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超边际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4199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超边际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2章 超边际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2章 超边际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2章 超边际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2章 超边际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章 超边际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

《第2章 超边际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超边际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章 超边际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

第2章超边际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2章超边际分析的基本方法

2.1什么是超边际分析

新兴古典经济学使用的基本方法是超边际分析。

对于很多人来说,超边际分析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从而会想当然地认为它一定非常复杂。

事实并非如此。

但凡接触过新古典经济学的人,一定熟悉边际分析的方法。

超边际分析同边际分析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

在了解超边际分析方法之前,我们先举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例子,以对它的基本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在生活中,人们通常会遇到很多在“是”与“否”之间的选择。

比如:

你在高中毕业时要填报志愿选择大学的专业,如果在经济学、化学、物理学3个专业中选择了经济学专业,这就意味着你在大学期间不会去听化学和物理学的课,但你会去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其他一些经济学的选修课程。

我们来看看这一选择过程中涉及的超边际分析问题。

先看专业的选择。

选择经济学而不选择化学、物理专业,意味着对经济学说“是”,而对化学、物理专业说“否”。

用超边际分析的术语来说,专业的选择属于超边际决策,其决策值在零和正值间非连续地变化。

如果将你现在的生活同高中同学的生活相比较,你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这种超边际决策不仅经常遇到,而且对一个人的生活道路往往更为重要。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看选修课的选择。

在选择了经济学专业后,你就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每门功课的重要程度,决定在每门课程上分别投入多少时间。

这是你非常熟悉的新古典边际决策问题,它也是超边际分析中的一部分。

在这里,时间和精力是你的“成本”,而每门功课今后的作用就是你的“效用”,你会比较增加一个单位的成本会增加多少效用。

当每单位成本产生的边际效用相等时,你在每门课上花的最佳时间和精力就达到最优。

这种类型的决策属于边际决策,它是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你在决定选择经济学专业而放弃化学和物理学专业之前,一定会将经济学专业、化学专业和物理学专业做一个比较。

这就要求先根据经验和个人的偏好,对每个专业进行成本和收益的边际分析,看每个专业可能产生的效用,然后比较哪个专业产生的总效用最大。

如果你认为在这3个专业中,经济学专业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收入和机会,那么最优决策就是经济学专业。

所以,在超边际分析的模型中,第一步是对每个专业进行边际分析,计算每个专业(角点解)的效用,第二步才是比较每个专业的总效用,选择效用最高的专业,即做出超边际决策。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这就说明,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在同超边际分析打交道,只不过你以前不这么称呼它罢了。

在上面的例子中,你选择了经济学专业,这就意味着经济学专业的活动水平为“正值”,而化学、物理专业的活动水平为“零值”。

但在经济学专业内,无论你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上多花一点精力,还是少花一点精力,你的决策值都是“正值”。

如果一个决策变量之最优值是其最大或最小值,最优决策之解就被称为角点解。

因为专业的选择一般会对不从事的专业取其最小值0,这类决策常选角点解。

如果所有决策变量之最优值在其最大和最小值之间,则最优决策就被称为内点解。

现在,你已经对超边际分析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我们再进一步看看如何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学研究。

假设社会由两个人组成,每个人必须消费两种产品,即食物和衣服。

每种产品有3个变量:

(1)自给自足量;

(2)购买量;(3)销售量。

两种产品就有6个变量。

每个变量可取正或零值,则可能的决策共有64个。

例如自给但不买卖食物(自给量为正,买量和卖量为零)且买衣服(自给量和卖量为零,买量为正)。

这在数学中是个6变量的2组合问题,可能的角点和内点解的数量是26=64。

其中有一个为内点解。

如果有m种产品,可能的角点和内点解的数量是23m。

其中m是产品数,3表示每种产品有3个变量,共有1个内点解。

如果有3种产品,那么可能的角点解数量就达23×3-1,共有511个可能的角点解和1个内点解。

如果产品数量再继续增加,则可能的角点解就会变成一个天文数目。

问题就出来了:

如何才能从这511个甚至更多可能的角点解中找到最优解?

