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202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增加活动机会,让学生经历对物体的收集、观察、摆弄、分类和比较过程,形成对立体图形的感性认识。

在看、摸等活动中,学会动手操作、观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激趣。

师述:

请大家把你收集的实物拿出来,观察一下,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自己带的是哪些实物。

2、学生汇报:

3、揭题:

认识物体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合作分类

师述:

这么多形状不同的物体,你们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类呢?

同桌的同学先商量商量,然后动手分一分。

2、汇报分类方法:

师小结:

其实在数学王国里的每一类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有谁知道?

学生说一种师出示一种模型及名称。

(这样形状的物体叫……)

3、认识物体

⑴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小组同学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物体认真的看一看、摸一摸,并和它们玩一玩。

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这些新朋友长得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行吗?

赶快行动吧!

⑵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⑶整理学具。

4、联系生活说一说。

师述: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见到过这些形状的物体吗?

三、形成表象逐步抽象

1、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实物图,然后抽象出图形来。

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

2、记忆想像: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这几种形状的物体的样子。

四、分组活动体验感悟

1、游戏:

看谁拿得快拿得准。

老师说物体的名称,学生快速拿出相应的实物。

小组内同学做游戏。

2、实践活动:

巧巧手

⑴小组合作搭一件你喜欢的东西。

⑵展示作品。

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

立体图形的认识

 

 

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2、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

认识4种图形,了解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难点:

从物体表面抽出平面图形,体会体和面的不同。

教具准备:

课件、4种图形、橡皮泥、印泥、沙子、白纸。

学具准备:

平面图形卡片,立体模型,4种图形,积木。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介绍几位新朋友,想认识它们吗?

它们正在草地上捉迷藏呢!

(多媒体演示)看!

谁从草地上蹦出来了?

(长方形)藏在荷叶里的是谁?

(正方形)哪个这么调皮跳到树上了?

(三角形)从树木里跑来的是哪一位?

(圆)你们喜欢它们吗?

二、小组合作,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一)感知“面在体上”。

其实这些图形,就在你们身边,教师拿出一个长方体摸出一个面,问:

这个面是什么图形?

你也能从自己的积木块中找出这些图形吗?

 

(二)体会“面在体上”。

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

在圆柱、长方体、正方体,还有这种图形中找到了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那咱们能不能把这些图形搬下来,搬到纸上呢?

老师给每个组都准备了各种材料和工具,你们利用这些工具(立体模型,橡皮泥、印泥、沙子、白纸)把它们搬到纸上,行不行?

小给同学一起试试,看哪组想的方法多。

(1)分组活动,教师参与。

(2)全班交流并展示。

①哪个组先来说说你们用的方法?

(小组同学边说边演示)

学生可能会出现这些情况:

——把长方体按在纸上用笔画出长方形

——把正方体放在印泥上,印出正方形

——把圆柱放在沙子上,印出圆

——把纸包在长方体,折出一个长方形……

②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学生发表意见)

师: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

用描、印、画的方法从物体上搬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板书)。

③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

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

(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三、巩固知识,加深认识。

1、教师说出图形的名称,学生按要求举起图形。

2、说一说生活中的这些物体的面是什么形状?

3、猜图形。

喜欢这些有趣有图形吗?

和它们玩个游戏怎么样?

谁来和老师玩一次,闭上眼睛,用手摸摸这个图形,猜猜是什么图形?

猜对了吗?

和你的同桌一起玩。

4、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卡片的学具,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介绍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四、总结与收获。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认识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认识整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有条件的学校准备一个录音机,教师准备实物表、学具钟表,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学具钟表。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并会表示几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录音机放闹钟的声音。

2.教师:

这是什么声音?

3.出示教科书第84页上的学生起床图,提问:

这位同学在做什么呢?

(在起床)你们早晨都在什么时间起床?

(同学们会说出不同的时间)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听到闹钟响了就要马上起床,不要睡懒觉。

那么你们自己会看钟表吗?

二、教学新课

1.初步认识钟面。

教师: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表,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教师:

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

教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钟面。

教师拿着实物钟表,边演示边说:

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

短又粗的针叫时针;钟面上有1到12这12个数,还有12个格。

2.认识整时。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教科书第91页最上面的钟表,所指示的时刻是多少?

请大家每4人一组讨论,你是怎样认识整时的,7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让大家说一说怎样认识整时,整时的时候钟面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教师小结: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7时。

让大家每4人一组相互检查一下拨的对不对。

让拨得不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教师:

现在请同学们拨出8时,然后和教科书第91页下面的钟表图对照一下,看拨得对不对。

订正后让大家看显示8时的数字表示法,讨论:

这是什么?

这钟表示法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完后教师略做小结:

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然后放手让学生独自练习拨3时和6时,并认读下面数字表示的整时。

最后订正,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正确认识整时。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独立做第85页的练习题。

2.做练习十九的第1~3题。

板书设计:

认识整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操作进一步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拨钟游戏

教师拨钟,学生说时间,问:

怎么认?

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指名上台拨)问:

怎么拨?

2、表示时间

教师拨钟,学生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点人演板,其余做在本子上)。

二、创设情景,指导练习

1、周末就要到了,小明周末怎么过的呢?

你能看图编一个故事吗?

(独立观察——同位交流——全班汇报)

2、练习十九章5题

你会认时间了,小东认得对不对呢?

如果不对,请改正。

3、照样子说一说,练习十九章6题

与我们认识的整时有什么不同?

把下一行的钟,照样子说一说。

4、练习十九章8题

最后一个钟的时针应指向___,分针应指向___。

三、总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四、练习

 

第九单元总复习

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

复习难点

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学具准备

1—20各数的卡片。

复习过程

一、整理和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

1、教师指着竖行式题。

问:

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回答。

(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照9加几、8加几……的顺序排列的。

(2)每一竖行的第一个加数都一样,第二行是9,第二行都是8……。

(3)每一竖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如加2、加3、加4……。

(4)各行中式题的得数,下边的一题比上边一题大1。

2、教师指着横排式题。

问:

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回答。

(1)每一横排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9加几、8加……。

(2)每一横排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的,加2、3、4……。

(3)每一横排式题的得数都相同,第一排都得11,第二排都得12……。

3、教师继续提问;从加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答出。

(1)5加6和6加5的得数一样,7加4和4加7的得数一样……加数的位置调换以后,得数不变。

师说明:

记住大数加小数的题,就可算小数加大数的题目。

(2)表中有四道题都是两个加数一样。

6十6、7十7……。

如果学生发现其他规律,要给予表扬。

4、教师按照课本第l01页加法表画上粗线,说明:

记熟左边20道题,就可以计算全部20以内进位加法了。

(1)齐读表中左边的20道加法题。

(2)教师随意指表中一道式题,让学生举出得数卡片。

(3)教师指着小数加大数的题目,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

二、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1题。

让学生把和是ll、12、13……的加法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2、练习二十四的第4题,限定2分半的时间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四第3题。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完成。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