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docx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复习范围:
1)出题形式包括: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论述题。
2)以此复习资料为线索,在此基础上对照和阅读教材,按照复习要点进行复习。
基于题型的多样化,所以复习中要注意掌握好要点,抓住问题的关节点。
3)此复习提纲所列出的为问题的要点,涉及具体问题、尤其是论述题时还需参照教材中的内容进一步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总论
第一章人力资源
第一节人力资源的概念
一、人力资源的涵义与特征
1.人力资源的涵义
2.人力资源的特征
二、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
1.人力资源的数量
2.人力资源的质量
第二节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力资源与现代经济增长
1.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
2.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战略资源
3.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源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发明创造者和物质载体
(1)现代经济所依靠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是劳动者发明创造的
(2)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为基础,以智能的扩张和人脑的扩大为特征
(3)科学、技术、知识对现代经济的推动作用,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劳动过程方能实现
二、人力资源与现代企业发展
第三节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一、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分类
1.人力资源的自然结构
2.人力资源的文化结构
以受教育程度考察人力资源的组合情况
3.人力资源的专业技能结构
4.人力资源职业或工种结构以职业、业务类型或工种进行组合配置,包括:
决策者、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和服务工人
二、建立合理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基本原理
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与特征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劳动人事管理的区别第二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任务与功能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
(1)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2)满足企业全体员工的利益需求
(3)促进企业员工全面发展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1)形成企业人力资源
(2)调配人力资源
(3)教育和培训人力资源
(4)管理企业员工的生活
(5)调节企业人际关系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效能
1)获取人力资源
2)整合人力资源
3)使用人力资源
4)调整人力资源
5)评估人力资源
6)激励人力资源
7)开发人力资源各种功能互相关联、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服务于组织既定目标与使命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营性功能——常规性微观管理功能:
1)招聘或选拔人员
2)向新员工介绍情况
3)审核安全事故报告
4)处理员工抱怨和投诉
5)实施员工薪资福利计划方案
6)经办员工流动
7)考核与评价员工工作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功能:
1)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2)跟踪政府的方针政策
3)跟踪不断变动的法律与规则
4)分析劳动力供需的变化趋势、劳动力市场及运行等
5)参与社区经济发展
6)协助企业进行改组和裁员
7)提供企业合并与收购方面的建议
8)制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与实施策略
9)制定报酬计划和实施策略等
第三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1.要素有用原理
“天生我才必有用”
1)不看轻某人
2)会用人
2.能位相宜原理
1)量才施用
2)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获其利
3.群体合力原则
1)提高每个员工的能力
2)形成部门统一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3)在统一目标下形成内聚力
4.群体互补原理
1)在最佳组合结构的群体内,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作用,
产生1+1>2的互补增值效果
2)个性互补;年龄互补;知识技能互补;组织才干互补
5.同质异构原理使不同素质的人员搭配合理,从而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6.动态适应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需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实现动态化管理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第一节人的管理哲学-人性假设
一、人性内容及特征
二、人性假设
1.管理中的人性假设
2.不同的人性假设及管理模式
(1)“经济人”假设及管理模式与“经济人”假设相应的管理模式
1)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人的感情和愿望漠不关心
2)组织用金钱刺激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刺激效率,使之服从,对消极怠工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3)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强令工人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工作,加强
法规管制;运用领导权力和严密控制体系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4)由少数人实施管理,工人的责任为干活,俯首帖耳,听从指挥
2)“社会人”假设及管理模式
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
1)人是社会的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因素,除物质条件外,尚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
2)在现代的生产过程中,人们感到在工作中失去乐趣,便从社会关系中寻求乐趣和意义
3)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
4)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群体,此种非正式组织群体具有特殊的行为规范,对其成员产生很大影响
5)领导者要善于了解人,倾听员工意见,沟通看法,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与
