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678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研究.docx

《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研究.docx

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研究

  摘要:

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宏伟愿景,语言人才要先行。

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对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特点,分析综合评价招生对“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选拔的四大优势,提出两项原则,并建议继续扩大“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的试点范围,加强对完善招生综合评价体系、探索综合评价招生学生入学后培养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综合评价;非通用语人才;招生

  “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需要“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

”民心相通,语言铺路,人才先行。

语言会通中外思想,超越文化藩篱,推动文明创新,是促进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的根本保障,也是服务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支撑。

因此,“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人才选拔的视角出发,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核心,对高校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的原则和建议,供高等教育与管理人员参考。

  “一带一路”倡议对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特点

  1.“一带一路”建设需求语种多,需求数量大

  目前,一般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约有65个,官方语言达53种,涉及九大语系,再加上各国少数民族语言,总的语言数量非常可观。

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就采用了18种工作语言。

而我国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前,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的语种只覆盖了其中的20种。

从供需对接情况来看,缺口非常明显。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各高校开始大规模新建或复建“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专业。

从2015年到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外语本科院校新增备案或审批的“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专业语种数合计超过20种,外语类院校的非通用语语种数量增长迅速。

从招生数量上看,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均有超过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专业招生,招生人数均在120人以上,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带一路”建设对非通用语人才的数量需求。

  2.“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要求综合素质高,专业素养强

  无论是专门语言人才,还是“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都需要精通沿线国家的主体语言和相关地区语言、乃至部族语言,熟悉当地文化、制度、风土人情、历史地理、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选拔采用综合评价招生的优势

  综合评价招生是高校招生改革的重要内容。

综合评价招生的特点是:

高校根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成绩(高校根据自身需求组织的综合素质面试成绩)和统一选拔考试成绩(高考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综合评价招生自2007年由中南大学在湖南省试点开始,至今已有12个年头。

目前,浙江、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已开展系统的综合评价招生改革?

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面向全国较大范围招生。

对于非通用语人才选拔而言,综合评价招生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有助于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

  在普通高考模式下,高校仅能以笔试高考成绩作为录取考生的唯一依据,许多综合素质优秀、外语能力突出的学生因高考分数不能完全体现其素质而与心仪大学失之交臂。

虽然大多数省市在高考外语考试中加入了听力、口试等环节,但仍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外语笔试占绝大部分比重,听力只占一小部分甚至不计入高考成绩;二是外语口试通过率较高,对于非通用语人才的甄选意义有限。

而综合评价招生的测试基本以面试为主,学校综合评价成绩能占到高考成绩30%甚至50%,测试内容包括外语听力、口试、思想品德、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应变能力等多方面,有助于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考察。

  2.有助于选拔到有志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生

  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考生由于担心被退档,基本都会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其中部分学生可能会被调剂到没填报的非通用语专业。

这部分学生在录取前并没有学习这门语言的思想准备,更谈不上根据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长远打算。

学生进校后专业思想不牢固,要么申请转专业,要么勉强学习,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而综合评价招生需要学生提前报名,学生对学校和专业都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说是有志于学习非通用语的。

另外,经过申请、初审、能力测试几个环节,前后三个多月的历程,无形中也加强了考生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考生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办学理念会更加清晰,专业思想更加牢固,学校也会逐步深入了解考生的全面情况,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志愿。

  3.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权

  在平行志愿录取模式下,学校在招生计划的105%内调档,投档考生只要政治合格、体检过关、服从调剂,基本都能被录取,学校对学生基本没有选择权。

而综合评价招生充分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制定相应的选拔办法。

例如: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综合评价,在外国语言能力测试中加入了复语测试,以及对另一种外语的模仿,形式上也分为无领导小组讨论和单独面试,凸显了学校外语专业特色和跨文化交际特色。

  4.有助于中学阶段对非通用语人才的因材施教

  高考对基础教育的指引作用不言而喻。

综合评价招生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普通高考模式,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占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比重,势必将引导基础教育发掘语言天赋人才,并更加重视对学生外语听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的两个原则

