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人教版.docx
《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人教版
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人教版)
单元综合检测
(二)(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
接近B.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舛:
乖违,不顺C.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沮:
沮丧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
怜惜解析:
选D。
矜:
自夸。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小知不及大知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解析:
选C。
A项,“知”通“智”;B项,“销”通“消”;D项,“辩”通“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木欣欣以向荣谨拜表以闻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门虽设而常关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而彼且奚适也解析:
选C。
都是连词,表转折,可是。
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用来;B项,代词,它/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连词,表转折,反而/副词,将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 B.庶刘侥幸,保卒余年C.众人匹之,不亦悲乎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解析:
选B。
古今义相同,都指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A项,亲戚:
古义为亲人,今义为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C项,众人:
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
D项,逢迎:
古义为迎接;今义为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园日涉以成趣②眄庭柯以怡颜③襟三江而带五湖④徐孺下陈蕃之榻⑤而后乃今将图南⑥行比一乡,德合一君⑦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⑧臣具以表闻A.①③/②④⑥/⑤⑦/⑧B.①⑦/②/③/④⑥⑧/⑤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D.①③/②⑥⑦/④/⑤/⑧解析:
选B。
①⑦名词作状语;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③名词的意动用法;④⑥⑧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名词作动词。
6.根据语境提示,在横线处填入恰当名句。
(7分)
(1)庄周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2)《滕王阁序》中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写其孤独处境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二、阅读鉴赏(5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
(19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菌不知晦朔朔:
阴历每月的第一日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发:
毛,文中指草木C.绝云气,负青天绝:
阻挡D.此亦飞之至也至:
最高限度解析:
选C。
绝:
直上穿过。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众人匹之,不亦悲乎B.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C.有鱼焉,其广数千里且焉置土石D.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以八千岁为春解析:
选B。
均为介词,在。
A项,介词,于;表疑问的语气词;C项,句末语气词;疑问代词,哪里;D项,介词,因;介词,把。
9.下列对选文第一段文字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菌,朝生暮死之菌;蟪蛄,即寒蝉。
冥灵、大椿,都是长寿之木。
B.生命极其短促的朝菌、蟪蛄,它们一个活不到一天,一个活不到一年,与冥灵、大椿相比,何足为道。
C.彭祖不过活了八百岁,他与冥灵、大椿比起来,不就如朝菌、蟪蛄同冥灵、大椿相比吗?
他的寿命是很短的,而世间众人每每与他相比,不也太可悲吗?
D.这一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给人一种既夸张又鲜明的印象,目的是论证“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一论点。
解析:
选D。
目的是论证“小大之辩”。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4分)译文: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6分)译文:
答案:
(1)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符合一位君主的心意,能力能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
(2)至于顺应宇宙万物的本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19分)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陶渊明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
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
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里称之。
冲默①有远量②,弱冠,俦类咸敬之。
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
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
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
辟君部庐陵从事。
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
对曰:
“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
”亮以尘尾掩口而笑。
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
“孟嘉故是盛德人也。
”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旬有余日,更版为劝学从事。
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
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
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
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
廷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
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
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
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
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③,诏使人扶入。
