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阅读社会风尚类.docx
《九年级阅读社会风尚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阅读社会风尚类.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阅读社会风尚类
学员编号:
年级:
初三课时数:
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语文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T课内社会风尚类文章
C社会风尚类文章阅读技巧
T上海近年模考题汇总
授课日期及时段
2015年月日
教学内容
一一、课文中那些彰显的社会风尚
哦,冬夜的灯光
我和我的妻子珍妮特抛下我们自己的诊所,离开我们舒适可爱的家,来到八千公里外的加拿大西部,这个名叫奥克斯的荒凉小镇。
这里十分偏僻,天气很冷,但是我们感觉到我们生活的地方是辽阔无垠,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我记得一个冬日之夜,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说只有他一个人在家,而婴儿正在发高烧。
虽然汽车里有暖气,他也不敢冒险带婴儿上路。
他听说我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因此请我上门去给他的婴儿治病。
他的农场在十五公里外,我要他告诉我怎样去法。
“我这里很容易找到。
出镇向西走六公里半,转北走一公里半,转西走三公里,再……”
我给他搞得胡里胡涂,虽然他把到他家的路线再说了一遍,我还是弄不清楚。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
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看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
我会把开着车头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得到了。
”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办法,我觉得不错。
启程前,我出去观察了一下阿尔伯达上空广阔无边的穹隆。
在冬季里,我们随时都要提防风暴,而山上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寒天下雪的证兆。
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不知道它的危险性的。
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
果然,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
当时,一入夜荒野都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候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
这婴儿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
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农人交代怎样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
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在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路回去呢?
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
那衣人对我说,如果回家不方便,可以在他家过一夜。
我婉言谢绝了。
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病家来求诊。
我壮着胆子启动引擎,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满怀着恐惧。
但是,车子在道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就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沿途农家的灯都仍然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回去。
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着我……我沿途听到的,只是汽车发动机个断发出的隆隆声。
可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这是我开始领悟到了阿瑟·查普曼写下这几句诗时的意境:
那里的握手比较有力,
那里的笑容比较长久,
那就是西部开始的地方。
——《哦,冬夜的灯光》
2、同步题型分析
1.文章以“冬夜的灯光”为题,有着怎样的含义?
2.文章最后引用阿瑟?
查普曼的诗,有什么作用?
3.细读文章描写小镇和冬夜的语句,分组讨论:
这些描写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外,还有怎样的作用?
一、专题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社会风尚类阅读理解考察的目的
在社会这本百科全书里,“道德情操”是极为重要的一章。
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德的渴望日益强烈。
无论阅读还是写作的命题,都在日益加大对这一方向的考查力度:
或崇尚美好品德,引导考生培养诚信、善良、热情、奉献等美好品质;或陶冶美好情操,鼓励考生加强阅读,重视对美好情感的体验。
像“责任”“合作”“信任”“微笑”“感恩的心”“承诺”“诚信”“奉献的美丽”“关爱”等,均是值得广大学生关注的道德情操类主题。
社会风尚实指社会风气,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状况的综合反映,是人们精神面貌的总体表现。
阅读文章中关于社会风尚的主要是从正向方面——正能量来写的。
社会类作文是相对于家庭、校园这样的小范围空间来讲的,主要是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社会,观察社会,反映社会,感受社会。
知识点2:
社会风尚类阅读理解考察的主题
社会风尚美包括人们精神振奋、积极向上,勤劳朴实,道德高尚,社会安定……社会风尚表现在阅读当中更多的是反映人在社会中的所展现出来的品质,美德等。
这类阅读主要是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常推崇倡导的一种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对于所写的人事(社会现象)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而且一定要以积极向上为主,反映社会的真善美。
有时候也会是对社会风尚的一些反省。
(2014年上海中考记叙文考察《在列车上》,就是对社会风尚在交流和信任方面的深思。
)
感动
诚信
沟通
无私奉献
常见的考察主题道德
平凡与伟大
正义
变化
抉择
和谐共处
责任
感恩
……
知识点3:
社会风尚类阅读的考察特点:
1.标题含义或者作用的考察:
如《天外财富》、《传递》、《心灵折旧费》《特殊的礼物》、《父亲的救援》、
《风雨中的菊花》
2.某句话含义的理解,通常这句话关系到主旨的理解:
如“细雨从天外飘落至我的伞顶,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暖流浸润着我的心;丝丝细雨用无限的温柔抚摸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
3.结尾段的理解:
如“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
4.人物形象:
如“选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5.主旨理解和阅读感悟:
如“请结合选文的内容,谈一谈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受”
知识点4:
社会风尚类阅读理解的阅读技巧:
1.关注标题: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抽象类的标题,比喻类的标题。
2.重点关键字、词、句的把握:
和文章主旨有关系的描写句子、抒情句子、议论句子,或者是和标题有相似的句子,或者是反复出现句子
3.把握文章人物形象:
特别是小说类的文章,文章的人物形象特别需要关注
4.主旨把握:
从文本内容出发,以小见大,但又不能一味拔高文章主题,挖掘有个度。
作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展现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侧面,表达某种情感或看法,或是说明某个道理。
因此,分析此类阅读题时,得由景及情、由事入理地深入挖掘,但却不能脱离文本,如《带白蘑菇回家》,很多学生在做这篇文章主旨理解的选择题时,选了又虚又高的主旨,没有结合文章内容。
5.抓住引起人物心理变化的情节,它通常就是文章要表现的主旨。
二、专题精讲
例题1:
(2014辽宁省丹东市中考)
传递
⑴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⑵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
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
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
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⑶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⑷她轻轻摇醒小男孩:
“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
”男孩揉揉眼睛问:
“阿姨,您丢东西了吗?