马歇尔显然被这个问题难住了,他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个问题。

在他那个时代,处理这类问题的非线性规划还没有发现;而要研究古典经济学核心的分工问题,又必须涉及对这些角点解进行超边际分析。

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第四卷第8—12章中,他对分工问题极富洞见,无奈却不能将这一问题进行数学化。

最后,马歇尔就从这个问题上退却了,转而将精力集中到了边际分析。

主流经济学的核心,也就从分工问题转向了给定分工结构下的资源分配问题。

马歇尔人为地将社会分为消费者和厂商两个隔离的部分,每个消费者必须将他的劳动卖给厂商,并从厂商那里购买所需商品。

如果没有厂商,消费者就会饿死。

厂商1专门生产食物,厂商2专门生产衣服,每个厂商根据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原则决定最优生产量,从而构成厂商供给和需求函数。

每个消费者在支出不超过收入的情况下,选择多样化的消费,使效用达到最大化,从而构成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相互作用,就形成一个全社会的均衡价格,厂商和消费者根据这个均衡价格决定生产和消费水平。

马歇尔假定每个厂商的生产没有内部递增报酬且边际效用递减。

这样,马歇尔的问题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用边际分析求内点解的问题,从而也就使问题大大简化。

但简化的结果却是,每个人不能选择专业化水平,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也因此而大大降低。

2.2如何进行超边际分析

马歇尔的边际分析当然无法用来分析分工问题。

正如上一章提到的,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有了处理角点解的非线性规划方法,为超边际分析方法提供了数学工具。

超边际分析要对每个可能的角点解进行比较,也就是说要进行总收益—成本分析,从而选择最优角点解。

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有两种产品,我们就要逐一计算63个角点解的最大值,然后进行总收益—成本比较?

在现实世界中,单个的决策者会根据他面临的特定限制条件来解决这个非线性规划问题,但作为经济学家,如何才能解析地求解需求和供给函数?

这个长期困扰经济学理论界的难题,被杨小凯成功地解决了。

1988年,他运用库恩—塔克定理,排除了一些非优化的可能解,从而将最优解的范围大大缩小。

假如存在着专业化经济(意味着专业化生产比自给自足生产效率更高)和交易费用,则一个人绝不会同时购买和生产同一种商品,而且最多只卖一种商品,尽管他可以生产几种商品。

我们将这称为文定理,因为文玫(1996)将这一命题推广到了一般准凹效用函数和非常一般的生产条件。

文定理意味着,那些可能成为最优决策解的数目,比所有可能的角点解和内点解要少得多。

这样,超边际分析就可以分为3个步骤:

第一步,利用文定理排除那些不可能是最优的角点解。

第二步,对剩下的每一个角点解用边际分析求解,求出每一个局部最优值。

第三步,比较各角点解的局部最大目标函数值,就可产生整体最优解。

下面我们详细说明如何进行这3个步骤。

第一步如何用文定理排除不可能最优的角点解。

所谓文定理,是指“最优决策从不同时买和卖同种产品,从不同时买和生产同种产品,最多只卖一种产品”。

文定理的直观意义十分清楚。

比如,不同时买和卖同种产品。

如果一个农民生产了5千公斤粮食,他会不会去到集市上卖掉1000公斤粮食,然后再买回1000公斤粮食呢?

显然不会。

因为这样做并不会增加他的效用;相反,他将粮食拖到集市上卖是要花成本的,买也是要花成本的,包括运输成本、讨价还价成本、时间的机会成本,等等,经济学上将这种非生产性成本统称为交易成本。

如果买和卖同一种产品,只会降低它的效用,因此不是最优选择。

再如,不同时买和生产同种产品。

如果一个农民能生产粮食,他就不会去买粮食。

因为购买自己能生产的粮食产生了不必要的交易费用。

如果农民生产粮食,他应该用粮食换衣服,而不是用粮食换粮食。

所以,同时买和生产同种产品不会是最优决策。

又如,最多卖一种产品。

如果一个农民同时卖粮食和衣服,是不是最优决策呢?

