的矿床成因类型。

成矿系列亦可称矿床系列或矿床组合。

55.成矿区域与成矿时代:

地壳中的矿产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在地壳中某种或某些矿产大量集中的那一部分地区,称为成矿区域。

在一个成矿区域中,矿化往往集中地发生在某个或某些地质时期内。

这样的在地质历史中矿化比较集中的时期,称为成矿时代。

56.成矿作用:

即是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57.矿物的生成顺序:

在同一矿化阶段中不同矿物结晶的先后顺序。

58.母岩:

即是在矿床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它与矿床在空间上和成因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59.矿床工业类型:

一般作为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在工业上起重要作用的矿床类型。

60.矿床成因类型:

按照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

61.有害组分:

指能对选矿和冶炼工艺或对其冶炼产品有不良影响的组分。

62.围岩:

是指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矿体周围(包括顶底板)无实际开采利用价值的岩石。

63.共生矿物:

同一成因、同一成矿期或成矿阶段所形成的、出现在一起的不同种的矿物。

64.伴生矿物:

在自然界中出现于同一空间范围内的不同种矿物。

伴生矿物只考虑空间上在一起,而不管彼此间在形成时间上和成因上是否有一定的联系。

65.共生组分是指矿石(或矿床)中与主要有用组分在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共存,品位上达标,并可供单独处理的组分。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这些组分的工业意义小于主

要有用组分,

66.伴生组分是指矿石(或矿床)中虽与主要有用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

其存在与否和含量的多寡常影响着矿石质量。

亲铁元素:

Fe、Ni、Co、P、(As)、C、Ru、Rh、Pd、Os、Ir、Pt、Au、Ge、Sn、Mo、(W)、(Nb)、Ta、(Sc)、(Tc)

亲硫元素:

S、Se、Te、Sb、Bi、Ca、In、Ti、(Ge)、Zn、Cd、Hg、Cu、Ag、Fe、Ni、Co、Pb、As、(Rh)、Pd、(Os)、(Ir)、Rb、(Pt)、(Au)、(Sn)

括号中的元素表示这一类中的微量元素

二.简答题

1.成矿元素在矿石中的存在形式

(1)独立矿物—能用肉眼或能在显微镜下进行研究的矿物。

(2)类质同象—或称结构混入物,指不同的元素或质点占据相同的晶格节点位置,而晶格类型和晶格常数不发生明显变化的现象。

(3)超显微结构混入物(或称超显微包裹体)—被包裹在其他矿物中粒径小于0.001mm的物质。

(4)吸附—胶体、晶体表面或解离面上由于电荷不平衡而吸附异性离子的现象。

(5)与有机质结合—元素加入到有机物中。

2.决定矿床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

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矿床本身的特征和性质包括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储量,矿石的质量(品位、有益和有害组分含量),矿石综合利用价值和矿床开采、选矿、冶炼技术条件等。

对非金属矿床,不仅要注意矿床的储量和品位,而且要注意有用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工艺技术特点。

(二)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对矿产的要求主要包括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对各类矿产的需要数量,矿床的地理分布,该地的发展远景计划等。

在当前,国际间矿产贸易日趋扩大的条件下,也要考虑矿产的国际市场价格、供求情况等因素。

(三)矿区的经济因素如动力资源、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条件、交通运输以及粮食、劳动力供应等。

在评价一个矿床时,应该全面考虑上述各种因素,但决定矿床是否有开采价值,首先要考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要素。

3.矿体产状包括哪些内容

矿体的产状是指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环境,包括以下内容:

(1)矿体的空间位置

一般是由矿体的走向、倾向和倾角确定的。

但对凸镜状、扁豆状以及柱状矿体等,除了测量其走向、倾向和倾角外,还要测量它们的侧伏角和倾伏角。

(2)矿体的埋藏情况

是指矿体出露地表还是隐伏于地下、埋藏深度如何等。

(3)矿体与岩浆岩的空间关系

是指矿体产于岩体内,还是产在接触带或位于侵入体的围岩之中。

(4)矿体与围岩层理、片理的关系

矿体是沿层理、片理呈整合产出,还是穿切层理或片理。

(5)矿体与地质构造的空间关系

是指矿体产于构造中的部位,与褶皱和断裂在空间上的联系等。

4.按成矿温度划分,热液矿床可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

(1)高温热液矿床形成温度约为600-300℃,压力(2-10)×107Pa,形成深度大约在4.5-1㎞。

(2)中温热液矿床形成温度约为300-200℃,压力(1-5)×107Pa,形成深度大约在2-0.5㎞。

(3)低温热液矿床形成温度约为200-50℃,压力小于107Pa,形成深度大约在几百米至地表范围内。

5.控制接触交代矿床形成的构造条件主要包括哪些

(1)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构造

矽卡岩矿床绝大部分受接触带构造控制。

超覆接触有利于形成富矿,岩体的凹部往往对成矿有利。

此外,在接触带上断裂交错部位、与不同岩性接触部位以及早期脉岩和断裂发育部位均有利于矿化。

(2)围岩层理、层间破碎带及构造裂隙

在接触带附近的有利围岩中,层理发育而显著,特别是在不同岩性岩层之间的层间剥离、层间破碎带及构造裂隙等,对矽卡岩矿床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

