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辅助设备安全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9335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辅助设备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制冷辅助设备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制冷辅助设备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制冷辅助设备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制冷辅助设备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冷辅助设备安全操作规程.docx

《制冷辅助设备安全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辅助设备安全操作规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冷辅助设备安全操作规程.docx

制冷辅助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制冷辅助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一、低压循环桶安全操作规程

1、在使用低压循环桶时,应开启进汽阀、出汽阀、出液阀、指示器阀、压力表阀、安全阀;关闭放油阀、排液阀、加压阀;由液位控制器控制供液阀的开关。

2、在使用低压循环桶时,严格控制液位,最高液位不得超过60%,最低液位不得低于20%。

3、低压循环桶在使用中须及时放油,以保证氨泵的正常上液和提高蒸发器的传热效果。

4、开启低压循环桶回汽阀时,须缓慢开启。

若汽声过大,须断断续续开启阀门。

若需加压排液时,先关闭贮液桶进、出汽阀,进、出液阀。

缓慢打开加压阀,缓慢加压。

压力不得超过0.59MPa。

二、排液桶安全操作规程

1、排液桶在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须检查的事项。

(1)、检查桶内有无液体,如有,须先将液体排入系统。

(2)、检查排液桶压力表阀、安全阀、指示器阀、减压阀是否呈开启状态。

(3)、检查排液桶加压阀、放油阀、进液阀、排液阀是否关闭。

2、冲霜操作

(1)、开启减压阀。

(2)、开启冲霜回液阀。

(3)、排液桶压力控制在0.39MPa。

(4)、冲霜完毕,关闭冲霜回液阀和减压阀。

(5)、待排液桶内液体稳定后,进行放油操作。

3、放油操作

(1)、排液桶若无压力需加压。

加压时需关闭减压阀,开启加压阀,加压不得超过0.59MPa。

加压后待桶内液体稳定后再进行放油操作。

(2)、开启集油器有关阀门。

(3)、微开排液桶放油阀门,观察集油器指示器和油管结霜情况。

(4)、油管结霜时关闭放油阀,放油完毕。

4、排液操作

1.正常排液操作

(1)排液前须关闭回液阀,进液阀、减压阀、放油阀,桶内压力保持在0.39MPa左右。

(2)关闭总调节站供液阀。

(3)开启调节站的有关阀门。

(4)开启排液桶上的排液阀。

(5)观察排液桶指示器或排液桶结霜线,当看不见指示器液位或听到排液管道内有气体流动声时,表示排液完毕。

2.倒排液操作

(1)操作人员开、关存液或需存液库有关阀门。

(2)打开排液桶倒排液阀。

(3)存液或需存液库回汽阀微开。

(4)其他操作同正常排液。

3.低压循环桶向排液桶放液的操作。

(1)、开减压阀,使排液桶内压力与系统压力持平。

(2)、开启排液桶进液阀,使进液管内压力与系统压力持平。

(3)、开启需放液的循环贮液桶放液阀。

(4)、放液完毕,关闭循环桶贮液放液阀,关闭排液桶进液阀。

4.排液桶加压操作。

(1)、排液桶内液体排出时,须加压后排出。

(2)、加压前应关闭排液桶减压阀、进液阀、放油阀、排液阀。

(3)、开启热氨调节站的有关阀门。

(4)、开启排液桶加压阀缓慢加压,桶内压力不得超过0.59MPa。

(5)、加压完毕,关闭热氨调节站有关阀门和排液桶加压阀。

5.排液桶最高液位不得超过80%。

三、油氨分离器安全操作规程

1、在使用油氨分离器时,应开启进气阀、出气阀、压力表控制阀。

不放油时关闭放油阀

2、油氨分离器在使用中,须及时放油。

3、操作人员判断油氨分离器需要放油的方法。

(1)、根据压缩机耗油量的多少判断是否需要放油。

(2)、根据指示器油位的高低判断是否需要放油。

(3)、若无指示器装置可用手摸油氨分离器的底部,温差明显部位为汽分离面,由此确定是否需要放油。

4、放油时,放阀不要打开过大,开三分之一左右即可,防止放出大量氨。

四、中间冷却器安全操作规程

1、在使用中,要开启中间冷却器的进汽阀、出汽阀、浮球供液阀(或电磁阀控制阀)、指示器阀、蛇形盘管进出液阀和安全阀,关闭放油阀及排液阀。

2、中间冷却器的供液采用浮球或液位计,自动调节供液量,液体控制在指示器高度50%处。

自动供液阀发生故障改为手动控制时,操作人员根据指示器所示的液位高度和压缩机高压级吸汽温度,严格掌握供液量,避免造成高压级的湿冲程。

3、中间冷却器在使用中,操作人员应根据机器的耗油量,每天放油一次。

4、中间冷却器停止工作时,压力不得超过0.39MPa,若超过上述压力时,须及时减压。

如中间冷却器较长时间不用时,须将中间冷却器内的液体排空。

五、贮氨器安全操作规程

1、在使用贮氨器的过程中,应开启其进液阀、出液阀、气体均压阀、液体均压阀、压力表阀、安全阀、混合气体阀、液位指示器,关闭放油阀。

2、贮氨器在使用中,须保持液面相对稳定,将液位控制在30~80%之间。

3、保持贮氨器压力与冷凝器压力一致,不得超过1.47MPa。

4、贮氨器应每月放油一次。

放油时,放油阀微开,待放油管结霜时,停止放油,关闭放油阀

六、氨泵的安全操作规程

1、开泵前的检查事项:

(1)、检查停泵原因。

(2)、检查氨泵周围是否有障碍物。

2、开启氨泵操作:

(1)、开启氨泵抽气阀、进气阀、出液阀。

(2)、接通电源,启动氨泵,待电流表和压力表指针稳定后,关闭抽气阀,氨泵投入正常运转。

3、停泵操作:

(1)、关闭循环贮液桶的供液阀和氨泵的进液阀。

(2)、切断电源。

(3)、关闭进液阀、出液阀、开启氨泵抽气阀,待压力降低后,关闭抽气阀。

4、开、停氨泵,作好记录。

5、氨泵操作的注意事项:

(1)、氨泵的出液压力不得超过0.59MPa,压力表指针稳定,电流表指针单级泵应在6A左右,双级泵应在13A左右。

(2)、氨泵运转时发出比较沉重、有负荷的声音,没有杂音出现。

(3)、为保证氨泵的正常上液,低压循环桶保持规定液位。

(4)、压差继电器在工作的状态下,如氨泵不上液,可间隔一分钟再开启一到两次。

七、集油器的安全操作规程

1、将集油器排空管减,使其处于待工作状态。

2、开启集油器进油阀,由所需放油设备向集油器放油。

3、待放油设备放油完毕,关闭集油器进油阀,开启集油器减压阀。

对集油器淋水,以促使混在油中氨的蒸发。

4、当既有其中油的溶氨基本蒸发完时,关闭抽气阀。

5、开启集油器放油阀,将油放入驻油器。

6、放油完毕,关闭放油阀,开启抽气阀。

八、放空气器的安全操作规程

1、开启混合气体阀,使混合气体进入放空气器内。

2、开启回气阀,未开供液膨胀阀。

3、将放空气器管口插入流动水容器内,微开放空气阀。

4、当放空气器温度上升后,应关闭旁通膨胀阀,重开供液膨胀阀。

5、当放空气器温度上升后,应关闭旁通膨胀阀,重开供液膨胀阀。

6、当系统高压压力明显降低,排气温度下降,机器排气压力表指针不剧烈跳动,放空气流动水呈乳白色,水温上升,放空气口有噼啪声时,表示放空气结束。

7、停止放空气时,依次关闭供液阀、混合气体阀、放空气阀,开启旁通管膨胀阀,抽净器内液体后关闭旁通膨胀阀。

8、放空气时注意膨胀阀不能开的过大,其液量以回气管结霜长度1.5米为宜;停止放空气时,应在关闭关闭混合气体阀后,立即关闭放空气阀,间隔时间不能过长。

间隔时间过长会造成器内压力降低,将水吸入放空气器内。

九、冷风机安全操作规程。

1、启动前的检查:

(1)、检查风机及电机固定螺栓有无松动。

(2)、如蒸发器霜厚达0.5厘米,需立即除霜。

2、冷风机启动及运转中应注意的问题:

(1)、风机启动时,操作人员须一人在库外接通电源启动,另一人在库内观察风机的运转情况,如有问题,应立即切断电源,查找原因并及时排除。

(2)、风机运转时,应无杂音或异常现象。

(3)、电流表指针稳定保持在额定范围之内。

(4)、冷风机蒸发器结霜要均匀。

十、蒸发式冷凝器的安全操作规程

1、使用蒸发式冷凝器时,要开启进气阀、出气阀、压力表阀、混合气体阀、出液阀。

2、在使用蒸发式冷凝器的过程中,冷凝压力不得超过1.47MPa,如超过此数值,必须查明原因,待问题解决后方可使用。

3、在使用蒸发式冷凝器的过程中,应按规定先向冷凝器水盘中加水,使水深度在203-250毫米之间。

4、接通电源,启动冷凝器风机水泵,在设备运转过程中,要观察风机及水泵的电流是否在额定范围内,并做好记录。

5、开停风机和水泵的周期最大值为每小时6次,因尽量减少开停次数,以免风机及水泵的电机过热而造成损坏。

6、操作人员须注意观察冷凝器是否有不正常的噪音、摆动以及集水盘中的使用水位,如有异常,应及时排除。

7、冬季,在使用蒸发式冷凝器时,须关闭补水管路的水阀,彻底排净所有户外补水管、集水盘及水泵内的余水,注意防冻。

8、水盘保养:

每半月检查并清洁一次水盘中的滤网,每月清洗一次水盘,如运行环境恶劣,水盘内污物较多,应缩短清洗周期。

9、若长期停用机组或停开水泵时,务必要放空水盘中的水,并清洗水盘,同时打开水泵底侧丝堵排空水泵中的余水。

10、风扇和循环水泵,每使用三个月需加一次油。

11、由专业人员对循环水进行专门处理。

12、应定期清理蒸发式冷凝器的布水器及脱水器,以保证水量充足,风量畅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