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语文百题竞赛试题 浙教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896027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语文百题竞赛试题 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九年级语文百题竞赛试题 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九年级语文百题竞赛试题 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九年级语文百题竞赛试题 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九年级语文百题竞赛试题 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语文百题竞赛试题 浙教版.docx

《学年九年级语文百题竞赛试题 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语文百题竞赛试题 浙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语文百题竞赛试题 浙教版.docx

学年九年级语文百题竞赛试题浙教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34月百题竞赛试题浙教版

卷首语:

要重视积累,并经常性地开展阅读、写作活动,加上细心的品味和大胆、合理的想象,语文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

在这里,我们为同学们提供展示才华的空间,树立信心,细心思考,用心体验,这是最重要的!

1、积累与运用:

(共54分)

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竞争背叛截然不同各书己见B、枯燥布署虚无缥缈郑重其事

C、陷井剪辑优胜劣汰雄伟壮丽D、蔓延提纲庸人自扰千锤百炼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富强、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梦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处心积虑,死而后已。

B、他对这一切不以为然,把他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抺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C、中国男篮以大比分输给西班牙队后,姚明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

D、就在成君亿美滋滋地打着名著的主意时,《麻辣水浒》《经济学演义》等跟风书和《成长力》等“本土”经管书、励志书也纷纷出版——跟风出版让人一言难尽。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煤炭生产企业都要尽快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避免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不再发生。

B、大学招生所采取的“择优录取”原则有利于鼓励青年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公平竞争的好风气。

C、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真正喜欢阅读中外名著的中学生并不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就显得非常重要。

D、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城市形象标志设计意义重大。

这不仅需要政府和设计机构的努力,还需要全体市民的广泛参与和认同。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从这一意义上看,我们_______不能说云南纳西族人保存至今的东巴文字没有价值,但这种古老的象形文字系统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却难以发挥更大的影响。

(2)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_______群体关系,运用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感情,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3)但是在场有一个人对孩子们打架事件的_______非常过度,这就使事件有了另外一个高潮,一个戏剧性的高潮。

A、固然调整反映B、固然协调反应

C、当然协调反映D、当然调整反应

5、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宋代人,他的作品还有《岳阳楼记》。

B、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D、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6、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纪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

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7、你对下列作家的情况熟悉吗?

哪一项说法正确?

A、《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B、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和散文成就都很高,在《马说》一文中他慨叹道: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诗人、学者。

他的诗充满奇妙的想像和丰富的联想,代表诗集有《女神》《繁星》。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8、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2分)

(1)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2)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9、填空

根据下列成语、诗句、对联。

填写出相关的人物,或作家姓名,或诗文篇目。

(5分)

①择善而从()

②王侯无种英雄志,燕雀喧喧安得知。

()

③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10、读对联,要注意揣摩其中的寓意。

下边是某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题写的两副对联,请写出此人具体有哪些兴趣爱好。

(4分)

A、品韵方晓丝竹雅①()

执毫始觉草篆神②()

B、和二弦撷趣生旦净①()

调七彩寄情梅竹松②()

11、文化常识填空。

(任选两个来完成)(4分)

①“文房四宝”指:

②“岁寒三友”指:

③“五岳”指:

④“四大名著”指:

12、(3分)古代称男子二十岁左右为弱冠之年,三十岁为______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______之年,六十岁为_____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13、默写:

(24分)

1、①,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千里共蝉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④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

⑤关关雎鸠,。

(《关雎》)

⑥,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⑦,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⑧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⑨,铁马冰河人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⑩,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2、①古人说:

“人人共有之意,共见之景,一经说出便妙。

”韩愈从人们常见的细雨新绿中觅得早春的踪迹,尽得其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道出此意境的诗句是:

“,”。

②九年的学习生活使同学们饱享含英咀华之芳,尽得奋进腾跃之勇,面对新的学习召唤,我们早已翘首以待,信心百倍,请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

③“酒”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如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杜甫用“,”写出了自己一释积郁、饮酒高歌的狂喜之态;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用“,”表

达了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④辛弃疾的《破阵子》中,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生动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⑤“”、“”,《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以”所作的这两种回答,可以让我们领悟到什么是文学的审美特征。

⑥《弟子规》中有句经文: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

省,有则改,无加警。

”《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

,。

14、名著阅读(6分)

①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①》《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②(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③的想法。

②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宋江道了一个偌,携了晃盖手,便投侧边小房里来。

晃盖问道:

“钾司知何来的慌速?

