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鹅掌楸的抚育管理技术分析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9365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交鹅掌楸的抚育管理技术分析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杂交鹅掌楸的抚育管理技术分析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杂交鹅掌楸的抚育管理技术分析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杂交鹅掌楸的抚育管理技术分析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杂交鹅掌楸的抚育管理技术分析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杂交鹅掌楸的抚育管理技术分析解析.docx

《杂交鹅掌楸的抚育管理技术分析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交鹅掌楸的抚育管理技术分析解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杂交鹅掌楸的抚育管理技术分析解析.docx

杂交鹅掌楸的抚育管理技术分析解析

 

鹅掌楸人工林的抚育管理技术

 

学生姓名:

滕家喜

学号:

201030400215

指导老师:

奚如春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州5106420)

摘要

杂交鹅掌楸是世界闻名的观赏树种之一,也是优良的工业用材速生树种。

目前我国正在加大杂交鹅掌楸人工林的推广力度,但对于人工林的抚育管理技术的研究较少。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出了杂交鹅掌楸人工林在施肥、修枝疏伐、适时除草、套种等方面的抚育方法,为其人工林的大力推广和科学经营提供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

杂交鹅掌楸人工林抚育管理

TendingManagementTechniquesofL.chinense×L.tulipiferaPlantation

TengJiaxi

(CollegeofForestry,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

Guangzhou510642,China)

Abstract:

Liriodendronhybridsisoneoftheworld-renownedornamentaltree,butalsoanexcellentindustrialtimberfast-growingspecies.Atpresent,ChinaissteppingupthepromotionofhybridLiriodendronplantationefforts,butthecultivationandmanagementtechniquesforplantationslessstudied.Inthispaper,literature,summedupthehybridtuliptreeplantationsinfertilization,pruningthinning,timelyweeding,intercroppingandotheraspectsofrearingmethodstopromotetheirplantationsandscientificmanagementprovidesamorecomprehensivetechnicalprotection.

Keywords:

L.chinense×L.tulipiferaplantationtending

1.前言

鹅掌楸在地理上呈星散间断分布、种群数量少而间距大,加之多年来的过度开发,己处于濒危状态。

近年来南方地区零星或小片栽植鹅掌楸的情况较多,但多以开发其观赏价值为培育目标,大规模的人工造林试验研究较少[1-3],对杂交鹅掌楸人工林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希望总结出一套完善的杂交鹅掌楸的抚育管理技术体系,为其人工林的管护提供参考,以此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2.基本概况

2.1形态学特征

杂交鹅掌楸(L.chinense×L.tulipifera)为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属(Liriodendron)落叶乔木。

树干和枝条呈现紫褐色,表现美国鹅掌楸的性状。

树形美观,树冠椭圆形;主干耸直,树姿端正。

叶型似马褂,长7~12cm,二侧各有一裂片,老叶下面密被乳头状突起的白粉点。

花期4~5月,花较大,黄色,杯状,具清香,单生枝顶,萼片3,花瓣6。

聚和果纺锤形,先端钝或尖,由多个顶端具1.5~3cm长翅的小坚果组成。

10月果熟,自花托脱落。

杂交鹅掌楸叶形呈亲本中间类型,叶色由亲本的淡绿变成深绿色;单叶面积增大1~5倍;单株叶片数量多;发叶早、落叶迟,枝繁叶茂,树形高大挺拔,树冠更加开阔和浓密。

整个花冠呈金黄色;花色呈现从浅金黄色到深金黄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4]。

此外,杂交鹅掌楸还表现出花朵变大、花数量增多、开花时间提早、花期延长等特征。

喜光,好凉爽湿润气候。

耐寒性强,在休眠期能耐-20℃低温,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不耐贫瘠、干燥。

杂交鹅掌楸适应性强,生长旺盛,是速生长寿树种。

7年生树高8.7~10.7m,胸径14.5~19.0cm,多年生大树高可达40m,胸径1m以上[5]。

杂交鹅掌楸材质优良,轻软细密,纹理直,韧性强,易加工,少变形,是建筑、装饰、细木工的优良用材。

2.2生物学特性

杂交鹅掌楸为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的种间杂种,与亲本种相比具明显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生长快,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二是适应性强,具有相当的耐寒耐旱能力;三是病虫害极少,至今尚未发现该树种害虫成灾情况;四是观赏价值高;五是用途范围广。