也不是,因为生产中有专业化经济存在。

如果一个农民花半年时间生产粮食卖粮食,然后又花半年时间生产衣服卖衣服,他就不如全年专业生产粮食或全年专业生产衣物(这里假定生产粮食不受季节的限制)。

因为,如果全年专业生产粮食,他就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如何做衣服,而可以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种植粮食的技能上。

这样,他的生产效率就会比非专业化地生产粮食的效率要高许多。

也就是说,他如果同时生产并售卖粮食和衣物,不仅生产效率达不到最高,而且还增加了交易费用。

如果交易费用超过专业化的好处,他的最优决策就是自给自足,即不卖任何东西。

所以,同时卖两种或多种产品也不会是最优决策。

但要注意,文定理在有资本市场或考虑到动态决策时不一定成立。

例如,一个农民急需钱花,不得已只好先卖掉一部分口粮,等有了钱时再去购所需的粮食。

有了文定理,我们就可以将最优解的范围大大缩小。

比如两种产品有63个可能的角点解的情况,如果用文定理进行排除,内点解永远不是最优的。

我们实际上就只需考虑3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粮食和衣物两种产品都自给自足,没有交易行为发生。

第二种模式是,专业生产粮食,用卖粮食的钱购买衣物。

第三种模式是,专业生产衣物,用卖衣物的钱购买粮食。

也就是说,一个人进行决策时,只会选择这3种模式中的一种。

再来看看,为什么其余60种角点解和一个内点解都不符合文定理,从而不可能是最优解。

内点解意味着每种产品的买卖量同时为正,这显然违反文定理。

我们随机从剩下的60种可能的角点解组合中抽取几种组合,来用文定理进行验证。

如,有一种组合是,一个人同时生产粮食、买粮食、卖粮食、生产衣物、买衣物、卖衣物,这显然是不符合文定理的,不会是最优决策。

再看一种组合:

不生产粮食、买粮食、不卖粮食、不生产衣物、买衣物、卖衣物。

显然不仅不符合文定理的最优决策,甚至也不可行。

不生产衣物,何以有衣物可卖?

不卖衣物,哪有钱买粮食?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逐一对其余的角点解组合进行验证。

第二步对剩下的每一个组合,用边际分析求解最优值。

根据第1章中“经济学的科学方法”,我们先假定社会中存在着若干个决策前完全相同的个人(即消费者—生产者),每个人有一个效用函数、生产函数、时间约束及预算约束。

假设有粮食和衣物两种产品,且效用是他实际消费的两种产品的乘积(即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

消费的粮食有两个可能的来源:

要么自己生产,要么购买。

如果购买粮食,则还要减去交易费用的损失。

所以,交易效率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

在同等的条件下,交易效率越高,效用就越大。

生产函数中,存在着专业化经济,即,每个人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其生产效率就越高,产出也越高。

新古典生产函数描述的是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而新兴古典的生产函数描述的则是生产率与专业化水平的关系。

时间约束表示,一个人生产粮食和衣服的时间加起来不能超过工作时间,比如,一天工作的时间极限是8小时。

就是说生产粮食和衣物的时间加起来不能超过8。

预算约束函数表示,售卖收入等于购买支出。

就是说,如果卖掉1万斤粮食得到3000元的收入,那么买衣物的支出就不能超过3000元。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满足生产函数、时间约束和预算约束的条件下,求效用函数的最大值。

求解的方法并不复杂,将所有的约束条件代入效用函数,从而将有约束条件的效用最大化决策转化为求无约束最大化决策。

这时候需要用到微积分求极值的方法,对无约束条件的效用函数求导,解出最大值。

每一个角点解的最大值称为局部最优解。

下面我们来看如何对某人选择自给自足、专业生产粮食或专业生产衣物3种模式求局部最优解。

模式1:

自给自足生产粮食和衣物。

如果生产粮食的时间增加,所增粮食产生的效用也会增加,但这必然要减少生产衣物的时间,从而减少衣物的效用。

这就是自给自足决策模式面临的两难冲突。

如何折中这种两难冲突?

