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网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1980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94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管网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市政管网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市政管网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市政管网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市政管网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管网施工方案.docx

《市政管网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管网施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管网施工方案.docx

市政管网施工方案

幸福大道市政管网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时间:

一、工程概况

1、简介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总承包单位:

工程地址:

2、概况

2.1施工内容

幸福大道工程位于桃溪寺片区总体规划中南北走向的一条城市次干路,起点接会馆路,自北向南,终点止于共青大道,起止桩号K0+000~K3+564.719,道路全长3564.719m;会馆路至桃溪支路段路幅宽度为21m,桃溪支路至共青大道段路幅宽度为28m。

电力工程:

本工程在K0+015~K3+540段沿桩号方向道路左侧人行道下设电力管道工程,包含电力电缆排管、电力分支井、电力过线井;电力线路全部采用C-PVC电缆排管埋地敷设,管线埋深0.8m,管道中心距人行道路缘石3.05m;电力管道人行道及车行道下采用8+1孔,车行道下过街横管采用5+1孔,电缆排管其中一孔需设7孔梅花管,管道采用C20混凝土包封,车行道下加设钢筋网,下设0.1m的C15混凝土垫层;接地极用L50x5x1500镀锌钢,接地线用40x4镀锌扁钢,管道内所有铁件均与接地线连接;电力井每隔50m设置一个,电力井采用C25混凝土结构,电力井底中心设0.4m×0.4m积水灌,四周向积水灌设1%的排水坡。

通信工程:

本工程在K0+015~K3+540段沿桩号方向道路右侧设通信管道工程,路宽28m时埋设于人行道下,路宽21m时埋设于行车道下,包含通信排管及通信检查井;通信排管采用9根7孔PE梅花管埋地敷设,过街横管采用6根7孔梅花管,管线埋深0.8m,管道中心距人行道路缘石2.1m;通信管道采用C20现浇混凝土包封,车行道下加设钢筋网,下设0.1m的C15混凝土垫层;通信井每隔50m设置一个,通信井采用砌砖结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5,内外壁用1:

1.25防水砂浆抹面压光,电力井底中心设0.4m×0.4m积水灌,四周向积水灌设1%的排水坡。

给水工程:

本工程在K0+015~K3+540段沿桩号方向道路左侧人行道下设给水管道工程,包含给水管道、阀门井及室外消火栓;给水管主管采用DN200的球墨铸铁管埋地敷设,管线埋深0.7m,管道中心距人行道路缘石1.8m,每隔120m设一个室外消火栓,在室外一定距离预留一根DN100的支管供街道两边居民用水,预留管伸入人行道外1米位置;阀门井采用砌砖结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7.5,内外壁用1:

3水泥砂浆掺5%防水粉抹实。

排水工程:

本工程在K0+006~K3+535段道路双侧埋设雨水管道,K0+009~K3+550段道路左侧埋设污水管道,K3+090~K3+550段道路右侧埋设污水管道,包含雨水管、污水管、雨水口、检查井及跌水井,排水方式采用雨污分流制。

排水管道采用DN300~600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车行道下采用钢带波纹管,检查井共计292座,雨水口210个。

雨水管设计埋深1.5m,污水管设计埋深2.1m,现场施工管道埋深以管道纵断面图为准,雨污水排入临近道路现有排水系统。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有关设计图纸、业主对本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相关要求

2、选用规范、标准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2006)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

《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3、施工计划

1、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组织总设计结合现场环境、地质情况征地拆迁等因素,施工进度计划如下:

序号

工程项目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工期(天)

备注

1

电力工程

2017年1月10日

2017年8月7日

210

2

通信工程

2017年1月10日

2017年8月7日

210

3

给水工程

2017年1月10日

2017年8月7日

210

4

排水工程

2017年1月10日

2017年8月7日

210

2、材料及设备计划

(1)材料计划

本项目材料供应以合理组织、满足施工为原则,考虑可能延误供货及节假日的影响,做好材料供应计划。

调查了解材料的供应和运输方面的资料,如各种材料的定购,供应的品种、规格和价格,供应的间隔天数,运输条件和时间等,尤其要了解掌握和预测计划期主要材料品种和数量供应方面的缺少数量及市场价格等。

(2)拟采用施工机具、设备计划

为保证本项目工程顺利连续进行,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数量、工程进度和工期要求,按照经济适用、合理配置的原则,安排充足的施工机械,并且保证状况良好。

根据施工需要,需配置以下机具见表3-1:

 