杂交马褂木不仅适用于平原栽种,也适于山地造林,不仅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也是优良的工业用材树种。

鹅掌楸抽提物对菜青虫、蚜虫、棉铃虫还有毒杀作用[6]。

3.研究进展

3.1施肥

北美鹅掌楸对施肥最稳定和最大的响应是氮元素,另外在氮的存在下增加磷也有明显的效果。

尤其是在条件差、养分最缺乏的立地上,施肥效果最明显。

施肥最直接能加快树高增长,对直径生长的影响较小。

施肥影响相对短暂,一般来说,主要在施肥后头3至5a发生影响[7]。

施肥可以加快幼林生长,尤其是氮元素的增加。

VandeWerken等[8]研究施用氮肥对北美鹅掌楸幼林(最初树高为2.44m至3.05m)的影响。

8a后,接受最大施氮量(1076.02kg/hm2)的林分平均高和胸径分别为7.44m、13.72cm,而对照仅为4.36m、5.59cm;接受538.00kg/hm2的林分,处于中间水平。

在排水良好的立地上,对北美鹅掌楸幼林施用磷酸氢二铵(20-52-0),4a后,施肥280.22kg/hm2的林分树高只是轻微高于未施肥的林分;而施肥560.44kg/hm2,和1120.85kg/hm2,分别是对照的2和2.5倍;最高施肥量林分平均高为3.llm,而未施肥的只有1.25m[9]。

Broadfoot和Ike[10]认为,氮元素供应是促进林分增长的关键,同时施用氮肥和磷肥增长仅略快于单独施用氮肥的林分。

施肥也可以有效促进成年林分的生长。

对营养缺乏的立地上20a生北美鹅掌楸人工林应用平衡施肥(氮376.61kg/hm2,磷81.82kg/hm2,钾155.8kg/hm2)研究,5a后,林分树高、胸径和蓄积比未施肥的林分分别高100.0%、85.0%和200.0%以上[11]。

Farmer等[12]对20-75a生的林分进行5a的施肥试验表明,应用336.26kg/hm2氮肥的林分,胸高断面积增加了1倍;同时施用73.98kg/hm2磷肥和336.26kg/hm2氮肥的林分,其断面积增长速度超过了未施肥林分2.5倍。

不过,仅施用氮也能有效地促进成年林分增长,Mitchell和Chandler[13,14]对缺氮元素的冰渍土上的立木林分研究施肥效应,结果是林分对氮肥积极响应,而没有对磷肥和钾肥响应;加入氮肥336.26-896.67kg/hm2的林分,北美鹅掌楸生长反应增加了1倍以上,并持续6-8a之久。

Buckner[15]也发现,通过大量应用化肥,成熟林分胸径和树高都将增长,第1年后的胸径增长近1倍,高生长增加了60%。

3.2水分

鹅掌楸属树种的根属于肉质根,要求排水良好,积水可以杀死鹅掌楸植物。

Hall等[16]将北美鹅掌楸列为不耐涝树种,因为它在30cm深积水中不会存活一个连续的生长季节。

Williston[17]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只要连续浸泡在水中10d将受到严重损坏,19d所有的北美鹅掌楸都将死亡。