”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
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
“这是您的吗?
”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⑸真是个好孩子!
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
她非常感动,问道:
“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
”男孩笑着说:
“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
⑹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
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
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
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
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
男孩开心地笑了。
⑺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
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
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
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
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⑻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
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
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
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
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⑼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
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
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原文有改动)
23.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2分)
十分痛苦①重拾希望②十分感激
①②
24.选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25.第(6)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分)
26.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⑺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
”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2分)
27.分析结尾划线句“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在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3分)
28.请结合选文的内容,谈一谈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受。
(3分)
例题2:
201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
天外财富
⑴雨,从天外飘来。
⑵我打着一把伞,走在一条寂静的小街上,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路边树下站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正淋着雨水。
⑶“快进来!
”我扬了一下伞,向她喊道。
⑷女孩飞快地跑到我的伞下,用小手拉着我的胳膊,缓缓地与我同行。
⑸“你是往前走吗?
”我问她。
“嗯,哪儿都行”她随口而答。
⑹“去做什么?
”“找一个人,不,不找了,已经找到了。
”女孩声音满含欣慰。
⑺“他在哪儿?
”“就是你。
”她扬头告诉我。
⑻“找我吗?
”我笑笑,觉得小姑娘很有意思。
⑼“我得了一笔财富,”她说,“可我不想要,我要把它送给雨天给我打伞的人。
”
⑽“看来,这个人就是我喽?
”我试探着问。
⑾“是的,所以我要把这笔财富给你。
”她把手伸进了口袋。
⑿我不觉得欣喜,只觉得有意思,于是便信口问:
“真是天外飞来的财富!
你要给我多少?
一块钱还是两块钱?
”“不,是十万!
”
⒀“十万?
你带在身上?
”
⒁“对,带在身上。
”女孩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摸出一张花花绿绿的大钱。
递到我手里。
这是一张画满谁猜得硬纸片,上面写着十万元。
这是小姑娘自己做的“钞票”。
⒂我大笑起来:
“哈哈,这是天外财富!
谢谢你,我收下了。
”我把“大钱”装进了口袋。
⒃“你失望了吧?
——可你没让我失望。
”女孩的声音很清晰,也很兴奋。
⒄“我读到一篇小说——一个女孩得到一笔财富,她要找一个在雨天让她共伞的人,把钱给他。
第二天,她就去了。
”
⒅“找到了吗?
”“第二天没下雨。
”
⒆“后来呢?
”“后来下雨了,但没人理她。
她在树下站了一天,只有那棵树为她遮雨,后来她哭着把钱塞进树洞里。
”
⒇“这真悲惨。
”“可我不信。
我觉得不会这么坏,我非要自己试一试。
”
(21)“所以,你就试了?
”我问。
“对,而且我没失望!
”我看了她一眼,那是一双渴求而感动的眼睛。
(22)雨还在下着,从雨丝里透过清香的空气。
(23)“你没想过会失望?
”我问。
“想过,可我还是没失望。
”她的手更紧地挽住我的胳膊。
(24)“只是我没有财富。
”女孩歉意地说。
(25)“不,我们都得到了财富。
”
(26)来到一个车站,我把女孩送上了车。
她透过缓缓移动的车窗,大声说道:
“我懂,不是钱,是财富,对吗?
”从她的语气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感动。
(27)我整整雨伞,继续向前。
细雨从天外飘落至我的伞顶,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暖流浸润着我的心;丝丝细雨用无限的温柔抚摸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
(28)我真希望,在这日益被柴米油盐所羁绊的日子里,在这日趋被钢筋水泥所包裹的城市中,能有更多这样的“财富”!
(作者北原,有改动)
19.请从小女孩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4分)
地点
情节
心情
路边树下
找到共伞的人
①
小街路上
②
兴奋
③
与“我”告别
④
20.文章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细雨从天外飘落至我的伞顶,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暖流浸润着我的心;丝丝细雨用无限的温柔抚摸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
21.文章第(28)自然段中的“财富”比喻什么?
请结合全文,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和感悟。
(6分)
例题3:
(选做)
爱,从来不卑微
①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
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②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
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③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
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④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
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
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
“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
⑤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
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⑥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⑦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
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⑧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⑨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
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1.文章前面部分多次写“我”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老头的哪些表现令“我”“不屑”?