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取得平衡
与“社会人”假设相对应的管理模式
1)管理者将关注的重点置于关心员工、满足员工的需要上
2)管理者高度重视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3)提倡集体奖励制度
4)不断完善和变化管理职能。
管理者不仅执行计划、监督、组织和控制的传统职能,并在员工与领导者之间起联络作用,倾听员工意见和要求,并及时汇报和反映给上级领导者
5)实施员工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
3)“自我实现人”假设及管理模式
“自我实现人”又称自动人,是指人都具有需要发挥自身潜能、展示和发
挥个人才能、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使自身人格趋于完善的需要的人性假
设
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麦格雷戈的“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
(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只要环境条件合适,人都是乐于工作的
(2)控制和惩罚不是驱动人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
人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力
(3)人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工作的理解和感受,在正常情况下不仅会接受任务,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
(4)大多数人均具有相当程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不为外界因素指使和控制的情况下,此种能力可以得到正常发挥
(5)人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人只发挥出部分潜力
(6)员工自我实现倾向与组织要求的行为并不冲突,如果给员工以机会,他会自动地将自我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
与“自我实现人”假设相对应的管理模式
(1)“经济人”假设将管理重点置于生产管理上,重物轻人;“社会人”假设将满足人的社会和心理需要作为管理重点;“自我实现人”假设则重视人的作用和人际关系,将专注点置于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有利于人们发挥潜能,实现自我
(2)管理者需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分配其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工作,排除使人才智难以发挥的障碍
(3)“经济人”假设运用物质刺激去调动人的积极性;“社会人”假设的管理为满足人的社会需要,搞好人际关系。
二者均为外在激励。
“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则采用内在激励手段,如建立民主参与制度、拟定员工自我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
(4)实施权力下放和权力下放制度、提案制度、劳资会议制度等,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
4.“复杂人”假设及管理模式“复杂人”假设提出:
人的需要和动机十分复杂,因人而异,并随年龄、时间、地点不同而变化。
因此部门应根据部门内外环境和条件随机应变,采取
不同的管理方法,由此提出区别于X理论和Y理论的“权变理论”
“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
(1)人的需要和动机多种多样,随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变化。
人动机的形成是其内在需要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多种需要和动机,这些需要和动机相互作用,可以结合
统一
(3)人是可变的,可以通过其组织经验去对不同的管理策略作出反应“复杂人”假设的管理模式
(1)不放弃以“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人性假设为基础的管理方式
(2)发现员工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人、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地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
(3)根据工作性质,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有的采取固定的组织形式;有的采
取灵活变化的组织形式
(4)根据不同部门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对四种人性假设的评价
(1)四种人性假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反映了对人、人性认识的逐步深化和社
会的进步
(2)四种人性假设及以之为基础的管理主张和措施有其合理性、科学性
(3)四种人性假设均有其片面性和非科学性
(4)具体分析人性的不同层面,对人性有客观的认识,以构建科学、合理的管
理模式
第二节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一、人本管理的涵义
二、人本管理的原则
1.对人的管理重于对物的管理,居于第一位,处理好部门中人与人的关系对部门的发展举足轻重
2.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管理
具体体现为:
1)将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相结合
2)激励:
管理者对其下属的需要,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使之内化为按照管理要求自觉行动的过程
3)激励是个人需要实现的过程,是调动个人积极性的过程
3.优化教育培训以开发和完善、开发和发展人
4.以人为中心构建组织形态和机构
1)组织在明确发展宗旨和目标的前提下为其成员创造利益
2)使员工自愿进入组织,接受组织的职权和权威
3)组织及成员在共同利益、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相互接纳、协同合作
4)组织集权与分权平衡适宜
5)组织系统具有弹性
6)组织管理幅度合理
7)构建员工参与管理的制度与渠道
5.和谐的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影响部门的凝聚力
2)人际关系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3)人际关系影响个体行为
4)人际关系影响企业工作效率和企业发展
具体体现为:
现代企业发展有企业文化作为支撑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人际关系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企业产生决定性影响
6.员工与组织共同发展
组织及个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发展
三、人本管理机制
第三节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
二、人力资本的涵义和特征
三、人力资本投资
1.人力资本投资的涵义
2.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
3.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第二部分管理篇
第四章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
第一节工作分析的涵义、任务与内容