只有当增加粮食生产时间带来的边际效用增加等于减少衣物生产时间带来的边际效用减少时,两难冲突才能达到最优折中。

在这个模式中,因为每人都自给自足,没有交易行为发生,也就没有市场存在,市场需求和供给都为零。

模式2:

专业生产粮食,卖粮食,买衣物。

这种模式中的两难冲突与模式1不同:

当卖给市场的粮食增加时,自己留下消费的粮食就减少,所增粮食产生的效用也减少;但是,粮食卖得越多,收入也就越多,能够用来购买衣物的支出也越多,所增衣物产生的效用随之增加。

最优决策就是在这两难冲突中权衡,找到效用最大化的最优折中。

用来分析模式1的方法,同样适用模式2。

这种最优折中的直感就是,对两难冲突进行有效率地折中,使有限资源在相互冲突的活动中进行分配,以使目标函数最大化。

对这个目标函数求最大值的结果,可以解出角点供给函数、角点需求函数以及角点间接效用函数3个解析式(其大小取决于交易效率参数的大小及产品的相对价格)。

从这种两难冲突也可以看出,对衣物的需求函数是粮食供给的线性函数。

这种需求与供给的关系,被杨格称为倒数需求律,它说明需求与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

当人们选择专业生产粮食时,同时就产生了对专业生产衣物的需求。

所以,在考虑失业或其他供求不等问题时,不能将需求和供给割裂开来分析,而要把分工作为一个整体分析,看分工在何种情况下可能造成协调的困难。

模式3:

专业生产衣物,卖衣物,买粮食。

这种情况同模式2一样,结果只需将粮食和衣物相互对调。

通过分析这3种模式的间接效用函数,我们可以发现,角点间接效用函数随着所卖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加,而随着所买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减少。

这正好符合我们日常的经验,卖粮食的农民希望粮食涨价,而希望衣物减价。

卖衣物的人则希望衣物涨价,粮食减价。

也正如民谚所言,“棺材铺希望死人、医生希望大家生病”,因为这都会使此类商品的价格上升,使相关专家得到的好处增加。

第三步比较上面得出的3个局部最大值,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局部最大值,即整体最优解。

在上面3种模式中,哪一种的效用最大,决策者就会选择哪一种模式。

但是,在我们的模型中,角点间接效用函数、角点供给函数和角点需求函数中有3个参数,即交易效率、生产条件参数、粮食和衣物的相对价格。

这3个参数的值不同,计算出的效用也不同。

这种研究参数变化时决策和均衡如何反应的工作就叫比较静态分析。

所谓参数,它在一定场合是变量,而在其他场合是不变常数。

例如,价格在我们分析决策时是不变常数,而在我们分析决策交互作用产生均衡价格时是变量。

由于比较静态分析是研究环境(包括与制度环境有关的交易效率)参数变化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所以它是解释很多社会现象中因果关系的主要分析工具。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种比较静态分析的结果。

当实际交易效率很高时,人们就会选择专业化,因为此时专业化的好处会超过交易费用,总会存在一个相对价格使得两个专业化模式产生的效用大于自给自足模式。

如果交易效率低于某一临界值,交易费用就会超过专业化的好处,因此不存在一个相对价格使得两个专业化模式产生的效用大于自给自足模式,人们就会拒绝专业化,不参加市场活动,选择自给自足。

那么,如果选择专业化,一个人究竟会选择专门生产粮食,还是会选择专门生产衣物?

这就要取决于粮食和衣物的相对价格。

如果粮食的相对价格高于衣物,使得选择专业生产粮食的效用高于专业生产衣物,则没人愿意专业生产衣物;反之,没人愿意专业生产粮食。

但是,劳动分工只有当两种专业都有人选择时才可能发生,因为分工不但意味着专业化,而且意味着不同专业的多样化。

如果大家都去生产粮食,就没有人去生产衣物,分工也就不会发生。

所以,均衡的结果,只有当粮食和衣物的相对价格使得选择专业生产粮食和专业生产衣物的效用相等时,分工才会发生。

当价格满足这一条件时,人们就会发觉,专门生产粮食和生产衣物两种选择的真实收入其实差不多。

当然,这种真实收入相等的条件只有在人们天生相同且不考虑时间因素时成立,下文将要提到的分工造成的整数问题也可能使天生相同的人真实收入不等。

但是,真实收入相等条件比粗看起来的适用性要广泛得多。

例如,西方的律师收入比一般职业要高,但律师要交很高的学费并且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拿到律师学位(一般法学院是极少提供奖学金的),加上大家知道律师收入高,都想进法学院,竞争十分激烈,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这种强大的竞争压力也有很大的负效用。

