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9905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docx

《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docx

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

2009年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一个专题,近几年高考在这个专题基础上的试题开始增多,如2008年的广东卷、江苏卷。

2009年的海南卷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试卷,其中第28题设置了斯大林与布哈林有关工业化的“对话”,和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一段引文,设计的问题虽然不深,但对教学的启发意义很大。

原题如下:

  28、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

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太紧了。

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

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

  (1928年9月)

  材料二 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

但是问题在于:

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

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

  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

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

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

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

(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

(6分)

  新课程设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这个专题,着眼于经验、教训。

这道试题紧扣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的能力层次适中,因此具有典型意义。

更重要的是,这道题启发教学要从历史环境理解“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而不能仅仅从苏联解体反思高度集中体制的弊端与教训。

  试题第一问的前半句,要求概括斯大林主张高速发展工业的理由。

材料二阐述的中心点是内部与外部的环境,换言之,就是当时的历史条件。

“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这是当时苏联的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是什么?

“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将第一问的后半句拆开来看,先要说明斯大林阐述问题的侧重点,斯大林强调的是“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

周围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世界上只有苏联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显然,斯大林是从政治上考虑工业化问题。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辨材料中的立场和观点一直是高考考查能力的重点。

可能是考虑到海南基础教育的水平,该题就材料二设计的问题并不难,材料的信息也比较明显。

  如果考生按照上述思路首先搞清楚斯大林的立场和观点,那么,材料一布哈林的立场和观点就很容易比较出来。

布哈林使用了“积累”“投资”“供求平衡”等经济学术语,强调的是“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意即:

不能超越现实发展工业化,快速实现工业化是错误的。

他与斯大林不同,是从经济学的立场阐述观点。

材料的出处《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也具有提示作用。

假如试题将材料一和材料二倒换位置,该题的难度还会降低。

因为一般考生都会先解读材料一,而他们对布哈林比较陌生,甚至不知其人其事。

在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上,斯大林与布哈林之争是一桩历史公案,两人思考的出发点不同,观点对立。

斯大林出于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政治目的,要求高速发展工业;布哈林强调尊重经济规律,主张放慢工业发展的速度。

高中教材中没有介绍相关史事,因此试题创设了新情境,立意在于考查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解。

  新课标高中人民版教材必修二的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2课中,有一段斯大林关于加速苏联工业化的论述,引用的是斯大林在1931年2月4日对工业界经理们的讲话:

“人们有时间:

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

不,不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

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

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况,并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

别的办法是没有的。

”这段话与试题材料二的意思大同小异。

假如海南省使用人民版教材,或许会影响这道试题的信度(假如海南省使用人民版教材,命题者或许放弃这道试题,或许加大难度)。

我们研究这道题主要不在于如何解题,而要从试题反思教学,以高考的要求提升教学水平。

试题的材料一、二和第一问,提示教学不能回避的问题是:

怎样理解当时斯大林的决策?

或:

为什么苏联在经济建设上选择“斯大林模式”?

这是教学中可以探究的问题,也是普遍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两个变化环节中,教师都能清楚地解析第一个转变的原因。

而对第二个转变,只是说斯大林放弃了新经济政策。

为什么放弃?

为什么选择高度集中的模式?

教学中既不作重点,也不深究。

而这道高考试题恰恰抓住了教学的软肋。

  苏俄在选择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先例和经验。

正如列宁所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

……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根据实验作出判断。

”讲试图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成经济建设,现在看来很幼稚,但在当初确实是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去实践。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和取消商品货币。

但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行不通,因此,列宁选择了新经济政策。

但是,从列宁生前到斯大林时代初期,俄国政治家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

早在新经济政策出台时,列宁就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

一位俄共元老直截了当地对列宁说:

“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

”1921年8月,著名象征派诗人勃洛克开枪自杀,遗嘱中有这样两句小诗:

“看,莫斯科忍受饥饿,从前整洁美丽,而现在是买卖投机。

”在1922年召开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法国共产党代表团像小孩一样号啕大哭,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将导致资本主义在俄国复辟,将严重损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列宁逝世以后,布哈林是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述者和实践推行者。

在斯大林反对托洛茨基反对派的斗争中,他是斯大林最主要的支持者。

但是,自1927年底出现粮食收购危机之后,布哈林与斯大林在农业问题上意见相左,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继续执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实质是搞不搞市场经济的问题。

这一点,当时布哈林和斯大林都心知肚明。

1928年8月,布哈林《在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关于共产国际纲领草案的报告》中谈到“我们意见分歧的实质”时说: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新经济政策的基础是什么?