一、工作分析的涵义
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指完整地确认工作整体,对组织中某一特定工作或职务的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利、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作出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工作所需的能力和资质的过程或活动
工作分析中所包括的信息主要有:
(1)某特定工作职务设置的主要目的
(2)该工作职务主要的职责、任务和权利
(3)该工作职务的隶属关系
(4)该工作职务的工作条件
(5)该工作职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工作分析结果的主要表达形式是职务说明书:
综合工作描述和任职者说明两
部分内容,涉及工作性质和人员特性两个方面
二、工作分析的任务
三、工作分析的内容
工作分析的基本内容为:
确定工作岗位的具体特征,如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和工作环境等确定工作岗位任职人员的要求,如技能、学历、训练、经验和体能等具体内容包括:
1.工作描述
说明工作的物质特点和环境特点,包括:
工作内容、任务、责任、权限、标准、工作流程和环境等,具体包括:
1)工作基本资料
2)工作详细说明
3)组织提供的聘用条件
4)工作环境说明
2.任职者说明
(1)资历要求
(2)生理要求
(3)心理要求组织可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选择编制适合的职务说明书,将工作分析的内容纳入其中
第二节工作分析信息的获取
获取工作信息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资料分析法
3.面谈法
4.观察法
5.参与法
6.实验法
第三节工作分析程序
一、准备阶段
二、信息获取阶段
三、信息分析阶段
四、结果表达阶段结果表达:
即用书面文件的形式表达工作分析的结果,分析结果的主要表达形式是工作说明书,其中包括工作描述和任职者说明
五、评价和控制阶段
1.结果运用
(1)制作具体应用文件,如考核标准和培训内容等
(2)培训工作说明书使用者,增强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工作分析评价
以成本、收益与灵活性、可靠性、有效性为标准评价工作分析成本与工作分析详尽准确的关系
工作分析的可靠性-不同工作分析人员对同一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同一工作分析人员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工作的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工作分析的有效性:
分析结果的精确性
3.工作分析控制根据组织的发展及时对职务分析进行调整和修订,以保证工作分析文件的适应性和适用性
第四节工作设计工作设计又称职务设计,是以工作为核心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设计工作
一、工作设计概述
1.工作设计的定义
2.工作设计的内容
二、工作设计的要求
三、工作设计的相关因素
工作设计中重视三类影响因素:
1.组织因素:
包括专业化程度、工作流程状况和工作习惯
2.环境因素:
即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
(1)经济技术环境
(2)社会心理环境
3.行为因素
(1)自主权:
给员工以自主参与和决策的权利,提供附加责任增加员工受重视的感觉
(2)多样性:
工作需要使用不同的技巧和能力,具有多样性特征,以减少疲劳、厌烦所引起的失误和低效率
(3)任务一体化:
使员工完整地参与工作任务,通过自身的工作成果产生成就感
(4)任务意义:
使员工感到所承担的工作对于组织内外具有重要性
(5)反馈:
使工作者了解自己的工作状况,从而引导其工作
四、工作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为了减少员工的疲劳感和厌倦感,人际关系学派在工作设计上提出了以下思路和方法:
1.工作专业化优点:
1)专业化和单一化结合,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操作效率
2)可节省培训费用
3)可降低生产成本
4)标准化的工序和操作方法,加强了管理者对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控制,保证生产的均衡
不足:
强调工作任务的完成,较少考虑工作执行者的反应,人性化不足
2.工作扩大化
(1)横向扩大工作,将若干工序合并
(2)纵向扩大工作,工作垂直扩大
(3)增加员工应掌握的技术种类,扩大操作工作的数目
3.工作轮调不改变工作设计本身,仅让员工承担不同的但内容相似的工作,定期转岗,由此增强员工的适应能力,感受到工作的挑战性合新鲜感
4.工作丰富化工作中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自主权和控制权,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达到激励的目的工作特征模型方法:
在工作中添加可以使员工有机会获得成就感的激励因子,以使工作更有趣、更富挑战性
具体措施:
1)组成自然的工作群体
2)实行任务合并
3)建立客户关系
4)让员工自己规划和控制其工作
5)畅通反馈渠道工作特征模型的运作使员工产生的心理状态:
感受到工作的意义
感受到工作结果的责任
了解工作结果
优点:
强调员工与工作之间的心理上的相互作用
1)给员工以内在激励
2)认识到员工社会需要的重要性缺点:
成本和事故率较高
5.辅助工作设计方法
1)缩短工作周
2)弹性工作制
第五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必要性
三、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管理
1.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从整体和长期利益出发,就企业的经营目标、内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决策,并依据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实施这些决策的动态过程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
2.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层次
3.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
四、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p.96)
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的不同层次:
第一层次:
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总体规划
第二层次:
人力资源的战术计划和行动方案-专项业务计划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总规划
2)人员补充计划
3)人员使用计划
4)人才接替及提升计划
5)培训与开发计划
6)评价与激励计划
7)劳动关系计划
8)退休与解聘计划
第二节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测定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内涵:
对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预测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环节,而对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科学预测方法的的选择,又是保证人力资源规划准确性的前提。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及其主要方法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影响因素
