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3368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奔跑的春天

   四月的小雨浙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眷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

春,活泼得像个孩子,红扑着脸蛋在淡绿的田野奔跑,牵着小伙伴的手,像风筝的另一端,翻飞着五颜六色的梦。

   卷起裤腿迈进春的云雾缭绕。

露水湿漉漉的,湿了鞋帮,湿了脚丫,滋润了一深一浅的歪歪扭扭的脚印。

同学们的笑声一串双一串,像风中摇曳的铃铛。

   四月的绿色仿拂春的裙裾,在淡淡暖风中轻轻摆东,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

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野地钱绿是她的衣裳,单单薄薄。

春,安静地来,在河流的波光里柔柔地荡漾,流躺着淡淡的和煦。

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

   春天唤醒了万物,小跑在春天,那是春带给我们的活力。

(1)找出文中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改正过来。

仿拂________     摆东________     钱绿________     流躺________

(2)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再写三个你知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

”这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像这样的句子,我也能写出来,如:

含羞草的叶子是它的________,________。

(4)“四月的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春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

”这句话写出了(   )

A. 小雨到来的姿势

B. 春天是小雨迈着轻盈的脚步,扭动着曼妙的身姿带来的

C. 春天优美的身姿和到来的方式

(5)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同学们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地玩耍的情景。

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静静地到来。

“那黑白色的精灵”指的是________。

(6)把你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7)根据下面的提示,接着往下写。

春天唤醒了万物,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被春姑娘柔软的春风唤醒了,________。

【答案】

(1)拂→佛;东→动;钱→浅;躺→淌

(2)红,淡绿,五颜六色,绿,浅绿,黑白;桃红;嫩黄;天蓝

(3)柳絮;头发;笑脸;轻轻一碰便害羞地笑了起来

(4)C

(5)2;3;燕子

(6)“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

”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燕子悄悄地到来,春天也悄悄地到来了

(7)略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错别字的理解和掌握,要结合词语的意思区分易错字的写法。

(2)根据照原文内容找出描写颜色的词,再写出几个描写颜色的词。

(3)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根据题目的内容进行仿写。

(4)“四月的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春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

”这句话描写了春天优美的身姿和到来的方式。

(5)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

(6)根据课文内容,把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本题答案不唯一;

(7)根据课文的理解,结合题目的提示,接着往下写。

故答案为:

(1)拂→佛;东→动;钱→浅;躺→淌;

(2)红,淡绿,五颜六色,绿,浅绿,黑白;桃红;嫩黄;天蓝;

(3)柳絮;头发;笑脸;轻轻一碰便害羞地笑了起来;

(4)C;

(5)2;3;燕子;

(6)“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

”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燕子悄悄地到来,春天也悄悄地到来了;

(7)略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易错字、修辞方法、课文内容概括等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

2.课内阅读。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

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嘶鸣。

(1)用划线字仿写句子。

(2)把下面的叫声和相应的动物连线。

(3)从狗学叫的故事,我明白了:

________。

【答案】

(1)在困难面前我绝不会气馁,不会掉以轻心,也不会丢掉自信,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2)

(3)人应该找到自已的位置,找到真正的自我。

【解析】【分析】

(1)仿写句子.分析例句可以看出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所以在仿写时也要采用相同的修辞方法。

答案不求一致,能与上文衔接起来且语言通顺即可。

(2)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

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

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在困难面前我绝不会气馁,不会掉以轻心,也不会丢掉自信,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2)略;(3)人应该找到自已的位置,找到真正的自我。

【点评】

(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内容,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句子即可。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

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

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等等,老屋!

”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

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

“哦,是小猫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第二天,天晴了。

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

“喵喵,谢谢!

   老屋说:

“再见!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猜猜“窟窿”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   )

A. 声音                                         

B. 洞穴                                         

C. 颜色

(2)“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中“凑”的意思是________

A.聚集   B.碰   C.接近

“使劲往前凑”说明________。

(3)下面与“安心”意思相反的一项是________

A.放心   B.担心   C.舒心

我们还可以这样搭配:

安心________    安心________

(4)“‘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三个同学读到这段话时,分别对后面会发生什么做出了预测。

小明:

老屋又破又旧,老屋要倒了。

小红:

题目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所以老屋肯定倒不了。

小华:

课文插图中的老屋向一边倾斜,门板上有破洞,所以老屋要倒了。

①小明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小红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小华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

A.故事的插图    B.故事的内容    C.故事的题目

②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Ⅰ这三个同学的预测都是有依据的。

________

Ⅱ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________

Ⅲ小明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

________

(5)如果接下来是“熊宝宝”向老屋求助,它会说:

“________。

”老屋会说:

“________。

”当“熊宝宝”得到帮助后它会说:

“________。

”老屋接下来又会说:

“________。

”你预测的依据是:

________。

(6)你认为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是(   )

A. 爱听故事                                 

B. 乐于助人                                 

C. 舍不得倒下

【答案】

(1)B

(2)C;老屋老了,眼睛花了

(3)B;工作;学习

(4)B;C;A;正确;正确;错误

(5)等等,老屋!