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老人的生命里流淌着的是“朴实的爱的血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有了答案。
”请问“我”为什么而“困扰”?
“我”找到了什么“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的善举让“我”产生了“莫名的敬意”,甚至在他远去之后“我”仍然呆呆地站着。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作文的启示】
例题4:
(选做)
前方遭遇塌方
肖复兴
①那一年秋天去九寨沟。
路上,大家的情绪非常好,几乎一路都在唱歌,车厢里快成了音乐厅。
我们乘坐的是一辆大轿子车,开车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成都小伙子,他一言不发,微微笑着,平稳地开着车。
②黄昏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说来就来,一时间,雨幕和暮色一起加重,像蝙蝠的翅膀一样压来。
走着走着,车子忽然停了下来,我抬起头望望窗外,发现前面蜿蜒的山路上早已长蛇一般停了好长一串的车子。
下车一打听,才知道前面的路因为大雨的缘故塌方了,路面一下子变窄了,而且非常滑。
刚才,一辆运木材的大卡车连人带车滚进了道旁的江里,一眨眼的工夫就淹没在湍急的旋涡中,连影子都找不着了;紧跟着,另一辆卡车也掉了下去,幸好被半山腰的树卡住,人们正在搭救司机。
大家都担心起来,今晚还能不能到达九寨沟呀?
③终于,前面的车子一辆辆蜗牛一样移动起来。
等我们开到刚才事故发生的地点时,两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
天彻底黑了下来,雨却没有停。
车窗外,那辆卡车黑乎乎的,还卡在半山腰的树上。
前面的路越发显得窄,大概只能够勉强过一辆车,又正好是一个拐弯,无形中增加了行车的难度。
可气的是靠近江边的一处还有塌方,只要车轮稍稍打偏一点,车子就有可能一下子滑进江中。
④司机停住车,打开车门,回过头说:
“大家都下车吧,先走过去,在前面等我。
”
⑤满车的人都乖乖地下了车,撑起了雨伞,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只见司机坐在驾驶座上,双手紧紧地握着方向盘,两眼直直地望着前方。
雨刷使劲地刷着,车灯明晃晃地照着前面的雨水、山石和树木,阴森森的,格外渗人。
⑥车子开动前,我犹豫了一下,下车还是不下?
……咬咬牙,就一屁股坐了下来。
⑦司机回头叫我:
“快下车!
太危险!
”
⑧我没下车,走到他的旁边坐下来。
他看了看我,没再说话,只是伸出手拉了拉我的手。
他的手心里全是冷汗,我的手心也一样。
⑨车子启动了。
我看得很清楚,前面的路窄得像是鸡脖子,方向盘在他的手中不停地转动着,他的脚不时地踩着刹车,车子缓慢地移动着,不是在走,简直是在爬,一步步小心谨慎地蠕动着,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出危险。
尤其是过江边塌方的地段时,司机把车紧紧地贴近山的一侧。
整条岷江就在我们的左侧晃悠着,肆无忌惮地呼啸着,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连人带车一起揽进它的可恶的怀中。
我的心都要蹦出嗓子眼儿了,两眼紧闭,心里想,现在再想下车也来不及了,豁出去了吧!
⑩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过这个险关的,只觉得车子颠簸了一下,然后是一个转弯,就飞快地加速,箭一般蹿出了好长一段路。
后来就听见他一连串地按响了喇叭,又听见路边一连串的欢呼声。
⑪我不知道以后我还敢不敢再冒这样的险,当时是一个劲儿地后怕。
那一晚大雨中的山道和江水,还有那位司机,实在是让我终身难忘。
我不知道他后怕不后怕,但在当时,他的沉稳果断却是一车人所不具备的,一个人的性格会在平常琐碎的日子里显现出来,一个人的品格却在关键时刻尤其是危险的时刻更为凸现,那是一个人生命最鲜亮的底色。
⑫那天夜里到达九寨沟后,我半宿都没睡安稳,总好像还在颠簸的车上一样。
第二天晚上,为了给大家压惊,我们在诺日朗旁边举办了晚会,大家的歌声此起彼伏。
不知谁看见我们的那位司机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听大家唱歌,就喊了起来,请他无论如何也得唱一个。
大家热烈鼓起掌来。
他没有推辞,走到台前,说:
“可以,但我得请一个人和我一起唱。
”我没有想到,他请的是我。
我和他一起唱了一首《草原之夜》,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唱得非常好听。
(选自《品悟》,有删改)
1.第③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处省略了“我”的心理描写,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填写完整。
读书卡片
篇目:
《前方遭遇塌方》作者:
肖复兴
摘句:
一个人的性格可能会在平常琐碎的日子里显现出来,一个人的品格却在关键时刻尤其是危险的时刻更为凸显,那是一个人生命最鲜亮的底色。
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