君在朝然,仗正顺而已。
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
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赞曰:
孔子称:
“进德修业,以及时也。
”君清蹈衡门④,则令闻孔昭⑤;振缨公朝⑥,则德音⑦允集。
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
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
(选自《陶渊明集》,有删节)【注】 ①冲默:
淡泊恬静。
②远量:
大量。
③不任拜起:
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
④清蹈衡门:
指隐居在家之时。
⑤令闻孔昭:
美好的名声很显著(即美名远扬)。
⑥振缨公朝:
指出仕为官。
⑦德音:
道德声誉。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是名冠州里 冠:
位居第一B.时亮崇修学校崇:
重视C.君在朝然:
安顺D.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示:
告诉解析:
选D。
示:
摆出来给人看或指出来使人知道。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B.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C.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D.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解析:
选A。
先通读全文,大致理解其意思,然后将比较明显的地方断开。
也可从虚词和时间的角度来加以分析。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嘉虽然少年丧父,但是对母亲非常孝顺,对兄弟友爱,得到了乡里人的称赞;他恬淡且有气量令同辈人敬重。
B.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但二人对孟嘉十分推重与佩服,都认为自己的才德不如孟嘉。
C.孟嘉曾任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
孟嘉被桓温看重,是因为他为人和气而且正派。
D.孟嘉无论在朝做官还是隐居在家,道德声誉都很高;但由于早逝,因而没能成就一番大业,让人感到十分可惜。
解析:
选B。
“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理解错误,应是孟嘉与郭立的名声相当,而郭逊的名声在孟嘉之上。
从原文中“时在君右”一句可知。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5分)译文:
(2)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
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5分)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
第
(1)句“在堂”应译为“健在”,“怡怡”指“和悦欢快”的意思;第
(2)句中“了不容思”意思是“完全不加考虑”。
答案:
(1)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回家;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
(2)(孟嘉)看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
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座的人为之赞叹。
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是江夏郡鄂县人。
孟嘉少年丧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起。
(孟嘉)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在家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
孟嘉淡泊恬静,有气量,二十岁时,同辈人都敬佩他。
同郡的郭逊,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不如孟嘉。
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的人,他与孟嘉同时代而名声相当,却常推崇佩服孟嘉。
因此孟嘉闻名乡里,蜚声京城。
太尉庾亮是颍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担负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武昌,兼任江州刺史。
他征召孟嘉为其所部庐陵郡的从事。
(一次)孟嘉下郡回来,庾亮召见,问他下面风俗好坏。
孟嘉回答说:
“孟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问问随从的小吏。
”庾亮拿着拂尘尾掩口而笑。
诸位从事离开后,庾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
“孟嘉毕竟是有盛德的人啊。
”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回家;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
过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为劝学从事。
当时庾亮重视修建学校,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凭着孟嘉的名望和实才,所以符合这一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
孟嘉被推举为秀才,又做过安西将军庾翼府的功曹,还做过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
孟嘉为人和气而且正派,桓温非常看重他。
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所部参佐官吏全都到齐,他的四弟二甥也都在座。
当时下属官员都穿着军装,一阵风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桓温目示左右及宾客不要讲话,以此来观察孟嘉的举止。
孟嘉开始并没在意,过了好一阵子起身上厕所去了,桓温叫人把帽子捡起来还给孟嘉。
廷尉太原人孙盛任咨议参军,当时在座,桓温命人拿来纸笔,让他作文嘲笑孟嘉。
文章写好后给桓温看,桓温把它放在孟嘉的座处。
孟嘉返回座处,看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
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座的人为之赞叹。
奉命出使京城,被任命为尚书删定郎,他没有接受任命。
晋穆帝司马聃听说了他的声名,要在东堂亲自召见孟嘉,孟嘉以脚疾为借口推辞不去,说自己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皇帝还是下诏命人将他扶入东堂相见。
孟嘉在州府随顺和气,只是凭着自己的正直和顺而待人接物罢了。
家中没有闲杂的客人来往,遇到内心有所感触体悟,就超然驾车,径直去龙山,顾影痛饮,到傍晚才回来。
后来孟嘉因病在家去世,终年五十一岁。
赞语是:
孔子曾说:
“提高道德修养,增进业务知识,是想及时为世所用。
”孟嘉以高洁的情操隐居柴门之时,则美名远扬;出仕做官之时,则道德声誉很高。
天道悠远而人命短促,没能终成大业,多么可惜啊!
仁爱的人必定长寿,这话岂不是说错了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19分)《唐柳先生①文集》后序穆 修唐之文章,初未去周、隋五代之气;中间称得李、杜,其才始用为胜,而号专雄歌诗,道未极其浑备。
至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
如韩《元和圣德》《平淮西》,柳《雅章》之类,皆辞严义伟,制述如“经”,能��②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蔑愧让者,非二先生之文则谁与?
予少嗜观二家之文,常病《柳》不全见于世,出人间者,残落才百余篇。
韩则虽目其全,至所缺坠,亡字失句,独于集家为甚。
志欲补得其正而传之,多从好事者访善本,前后累数十;得所长,辄加注窜。
遇行四方远道,或他书不暇持,独赍《韩》以自随。
幸会人所宝有,就假取正。
凡用力于斯,已蹈二纪③外,文始几定。
而惟柳之道,疑其未克光明于时,何故伏其文而不大耀也?