表3-1施工机具一览表

序号

机具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用途

1

吊车

QY25

1

管道吊装

2

挖掘机

Pc200

3

管沟开挖

3

装载机

ZL50

1

挖掘松土、装载、短距离运输土

4

洒水车

YGJ8000L

1

降尘

5

打夯机

4

局部压实

6

发电机

200KW

2

备用

7

水准仪

天津通立达DSA

1

坐标测量

8

全站仪

拓普康GTS-102N

1

水准点传递高程

9

GPS仪

中海达华星GPS

1+1

坐标测量

10

钢筋切断机

WS40-1

2

钢筋加工

11

钢筋弯曲机

WS-1

2

钢筋加工

12

电焊机

BX6-350

2

钢筋焊接

13

插入式振捣棒

Ø50

4

混凝土振捣

四、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1)项目总工将组织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了解并掌握设计意图。

(2)对施工现场作进一步的实地察看,然后根据各种管线所处的位置以及技术要求的不同来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待审核通过后对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在区域内采取流水施工作业;

(3)熟悉施工图纸,对施工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组织攻关小组,采取相应解决措施,确保管道施工质量;

(4)熟悉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施工质量一次性合格;

1.2材料准备

材料准备工作的要点是:

品质合格、数量充足、价格低廉、运输方便、不误使用。

在保证材料品质的前提下,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广泛调查料源、价格、运输道路、工具和费用等,做好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用,同时根据使用计划组织进场,力争节省投资。

1.3测量准备

1.3.1测量准备

(1)测量组的组建:

为保证工程的测量质量,项目部组建一个专门的测量组负责施工全过程的施工测量。

由专职测量工程师担任组长,负责每次测量的测量安排,其他施工人员为组员进行配合。

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测量复核工作。

(2)需用测量仪器:

GPS仪1套、全站仪1台、水准仪(附带塔尺)1套、50m长钢尺1把、5m小钢卷尺等测量工具若干。

(3)开工前测量准备工作包括:

检查和复核测量基准点,增设控制点和水准点、建立控制网、施工放样。

施工测量的精度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

1.3.2测量放样

(1)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基准点为基础,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再根据施工控制网测设各个细部,利用全站仪,将管线中线、标高测量放样,并用木桩做好标识,做好保护工作。

(2)开挖沟槽施工前,由测量工程师做好放样交底工作,经技术主管审查无误后,给现场施工员、施工班长技术交底。

让操作工人都能知道开挖深度,随时检查复核,避免出现超挖或欠挖的情况。

1.3.3仪器管理

(1)测量人员要按贯标程序文件要求建立测量仪器台账。

(2)测量组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保证仪器的完好性,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定期进行保养。

(3)测量仪器应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具有检验合格证,鉴定周期满后,必须送检校验。

(4)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精度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5)在测量放样时,确保架设仪器的稳定性。

(6)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

(7)施测人员在施工中应坚守岗位,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

2、施工工艺

2.1电力工程施工工艺

电力管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2.1.1测量放样

(1)根据设计院交桩的导线点以及监理批复加密的控制点成果,全站仪放出管道中心线,直线段20m一点,并测定出检查井的平面位置及原地面高程。

(2)开挖时根据图纸设计沟槽开挖断面图,按规定坡度放坡,并用石灰撒出开挖坡顶上口两边的边线。

开挖时进行跟踪测量,沟底每隔10m测定出一个平面位置及基底高程控制桩,严格控制好沟槽底的平面位置及高程。

测量资料需认真做好记录,测量成果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复。

(3)开挖沟槽施工前,由测量工程师做好放样交底工作,经技术主管审查无误后,给现场施工员、施工班长技术交底。

让操作工人知道开挖深度,随时检查复核,避免出现超挖或欠挖的情况。

(4)管道中心线不得大于±10㎜,检查井的中心位置不得大于100㎜,管道转角处的检查井中心位置不得大于20㎜。

(5)电力管道沟底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道基础宽630mm以下时,其沟底宽度应为基础宽度加300mm(即每侧各加150mm);管道基础宽630mm以上时,其沟底宽度应为基础宽度加600mm(即每侧各加300mm)。

2.1.2沟槽开挖

(1)电力管道施工中,遇到不稳定土壤或有腐蚀性土壤时,应及时向监理和甲方反应,待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后方可施工。

