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考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册中图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663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7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练考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册中图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练考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册中图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练考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册中图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练考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册中图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练考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册中图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练考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册中图版必修1.docx

《学练考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册中图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练考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册中图版必修1.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练考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册中图版必修1.docx

学练考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练习册中图版必修1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1.下列物质中称为矿物的有(  )

A.铅笔芯

B.玻璃

C.食盐

D.蔗糖

2.关于变质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浆岩经过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变质岩

B.常见的变质岩有石灰岩变质成的大理岩、砂岩变质成的石英岩等

C.岩石发生变质的条件是温度上升、压力降低

D.变质岩是喷出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直接形成的

3.关于矿产和矿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矿物分布的地方就有矿产分布

B.有一些岩石本身就是矿产

C.含有矿物的岩石就是矿石

D.矿物富集后就形成了矿产,如:

石灰岩、煤、花岗岩、大理岩

龙里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

读图回答4~5题。

图L211

4.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5.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岩、风力侵蚀

B.岩浆岩、流水堆积

C.沉积岩、冰川侵蚀

D.沉积岩、流水侵蚀

6.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7.下列关于地层和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层总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

B.不含化石的地层是最新的

C.根据化石可以确定地层顺序和年代,却无从考证当时的地理环境

D.根据化石确定地层顺序和年代的基本原理是生物进化具有阶段性和不可逆性,即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进化

8.下列岩石名称与所属岩石类型相符的是(  )

A.方解石 岩浆岩

B.大理岩 沉积岩

C.石灰岩 沉积岩

D.砂岩 变质岩

下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图L212

9.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⑤D.④⑥

10.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板岩

11.①处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

A.含有生物化石

B.有较多的气孔

C.由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

图示为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岩浆、喷出岩、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数字代表各种作用,读图完成12~13题。

图L213

12.试判断,图中代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字母是(  )

A.a、bB.c、dC.d、eD.a、e

13.图中对应变质作用和重熔再生作用的序号是(  )

A.①②B.③④C.④①D.②③

1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

图L214

(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______________过程,形成A________________岩,A受到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B______________________岩。

(2)A和B岩石,在____________条件下,发生③____________作用,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______________岩。

(3)各类岩石在地幔深处发生④________________作用,又成为新的____________。

(4)从________________到形成各种______________,又到______________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15.读下图,其中标号①箭头表示变质作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L215

(1)图中有一个箭头的方向画错了,请指出并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

(2)根据箭头方向,将图中数字表示的地质作用填写在空格内:

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重熔再生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3)人类的下列活动分别采掘的是哪一类岩石:

①采掘烧制石灰、水泥的原料(______________);

②采掘花岗岩,加工成各种建材(____________);

③采掘汉白玉,作装饰材料(________________);

④找化石(________________)。

16.读岩浆岩生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L216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岩,B处为________岩。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适当位置,并指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________岩。

(4)A、B、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层A、B的形成顺序是________。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L217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意义:

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

(2)图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字母________,其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________作用。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1.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

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D.搬运作用

2.“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主要受到的地质作用是(  )

A.内力作用B.搬运作用

C.侵蚀作用D.沉积作用

3.下列词语,从地质作用的观点看,正确的是(  )

①水滴石穿②沧海桑田 ③稳如泰山 ④坚如磐石 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A.①②⑤B.①③④

C.②③⑤D.①④⑤

4.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B.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而成

C.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5~7题。

图L221

5.图中a地所属地质构造是(  )

A.山岭B.向斜

C.背斜D.地堑

6.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中a、b、c、d四地,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是(  )

A.aB.bC.cD.d

读板块示意图,完成8~9题。

图L222

8.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他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9.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多火山活动,图中与此相关的板块是

A.aB.bC.cD.d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图L223

10.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11.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12.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①~④岩层由新到老),正确的是(  )

图L224

A.甲图中a处为向斜

B.乙图中地壳运动有上升、下沉几次反复

C.丙图若③岩层含有石油,钻井宜选b处

D.丁图中有三类岩石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读下图,回答13~14题。

图L225

13.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B.②C.③D.④

14.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

A.风化B.侵蚀C.搬运D.沉积

15.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

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图L226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图L227

(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A地区属________板块,B地区属________板块,31°N纬线除穿过此两大板块,还有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

(2)科学家发现,B所在高原每年以3~7mm的速度向北移动,此次大地震也与此有关,试说明移动的原因。

 

(3)填表回答:

①②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典型地貌类型

外力作用

17.我国南方某中学研究小组,对学校附近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并绘出如下地质构造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L228

(1)甲处地质构造的形态为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乙处成谷的原因。

 

(3)丙处是否适合修建水库?

为什么?

 

1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L229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

(2)B图是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__地区;近年由于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动,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

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该图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云雨雪等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②纬度越高对流层厚度越大 ③飞机、卫星等航天器主要在这一层飞行 ④这一层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面 ⑤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所以空气对流运动旺盛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D.④⑤

读图,回答2~3题。

 ①    ②    ③    ④

图L231

2.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3.同纬度的②地与③地相比,②地(  )

A.冬季气温较低B.夏季气温较高

C.气温年较差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