如果将这些时间、努力、竞争压力、高学费算进去后,律师的真实效用和其他一般性职业的真实收入也就差不多了。

正所谓,“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在上面所做的超边际分析中,实际上包括两种类型的比较静态分析。

第一种比较静态分析是,当交易费用和生产函数参数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一般均衡、需求和供给以及间接效用函数会发生非连续性地跃变。

当实际交易效率逐步提高并超过临界交易效率时,就会出现分工,市场也会从无到有。

这种市场需求和供给由于分工水平的提高而出现非连续性的跃变,就是经济组织的一种拓扑性质的变化。

第二种是传统的决策问题的比较静态分析,即在一个给定的分工水平和模式下角点解如何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如,粮食价格上升,则生产衣物的专家对粮食的需求就会下降。

这种分析同新古典的基于边际分析的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类似,它意味着均衡的相对价格、商品数量和个人售卖不同商品的数量会连续地变化。

为简便起见,我们将第一种称为决策的新兴古典比较静态分析,而将第二种比较静态分析称为决策的新古典比较静态分析。

总而言之,资源分配、相对需求、边际分析是新古典比较静态分析的特点,而专业化水平、市场大小的确定和超边际分析则是新兴古典比较静态分析的特点。

2.3角点均衡及价格负反馈机制

正如上一章“经济学的科学方法”中提及的,经济分析不仅要分析个别决策人的自利决策,还要研究众多决策人自利行为之间的冲突及其交互作用。

这种交互作用的后果,就是经济学家所称的均衡。

所谓均衡是指自利行为交互作用下,产生了个别人不得不接受或无人愿意单方面改变的结局。

它虽然经常与供求相等有关,但并不限于供求相等的情形。

均衡也会出现供求不等或短缺现象,还会有失业。

均衡也不一定是静止不变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就有很多动态均衡模型。

新兴古典经济学超边际分析是比较各个角点解的局部最大值,从中产生整体最优解,故超边际分析包括角点均衡和全部均衡两部分。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均衡概念与新古典经济学中均衡概念的差别是,它的每个均衡都是基于角点解,全部均衡是众多角点均衡(或称局部均衡)中的一个。

每个角点均衡解决给定分工水平的资源分配问题,而全部均衡决定分工的水平和结构。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全部均衡只解决资源分配问题,不能内生分工水平,故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每个角点均衡都相当于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全部均衡。

因此,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全部均衡分析也就比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有高得多的解释力。

我们下面来分析市场上的自利行为和交互作用及其后果。

为此,我们需要先给出关于组织结构(或市场结构)的概念。

所谓组织结构,就是指角点解形成的组合。

前面提到的三个决策模式,就可以组合成两个组织结构,即一个自给自足的组织结构,一个有分工的组织结构。

在第一种自给自足的组织结构中,没有市场、没有市价,人与人之间互不往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第二种是存在分工的组织结构,由众多专业生产粮食并购买衣物的人同专业生产衣物购买粮食的人构成。

在这种组织结构(市场结构)下,有两个市场,一个市场买卖粮食,一个市场买卖衣物。

每个组织结构都有一个角点均衡,每个角点均衡代表一组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如果有贸易品的话),以及选择相关模式的人数。

这一相对价格和人数满足如下条件:

每人自由择业(在各个模式之间自由选择)将效用最大化,所有人的自由择业过程,使每种贸易品的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而价格由自由择业和供求相等条件确定。

比如,生产粮食的人看到衣服的价格很高,他就可以自由地改行去专门生产衣服。

因此,第一种自给自足的组织结构中的角点解就代表这种结构的角点均衡,这种角点解是每个人根据粮食和衣物的效用此消彼长形成的最优折中。

这种均衡决定他花多少资源生产粮食,花多少资源生产衣服,以达到效用最大化。

而对于第二种有分工的组织结构,一部分人选择专门生产粮食,另一部分人选择专门生产衣物,择业自由和效用最大化行为会建立起供求相等条件,也有一个角点均衡。

在上面的模型中,如果每人喜好多样化消费和专业化生产(因为多样化消费意味着高效用,专业化生产意味着高效率),则一个人在其他所有人都选择自给自足时是无法专业化的,因为他卖不出他专业化生产的产品,也无法买到他要的其他专业产品。