一、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相关联的主要企业变量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主要方法
1.德尔菲(Delphi)法
由有经验的专家或管理人员对某些问题的分析或管理决策进行知觉判断与预测,其精度取决于预测者的个人经验和判断力,又称“专家征询法”或“集体预测法”
专家包括企业外部和内部对所研究问题有发言权的人员德尔菲预测技术的操作:
1)将需要咨询的内容写成若干条意义明确的问题,寄给专家,请他们在背靠背、互不通气的情况以书面形式回答
1)将专家的意见集中归纳,并反馈给他们,请每个专家根据归纳的结果再提出看法
2)经过三到四次反馈,专家意见趋于集中,经数据处理,得出最终结果
3)此种方法避免了人际关系和群体压力因素,简单可靠运用德尔菲法应注意的问题:
1)提供充分、完备的信息,使预测者能够作出准确判断
2)提出的问题要简单,以保证专家从相同角度理解相关概念
3)提出的问题是专家能够答复的,属专家专业特长之内的问题
4)问题的回答不要求太精确,预测者可粗略估计数字,并说明数字的可靠程度
2.成本分析预测法从成本约束的角度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此种方法需结合其他预测方法使用
基本变量:
1)NHR—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的人力资源
2)TB-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预算总额
3)S—当前人均工资
4)BN—当前人均奖金
5)W—当前人均福利
6)0—当前人均其他支出
7)a%—企业计划每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的平均百分比
8)T—预测年限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法简单、易于操作,但着眼于人力资本的成本约束,需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3.趋势分析预测法预测变量:
1)NHR—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的人力资源
2)a—现有的人力资源
3)b%—企业计划年均增长的百分比
4)c%—企业计划人力资源发展与实际发展的百分比差异,体现企业未来发展中人力资源效率提高程度
5)T—预测年限
趋势分析预测法和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法结合使用,既考虑了部门未来的发展,也分析了部门的支付能力
4.工作负荷法
1)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出对某一特定工作的单位时间(如每年)的人均工作负荷量(如产量)
2)再根据未来的工作量目标计算出所要完成的总工作量
3)根据前一标准折算出所需的人力资源数
预测变量:
1)NHR—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的人力资源
2)TP—预测期的总工作量目标
3)XP—人均单位时间工作负荷
5.回归分析法
根据数学中的回归原理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的方法
(1)趋势外推法
(2)多元回归分析预测法
6.转换比率分析法
1)揭示未来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员工的数量
2)估计企业需要的关键技能的员工数量,以此为基础估计秘书、财会和人力资源等辅助人员的数量
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供给分析需注意的问题:
1.人力资源内部供给分析
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
2.人力资源外部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外部供给预测需考虑的因素:
第三节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人力资源规划基本程序的五个阶段:
1.信息收集:
调查研究以取得人力资源规划所需的信息资料
1)外部环境信息:
经济形势、人口和社会发展趋势、劳动力市场状况、企业面
临的竞争和机会、政策导向、劳动择业期望与偏好
2)内部信息:
企业战略、企业环境、人力资源现状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1)短期预测与长期预测
2)企业需求总量预测
3)各部门、各岗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4)需求分布预测
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1)内部供给预测
2)外部供给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1)制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
2)制定各项人力资源业务计划及相应政策
5.实施与评估
1)将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与各项业务计划付诸实施
2)根据实施结果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
人力资源规划需滚动地实施,并不断修正短期行动方案
二、制定人力资源政策
三、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四、人力资源规划的执行和评价
第六章企业人力资源的形成——员工的招聘、选择与录用
第一节招聘
一、招聘的意义与内容
1.招聘的意义
2.招聘的内容
二、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
1.内部招聘
(1)内部招聘的来源
1)内部提升
2)工作调换
3)工作轮换
4)转岗培训
(2)内部招聘的方法
1)工作告示法
2)推荐法
3)档案法
(3)内部招聘的优缺点优点:
1)有利于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2)节约费用
3)简化招聘程序
4)招聘风险小
缺点:
1)可能招致员工的抵制心理
2)可能导致“近亲繁殖”,不利于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的产生2.外部招聘
外部招聘的主要方法:
1)招聘广告
2)招聘会
3)校园招聘
4)就业代理机构
5)猎头公司
6)申请人自荐
7)网上招聘
三、招聘原则、方法与技巧
第二节筛选与录用
筛选和录用的意义
一、筛选的过程
1.根据申请表和个人简历进行初步筛选,剔除显示危险信号的申请者
2.对初选合格者进行面试或其他测试
3.对经筛选合格的候选人进行调查取证
二、面试的方法与技巧
1.面试方法
(1)结构化面试涵盖所有需要了解的重要信息,防止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助于对多个应聘人进行比较
(2)系列面试通过一系列连续的面试积累信息的方法
(3)小组面试结构性面试和系列面试的结合
2.面试问题的准备
封闭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
3.面试提问的技巧
(1)简单提问
(2)递进提问
(3)比较式提问
(4)举例提问
(5)客观评价提问
三、测试方法测试主要应用于能力特征和个性品质测评两个方面
1.对应聘者能力特征的诊断及发展潜力的预测判断一个人具有何种优势-诊断功能判定在所从事的工作中,成功和适应的可能性,即潜能-预测功能能力倾向测试的内容:
1)普通能力倾向测试:
通过预先编制的成套测验量表进行
2)特殊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操作测试、书面测试和文件处理测试等
3)心理运动机能测试:
心理运动能力;身体能力
2.对应聘者的个性品质及职业兴趣进行测定
(1)投射法
1)联想法
2)构造法
3)完成法
4)选择或排列法
5)表露法
(2)个性品质问卷调查表
四、求职者的录用与拒绝
1.录用与拒绝的书面通知
(1)录用通知
(2)拒绝求职者的通知
2.人员录用的后续工作
(1)签订试用合同
(2)为被录用者安排合适的职位,进行试用
(3)“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