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苏教科学四上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9438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09苏教科学四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0809苏教科学四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0809苏教科学四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0809苏教科学四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0809苏教科学四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09苏教科学四上教案.docx

《0809苏教科学四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09苏教科学四上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809苏教科学四上教案.docx

0809苏教科学四上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1空气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能借助其他物体证明空气的存在。

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探究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3、能用多种方法认识空气的性质。

4、能做简单的压缩空气探究性实验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积极的探究欲,乐于与同学交流。

(三)科学知识

1、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2、认识空气有质量、具有流动性。

3、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了解并关注压缩空气在生产及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空气的性质

难点:

探究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注射器、水槽、塑料袋、杯子、报纸、矿泉水瓶、气球、支架上两个已平衡的气球、剪刀

学生准备:

气球、空矿泉水瓶

四、教学过程(2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猜谜语:

“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2.学生回答。

揭示谜底——空气。

3.提问:

大家说空气重要吗?

为什么呢?

4.学生回答。

5.既然大家都觉得空气重要,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空气,来研究空气的性质。

(板书课题)

(二)证明空气的存在

1.提问:

大家看到我们周围的空气了吗?

摸到空气了吗?

既然空气是看不见又摸不着,谁有办法来证明空气的存在?

2.学生讨论、回答。

3.(出示注射器)大家看这支注射器里有空气吗?

怎样证明呢?

4.请学生演示实验并说明。

5.有没同学有办法抓住空气?

能不能用这个塑料袋来抓住空气呢?

6.学生演示并说明。

7.小结:

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借其他看得见的物体帮忙,我们就可以觉察到它的存在了。

(三)认识空气的性质(做好记录:

课本P60)

1.探究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1)演示实验(请一位学生当助手)

a.将一张报纸放入水中,并捞出,猜测并判断湿否

b.将另一张报纸确定是干的后,捏成一团,用力塞入杯子底部,把杯子倒过来并直立按入水底

c.请学生猜测纸是否会湿

d.请学生演示,试试如果把杯子倾斜着放,会怎样?

(2)提问:

为什么原来的实验中纸团没湿,倾斜了杯子纸团湿了?

(3)瓶子里的气球能吹起来吗?

请学生试一试,并讨论:

为什么气球吹不大?

有什么办法能让气球吹起来?

(4)学生回答并实验验证。

(5)小结:

空气不仅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空气要占据空间。

(板书)

2.认识空气有质量

(1)(教师演示)已平衡的两个气球,剪破其中一个。

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并做出解释。

(2)小结:

木棍发生倾斜,说明空气有质量。

(板书)

3.认识空气具有流动性

(1)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

(2)小结:

皮肤感觉到了空气的存在,空气具有流动性。

(板书)

(3)你们还有什么方式能证明空气具有流动性吗?

4.空气的性质还有很多,大家可以通过各种实验来发现、研究空气的性质

附:

板书设计

空气的性质

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

 

第二课时

(一)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1、(教师出示一个充足了气的塑料口袋)谈话:

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吧?

就是类似救生圈那样的气垫玩具。

老师这里有个模拟气垫,大家结合自己玩过气垫玩具的经验想想,我用手轻轻压“气垫”有什么感觉?

松开手后会怎样?

这是为什么呢?

(注意:

动手做的时候不要用力太大,以防袋子破裂)

2、学生解释感觉与现象,并对空气的性质提出假设。

3、自我设计实验:

大家的假设对吗?

我们能不能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指导学生想办法)

[注意]开始时空气所占空间大小、手压活塞后压不动时的大小、手压活塞时的感觉、松开手后看到的现象

4、学生讨论汇报

5、小结: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二)压缩空气的力量大小

1、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运用了压缩空气,那么,压缩空气的多少与他的力量有关吗?

2、以注射器设计实验

3、小结: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三)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1、学生举例: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2、介绍空气枪

(空气枪:

密封好,不漏气;两端纸相隔的距离要远,空气占据的空间大,被压缩的程度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子弹”就射得远。

(四)小结

(五)布置任务:

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点

 

1-2热空气和冷空气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能借助物体觉察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

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总结、分析冷热空气的流动和风的形成。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积极的探究欲,乐于与同学交流。

2.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三)科学知识

1.知道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以及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2.知道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知道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均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难点:

理解风的成因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蜡烛、火柴盒15盒(供学生用)、纸蛇、木棍及两端已保持平衡的纸杯、水槽、热水、香、集气瓶

学生准备:

蜡烛、纸蛇

四、教学过程(2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前两次课我们研究了空气的性质,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就是空气的流动性,因为空气的流动我们感受到了风。

大家有没想过,如果我们把空气加热或者变冷以后空气又会怎样流动呢?

(二)研究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1、谈话:

空气受热时会怎样流动呢?

2、实验1:

点燃一支蜡烛,用手分别放在靠近蜡烛火焰的各个方向,感觉热空气在哪里。

(提醒:

不要靠火太近)

3、学生实验并汇报。

(当手位于烛火上方时,空气是热的,有股热气往上冲,把手放在烛火下方时,感觉到空气是冷的,初步判定热空气是向上运动的。

4、提问:

说明热空气可能向哪里流动呢?