求索之莫获,则既已矣于怀。
不图晚节,遂见其书,联为八九大编。
夔州④前序其首,以卷别者凡四十有五,真配韩之巨文与!
书字甚朴,不类今迹,盖往昔之藏书也。
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⑤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因按其旧,录为别本,与陇西李之才参读累月,详而后止。
呜呼!
天厚予者多矣。
始而餍我以《韩》,既而饫我以《柳》,谓天不吾厚,岂不诬也哉!
世之学者,如不志于古则已;苟志于古,求践立言之域,舍二先生而不由,虽曰能之,非余所敢知也。
(选自《宋文选》)【注】 ①唐柳先生:
指唐代柳宗元。
②��:
zú,险峻。
③纪:
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
④夔州:
指刘禹锡。
刘曾为夔州刺史,故称。
⑤��:
mó,磨。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病《柳》不全见于世 病:
遗憾B.独赍《韩》以自随赍:
购买C.疑其未克光明于时克:
能够D.求践立言之域践:
踏入解析:
选B。
赍:
携带。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B.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C.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D.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解析:
选B。
要根据语境,仔细揣摩语句的含意。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初唐文章,还留有周、隋等前代浮靡的文学风气;李白、杜甫出现,虽才惊世人,但后来专一于诗歌;直到韩愈、柳宗元,才使唐代文章比肩于汉代文章。
B.作者喜欢韩愈的作品,发现现有的韩愈文集虽然作品齐全,可是字句缺失的现象特别严重,于是有志补齐,经过二十多年辛苦,文稿才差不多定下来。
C.作者认为世上学业有成的读书人,只有认真学习韩、柳的文章,才能成为能够知晓古代历史的人,才能做到“立言”。
D.本文阐明了柳文在当时的重大成就,记叙了求得柳集的经过、翻刻校勘的严格,阐述了刊行它的重要意义,可见作者一生提倡古文的苦心。
解析:
选C。
学者,是指求学的人,而不是“学业有成的读书人”。
“才能成为能够知晓古代历史的人”不符原意。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求索之莫获,则既已矣于怀。
(4分)译文:
(2)既而饫我以《柳》,谓天不吾厚,岂不诬也哉!
(6分)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
第
(1)句中的关键词有“求索”“已”,第
(2)句中的关键词有“饫”“厚”“诬”。
答案:
(1)寻求柳集而无所收获,就在心中放弃这事了。
(2)接着用《柳》文满足我,说老天爷不厚待我,难道不是诬蔑吗!
唐代的文章,一开始并未去除掉周、隋等五代的文风;中间值得称道的李白、杜甫,他们的才华开始因文章见长,但专以擅长歌诗著称,表现于文章的道尚未全部完备。
到韩愈、柳宗元兴起,这以后才大写可与古人媲美的文章,他们的语言(形式)和仁义(内容)相一致,如同花与果的关系,毫不驳杂。
如韩愈的《元和圣德》《平淮西》,柳宗元的《雅章》之类的文章,都是语言严谨、文义严密,表达如经典一样,能够使唐王朝的功德高立于盛汉之前而无所愧让,除了韩、柳两位先生的文章推许谁呢?
我少时就爱看韩、柳两家的文章,常为柳文不能完全地出现于世间而感到遗憾,那出现于世间的,残破零落才有一百多篇。
韩文虽然看得到全部,但字句脱落,在各家文集中数它最突出。
我有志于还它本来面目,然后把它传播开去,于是多次从热心人处寻访善本,前后积累了几十本;找到好的,就加以注释和修改。
遇到出远门,或者别的书没有工夫带,就只随身带着《韩》文。
如果幸运地遇到他人珍藏的韩集,就向他借来校正自己的韩集。
在这方面花费力气,已超过二十四年,文稿才差不多定下来。
而只有柳宗元的文章,我怀疑它未能在当时光芒显耀,不然为什么真文隐藏而不能显耀于世?