’’宋江道:

“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

如今黄冈事发了!

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六人。

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领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并本州文字来捉你等七人,道你为首。

天幸撞在我手里!

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来报你。

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

我回去引他当厅下晃公文,知县不移时便差人连夜下来。

你们不可担阁,倘有些疏界,如之奈何!

休怨小弟不来救你。

”死盖听罢,吃了一惊,道:

“贤弟,大恩难报!

”宋江道:

“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

我便回去也。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_(人名)。

(2)请写出选文中晃盖所说的“大恩”是什么?

15、2010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提取了新词500条。

继2009年“被××”“楼××”“××门”“××族”广为流传之后,2010年“××姐”“××哥”“××帝”“××体”以及由“微博”衍生出的“微××”特别活跃。

如“微博控”们运用“微博体”写“微小说”,看“微喜剧”,读“微新闻”,进行“微访”。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人们走进了一个不再设有严格意义的“把关人”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

新词语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活泼。

同时,各种传媒通过热字、热词、流行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的做法也愈演愈烈。

2010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中使用,引发舆论震撼。

(1)请给以上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2分)

(2)依据以上信息,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文中所涉现象的认识。

(2分)

二、现代文阅读:

(共39分)

(一)、现代文阅读常识题(每空1分,共14分)

1、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描写、描写、描写等。

2、说明文说明顺序有顺序、顺序和逻辑顺序。

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等(一般是三个字)

4、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等。

5、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等。

(另外再写出两种)

6、论证的基本方法:

论证、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二)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12分)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

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

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

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

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

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

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

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

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

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

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

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1、理解。

虽然关门、叩门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从中能窥见一个人的人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

从如下几种关门情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是怎样的一种人?

(3分)

(1)离开时将门轻轻一合,发出一声清响:

 

(2)离开时从不关门,等一阵乱闯的风:

(3)离开时“砰”地一声关上,发出巨响:

 

2、体会。

本文反映了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作者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哪几件事来表现这种情?

(3分)

3、揣摩。

文中划线的句子写得很好,试品味其妙处。

(2分)

4、探究。

有人认为本文主要的笔墨是写“关门”,而第⑧段却写“叩门”,有离题之嫌,是多余的。

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4分)

(三)也要学会的另一课(13分)

(1)这一课没有哪个学校开设,这一课却人人都应学会,这一课叫:

学会认输。

(2)学会认输是什么?

一个人如果听惯了这些词汇:

百折不回,坚定不移,前仆后继,永不言悔……那么,他需要学会认输。

(3)学会认输,就是知道自己在摸到一张臭牌时,不要再希望这

一盘是赢家。

只有傻子才在手气不好的时候,对自己手上的一把臭牌说,咱们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胜利。

当然,在牌场上,大多数人在摸到一张臭牌时会对自己说,这一盘输定了,别管它了,抽口烟歇口气,下回再来。

可在实际生活中,像打牌时明智的,却少之又少。

想想看,你手上是不是正捏着一张,舍不得丢掉?

(4)学会认输,就是在陷进泥塘里的时候,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得离地开那个泥塘。

有人说,这个谁不会呀!

不会的人多了。

那个泥塘也许是个“国营单位”,也许是个投资项目,也许是个“三角”或“多角”恋爱,也许是个当作家的梦。

有的人在这样的泥塘里是怎样想的?

他们会想,让人家看见我爬出来一身污泥多难为情呀;会想,也许这个泥塘是个宝坑呢;还会想,泥塘就泥塘,我认了,只要我不说,没人知道!

甚至会想,就是泥塘也没关系,我是一朵荷花,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也!