5、我们可以利用一个小实验证实一下:

热空气是否向上流动呢。

6、实验2:

把纸蛇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7、学生实验并汇报。

(纸蛇转动。

8、提问:

是什么力量使纸蛇转动的呢?

(原因:

烛火产生的热气流。

9、小结:

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

(三)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

1、明确了热空气会上升,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解释。

2、演示实验(课本P6)

3、提问:

为什么底下点火柴的纸杯会上翘呢?

4、小结:

点燃火柴后,使纸杯里的空气变热,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就推着纸杯往上升了。

5、介绍孔明灯、热气球

附:

板书设计

热空气和冷空气

空气受热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第二课时

(一)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1、提问:

热空气是上升的,那么冷空气又是怎样流动的呢?

2、学生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进行推理。

3、提问:

生活中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冷空气?

能通过一些事例证明冷空气下降吗?

4、学生讨论、回答。

(夏天开空调的房间,冷风飘向哪里?

打开冰箱时“白气”往哪里流动?

5、小结:

空气受冷向下流动,冷空气下降。

(二)认识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那怎么能形成风呢?

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呢?

想个办法,让我们看看冷热空气的对流。

2、演示P7实验。

(实验中可见:

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后,热瓶中的烟上升流动到冷瓶中,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再上升,如此循环流动,使冷瓶和热瓶都充满了烟雾。

原因是:

热瓶里装的是热空气,热空气会上升,冷瓶里的冷空气下沉流向热瓶补充热空气留下的空间,而热空气在冷瓶内流动的过程中受冷,因此下沉,这就形成冷热瓶内空气的循环流动。

3、大家看到瓶内冷热空气不均产生了对流,怎样运用于生活呢?

制冷的空调应该放置在什么位置?

(挂在上方,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气温)

取暖器应该放置在什么位置?

(放在下放,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三)研究风的成因

1、学生参考P8插图,讨论并汇报。

(白天,在海陆这个空间范围,太阳把地面烤热,地面再把附近的空气烤热,近地面的热空气就会上升,相对陆地较冷的海面上的冷空气就会流向陆地补充热空气上升留下的“空间”,而陆地上的热空气上升到高空受冷后,在高空沿水平方向流向冷的海面上空下沉,如此循环的流动就形成了由海面吹向陆地的风。

2、小结:

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附:

板书设计

热空气和冷空气

热空气上升

冷空气下降

1-3空气中有什么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能够用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

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并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解释

(二)科学知识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

2、知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空气的成分

难点:

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三支相同的蜡烛、两只大小不同的去掉底部的塑料瓶、一盒火柴、水槽、蓝色水、镊子、小苏打、醋、带玻璃管的塞子、澄清石灰水、烧杯、长条金属片、冰块

四、教学过程(2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本P9实验1)提问:

请同学们猜一猜,下面的三支蜡烛哪支最先熄灭,哪支燃烧的最持久?

2、学生猜测。

3、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并汇报实验结果。

4、学生讨论:

为什么罩上玻璃杯后,蜡烛会慢慢熄灭?

为什么大杯里的蜡烛比小杯里的蜡烛燃烧的时间长?

5、蜡烛燃烧会用掉杯子里所有的空气吗?

玻璃杯里还有没有空气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通过实验分析和认识空气的成分

1、实验1:

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1)为了弄清蜡烛罩上玻璃杯后为什么会熄灭,我们来做个实验。

(课本P9实验2,先不点燃蜡烛)

(2)学生观察并汇报结果。

(瓶内一般不进水,即使进去也很少)

(3)提问:

为什么水不能进入瓶子?

(因为瓶内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4)接着演示实验:

把瓶盖拧松,把瓶子拿起来(注意不要弄湿烛芯),点燃蜡烛,扣上瓶子,再盖上瓶盖,拧紧。

观察到什么?

(5)学生汇报实验观察结果。

(6)讨论:

A、水进入瓶子的现象说明什么?

(瓶内的空气少了,“腾”出了一部分空间)

B、为什么瓶内空气会减少了?

(燃烧用去了一部分空气)

2、实验2:

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1)提问:

瓶子里剩下的空气能支持燃烧吗?

(2)演示实验:

先把水槽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饮料瓶盖,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

(3)学生观察并汇报结果。

(火柴立即熄灭)

(4)讨论:

A、燃烧剩下的气体有什么性质?

(不支持燃烧)

B、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含有几种气体?

分别有什么性质?

(2种;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

(三)总结

1、通过研究,我们知道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

一种气体是支持燃烧的,另一种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

2、阅读课本P10资料,具体了解空气中的成份。

附:

板书设计

空气中有什么

操作

现象

说明

扣上瓶子

瓶内不进水

空气占满瓶内空间

点燃蜡烛,

再扣上瓶子

蜡烛慢慢熄灭,

水位上升一截

燃烧消耗部分空气,

瓶内还有气体

插入燃烧的火柴

火柴立即熄灭

剩余的气体

不支持燃烧

空气中2种气体:

一种支持燃烧

一种不支持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