再过一个冬天,行吗?

猎人想追杀我,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冬眠的地方;哦,是小熊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个冬天;吼吼,谢谢;再见!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故事中小猫和老屋的对话

(6)B

【解析】【分析】

(1)、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选项选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4)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

②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B

(2)C;老屋老了,眼睛花了

(3)B、工作、学习

(4)①B、C、A;②正确、正确、错误

(5)等等,老屋!

再过一个冬天,行吗?

猎人想追杀我,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冬眠的地方;哦,是小熊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个冬天;吼吼,谢谢;再见!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故事中小猫和老屋的对话。

(6)B

【点评】

(1)、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

②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课内阅读。

海滨小城

   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

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

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

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

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

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这段中的_______具体写出了庭院的这个特点。

(   )

A. 第1句话;树多;第2、3两句

B. 第1句话;树多;只有第2句

C. 第2句话;院子多;第3、4两句

(2)文中的划线句子是个_______,把_______比作了_______。

(  )

A. 比喻;凤凰树的枝叶、红云        

B. 比喻;凤凰树的花、一片片红云        

C. 比喻;小城、红云

(3)“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凤凰花(   )(多选)

A. 竞相开放                          

B. 开得娇艳而繁茂                          

C. 开花时发出了声响

(4)“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几个特点,下面哪一个不是它所描写的特点?

(  )

A. 数量多                         

B. 颜色绿                         

C. 树冠大                         

D. 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

【答案】

(1)B

(2)B

(3)A,B

(4)A

【解析】【分析】

(1)本题是对段落中心句的考查,中心句在段落中往往起到概括总结的作用,本段则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

本段中描写滨海小城树木有各种各样的树木。

第一句“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概括叙述小城庭院里树多的特点。

段落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叙述。

 

(2)本题是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本句话写的是凤凰树的花开的繁盛,红色的凤凰树花像一片片白云把小城笼罩住了,这是一个比喻句,将凤凰树花比作一片片白云。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辨析。

结合上下文,凤凰树的花开的那么热闹,既点出了花的繁茂,又写出花争相开放,一片生机盎然。

(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撑开的绿绒大伞” 写出了榕树的颜色:

绿绒,也就是绿色,大伞既点出了树冠的形状向伞,也写出了树冠之大。

故答案为:

(1)B;

(2)B;(3)A、B;(4)A

【点评】

(1)段落中心句的一般都在句首,往往起到概括的作用。

(2)本题考查的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本题中有明显的本体与喻体。

(3)本题要理解其中的词义,结合上下文,便可对选项作出排除。

(4)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分析,抓住其中一些关键词便可对选项作出排除。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那里山高石奇,云蒸雾绕,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天柱山的山峰很高,我们在天柱山的眼中,不过是一群蚂蚁罢了。

天柱山最好玩的是它的奇石,这里的石头很奇特:

有的白白的,像雪;有的细细的,像针;有的圆圆的,像球;还有的像老虎,像飞鸟,像巨树,像象鼻……远远地看,绿树和石头给大山披上了白绿交加的外衣。

这里最有名的霹雳石,它本是一块好端端的大石头,经过风吹日晒,日积月累(lěi lèi),就形成了一个大裂缝,像被雷劈过一样。

   天柱山的雾很大,进了山仿佛就进入了仙境。

在山脚时,天很蓝,像海;云很白,像棉花糖。

但到了山顶,远处的山峰看不见了,近处也若隐若现,像在和我们捉迷藏(zàng cáng)。

我们置身于云雾之中,飘飘欲仙。

那些隐约可见的松树,它们舒展着美妙的身姿,伸着双手,像是要拥抱我们一样。

   难怪大诗人李白赞美天柱山“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天柱山真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啊!