(2)管沟开挖时,与其他管线的间隔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注意原有管线的安全。

(3)据图纸设计槽底开挖宽度和边坡放坡坡度,采用挖掘机挖土人工配合的方法进行施工。

(4)机械开挖时严格控制标高,为防止超挖或扰动槽底原土,槽底应留10㎝厚的土层暂时不挖,由人工清理挖至标高。

(5)沟槽开挖在确保一侧堆土满足规定的同时,堆土坡角距槽口上缘距离大于1m,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6)挖掘不需要支护的检查井基坑时,其坑的平面形状应与孔形状相同,坑的侧壁与孔外侧间距不应小于0.4m。

(7)电力管道工程的沟(坑)挖成后,凡遇被水冲泡的,必须重新进行地基处理,否则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8)挖掘电力管沟(坑)时,严禁在有积水的情况下作业,必须将水排放后进行挖掘工作,两电力检查井之间纵向排水坡度不得小于0.5%。

(9)基坑开挖完成进行验槽,并做好记录,经监理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2.1.3基础垫层施工

(1)管道基础垫层为10cm厚C15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稳定,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塌落度符合要求,无离析现象。

(2)电力管道基础的中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左右偏差不应大干±10mm:

高程误差不应大于±10mm。

(3)管道基础浇筑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提前预埋接地极,接地极材料应做好防锈处理。

(4)管道基础浇灌的混凝土应捣固密实,初凝后应洒水养护。

基础模板拆除后,基础侧面应无蜂窝、掉边、断裂及欠茬等现象,如发现有上述缺陷,应进行认真的修整、补强等,如发现上述缺陷严重时应进行返工处理。

基础的混凝土应表面平整、无断裂、无波浪、无明显接茬及欠茬,混凝土表面不起皮、不粉化。

2.1.4管道敷设

(1)管道垫层完成,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敷设,安装前对管材逐根检查,有无裂纹、弯曲质量等缺陷,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管材不能使用,按厂家技术要求进行安装。

(2)C-PVC电力管下管可由人工进行,由地面人员将管材传递给槽底施工人员,严禁将管材至槽边翻滚入内,电力管长短的调整,可用机械工具进行切割,切割处切口应垂直于管枕轴线,且应该光滑平整。

(3)电力套管连接采用承插式安装,需要在承插内加密封圈。

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用清洁抹布擦净管子的插入端外表面和承插端里面及橡胶密封圈。

(4)C-PVC电力管表面应标有插入长度的标示,管材插入承口后,需确入此插入标示是否准确到位,接头管件应严格对准,并封满胶水,严防水渗透进管内。

(5)电力管的连接和敷设:

先将管子配置好,然后按顺序将管插接。

插管时可用机械(插管机)操作,也可用槌打的方法插入。

采用槌打的方法时,需在管道的槌打端头垫上厚木板进行槌打。

(6)各塑料管的接口宜错开排列,相邻两管的接头之间错开距离不宜小于300mm,弯曲管道弯曲部分的管接头应采取加固措施。

(7)电力排管管枕间距为1.5m~2m,管枕距接头处0.5m,距检查井外壁0.5m,需安装7×32PE梅花管的应与C-PVC电力管安装同时进行。

(8)排管施工完成后所有管道的头部应用棉布填塞、包头,并用铁丝扎紧,以保证管道内没有杂物影响以后穿电缆。

2.1.5管道包封

电缆排管埋深0.8m,人行道下采用0.76m×0.76m的素C20混凝土箱室包封,混凝土壁厚8cm,电力管位于车行道下时需加设钢筋网片,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振捣密实。

2.1.6接地安装

本工程电力管道及检查井采用L50x5x1500镀锌扁钢接地极,管道接地线用40x4镀锌扁钢,检查井接地线用Φ8圆钢,接地线必须管道内所有铁件相连,扁钢与扁钢的焊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

2.1.7检查井浇筑

(1)清理基础表面,复核尺寸、位置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井底中心预埋积水灌,底板浇筑是向中心放坡1%。

(3)按设计要求立模时,模板要均匀、平直地布置,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均匀,模板的接缝设计要与结构物的外观相谐调,使竖向和平面的缝均保持平直。

(4)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缝必须达到不漏浆的要求,模板接缝处加设海绵条,海绵条与模板内表面平齐。

紧固采用φ48钢管扣件,钢筋混凝土井壁采用对拉螺栓,钢管扣件支撑。

(5)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

(6)混凝土运输到现场后,由试验人员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混凝土浇筑时自由落差不大于2m,当大于2m时,必须用溜槽输送。