在格鲁吉亚,4a生人工林遭受只要3d或4d连续水灾即蒙受巨大死亡率和损失[18],因为水浸下北美鹅掌楸根系迅速恶化,并且没有新的再生根[19]。

3.3防火

北美鹅掌楸幼苗和幼树树皮较薄,他们非常容易被火烧而造成损失。

即使轻微的地面火也足以杀死直径为2.54cm的幼树树干;火烧后,可能重新萌发,但却会大大降低数量和质量[20]。

火烧导致的更糟后果是,火灾造成的伤口被细菌等微生物侵染,树木被腐蚀而死亡[21]。

北美鹅掌楸林分因火灾而减产15.9%左右[22]。

但是,当树皮变得足够厚(大于1.27cm)时,形成层将受到保护,北美鹅掌楸变得极为耐火[21]。

3.4病虫害防治

马褂木的病害主要有日灼病和叶斑病。

日灼病受害部位树皮开裂,阳坡及树干向阳面发生较严重。

选择东北坡造林或与其他常绿树种混交,加强抚育、排水等措施可以预防这种病害[23,24]。

叶斑病的病原菌为炭疽菌(colletotrichumsp.)和交链抱(Alternariasp.),马褂木苗圃及幼树使用百菌清、乾坤宝和保鲜克防治,防治宜在马褂木抽叶后(约3月底4月初)进行[25]。

马褂木主要虫害有卷叶蛾、大袋蛾、樗蚕、凤蝶。

防治时采用人工摘除虫袋和喷施药剂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注意要消灭苗木上的虫袋,防止害虫带入栽培区[25]。

3.5清除杂灌等生物威胁

杂灌既与鹅掌楸植物竞争营养,又会阻碍鹅掌楸植物树冠向上生长。

尤其是林地上藤本植物,对鹅掌楸林分极为有害,其不但通过缠绕在树干和树冠阻挡光照,更严重的是冬天容易存留积雪,从而压断鹅掌楸属植物的枝条或树冠。

因此,必须及时清除。

其幼林除草抚育4-5次即可,关键是把握好造林后第la和第2a[26],所有杂灌杂草全部砍除,要求砍桩不高于15.0cm,覆盖杂草作绿肥[27]。

另外,由于鹅掌楸属叶片肥厚,成为许多动物的猎食选择,比如牛、兔,营造人工林时应隔离人工放养或野生动物的侵食。

3.6修枝和疏伐

修枝对马褂木的干型粗壮、圆满、材质有一定影响,对胸径生长影响明显。

修枝是必要的,应在造林后2-4a中进行[26]。

可于秋末冬初进行修枝抚育[28],整枝高度为树高的l/3[29]。

疏伐工作需要和培育目标相结合确定疏伐的时间和强度。

一般地,通过早期开始的5-15a间隔的疏伐,可以达到最大持续生长的树木,最大产量的优质材料和最短轮伐期。

第一次疏伐,可在北美鹅掌楸林分的15-20a[28],特别是立地等级高的林分。

疏伐后林分仍处于幼龄期,胸高面积快速增长,可持续10-15a。

如果第一次轻度疏伐,第二次疏伐将相对提前,以避免个别树木增长率放缓。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胸高面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第二次及以后疏伐应该保留比第一次疏伐高的断面积,并且间伐间隔应延长,最终目标是达到大型、高品质的树木[30]。

4.结论

通过查阅文献,适当的抚育管理技术有利于杂交马褂木的生长,主要结论如下:

1.杂交马褂木幼林初期,施肥可以促进林木生长。

施尿素44-65g/株、过磷酸钙188-261g/株和氯化钾26-44g/株,能够有效促进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1a生株高、材积增量和2a生地径增量为38.6士0.8cm、58.7士l.4cm3,和1.38士0.01cm。

2.对杂交马褂木林分进行除草抚育的效果明显,除草措施都能提高杂交马褂木林分的平均地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

化学除草省时省工,工作效率高,且每年化学除草两次的效果与人工锄草没有显著差别,因此在大范围杂交马褂木幼林抚育过程中推荐化学除草,若能与机械中耕结合配套实施效果更好。

3.杂交马褂木林分造林当年不需要进行修剪;第二年采用轻度和中度修剪能显著促进杂交马褂木地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重度修剪则抑制林分生长。

考虑到操作的工作量,笔者认为轻度修剪,即剪除林木高度1/3位置以下的枝条,对杂交马褂木林分生长是必要和有益的。

4.杂交马褂木林分套种花生等矮灌农作物,不仅能够获得农作物收益,同时由于花生的松土除草以及施肥管理,还能显著促进杂交马褂木林分快速生长;套种玉米等高桩作物则不仅与杂交马褂木林分竞争光照,而且林分透风性能差,对杂交马褂木林分前两年生长存在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汤兆成,潘仙松,郑金福.营造马褂木短伐期菇木林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