(5)学会认输,就是在被狗咬了一口时,不去下决心也要咬狗一口;就是在被蚊子咬了一口以后,不到蚊子法庭去讨公道。

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不懂,有不是傻子。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被另一类狗咬以后,很难做到不去跟狗叫劲。

至少我们常见到这样的人,他不承认现实中有“蚊子”和“走狗”,他永远都在抱怨蚊子的可耻和狗的卑鄙,到处像蚊子一样地与蚊子喋喋不休,并且总是张口就来一句“狗日的,气死我了……”来证明他正与狗在讲理。

(6)学会认输,就是上错了公共汽车时,及时地下车,另外坐一辆车。

这也好懂,只是人们这样的行为,一旦在公共汽车上出现,自己就不太愿意下车了。

比方说,如果是一桩婚姻,一个写了一半的剧本,一个正从事的发明,难!

于是就努力向售票员证明是他的错,是他没有阻止自己登上汽车;于是就努力说服司机改变行车路线,教育他跟着自己的正确路线前进;于是就下决心消灭这辆汽车,因为消灭一个错误是件伟大的事业;于是说坚持坐到底,因为在999次失败后也许就是最后的成功。

(7)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被高昂而光彩的词汇弄昏了头,以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坚持死不认输,从而输掉了自己!

学会认输应该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臭牌教过我们,泥塘教过我们,蚊子和狗也教过我们,只是我们一离开这些老师,就不愿意从上错了的车上走下来。

也真奇怪了。

(8)其实,在人生的征途中,常有竞争和角逐,也有奋斗与拼搏,着实需要百折不挠、矢志不移、永不言败……但试想,面对不利的现实,深知自己不敌对手,还一味地跟人家拼斗又有何益呢?

而懂得认输,避开锋芒,激流勇退,不进行无益的竞争,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才是智者的风范。

这种认输并不是自认失败,而是暂时性的稳定脚根;这种认输并不是放弃追求,而是退一步去重新审视局势;这种认输能使自己的心灵空间更广阔,且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充分的休息调整,以便更好地寻求成功的契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第3、4、5、6段都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说说其表达效果。

(3分)

3、联系全文,看看如何学会认输?

(3分)

 

4、联系实际,说说你是否同意本文的观点。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诗是由当前所激发出来的对未

来的憧憬。

(2分)

(2)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2、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3分)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3分)

四、文言文阅读:

(40分)

(一)五柳先生传(12分)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

汲于富贵。

3、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4分)

4、有人说:

“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2分)

(二)狼(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

1、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屠暴起(暴躁)

 C、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止增笑耳(只有)

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C、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

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

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

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三)善呼者(8分)

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

“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

”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

“臣能呼。

”公孙龙顾谓弟子曰:

“门下故有能呼者乎?

”对曰:

“无有。

”公孙龙曰:

“与之弟子籍!

”后数日,往说燕王。

至于河上,而航在一汜。

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者来。

(《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

①公孙龙:

战国时赵人,姓公孙,名龙,字子秉,名家代表人物。

②汜:

河岸。

1、下面是从古汉语词典中查出的“游”字的4个义项,请为“龙不能与游”的“游”字选择一个正确的义项。

()

A、游玩,游览B、游历,游学C、交往,交际D、游走,游动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衣服)B、公孙龙顾谓弟子曰(回头)

C、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原本,原先)D、往说燕王(游说,劝说)

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与之弟子籍。

A、和他的弟子一起登记。

B、给他弟子的身份。

C、和他弟子籍贯相同。

D、给他弟子的书籍。

4、请对“公孙龙”(或“善呼者”)的所作所为,作一简评。

(四)农夫耕田(10分)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

行者见而曰:

“甚矣,农之惰也!

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

”农夫曰:

“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②乎?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

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

“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农夫曰:

“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

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

”行者服而退。

【注释】①息:

呼吸。

②术:

方法。

③竟月:

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行者解衣下田()

(2)气竭汗雨()

(3)谓农夫曰()(4)行者服而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甚矣,农之惰也!

(2)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

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2分)

 

四、表达与交流

随着慈善活动在我国的不断开展,慈善家、慈善行为愈来愈赢得社会足够的敬意,也成为引导社会向善的重要力量。

但最近由于个别行善人靠慈善活动捞取名声,为公司盈利服务,这样的“灰色慈善”引起大家的热议。

有人认为应给“灰色慈善”多一点宽容,民营企业家行善的不纯动机抹杀不了他们的慈善行为;也有人认为社会不应该接受“灰色慈善”者的捐款,因为他们的行善动机有问题,

有悖于行善的高尚。

请你就此发表看法,并作简要分析,不少于100字。

(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