寻求柳集而无所收获,就在心中放弃这事了。
没想到晚年,竟见到了柳宗元的书,串联起来有八九厚册。
刘禹锡在书的前面有序,按卷目共分四十五编,真真地能和韩愈的巨著相配啊!
书上的文字很朴拙,不像现在的,大概是曾为人所珍藏的书。
从考证角度看,有的整卷没有遇到错误和脱漏,倘若有一两个废字,也是由于陈旧而磨掉了,对阅读也没有什么妨碍,还能帮助研究考证来求真相。
于是核对旧本,记为别本,和陇西李之才参研校读了几个月,详实后才停下来。
哎呀,老天爷太厚待我了!
一开始拿《韩》文满足我,接着用《柳》文满足我,说老天爷不厚待我,难道不是诬蔑吗!
世上求学的人,如果不立志于学古文就算了;如果有志于学古文,希望进入文坛,倘若不经由学习韩、柳的途径,即使说能够达到目的,但也不是我所敢苟同的。
三、语言运用(11分)19.(2016•广州高二期中考试)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近来,网络上流传着一种名为“人品计算器”的测试软件,虽然版本众多,但其操作方法如出一辙:
输入姓名,然后点击“计算”栏,就会获得人品分值和相应的人品评价。
如果输入“雷锋”,得到的结果却是“雷锋,人品得分:
2。
评价:
算了,跟你没什么好谈的……”。
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低俗无聊的“恶搞”,对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肯定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①软件的制作者尽管特地标明“仅供娱乐之用”②却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通过网络在接触它③“人品计算器”本身就是“恶搞”④但忽略了未成年人并不具备成年人的辨别力和判断力⑤误以为是科学的计算成果A.①④③②⑤B.①②⑤③④C.③④①②⑤D.③②⑤④①解析:
选A。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本题,考生要先通读语段和要求排序的句子,整体把握大意。
①中有“尽管”一词,②中的“却”和④中的“但”都可与之照应,从语意上来看,④和①连接最紧密,因此①④应连排。
利用排除法,考生不难得出答案。
20.(2016•辽宁沈阳高二检测)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怎样拓展语文课堂学习的外延呢?
学完一篇课文后,我们可以把握该作者的写作风格,①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也可以②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其他作者写作的相同题材的作品,从而实现对语文课堂学习外延的拓展。
在阅读时通过比较,找出异同,以便能对文章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鉴赏。
对于节选的课文,老师应提供原著的内容梗概,③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老师再适当指导,并让学生阅读更多的相关作品。
如果能这样学习课文,那么长期积累后学生所学到的将不仅是薄薄的几页课文,语文课堂的辐射范围会更广。
解析:
解答补充嵌入型连贯题,考生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及标志性词语来思考。
对于①处,根据“可以……,也可以……”这个句式可以确定,语段是从“阅读作者的作品”“阅读其他作者的作品”两个角度来阐述“拓展语文课堂学习的外延”的,据此,可以推断①处应该是“阅读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之类的句子。
结合下文的“其他作者写作的相同题材”,可推知②处应该与把握课文内容、题材等相关。
③处的上句是表示措施的句子“对于节选的课文,老师应提供原著的内容梗概”,那么③处应该是“让学生对原著有一个总体印象”之类的表示目的的句子。
答案:
①阅读该作者的其他作品 ②把握该作品的主题③让学生形成整体印象21.阅读下列材料,请以“低头族,你错过了太多太多”为开头,以“抬起头吧!
”为结尾写一段话,对“低头族”提出劝告。
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生动形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10字(含标点符号)。
(4分)情景:
火车、地铁、公交车内的“低头族”越来越多,尤其是包括学生在内的青年人,上车后很快拿出手机,不管路程长短,不论坐着还是站着,人人都眼睛盯着屏幕……低头族,你错过了太多太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抬起头吧!
解析:
本题要求对“低头族”提出劝告,劝告语要具有警醒意义,起到劝说的效果,用语要委婉、得体,符合人物身份。
答案:
(示例)你错过了那晴日阳光斜射在车窗映出的缤纷色彩,你错过了那游子归乡路上深切企盼的眼神。
当你专注于手机屏幕,便阻断了同外界的交流。
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