(7)振捣棒与模板保持50mm~l00mm净距。

预留洞口两侧混凝土浇筑高度应对称均匀浇筑。

振捣棒距洞边300mm以上,防止洞口移位、变形。

2.1.8盖板、井圈井盖安装

盖板采用C25商品混凝土浇筑,钢筋HRB400,钢筋保护层厚度板底20mm板顶30mm。

盖板的几何尺寸必须达到设计标准,且面层光滑纹理清晰。

井圈及井盖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防盗双层重型。

井盖的横坡必须同人行道横坡一致。

每块井盖须加提手孔,以便今后起盖检查。

2.1.9沟槽回填

(1)电缆管道工程的回填土,应在管道或检查井按施工顺序完成施工内容,并经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进行。

(2)回填时从沟槽底部开始到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夯实,严禁使用机械推土滚压回填。

(3)在管道两侧和顶部300mm范围内,应采用细砂或过筛细土回填。

(4)检查井基坑的回填土,靠近检查井壁四周的回填土内,不应有直径大于lOOm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回填土严禁高检查井圈的高程。

2.2通信工程施工工艺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2.2.1、测量放样

(1)根据设计院交桩的导线点以及监理批复加密的控制点成果,全站仪放出管道中心线,直线段20m一点,并测定出检查井的平面位置及原地面高程。

(2)开挖时根据图纸设计沟槽开挖断面图,按规定坡度放坡,并用石灰撒出开挖坡顶上口两边的边线。

开挖时进行跟踪测量,沟底每隔10m测定出一个平面位置及基底高程控制桩,严格控制好沟槽底的平面位置及高程。

测量资料需认真做好记录,测量成果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复。

(3)开挖沟槽施工前,由测量工程师做好放样交底工作,经技术主管审查无误后,给现场施工员、施工班长技术交底。

让操作工人知道开挖深度,随时检查复核,避免出现超挖或欠挖的情况。

(4)管道中心线不得大于±10㎜,检查井的中心位置不得大于100㎜,管道转角处的检查井中心位置不得大于20㎜。

(5)通信管道沟底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道基础宽630mm以下时,其沟底宽度应为基础宽度加300mm(即每侧各加150mm);管道基础宽630mm以上时,其沟底宽度应为基础宽度加600mm(即每侧各加300mm)。

2.2.2沟槽开挖

(1)通信管道施工中,遇到不稳定土壤或有腐蚀性土壤时,应及时向监理和甲方反应,待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后方可施工。

(2)管沟开挖时,与其他管线的间隔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注意原有管线的安全。

(3)据图纸设计槽底开挖宽度和边坡放坡坡度,采用挖掘机挖土人工配合的方法进行施工。

(4)机械开挖时严格控制标高,为防止超挖或扰动槽底原土,槽底应留10㎝厚的土层暂时不挖,由人工清理挖至标高。

(5)沟槽开挖在确保一侧堆土满足规定的同时,堆土坡角距槽口上缘距离大于1m,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6)挖掘不需要支护的检查井基坑时,其坑的平面形状应与孔形状相同,坑的侧壁与孔外侧间距不应小于0.4m。

(7)通信管道工程的沟(坑)挖成后,凡遇被水冲泡的,必须重新进行地基处理,否则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8)挖掘通信管沟(坑)时,严禁在有积水的情况下作业,必须将水排放后进行挖掘工作,两电力检查井之间纵向排水坡度不得小于0.5%。

(9)基坑开挖完成进行验槽,并做好记录,经监理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2.2.3基础垫层施工

(1)管道基础垫层为10cm厚C15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稳定,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塌落度符合要求,无离析现象。

(2)通信管道基础的中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左右偏差不应大干±10mm:

高程误差不应大于±10mm。

(3)管道基础浇灌的混凝土应捣固密实,初凝后应洒水养护。

基础模板拆除后,基础侧面应无蜂窝、掉边、断裂及欠茬等现象,如发现有上述缺陷,应进行认真的修整、补强等,如发现上述缺陷严重时应进行返工处理。

基础的混凝土应表面平整、无断裂、无波浪、无明显接茬及欠茬,混凝土表面不起皮、不粉化。

2.2.4管道敷设

(1)管道垫层完成,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敷设,安装前对管材逐根检查,有无裂纹、弯曲质量等缺陷,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管材不能使用,按厂家技术要求进行安装。

(2)通信梅花管下管可由人工进行,由地面人员将管材传递给槽底施工人员,严禁将管材至槽边翻滚入内,电力管长短的调整,可用机械工具进行切割,切割处切口应垂直于管枕轴线,且应该光滑平整。

(3)通信梅花管连接采用承插式安装,需要在承插内加密封圈。

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用清洁抹布擦净管子的插入端外表面和承插端里面及橡胶密封圈。