每个人对专业化水平的选择不但影响他自己的生产率,而且影响对其他人产品的市场,影响他人是否能专业化,从而影响他人的生产率。

这被称为网络效应。

如果所有人都选择专业生产粮食,但无人选择专业生产衣物,则即使专业生产粮食会产生很高的生产率,也会由于存在协调的困难而使这分工好处无法实现,因为人不可能只吃粮食而不穿衣服。

市场竞争和择业自由会使得商品的相对价格同生产它们的专业的相对人数成反比。

这就建立起了一种所谓的价格负反馈机制,保证价格使各行业效用相等条件的实现。

价格负反馈机制有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意味着,如果生产粮食的相对人数下降,粮食的相对价格就会上升。

如果粮食的相对价格高到无人愿意专业生产衣物而都想生产粮食,则粮食的供给就会很大,对粮食的需求则没有(因为只有专业生产衣物的人才会对粮食产生需求),对衣物则有需求没有供给。

这样,粮食的价格就会下降,而衣物的价格会上升,最后二者的相对价格会使得专业生产粮食和专业生产衣物的效用相等。

因此,并不会发生所有人只专业于生产粮食而造成分工无法实现的协调困难。

第二个环节意味着,如果生产粮食的相对人数上升,粮食的相对价格就会下降,从而生产粮食的相对效用就会下降,生产粮食的相对人数又会下降。

这种负反馈调节会不断进行下去,直到供求相等、生产粮食和衣物的效用都相等,人们不再愿意转换行业时,市场就会达到角点均衡。

在这种市场负反馈调节机制中,并不需要一个假想的瓦尔拉斯拍卖人来选择价格,整个价格机制完全是分权的而非集权的。

众多的个人自由择业过程,决定了各种专业的相对人数,相对人数决定相对价格,而相对价格成为人们在专业之间变换的推动力。

在这千万人无意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市价就形成了。

2.4全部均衡及其比较静态分析

新兴古典的全部均衡是各个均衡中效用最大的一个。

所谓全部均衡,是指一组贸易品相对价格和各个决策人所选的专业化水平和模式、资源分配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在给定价格和选择各种模式的人数时,每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和模式使效用达到最大化。

第二,相对价格和选择各模式的人数使供求相等,也使效用在一个结构的各模式间相等。

这就意味着,在同一分工结构下,他无论是选择专业种粮食或生产衣物的模式,其效用都是一样的。

这就是说,个人在角点之间的超边际分析,会使他们选择真实收入最大的模式。

因此,当实际交易效率小于临界交易效率时,自给自足结构中的角点均衡是全部均衡;当实际交易效率大于临界交易效率时,则分工结构中的角点均衡是全部均衡。

如果所有的人都处于分工结构中,则角点均衡会通过价格机制达到。

如果实际交易效率小于临界交易效率,即分工结构中的最大效用小于自给自足结构中的最大效用,则每个人会将自给自足中的效用与分工结构中的效用进行比较。

比较的结果是,他们会马上离开分工结构。

比如,如果餐馆的饭菜十分便宜,人们就会选择多上餐馆;但如果餐馆的价格十分昂贵,人们就会选择在家里自己做饭菜,分工水平就下降,从而对餐馆的市场需求也下降。

因此,如果分工结构中的角点均衡产生的效用低于自给自足结构,则这种分工结构不可能是全部均衡。

你会问,如果所有的人都在自给自足的结构下,而实际交易效率又大于临界交易效率,即分工的效用大于自给自足的效用,但是自给自足时却没有价格,人们如何能从自给自足转到分工结构呢?

答案是,虽然自给自足时没有市价,但是却有影子价格。

这个影子价格由自给自足结构中粮食和衣物的相对最优比例决定。

所以,按照这种影子相对价格,每人即使不知道分工时的市价,也能计算影子价格条件下分工的效用(当然,这种影子价格并不恰好等于分工时的市价,所以还可能会有选择分工时的协调困难)。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不管在任何相对影子价格下,都会有人想试一下分工结构中的某个专业。

这种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使得社会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组织创新,为社会提供各种有价值的关于分工的信息。

只要有一个人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