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调研报告十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5566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乡调研报告十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下乡调研报告十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下乡调研报告十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下乡调研报告十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下乡调研报告十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乡调研报告十篇.docx

《下乡调研报告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乡调研报告十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乡调研报告十篇.docx

下乡调研报告十篇

下乡调研报告(十篇)

下乡调研报告一

为切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帮忙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潜力,促进我县小学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根据县教研室工作计划精神,从3月16日~6月15日,对全县小学进行重点调研的工作方式,深入各小学开展进课堂听课、参加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透过调研,掌握全县小学课堂教学现状,查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成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们先后对八个乡镇和县城的13所小学进行听课指导。

透过深入农村小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多少年来,教师用课程标准提出新理念引领小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很大变化,教师的确在努力改变着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善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了明显提高。

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改以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村小听课中,大部分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资料创设一些有效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我们眼界大开。

如,台吉镇中心校于艳华老师上二年级《方向与路线》这节课,在导入部分创设生活的情境。

把书中辨认方向的情景改为校园内部情景,出示图后问:

学生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本校的校园花坛)以校园花坛为中心学习辨认八个方向。

透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学生从看到校园内的照片激发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有效学好八个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重视有效操作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实践操作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潜力,透过观察、实验、操作、想象、模拟、设计、思考等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来理解新知,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资料。

如,台吉镇中心校吕彩华老师上三年级《分一分》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透过试一试、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涂一涂等活动来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让每个学生经历过程和体验成功,不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潜力,而且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注重有效学习方式体验成功快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个性强烈。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方式,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外界探究性活动。

因此,要让学生用探索的学习方式去探究新知,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潜力,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如台吉镇中心校刘兴阁,教学有风格,在上五年级《合格率》这节课,紧扣自编的一首儿歌“要求合格率,其实很简单,分母是总共的,分子是合格的,结果是一个百分率。

”改变以往学生单一,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透过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根据次儿歌自主探究出勤率、发芽率、出粉率等等,在思考中,体验快乐,获得知识。

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到村小听课,听的都是常规课。

但教师都能努力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学习方式。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课堂教学资料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透过多媒体的声、像画面,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

用情境的外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

如台吉镇中心校刘刘雪梅老师,在上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这节课,能有效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电脑上购物操作,体会应付的钱、付出的钱、与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

很有效果,做到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虽然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学策略僵化,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他们的心是真诚的,这一辈子哪都不想去,就想为村小奉献一辈子。

然而,这一辈子哪都没去过,出外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

教研员的到来使他们兴奋不少,在纯真中感受真和善,体味苦与甜。

能够说一部分教师对课改新理念把握不到位,注重形式,忽视本质。

出现了不少制约课堂实效性和影响教学质量的新问题、新困惑。

实事求是地讲存在问题也不少:

1、有些课堂教学资料被机械的情境所套住,牵强附会地联系生活实际,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2、教师钻研教材不够,想法太随意,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编写意图。

3、在部分教师课堂上,学生分组学习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

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交流,缺乏平等的沟通,没有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4、在部分教师课堂上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有的教师不惜花费很多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有效

5、课堂练习设计缺乏层次性和趣味性。

形式单一。

知识的提升拓展不到位。

6、在部分教师课堂上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看教学有条理,实质上这是传统以师为中心,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用心互动和合作探究。

7、部分教师应对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缺乏应变潜力,教学语言不够准确,缺乏幽默诙谐,规范、精练的语言。

8、从课堂教学上看出教师平时不爱教研,缺乏科研教研意识。

9、对师校单元测试卷不能做到及时使用,更谈不上研究试卷,忽视了检测,影响有效教学。

总之,透过深入村小的调研活动,是我们更加坚定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生命。

探索和建立和谐的有效课堂教学之路,是我们的职责。

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使双基训练更扎实,教学容量更厚实,学生思维更活跃,教学方式更灵活,课堂教学更有效。

下乡调研报告二

目的:

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和整个模式是如何运作的。

对象: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唐马寨镇刘陀村全体村民,重点是涉及循环经济环节的农户。

方式:

以口头聊天,笔记记录的方式。

过程:

(1)前三天基础调研,了解村子的整个状况,确定每个人专题调研的主题,后三天有目的的进行专题调研;

(2)两人一组去村子的各个组,晚上回来大家交流并汇总信息;

(3)提出村子里发展出现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及改善措施;

(4)完成调研报告。

摘要:

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以后,各国纷纷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但是当经济社会发展到这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发展循环经济越来越被更多的国家所倡导和采用。

引言:

为了解农村发展现状,拓宽大学生视野,20某某年十一,我社团同辽宁科技大学民生之窗以及沈阳理工大学志愿者服务队一齐来到辽阳县的刘陀村,进行公益活动,并做了关于循环经济的调研。

正文:

一、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超多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透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转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增长。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有限的资源决定了我国务必发展循环经济;

2、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我国务必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3、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1、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发展战略;

2、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3、实施清洁生产能够实现环保与经济的“双赢”。

四、刘陀村基本概况

1、基本状况

刘坨村共4个屯,7个组,2470人口,党员54名,用心分子14名,每年接收2名党员。

总土地面积6000亩,水田5000亩,旱田400亩+大棚占地600亩=1000亩。

现有大棚400个,3个造酒厂,1个草场,1个薄板厂,2个养牛场。

2、过去状况

刘坨村地处辽阳市最西南,东有太子河,西有浑河,6条坝,是全省防汛重点。

六十~七十年代,村子最落后,村民住的是土房、草房:

七十年代以后“里生外熟”,里面为草房,外面是砖。

全村土路,且老年人居多,吃穿不保。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内发展有了起色。

3、发展概要

2022年,村屯建设整治开始发展

2022年,村民集资10多万元+争取国家补助资金20万元=刘坨小学+美化校园

2022年,四位一体大棚的使用和推广种植、养殖~粪便~发酵~日常生活

2022年,道路整治(因为1995年发洪水,当时刘坨村为全县养猪第一村)

经过2022、2022、2022年三年努力,建板油路7580米,覆盖4个屯,7个组,栽种榆树4000株,花草3000株

2022年,建造秸秆气化站

2022年,安装有线电视,建造文体广场,进行村部整治

(十七大之后,辽阳市入围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有134个,刘坨村为其中之一)

2022年,群众集资建住宅楼一栋

4、合作社

蔬菜合作社:

2022年开始运营,社员300多人

农机合作社:

2022年建立,社员33人,拥有包括收割机在内的农机16台(国家农机补助30%,每台车补助约1万元)

五、刘陀村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水田与旱田

刘陀村共有水田5000亩,旱田400亩,大棚用地600亩。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两种。

由于该地区位于浑河和太子河之间,灌溉充足,水稻和玉米年产量很高,主要销售给当地酒厂,用作酿酒的原料。

稻草用作自家做饭的引柴,有大棚的人家用来制作大棚的草帘子,其余的卖给当地的草帘厂;玉米秸秆扒掉玉米后就地点燃,留下硬杆子做柴草用。

2、草帘厂

刘陀村拥有一家草帘厂,每一天生产草帘500多个,前一年存50万元2022吨稻草,在8,9,10三个月份加工完毕,雇佣十多个工人,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本村及附近村子的稻草,除去被鞍钢收购和农户自用外,其余50%都被草帘厂收购,制作出的草帘子销售给本村子的大棚和附近其他大棚!

3、大棚

该村子共有大棚四百个,占地600亩,主要经营蔬菜(西红柿和豆角)、水果(葡萄)、花卉(百合)。

20某某年,村子里建设了25个“四位一体”大棚,集养殖、种植和生活于一身,村民的住房连着大棚,大棚有一小部分用来养殖,粪便作为地下沼气发酵的原料,沼气用来发电和燃料,其余大部分用来种植,成构成局域小循环!

4、酿酒厂

刘陀村共有3家酿酒厂,以前主要采用传统方式生产,此刻开始采用新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

生产的酒主要有大米酒、玉米酒、高粱酒和小米酒,原料几乎全部来自当地,还有很多商贩从外地运送,产品用大桶装,销往当地小商铺,有的还被运到大连、山东等地。

酿酒留下的酒糟卖给养牛的养殖户。

5、养牛场

该村子共有两家养牛大户,散养的也不少。

两大户每户都有上百头牛,以小牛育肥为主,主要喂粉碎的玉米秸秆掺和酒糟以及其他饲料,牛粪卖给大棚用来做底肥。

六、总结:

水稻、玉米→酿酒→酒糟→养牛→牛粪→大棚肥料

水稻→稻草→草帘子→用于大棚

大棚养殖→粪便→沼气→照明、燃料

七、刘陀村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出现的问题

1、大棚的西红柿有裂缝的就扔掉了,很是可惜;

2、酒厂生产的酒全是用大桶装的,没有自己的品牌;

3、很多大棚下的沼气已经设备老化或者长期不用,现已经不能正常使用了;

4、村中还有养殖鸭子的,粪便直接用来填土坑了;

5、村子中有很多废弃的池塘,快发臭了。

八、针对刘陀村出现的问题的一些治理措施

1、能够建设一个西红柿加工厂,如:

西红柿酱、西红柿饮品等,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当地生产的西红柿能够就地销售;

2、酒厂能够加大技术创新,采用新设备,酿造精装酒,打造自己的品牌;

3、对已经损坏的沼气设备进行维修,并及时的进行维护;

4、寻找鸭粪的新用途;

5、增加池塘水的活动性,能够在池塘内进行养鱼。

结束语:

透过对辽阳县刘陀村的调研,证明我省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初步完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小问题,还有待解决。

发展循环经济,还需要各方面的一齐努力。

下乡调研报告三

7月2022日,我对村进行了帮扶前期工作调研,深入村召开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会,听取村两委对本村状况的回报和发展经济的推荐和设想,深入15户农民家中进行家庭状况,收支构成和增收思路的抽样调研。

综合思考,该村的具体状况和帮扶思路如下:

一、开展驻村帮扶的重要好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县开展干部下乡驻村帮扶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用心性,构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

透过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

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帮扶村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构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病致贫得到新保障,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

二、村基本状况

村位于某某县东某某,全村户,口人,耕地面积亩,有名党员,畜牧业以养某某羊、牛为主,羊存栏2022只,牛存栏20头,20某某年农民人均收入元。

近年来,村两委干部努力为村民办好事,多办事,完成户通自来水,架通商低路线,争取主管部门,使通信到达畅通。

村民以户栽植核桃幼树100亩。

三、当前经济发展与基础建设中存在问题

1、调研中干部群众对帮扶主要有两方面要求,一盼送致富技术,二盼搞好道路基础设施。

2、产业发展中其中养羊一项虽存栏2022余只,但只有8户村民养殖,规模不大,品种不纯。

3、对已栽植的核桃幼树100亩,缺技术修剪。

4、由于无保护人、自然灾害、山害、土地种植粮食作物,收入已经是很小。

5、基础建设方面,四个自然庄11公里街道村庄路全是泥土路。

四、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收、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新形势下搞好驻村帮扶工作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兴农富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针对驻村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状况和新问题,创新理念、创新载体、创新资料、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多策并举、真抓实干、全面推动驻村帮扶工作。

根据村实际,如何开展帮扶工作我认为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

对该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加强精神礼貌建设,经过三至五年努力把村建设成为小康先进村。

今明两年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为以后奠定基础。

1、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帮忙村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措施,要使这个村规划家喻户晓,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用心性。

2、联系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作务水平。

3、把脊薄的荒地栽植黄花药材树500亩。

4、把土地连续栽植核桃树200亩。

5、二到三年某某羊养殖户增加到10户以上。

新建养羊园区一个。

6、与交通主管部门要求,2年完成硬化四个自然村庄路11公里。

7、修建太阳能洗浴一座。

建图书室和农民文化活动室。

8、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进程,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级管理新机制。

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争当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潜力强的双强党员,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的“五好”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透过多种渠道,帮忙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增强基层党支部带领农民致富的潜力,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调动农民参政议事用心性,共同决策村级大事,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下乡调研报告四

一、某某村基本状况

某某村位于拐儿镇南部,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

全村1012人,国土面积9600亩,耕地面积2400亩,20某某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

二、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提到了许多当前村里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包括水利、文化、卫生、禁牧、核桃产业、农村合作医疗、宅基地审批等各个方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是农村合作医疗问题。

村民反映村卫生所药品价格高,除报销下来的药价费用后比在县城药店买同一种药的价格还高,政策落实存在偏差,农民没有得到实惠。

二是道路硬化问题。

近年来,某某村核桃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核桃园道路大都是土路,大型机械上不去,生产不方便,严重制约着核桃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同时,村里原先的水泥路面损毁比较严重,到处坑坑洼洼,急需修补。

三是水利设施问题。

某某村由于村群众资金短缺,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饮用水只能从外地挑、拉,村里一半人口存在饮水困难。

同时,由于核桃基地、河滩地的蓄水灌溉等水利设施跟不上,直接影响了核桃基地建设。

四是核桃园管理问题。

村民反映,由于缺乏核桃树管理技术,许多核桃树出现了“黑皮”病,有些已经枯萎死亡,急需科技下乡和技术培训。

五是林牧矛盾问题。

某某村核桃产业发展起来才二三年时间,核桃树大部分都是二三年的幼苗,村里有二三户人家养羊(数量在150只左右),上山放牧时羊经常对核桃苗进行啃咬,导致核桃幼苗死亡状况比较严重,需实施禁牧或固定规范养殖放牧区域。

六是文化活动场所缺乏。

某某村人口较多,但村里文化设施陈旧,没有一个专门供群众进行文化娱乐的场所,农民文化活动类型少,文化活动单一。

七是移动基站信号不稳。

某某村有移动一个基站,由于设备故障的原因,个性是经常出现遇到雷雨天气停电后不能再启动,信号间断的现象。

八是村民宅基地审批价格高。

村民反映村里宅基地审批价格过高,一块宅基地到达了3.8万元,由于村民经济潜力普遍比较有限,对村民而言已经是相当大的一笔开支(村里存在三代人住在一个院落的状况)。

三、解决措施

由于村民反映的问题纷繁复杂,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在召开座谈会的过程中,我本着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安排县纪委工作人员协调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