(1)选出文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日积月累________(lěi lèi)    捉迷藏________(zàng cáng)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名声远扬到国内外。

________

②形容隐隐约约。

________

(3)“有的白白的,像雪;有的细细的,像针;有的圆圆的,像球;还有的像老虎,像飞鸟,像巨树,像象鼻……”这一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   )

A. 比喻和拟人                               B. 拟人和排比                               C. 比喻和排比

(4)用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5)本文先写天柱山是________的旅游胜地,然后写天柱山的________很________。

天柱山的________很________,最后又说天柱山真是个________的地方。

这是一种________的结构。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6)关于“但到了山顶,远处的山峰看不见了,近处也若隐若现,像在和我们捉迷藏”这句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借助若隐若现的山来表现天柱山的雾很大。

B. 这里写山和雾没有关系,只是作者看到了而已。

(7)试着写出“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的意思。

提示:

想想本文描写了天柱山的哪些景物,它们有哪些特点。

天柱山有奇特的________和奇特的________,二者相映成趣,秀色无边。

【答案】

(1)lěi;cáng

(2)驰名中外;若隐若现

(3)C

(4)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那里山高石奇,云蒸雾绕,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5)驰名中外;山峰;高;雾;大;美丽神奇;B

(6)A

(7)山峰;云雾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

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5)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7)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故答案为:

(1)lěi、cáng

(2)驰名中外、若隐若现

(3)C

(4)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那里山高石奇,云蒸雾绕,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5)驰名中外、山峰、高、雾、大、美丽神奇、B

(6)A

(7)山峰、云雾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5)这道题是短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7)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奇怪的镜子

   美丽的池塘里有一条小鱼。

他快快活活地玩了一天,可累了,正想休息一会儿,突然发现有一样东西在一闪一闪的,他睁大眼睛一看,不禁叫起来:

“多大多亮的镜子啊!

”小鱼想:

“要是把镜子搬到家里,让大家都能照一照该多好!

”想着想着,小鱼轻轻地游到那镜子边,还没碰着,“镜子”就碎成一块块小片儿了。

小鱼心里难过极了。

但是,不一会儿,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于是,小鱼急急忙忙找来了正在河边唱歌的小青蛙。

“青蛙弟弟,我找到了一面又大又圆的镜子,请你帮我抬回家好吗?

”小青蛙一口答应了。

小青蛙用宽宽的大嘴巴刚想轻轻衔住镜子,只见“镜子”又碎成一块块小片儿了。

小鱼和小青蛙都很难过。

但是,不一会儿,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于是,小鱼又急急忙忙找来了正在水中跳舞的河蚌。

“河蚌姐姐,请你帮我把大镜子抬回家好吗?

”河蚌一口答应了,跟着小鱼来到镜子边。

河蚌用两片蚌壳刚想轻轻地夹住镜子,可“镜子”又碎了。

小鱼、小青蛙、河蚌都很难过。

但是,很快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1)要是把镜子搬到家里,让大家都能照一照该多好!

(用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2)“多大多亮的镜子啊!

”朗读这句话时的语气应是(   )

A. 赞美                                     B. 兴奋                                     C. 平静                                     D. 吃惊

(3)大家感到镜子很“奇怪”的原因是(   )

A. “镜子”一碰就碎,不一会儿又圆了起来。

                

B. 小鱼发现了一面镜子。

(4)故事的结局会怎样?

请根据短文内容预测一下,然后写下来。

【答案】

(1)要是人人都能做到低碳环保,那该有多好呀!

(2)B

(3)A

(4)略

【解析】【分析】

(1)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2)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

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A:

赞美B:

兴奋

C:

平静D:

吃惊),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也就是故事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

(1)要是人人都能做到低碳环保,那该有多好呀!

(2)B

(3)A

(4)略

【点评】

(1)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用冰取火

   从前,有一个探险队到达了南极洲。

那正是南极洲的夏季,说是夏季,其实也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

南极的夏天没有黑夜、白昼之分,柔和的太阳一直徘徊在天空,把它那几乎使人感觉不到的温暖默默地赐给探险队员们。

   南极的天气变化无常,探险队员们顽强地抵抗着无情的大自然带来的寒冷和风暴,进行科学探测。

当他们到达一个孤岛上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要动手生火烧水做饭,打火器却找不到了。

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也不见打火器的踪影。

   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活;没有火,生命就受到威胁。

   大家一筹莫展,陷于绝望。

   “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无情的死神到来?

”一个年轻的队员,望着惨白无力的太阳和茫茫的冰原,久久地思索着。

   随后,他取了一块冰,用小刀轻轻地刮,用温暖的双手不断摩挲,慢慢地,做成了一个光洁透明的半球形的“冰透镜”。

   他举着“冰透镜”,向着太阳,让太阳光穿过“冰透镜”,形成焦点,射在一团干燥蓬松的火绒上。

一分钟,两分钟……火绒冒出一缕淡淡的青烟。

又过了一会儿,火绒上,出现了一个红点,接着便燃烧起来了!

   这团红红的火,驱散了死的威胁,带来了生的欢乐;这团红红的火,恢复了探险队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