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9363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docx

《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docx

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

城市韧性:

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

作者:

邵亦文徐江

来源:

《国际城市规划》2015年第2期

邵亦文徐江

ShaoYiwen,XuJiang

文章编号:

1673-9493(2015)02-0048-07中图分类号:

TU981文献标识码:

A

作者:

邵亦文,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博士研究生。

yiwenshao@cuhk.edu.hk徐江,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jiangxu@cuhk.edu.hk

摘要:

城市韧性作为新兴的城市研究热点议题,其实质在于针对现代都市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扰动,主动探索适应性的调整方法和途径。

韧性的概念自源起以来,经历了从工程韧性,到生态韧性,再到演进韧性两次决定性的认知转型,形成了支撑现代城市韧性观点的支柱。

本文通过全面回顾总结国际学界的相关文献,比较了三种韧性认知角度的本质区别,阐述了韧性城市研究的内容框架,并提出了与此相应的特征和评价标准。

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城市韧性是建立在传统规划理论上的指导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新途径。

准确地把握城市韧性的概念内涵、内容框架和特征标准对于增强现代城市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城市韧性;认知转型;内容框架;特征与标准;理论基础Keywords:

UrbanResilience;PerspectiveShift;ContentFramework;CharacteristicsandCriteria;TheoreticalFoundation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CUHK14413014)

引言

城市作为最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自其形成以来便持续地遭受着来自于外界和自身的各种冲击和扰动。

这些扰动不仅包括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疾病传播等人为灾难,也包括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造成的累积型冲击。

这些冲击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却是社会和自然发展客观规律的体现,不可能完全避免。

现代社会由于城市空间和人口分布越来越密集,城市社会组织和矛盾越来越复合,城市经济结构越来越多元,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未知风险空前复杂,且其潜在的影响和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也越发显著。

然而,面对这些冲击和扰动,不同的城市系统所做出的应对却天差地别。

有的城市在经历危机之后一蹶不振;相反,有的城市则能够逐渐克服灾害带来的不利冲击,甚至以此为契机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导致不同结果的本质原因便是城市韧性的差异:

韧性强的城市对不确定扰动的适应调整能力强;而韧性弱的城市反应能力滞后,适应性不足。

近些年,中国社会仍处于追求城镇化数量的粗放增长时期,城市对危机的应急能力还不甚完备。

在不确定性风险的冲击下,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城市功能失效、社会秩序失衡等灾难性后果的案例屡屡发生。

例如,2008年的5·12大地震使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遭受毁灭性打击,交通市政生命线中断,建筑物大规模垮塌,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在广东省东莞市的对口援建工作进入尾声的2010年8月14日,映秀镇再次遭到大规模的洪水和泥石流侵袭,导致震后新建的城区淹没,防洪设施、国道桥梁等垮塌失效,镇区运转再次陷入困顿①。

再例如,2012年7月21日,北京的特大暴雨造成79人遇难、160.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元的重大灾情①。

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建立起韧性城市研究的框架体系,探讨增强城市韧性的方法,完善韧性城市的评价标准无疑具有相当重大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1韧性和韧性城市理论的主要思想

1.1韧性概念源起和演变

亚历山大(Alexander)从语源学角度分析韧性(resilience)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resilio”,其本意是“回复到原始状态”。

16世纪左右,法语借鉴了这个词汇“résiler”,含有“撤回或者取消”的意味。

这一单词后来演化为现代英语中的“resile”,并被沿用至今。

韧性概念随着时代的演进也被应用到了不同的学科领域。

19世纪中叶,伴随着西方工业发展进程,韧性一词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学(mechanics),用以描述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形变之后复原的能力。

20世纪50—80年代,西方心理学研究普遍使用“韧性”描述精神创伤之后的恢复状况[1]。

加拿大生态学家霍林(Holling)首次将韧性的思想应用到系统生态学(systemsecology)的研究领域,用以定义生态系统稳定状态的特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对韧性的研究逐渐从自然生态学向人类生态学(humanecology)延展[2]。

城市作为人类生态学必不可少的研究主体,韧性思想也很自然地被应用到城市研究中,为韧性城市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1.2韧性认知的三种观点及其发展转型

韧性的概念自提出以来,经历了两次较为彻底的概念修正。

从最初的工程韧性(engineeringresilience)到生态韧性(ecologicalresilience),再到演进韧性(evolutionaryresilience),每一次修正和完善都丰富了韧性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标志着学术界对韧性认知深度的逐步提升。

1.2.1工程韧性

工程韧性是最早被提出的认知韧性的观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认知观点最接近人们日常理解的韧性概念,即韧性被视为一种恢复原状的能力(abilitytobounceback)。

这种韧性来源于工程力学中韧性的基本思想,但在应用中已经不同于简单的工程项目的韧性,而是指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工程韧性的特征。

霍林最早把工程韧性的概念定义为在施加扰动(disturbance)之后,一个系统恢复到平衡或者稳定状态的能力[2]。

伯克斯(Berkes)和福尔克(Folke)[3]认为工程韧性强调在既定的平衡状态周围的稳定性,因而其可以通过系统对扰动的抵抗能力和系统恢复到平衡状态的速度来衡量。

王吉祥(Wang)和布莱克莫尔(Blackmore)[4]认为与这种韧性观点相适应的是,系统较低的失败概率以及在失败状况下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水准的能力。

总而言之,工程韧性强调系统有且只有一个稳态,而且系统韧性的强弱取决于其受到扰动脱离稳定状态之后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迅捷程度。