  1.国家利益与个人诉求相统一的原则  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需求来说,“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地位,是国家利益的体现。

然而,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来看,学习非通用语不如通用语的就业面广、发展机会多也是目前的现实。

要平衡国家利益和个人诉求,政府需做好对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学校也要在科学规律的指导下,在志愿基础上挑选具有语言天赋的学生,培养其成为多语或“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2.普通高考与综合评价考试互补的原则

  综合评价招生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行统一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但绝不意味着可以替代高考。

事实上,综合评价招生中高考分数仍将占到50%到70%的权重。

同时,综合评价招生也不是另一次高考,综合评价招生应该考察的是平时的能力素质积累,不应再给考生增加额外的学业负担。

所以,综合评价招生在考试方式的选择、考试题目的命制、评价标准的确定等方面都应与统一高考制度有所区别。

简而言之,综合评价招生就是要考查统一高考所不能考查到的、学生不用刻意训练的综合能力素质和专业发展潜能。

  “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的建议

  1.扩大“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招生的试点范围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也是外语人才培养的全面深化。

自2009年教育部取消非通用语专业单独招生后,外语类院校的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只能从保送生或普通高考生中选拔。

随着保送生人数的逐年减少,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生基本来自普通高考。

正如前文所述,部分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出现专业思想不牢固、学习动力不足、就业专业不对口现象,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目前,全国仅北京外国语大学1所高校在全国22个省市进行非通用语综合评价招生,每年也只能招收200余名非通用语专业学生。

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等少数院校在本地进行非通用语综合评价招生。

其余外语类高校均未开展综合评价招生,与外语类高校近三年大量新建复建非通用语专业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

建议有关部门增加综合评价招生外语类高校数量,扩大非通用语综合评价招生省市,以期选拔到更合适的非通用语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2.完善科学合理的“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综合评价体系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应该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师资结构、发展规划来改革学生评价模式,完善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确保生源质量。

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还要选择适合的方式对其外语表达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学习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等多种内在素质进行科学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坚持面试,杜绝仅凭笔试成绩和高考成绩录取考生的情况,面试的形式应多样化,应包含个人陈述、命题回答、小组讨论等环节,这样便于不同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在评价时间上,不能仅局限于每个学生面试的几十分钟,还要对学生的整个高中学习生涯进行科学的考察和了解,将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历年成绩、社会实践记录、自主学习成绩、参加社会活动情况等纳入考察范围。

  3.探索综合评价招生学生入学后培养管理模式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重要的使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招生质量的好坏。

对综合评价招生选拔的优秀学生需要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教务部门要做好学生入学后的专门管理、跟踪调查工作,形成招生与培养联动机制,探索对综合评价招生选拔的各类学生的培养机制,为综合评价招生考生进校后发挥其专业潜能和创新潜质提供发展平台和环境。

  综上所述,综合评价招生是推动高考制度改革的有力推手,是“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选拔的有效路径。

今后应遵循国家利益与个人诉求相统一、普通高考与综合评价考试互补的原则,继续扩大“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选拔的试点范围,加强对完善招生综合评价体系、探索综合评价招生学生入学后培养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许晔.施行综合评价录取推动招生机制改革―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改革为例[J].中国考试,2017

(1):

14-18.

  [2]边新灿.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改革的发展历程、模式和价值取向―兼与自主招生的比较[J].中国考试,2016(8):

14-22.

  [3]王辉,王亚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状况[J].语言战略研究,2016,1

(2):

13-19.

  [4]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J].语言战略研究,2016,1

(2):

26-32.

  [5]沈骑.“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战略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5):

9-13.

  [6]吕慈仙,乐传永.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的分析―基于利益博弈的?

角[J].教育研究,2014,35

(1):

98-104.

  [7]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2015-03-29)[2018-05-02].http:

//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生办公室)

  [责任编辑:

苑聪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