在我们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成了热烈争论的对象。

据我看来,市场关系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

这是确定新经济政策实质的最重要标准。

”他主张发展新经济政策、发展“商品生产”、发展“市场关系”、发展“货币经济”,放慢经济发展速度。

而斯大林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已经过时了,市场和货币经济不适合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1929年12月,他在《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的“结论”中说:

“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

”斯大林解释说:

“列宁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认真而长期的。

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永久的。

”经过1928--1929年的争论,斯大林的主张在联共(布)中央取得优势,1929年11月联共(布)中央全会通过《关于布哈林集团》的决定,布哈林等人被撤销了领导职务(布在1938年以叛国罪被判死刑)。

1929年底,斯大林公开宣布“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

”列宁提出的经过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张,被斯大林彻底地抛弃了。

  斯大林用粗暴、残酷的手段处置党内反对派,是政治问题。

苏俄的经济建设选择斯大林模式,是经济问题。

如果将这两个问题混淆在一起,就会忽略当时的历史条件,看不到促成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其他因素。

  首先,当时的国际环境并不利于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内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不改初衷继续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使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收效甚微。

列宁在世时就说过,我们搞租让制只是纸上空谈,几乎没有什么结果;我们想吸收外国的资金,但人家不借给你,我们直到现在也没有借到什么款;搞合资企业,搞了一年多,只有17家,总资本不过数千万卢布。

列宁去世后,这种情况并没有多少改变。

其次,国内条件也不利于新经济政策的继续。

一是新经济政策没有形成全党的共识,列宁在世时,党内外就有许多人提出新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复辟,列宁不得不进行大量的理论论证,说明新经济政策姓“社”不姓“资”,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是党内斗争的复杂性,理论观点的分歧同政治斗争搅在一起,论战的双方都把自己的论敌推到极端。

1928年起,斯大林借助于许多党员对新经济政策的不满,向所谓的官僚主义和“阶级敌人”发动进攻,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实施的重点是快速工业化。

当年8月,布哈林找到他曾经公开谴责的加米涅夫(当时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按照加的说法,布哈林说,斯大林是在恢复军事共产主义,他的政策将引发一场国内战争,他称斯大林是“成吉思汗”,是一个只热衷于如何加强自己权力的人。

斯大林得知了这次谈话的内容,第二年即利用这一材料整治布哈林,1929年11月,布哈林被开除出政治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斯大林确立了他主张的经济建设的基本模式。

  在斯大林的强势推动下,苏联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经济体制实际上是战时共产主义的翻版,仍然是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处理经济问题。

但是,这样的体制很快实现了工业化。

从1929年开始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人力物力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到1940年时,苏联重工业增长了9倍,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似乎历史证明了斯大林从政治角度考虑工业化问题是有远见的。

  历史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重视历史条件。

新经济政策固然是一个好的设想,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思路不排除受其影响。

但是,苏俄当时在国际上处于孤立状态,西方国家的敌视使列宁的设想落空了。

理论上正确不见得在实际上可行。

高度集中体制的弊端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暴露无遗。

笔者认为。

在中学教学中不必刻意为斯大林模式辩护,而重点要讲清转变中的历史条件。

孰是孰非则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

  斯大林模式的长期实行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农业落后于工业,轻工业落后于重工业,民用工业落后于军事工业;尤其是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在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四年就闹粮荒,饿死了几百万人;谷物的总产量直到1950年,才达到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斯大林经济体制暴露出种种弊端,说明它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不能满足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