(3)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主要表现在对岩体及含矿溶液流通的控制。

一般在褶皱轴面发生弯曲处、褶皱倾伏端及褶皱的方向和性质发生变化处,往往有利于岩浆的侵入和与其伴随的矿化。

因此矽卡岩矿床常产于褶皱轴附近或翼部。

(4)捕虏体构造

捕虏体构造实质上是岩体内部石灰岩等捕虏体的接触带构造。

矿化往往沿捕虏体边部断续分布,有时整个捕虏体都被交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矿体。

6.外生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有哪些

外生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表的矿物、岩石和矿床、生物有机体、火山喷发

物,部分可来自星际物质(陨石)。

地表岩石主要成分是铝硅酸盐(如长石、云母等),经风

化分解可形成粘土矿物和盐类矿物。

铁硅酸盐(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经风化可分解

出铁,是外生铁矿床的主要物质来源。

除了大部分沉积矿床的物质来源,主要来自大陆风

化壳外,一些铁锰矿床其物质来源可能是海底火山喷出物。

生物死亡以后,遗体大量聚集,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可分解成为各种矿产。

7.矿床受变质作用后产生哪些变化

(一)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1)脱水作用:

原来岩石或矿石变质时,变成少含水或不含水的矿物。

2)重结晶作用:

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原来隐晶质矿物便会逐渐结晶。

3)还原作用:

原来高价的离子,在高温缺氧条件下还原为低价的离子,致使矿物发生变化。

4)重组合作用:

原先沉积的物质,在变质过程中,可产生一系列新矿物。

5)交代作用:

变质热液与原岩常产生广泛的交代作用,发生矿化和蚀变。

(二)矿石的构造和结构的变化

在浅变质时,由于矿物的定向排列,产生千枚状构造和板状构造,矿物重结晶不显著,结晶细小,通常为隐晶结构。

变质较深时,产生劈理及破碎现象,常见到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皱纹构造、角砾状构造。

较常见的结构为各种变晶结构,同时还保留各种残余结构。

(三)矿体形状和产状的变化

变质矿床的矿体形状一般比较复杂,如凸镜状、串珠状及不规则囊状,但也出现较规则的板状或似层状矿体。

矿体产状的变化也大,常具有不同程度的褶曲和断裂,矿体倾角可以直立乃至倒转。

8.变成矿床与受变质矿床主要有哪些区别

受变质矿床含矿原岩建造原先含有用组份较富,已达到可被利用的程度,它们受变质作用的改造,通常使原岩(矿石)的矿物成分和构造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有用组份的含量一般变化不大。

变成矿床原来是一些岩石,或者是含某一有用组份的矿石,经受变质作用后,使之成为矿石,或者成为具有另一种工艺技术特性的矿石。

三.论述题

1.矿床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首先,对具体矿床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是研究矿床的基本方法。

在研究矿床时必须仔细观察各种地质矿化现象。

全面搜集地质、物探、化探、探矿工程以及矿山开采等提供的各种资料,矿床学的研究必须与找矿、勘探和采矿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成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具体研究一个矿床时,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一)收集资料,消化前人的研究成果;

(二)野外观察,对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编录,测制各种地质图件,采集需要深入研究的矿物、岩石、矿石及化石、构造现象标本等。

(三)实验室研究,在现场采集的标本和样品,在实验室进行鉴定、测试和分析,以了解矿石与有关矿物组成、化学组成、结构构造和形成条件以及确定矿石的质量、品级和类型。

(四)成矿模拟实验,为了深化对矿床成因的认识,常应用数学的、物理学的、物理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的原理,包括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等来分析各种成矿作用。

(五)综合研究,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总结出有关矿床成因和分布的规律认识,在找矿勘探和采矿生产中加以应用和验证。

2.举例论述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指一定类型的岩浆岩与一定类型矿床间存在的密切成因关系。

决定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类型和性质、不同时代岩浆岩(类)演化特征、不同地质构造以及地球化学背景等。

从总的地球化学特征来看,基性岩、超基性岩与亲铁元素,如铬、镍、铂族元素、钛、钒、铁以及金刚石、磷灰石等矿床有关;酸性岩与亲氧元素,如钨、锡、铍、锂、铌、钽、铀等有关。

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矿床有很明显的成矿专属性,例如与含镁高的超基性岩(如纯橄榄岩)有关的是铬矿和铂矿等,与金伯利岩有关的是金刚石矿床等。