(4)通信梅花管表面应标有插入长度的标示,管材插入承口后,需确入此插入标示是否准确到位,接头管件应严格对准,并封满胶水,严防水渗透进管内。

(5)通信电力管的连接和敷设:

先将管子配置好,然后按顺序将管插接。

插管时可用机械(插管机)操作,也可用槌打的方法插入。

采用槌打的方法时,需在管道的槌打端头垫上厚木板进行槌打。

电力管采用管枕固定,管枕每隔2m设置一道。

(6)各塑料管的接口宜错开排列,相邻两管的接头之间错开距离不宜小于300mm,弯曲管道的接头部分应尽量安排在直线段内,弯曲管道弯曲部分的管接头应采取加固措施。

(7)排管施工完成后所有管道的头部应用棉布填塞、包头,并用铁丝扎紧,以保证管道内没有杂物影响以后穿电缆。

2.2.5管道包封

通信管埋深0.8m,人行道下采用0.65m×0.59m的素C20混凝土箱室包封,混凝土壁厚10cm,底厚4cm,电力管位于车行道下时需加设钢筋网片,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振捣密实。

2.2.6检查井浇筑

(1)清理基础表面,复核尺寸、位置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按设计要求选用合格机制普通粘土砖,并将砖湿润,但浇水应适量,否则会使墙面不清洁,灰缝不平整。

(3)准备砂浆,按照设计给定的砂浆配合比上料、拌制,控制好拌制时间,使砂浆拌合均匀,做到随拌随用。

(4)检查井内外壁用1:

1.25防水砂浆抹面压光,厚10mm,井底采用现捣C15混凝土稳定垫层,并设置向中心的1%的排水坡。

(5)在检查井基础面上,先铺砂浆后再砌砖,一般采用一丁一顺或二丁一顺砌筑。

每层砖上下皮竖灰缝应错开。

随砌筑随检查尺寸。

(6)穿钉的规格、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穿钉与墙体应保持垂直,上、下穿钉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允许垂直偏差不应大于5mm,间距偏差应小于10mm,相邻两组穿钉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偏差应小于20mm,穿钉露出墙面应适度,应为50~70mm。

(7)拉力环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应与对面管道底保持200mm以上的间距,露出墙面部分应为80~100mm。

2.2.7盖板、井圈井盖安装

盖板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钢筋保护层厚度30mm。

盖板的几何尺寸必须达到设计标准,且面层光滑纹理清晰。

井圈及井盖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防盗双层重型。

井盖的横坡必须同人行道横坡一致。

每块井盖须加提手孔,以便今后起盖检查。

2.2.8沟槽回填

(1)通信管道工程的回填土,应在管道或检查井按施工顺序完成施工内容,并经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进行。

(2)回填时从沟槽底部开始到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夯实,严禁使用机械推土滚压回填。

(3)在管道两侧和顶部300mm范围内,应采用细砂或过筛细土回填。

(4)检查井基坑的回填土,靠近检查井壁四周的回填土内,不应有直径大于lOOm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回填土严禁高检查井圈的高程。

2.3给水工程施工工艺

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2.3.1、测量放样

(1)根据设计院交桩的导线点以及监理批复加密的控制点成果,全站仪放出管道中心线,直线段20m一点,并测定出检查井的平面位置及原地面高程。

(2)开挖时根据图纸设计沟槽开挖断面图,按规定坡度放坡,并用石灰撒出开挖坡顶上口两边的边线。

开挖时进行跟踪测量,沟底每隔10m测定出一个平面位置及基底高程控制桩,严格控制好沟槽底的平面位置及高程。

测量资料需认真做好记录,测量成果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复。

(3)开挖沟槽施工前,由测量工程师做好放样交底工作,经技术主管审查无误后,给现场施工员、施工班长技术交底。

让操作工人知道开挖深度,随时检查复核,避免出现超挖或欠挖的情况。

2.3.2沟槽开挖

(1)给水管道施工中,遇到不稳定土壤或有腐蚀性土壤时,应及时向监理和甲方反应,待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后方可施工。

(2)管沟开挖时,与其他管线的间隔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注意原有管线的安全。

(3)据图纸设计槽底开挖宽度,采用挖掘机挖土人工配合的方法进行施工,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按:

B=D1+2(b1+b2+b3)计算,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D1-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b2-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b3-现场浇筑混凝土一侧模板厚度。

本工程积水管沟槽底宽度取D+400,D为管道外径。

(4)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为黏土,且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沟槽底面高程且开挖深度在5m以内、沟槽不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