1.2.2生态韧性

20世纪80—90年代,工程韧性一直被认为是韧性的主流观点。

然而,随着学界对系统和环境特征及其作用机制认识的加深,传统的工程韧性论逐渐呈现出僵化单一的缺点。

霍林[5]修正了之前关于韧性的概念界定,认为韧性应当包含系统在改变自身的结构之前能够吸收的扰动量级。

伯克斯和福尔克[3]也认为系统可以存在多个而非之前提出的唯一的平衡状态,据此可以推论,扰动的存在可以促使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外的平衡状态转化。

这一认知的根本性转变使诸多学者意识到韧性不仅可能使系统恢复到原始状态的平衡,而且可以促使系统形成新的平衡状态(bouncingforth)。

由于这种观点是从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中得到的启发,因而被称作生态韧性。

廖桂贤(Liao)[6]认为生态韧性强调系统生存的能力(abilitytosurvive),而不考虑其状态是否改变;而工程韧性强调保持稳定的能力(abilitytomaintainstability),确保系统有尽可能小的波动和变化。

冈德森(Gunderson)[7]用杯球模型(图1)简洁地展示了两种韧性观点的本质区别。

在该模型中,黑色的小球代表一个小型的系统,单箭头代表对系统施加的扰动,杯形曲面代表系统可以实现的状态,曲面底部代表相对平衡的状态阈值。

在工程韧性的前提下,系统在时刻t因被施予了一个扰动而使得系统状态脱离相对平衡的范围。

在可以预见的时刻t+r,系统状态会重新回到相对的平衡。

因此,工程韧性可以看作是两个时刻的差值r。

由此可见,r值越小,系统会越迅速地回归初始的平衡状态,工程韧性也越大。

这一结果非常类似于学者们对工程韧性的原始定义。

在生态韧性的前提下,系统状态既有可能达成之前的平衡状态,也有可能在越过某个门槛之后达成全新的一个或者数个平衡状态。

因此,生态韧性R可以被视为系统即将跨越门槛前往另外一个平衡状态的瞬间能够吸收的最大的扰动量级。

1.2.3演进韧性

在生态韧性的基础上,随着对系统构成和变化机制认知的进一步加深,学者们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韧性观点,即演进韧性。

在这个框架下,沃克(Walker)等人提出韧性不应该仅仅被视为系统对初始状态的一种恢复,而是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为回应压力和限制条件而激发的一种变化(change)、适应(adapt)和改变(transform)的能力[8]。

福尔克等人也认为现阶段韧性的思想主要着眼于社会生态系统的三个不同方面,即持续性角度的韧性(resilienceaspersistence)、适应性(adaptability)和转变性(transformability)[9]。

演进韧性观点的本质源于一种全新的系统认知理念,即冈德森和霍林提出的适应性循环理论(adaptivecycle)。

与之前系统结构的描述不同,他们认为系统的发展包含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利用阶段(exploitationphase)、保存阶段(conservationphase)、释放阶段(releasephase)以及重组阶段(reorganizationphase)(图2)[10]。

在利用阶段,系统不断吸收元素并且通过建立元素间的联系而获得增长,由于选择多样性和元素组织的相对灵活性,系统呈现较高的韧性量级。

但随着元素组织的固定,其系统韧性逐渐被削减。

在保存阶段,因元素间的连结性进一步强化,使得系统逐渐成型,但其增长潜力转为下降,此时系统具有较低的韧性。

在释放阶段,由于系统内的元素联系变得程式化,需要打破部分的固有联系取得新的发展,此时潜力逐渐增长,直到混沌性崩溃(chaoticcollapse)的出现。

在这一阶段,系统韧性量级较低却呈现增长趋势。

在重组阶段之中,韧性强的系统通过创新获得重构的机会来支撑进一步发展,再次进入利用阶段,往复实现适应性循环。

另一种可能性是,在重组阶段系统缺少必要的能力储备,从而脱离循环,导致系统的失败。

1.2.4三种韧性观点之间的比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和演进韧性所代表的韧性观点体现了学界对系统运行机制认知的飞跃,为进一步理解城市韧性做好了铺垫。

演进韧性的观点相比于前两者具有更强的理论说服力,应当成为城市韧性研究所要参照的基准。

表1从平衡状态、本质目标、理论支撑、系统特征和韧性定义等方面总结了三种观点的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工程韧性和生态韧性的称谓最初脱胎于工程项目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之中,用于修饰“韧性”时其含义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转变。

然而由于不加注意的引用,诸如“工程韧性是工程项目的韧性”,“生态韧性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韧性”之类的误解时有发生。

工程、生态和演进韧性作为城市韧性的不同观点,应该起到限定城市韧性议题的作用,比如工程的灾害韧性(engineeringdisasterresilience)和演进灾害韧性(evolutionarydisasterresilience)有着相当本质的区别。

1.3城市韧性的定义和组成

城市韧性(urbanresilience),顾名思义,指的是城市系统和区域通过合理准备、缓冲和应对不确定性扰动,实现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经济建设等正常运行的能力。

戈德沙尔克(Godschalk)认为韧性城市应该是可持续的物质系统(physicalsystems)和人类社区(humancommunities)的结合体,而物质系统的规划应该通过人类社区的建设发挥作用[12]。

与之相比,坎帕内拉(Campanella)更加重视人类社区的力量。

他通过评估分析美国新奥尔良市在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的表现,认为城市韧性实质上依赖于更有韧性的、足智多谋的民众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