关于岩浆岩对气化—热液矿床的成矿专属性,有人以岩石的酸度(主要是二氧化硅的含量)作为确定成矿专属性的标准。

例如,与基性、中性侵入岩有关的有各种热液铁矿床.与弱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有铁、铜矿床,与花岗岩有关的有钨、锡、铍、铌、钽等矿床。

有人则以碱度(主要是钾、钠含量)作为确定成矿专属性的标准,认为岩浆岩中碱度的增高是成矿的基本因素、同时碱质(钾和钠)和碱度也是确定岩石类型、演化特征以及成因的重要因素:

例如与钠质或钠异常的岩浆岩有关的是铁、钴、镍、钛、黄铁矿、铈族稀土元素、铌、磷、锆、钍等;与钾质或钾异常的弱酸性、酸性岩有关的是钼、钨、锡、铜、铍、钽、铌、钇族稀土元素、锂、铷、铯等。

由于不同时代花岗岩在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有明显的演化规律,因此也呈现出一定的成矿专属性。

如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中,雪峰期和加里东期花岗岩与金矿化有关,印支期花岗岩与少数锡矿化有关,燕山早期花岗岩常有强烈的钨、锡、铍、金矿化,燕山中—晚期花岗岩常形成独立的锡矿床及铌、钽、铍等交代蚀变花岗岩矿床。

岩浆同化了不同性质的围岩,也可使岩浆岩具有不同的成矿专属性。

3.简述围岩蚀变的概念,研究围岩蚀变有何意义,列举四种蚀变类型并说明其特点与矿物组合

由于热液矿床矿体四周的围岩,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蚀变作用,因此称为围岩蚀变。

理论意义:

围岩蚀变是整个热液成矿作用的一部分可以根据蚀变围岩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上的变化来了解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热液的性质及其变化、矿物沉淀的原因与分布的规律等

找矿意义:

特定的成矿作用常有特定的围岩蚀变相伴随,围岩蚀变的范围远大于矿体的范围,围岩蚀变的分带模式(垂直、水平、环状)可指示矿体位置。

(1)矽卡岩化

矽卡岩是由石榴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系列)、辉石(透辉石—钙铁辉石)及其他一些钙、铁、镁的铝硅酸盐所组成的岩石,它主要发生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在中等深度条件下,经气水热液的高温交代作用而形成的。

(2)云英岩化

云英岩化是一种重要的高温气水热液的蚀变作用,主要产生在花岗岩类中及硅铝质围岩中。

云英岩主要由石英和白云母组成。

(3)钾长石化

钾长石化包括微斜长石化、天河石化、透长石化、正长石化和冰长石化。

这些矿物的成分几乎完全相同,一般来说,微斜长石化、天河石化和正长石化是在气化高温条件下发生的,而冰长石化主要发生在中—低温热液作用过程。

(4)青盘岩化(亦称变安山岩化)

青盘岩化是指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及部分流纹岩,在中低温热液作用下,特别是在热液中二氧化碳、硫和水等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蚀变作用。

这种蚀变一般是在近地表或地表条件下进行的。

构成青盘岩的蚀变矿物以绿泥石、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菱铁矿和菱锰矿等)黄铁矿、绿帘石和钠长石为主。

4.简述金矿床或铅锌矿床或铜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并就其中某一类概述其基本特点

铅锌矿床主要成因类型有:

层控(MVT、砂岩型与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接触交代(矽卡岩)铅锌矿床、海相火山—热液(火山岩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海相火山—沉积铅锌矿床、岩浆气液铅锌矿床、陆相次火山—热液铅锌矿床

层控(MVT)铅锌矿床

这类矿床形成于克拉通边缘或浅水碳酸盐岩台地中,构造环境常是大型盆地边缘或盆地内隆起边部;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无明显成因联系;矿体主要受一定地层层位控制,产于礁体、岩溶溶洞、岩溶角砾带、不整合面及裂隙带中。

矿体形态与岩溶、层间破碎带等先有构造空间形态有关;单个矿床规模一般不大,但矿田内的金属储量比较可观;容矿主岩多为古生代,少数为三叠纪或新元古代;容矿岩石主要为礁灰岩及其伴生的其他碳酸盐岩,如白云岩等;矿石主要由硫化物在溶洞、晶洞、角砾碎屑间充填而成,次为交代白云岩形成,矿石成分简单,主要矿石矿物是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白铁矿,少见黄铜矿,闪锌矿中Fe含量较低(多在0.3%~4.5%之间),方铅矿中Ag含量低,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有的矿床还有重晶石、石膏、天青石、萤石、石英等。

围岩蚀变不太明显,主要为白云岩化和硅化;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都较大。

金矿床主要成因类型有:

陆相火山—热液(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机械沉积(砂)金矿床、非岩浆热液(地下热卤水溶滤)金矿床、区域变质(变质—热液)金矿床、岩浆—热液金矿床、沉积—变质金矿床、风化壳金矿床

层控金矿床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是指容矿岩石为沉积岩,金及载金矿物主要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