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川镇十三五扶贫规划1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9314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栋川镇十三五扶贫规划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栋川镇十三五扶贫规划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栋川镇十三五扶贫规划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栋川镇十三五扶贫规划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栋川镇十三五扶贫规划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栋川镇十三五扶贫规划11.docx

《栋川镇十三五扶贫规划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栋川镇十三五扶贫规划1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栋川镇十三五扶贫规划11.docx

栋川镇十三五扶贫规划11

雨冲乡扶贫规划

第一章  基本概况及特点

第一节  基本乡情

一、地理位置

大方县雨冲乡位于东经106°00″,北纬27°22″,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60公里,总面积123.28平方公里, 326国道贯穿金门,红旗两村,西邻星宿,北接金沙县箐门乡,东与金沙县大田乡接壤,南与沙厂乡相邻。

二、人口状况

雨冲乡辖6个行政村,58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仡佬、布依、穿青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5.59%。

2009年末,全乡总户数3435户,总人口1297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3.8人。

全乡农业人口12621人,占总人口的98.6%,非农业人口175人,占总人口的1.3%。

人口出生率5.1‰,符合政策生育率96.7%以上。

全乡有劳动力6925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4535人,第二产业劳动力116人,第三产业劳动力2274人。

在劳动力中:

小学文化的4489人,初中文化的1030人,高中文化的180人,高中以上文化25人,文盲半文盲1201人。

三、交通状况

326国道横穿金门、红旗两村,乡政府所在地距大方县城60公里,距金沙县城36公里,正在建设中的杭瑞(杭州-瑞丽)高速公路途经境内并开有进出口。

境内通村公路有乡政府驻地至金星、鸣放,乡政府驻地至鹏营,乡政府驻地经白果至麻窝、和平至曾家寨,姚弯至曾家寨5条,但由于路面狭窄、路基不好,路面质量较差,维护费用不足,晴通雨阻比较突出。

油杉河村位于省级森林公园油杉河的腹地,目前雨冲乡境内通村公路不能到达该村,必须绕道其它乡境才能进入,也是目前大方县唯一一个乡境内不通公路的村。

四、地质地貌

雨冲乡分属赤水河流域和乌江流域,其中:

油杉河村、鸣放村属赤水河流域,金门村、鹏银村、金星村、红旗村属乌江流域水系,全境均为山地,东、西两极为河谷地带,中部为南北走向的群山;全乡最低海拔700米,最高海拔1800米,平均海拔1250米。

全乡中部、南部为二迭系岩层;西部为三迭系岩层,邻河谷地区的石漠化比较突出,东部、北部为下二迭系和寒武系岩层。

全乡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

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出露岩层和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酸性壤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雨冲乡地貌分为中低山区域和河谷区域。

中低山区域:

一般海拔在1400米至1800米之间,主要分部在鹏营村、金星村及附近地区,是发展马铃薯、天麻,经果林、草地生态畜业的重点区域。

河谷区域:

河谷区分布在雨冲河流沿岸,油杉河风景区的峡谷地带,海拔在1400米以下,气候温和,热量条件好,是发展水果、蔬菜的重点区域。

也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点区域。

五、气候特点

雨冲乡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均降雨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78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河谷的影响,夏秋两季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总辐射86.2千卡/cm2,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而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第二节资源概况

一、土地资源

雨冲乡总土地面积18.4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72万亩(田400亩),占总面积的14.71%;林业用地14.31万亩(有林地7.7万亩、灌木林地4.37万亩、蔬林地55亩、未成林造林地1.6万亩、宜林地873.9亩),占77.39%。

森林覆盖率68.25%;难利用地0.7万亩,占3.8%;其他用地(村镇、道路等)0.46万亩,占2.5%,荒山荒坡面积0.3万亩,占1.58%。

石漠化面积0.3万亩(石漠化耕地1075亩,荒山石漠化1925亩)。

二、水利资源

雨冲乡主要有两条河流,一条是雨冲河,另一条是油杉河。

雨冲河属乌江水系,全乡境内流域长度均为10公里左右,年均流量0.8立方,水流平缓,水质较好,水温较低,清澈透明,是发展冷水类水产的理想环境。

三、旅游资源

雨冲境内以油杉河为主要河流,发源于九龙山北麓,属赤水河水系,流域面积约为41平方公里。

湾流沟涧达数十数条之多,最高点是后河天门峰,海拔1810米;最低点是三岔河河口,海拔700米。

形成赡岩峭壁,深壑幽谷,山高水低,大起大落的雄伟气势,属于典型喀斯特峰丛中切割而成的谷地,大峡谷风光神秘幽森,是未开发的原始生态旅游区。

四、生物资源

一是农作物资源主要有:

玉米、烤烟、马铃薯、荞子、大豆、芸豆、辣椒、大蒜、白菜、青菜、莲花白、土烟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二是林木资源主要有:

银杏、杉木、福建柏、红豆杉、梭罗、云南松、华山松、滇杨、杜鹃、野山茶,生漆、核桃、板粟、梨、桃、杏等用材林、新炭林和经济果木林。

雨冲乡生态资源丰富,保存完好。

千年古银杏群郁郁葱葱,高大伟岸的“杉树王”挺拔参天;有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植物福建柏、红豆杉和梭罗等。

三是畜禽品种资源:

畜禽品种资源主要有:

猪、牛、马、羊、鸡、鸭、鹅等;油杉河有野生猴类、野猪等野生动物。

其它资源主要有煤、铁、石灰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煤、石灰石铁较为丰富。

第三节扶贫开发成效、现状及贫困原因分析

一、扶贫开发成效

2006年以来,雨冲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变“救济型”、“输血式”的扶贫为“自救型”、“造血式”的扶贫,把解决老百姓的温饱作为工作重点来抓。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以人口计生、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三条底线”为保障,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抓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006年以来,省、地、县各部门共投入项目资金4370.86万元,一是以金门、红旗、金星、瓦厂四个村为主体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以工代赈建设项目、“万个支部结对,帮扶万名党员”项目投入资金832万元;农业工程包括退耕还林还草、沼气池建设等投入资金308.86万元;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为主体小城镇建设,包括街道的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广场建设、河堤防汛防洪工程等投入资金2421.4万元;促进农户增收包括种粮补贴、农村低保发放、能繁母猪补贴、燃煤补贴等投入资金436.1万元;其它项目包括通村公路建设等投入资金372.5万。

通过各类资金的投入和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雨冲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是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二是小城镇建设取得新突破,三是各项社会事开创新局面;四是党的建设迈出新步伐。

2009年末,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13元,比2006年2336元增加577元,增加23.8%,人均粮食产量达558公斤,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得到增强,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贫困现状

(一)、经济状况

按贫困村综合指标衡量,全乡6个村与大方其它乡村相比较,相对贫困面较大,农村年纯收入在l196元以下贫困人口有870户,占总户数26.2%,贫困人口2188人,占总人口17.34%。

在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中,人均收入在821—1196元的329户1052人;而2009年落实科学发张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调查的贫困户1635户4674人;2010年开展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享受农村低保人数的有1284户3025人。

而在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中,上级分配给我乡的贫困人口为2188人,其收入来源主要种养殖业。

总体上看来,全乡土地面积相对较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种养业科技含量较低,缺资金、缺技术,致富门路窄。

(二)、基础设施状况

1、境内通村公路质量低。

近年以来,虽然新建或改造了部分通村公路,由于投资的标准过低,公路的路面质量差,坡度大、而且缺乏养护,晴通雨不阻的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2、电网改造力度不够。

乡农网改造还未完成,电损大,电价高。

各村的生活用电电价不统一,存在0.8元、1.0元、1.2元、1.8元甚至更高几种不同电价,是国家定价的几倍以上。

不仅电价高,而且电压低且不稳定,停电频率高,不能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用电,就乡政府驻地红旗村而言,每次下雨都会停电。

3、河堤、沟渠治理力度不够。

(三)、产业发展状况

1、种植业:

全乡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2620亩,粮食总播种面积45720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常年种植面积玉米占近2/3,马铃薯占近1/3,豆类均为套作,其他作物种植面积不足5%;蔬菜主要种在农闲季节,以自食性为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主体地位。

2、养殖业:

均以家庭养殖为主,全乡仅5户养殖大户;2009年末,全乡大牲畜存栏5000头(匹),出栏700头(匹):

羊存栏2830只,出栏480只;猪存栏5495头,出栏4000头。

 (四)、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一是虽然村村都建有小学,由于修建时未考虑防震因素和工程质量未完全达标,存在安全隐患,加之校舍面积不够,学生拥挤,无教师宿舍,多数村亟待维修和扩建校舍。

二是已有雨冲集市街道面积狭窄,人流量较大,加上326国道又横穿街道而过,原有街道已不能满足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需修建新的农贸市场。

三是城镇的功能配套不完善,污水处理难度大,投资严重不足;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居民拥有各种车辆的数量越来越多,规范对车辆的管理和停放已成为雨冲街道的突出问题。

从目前和今后的发展来看,需修建客运站和货运站。

四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的发展,人们了解信息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但雨冲乡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全乡6个村能够连接宽带的只有红旗村的一小部分,需对全乡所有村进行通信光缆的建设,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以满足经济社会和文化水平日益发展的需要。

五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到目前为止,全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几乎空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未达百分之百,其它各种保障制度的落实也需进一步加强。

六是其它社会事业如医疗、卫生、计生、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干部能力培训、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村容村貌、民主建设和加工业、服务业等也相对滞后,需大力调整或加强建设。

三、贫困原因分析

(一)自然原因

1、农业和农村基础条件差

一是农业基础薄弱,农作物产量低;二是人畜饮水困难,水源集中的地方尚能保障,但居住在少水或无水地方的人民就需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如在红旗村的乡政府驻地每年6至9月都缺水;三是鸣放村和油杉村交通滞后。

2、生存条件恶劣

一是由于多数自然村地处边远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科技、文化、生产力低,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经济不发达。

二是长期以来,老百姓为了吃饱穿暖,只会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开垦土地,缺乏科技兴农意识,靠山吃山。

三是土层薄,酸性重,温度低,有机质含量低,植物作物生长缓慢,土地生产率低。

四是旅游资源丰富,但没有开发利用;五是水资源分布不均,有部分水源点难于利用,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困难。

(二)经济原因

一是经济基础差,底子薄,人均纯收入才2913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为主。

在种植业上主要以玉米、马铃薯、烤烟为主;在养殖业上主要以牛、猪为主。

三是致富门路窄,没有支柱产业,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淡薄,突出表现在:

“吃粮地里种,吃肉圈里养,收入售农产”。

(三)社会原因

一是燃料困难,虽然有一定储藏量煤矿,但因无证而不能开采,购买价格过高,老百姓无力支付,而沼气等节能技术缺乏,不易推广。

二是公共服务滞后,医务人员(含兽医人员)缺乏,一方面看病难、就医难、药费贵;另一方面牲畜病症多,无防疫设施及人员,死亡率高。

三是校舍狭窄,教师无宿舍。

全乡有中学1所,独立完小6所,在校学生2441名,教师109名,其中特岗教师41名,亟待扩建校舍和建设教师宿舍。

四是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

2009年末,全乡总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4489人,占总人口35.57%;初中文化程度1030人,占总人口的8.1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含高中)205人,占总人口的1.62%;全乡文盲、半文盲1201人,占总人口的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