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国外生态旅游案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1750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4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享国外生态旅游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分享国外生态旅游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分享国外生态旅游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分享国外生态旅游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分享国外生态旅游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享国外生态旅游案例.docx

《分享国外生态旅游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享国外生态旅游案例.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享国外生态旅游案例.docx

分享国外生态旅游案例

 

A4打印/可编辑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第二批)

2020年10月

一、江苏省苏州市金庭镇发展“生态农文旅”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1

二、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水美经济”案例7

三、河南省淅川县生态产业发展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13

四、湖南省常德市穿紫河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案例19

五、江苏省江阴市“三进三退”护长江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23

六、j晾房山区史家营乡曹家%废弄矿山生态修复&价«实现案例•30

七、山东省邹城市采煤塌陷地治理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35

八、河北省唐山市南湖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41

九、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公益林碳普惠项目案例45

十、英国基于自然资本的成本效益分析案例50

一、江苏省苏州市金庭镇发展“生态农文旅”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案例背景

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地处太湖中心区域,距离苏州主城区约40公里,拥有中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西山岛,以及84.22平方公里的太湖风景名胜区、148平方公里的太湖水域和100多处历史文化古迹,是全国唯一的整岛风景名胜保护区,拥有长三角经济圈中极为稀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人文资源。

近年来,金庭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按照〃环太湖生态文旅带〃的全域定位,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资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绿色发展的生态产业,打造〃生态农文旅〃模式,实现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全面提升。

(二)具体做法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做好建设〃减法〃和生态〃加法〃。

金庭镇融合了生态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景区详细规划等各类规划,按照"提升生产能力、扩展生活空间、孕育生态效应〃的理念,规划到2024年全镇生产空间规模为128公顷,占总面积的1.52%;生活空间规模为1190公顷,占比14.14%;生态空间规模为7104公顷,占比84.34%,系统优化全镇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通过以〃优化农用地结构保护耕地、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保障发展、优化镇村居住用地布局保障权益〃为核心的“三优三保〃行动,按照"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生态则生态〃的原则,通过拆旧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修复等方式,整治各类低效用地798.2亩,增加了生态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实现了耕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减量提质发展、生态用地比例增加,获得的空间规模、新增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等指标用于全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吴中区重点开发区域使用,土地增减挂钩收益用于金庭镇生态保护、修复和补齐民生短板。

此外,在规划编制和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金庭镇预留了后续发展生态产业所需要的建设用地指标,夯实了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的基础。

二是聚焦“水陆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水〃方面,防治与保护〃双管齐下〃,促进水环境提升。

对127条流入太湖的小河实行〃河长制〃,严格落实主体监管责任,从源头上保护太湖;对太湖沿岸三公里范围内所有养殖池塘进行改造,落实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防止水源污染;对宕口底部进行清淤和平整,修建生态驳岸和滚水坝,修复水生态。

“陆〃方面,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和治理。

完成消夏湾近3000亩鱼塘整治和农田复垦,建设高标准农田用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农业观光旅游;对镇区西南部的废弃工矿用地开展生态修复,打造景色怡人的〃花海〃生态园;系统治理受损的矿坑塌陷区,就近引入水系,加强植被抚育,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空〃方面,开展大气环境整治,关停镇区〃散乱污〃企业,控制畜禽养殖,减少空气污染源;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

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010年,苏州市制定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

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2024年,在全国率先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制定了《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性生态产品,实现〃谁保护、谁受益〃。

2010年至今,通过三次调整补偿范围、补偿标准等政策,实现了镇、村等不同产权主体的权益,金庭镇每年的风景名胜区补偿资金和四分之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拨付到镇,用于风景名胜区改造和保护修复、公益林管护、森林防火等支岀;水稻田、重要湿地、水源地补偿资金和四分之一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拨付到村民委员会,主要用于村民的森林、农田等股权固定分红、生态产业发展等,极大地激发了镇、村和村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2029年,苏州市选择金庭、东山地区开展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建设,将其定位为环太湖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市、区两级财政在原有生态补偿政策的基础上,2019-2023年共安排专项补助资金20亿元,重点用于上述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基本公共服务。

'五是建立“生态农文旅〃模式,实现生态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价值实现。

金庭镇依托特殊的地理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立〃生态农文旅"模式,推动生态产业化经营。

打造农业发展新模式,促进〃特色农品变优质商品〃。

重点围绕洞庭山碧螺春、青种枇杷、水晶石榴等特色农产品,打造金庭镇特色〃农品名片〃,将传统历史文化内涵融入特色农产品的宣传销售中,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拓展〃特色农品变优质商品"的转化渠道;与顺丰快递签订战略协议,在各个村主要路口设置快递站点,提高鲜果产品运输效率。

挖掘“农文旅〃产业链,实现“农业劳动变体验活动〃。

挖掘明月湾、东村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堂里、植里等6个传统历史村落的文化底蕴,鼓励村民在传统村落中以自有宅基地和果园、茶园、鱼塘等生态载体发展特色民宿、家庭采摘园等,实现从传统餐饮住宿向农业文化体验活动拓展,形成〃吃采看游住购〃全产业链。

提升生态文化内涵,助推〃绿色平台变生态品牌〃。

积极宣传“消夏渔歌〃、〃十番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推进全域生态文化旅游,形成了丽舍、香樟小院等一批精品民宿品牌,通过游客的〃进入式消费〃实现生态产品的增值溢价。

(三)主要成效

一是绿色发展意识和生态产品供给水平“双提升〃。

近年来,

金庭镇干部群众的绿色发展意识逐渐增强,保护绿水青山、依靠绿水青山、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金庭人的行动自觉,金庭镇的生态空间显著增加,自然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和修复,江南水乡特色、传统历史文化得以传承,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2019年,金庭镇建设开发强度降低至16.65%,同比降低了13.28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增加至71%,全镇地表水水质均达到II类以上,空气质量达到国内优质标准;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区域内植物种类超过500种,动物种类超过200种,拥有银杏、水杉等多个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以及虎纹蛙、鵜鹏、鸳鸯等多种国家、省级保护动物。

二是公共性生态产品和经营性生态产品价值“双显化〃。

一方面,苏州市建立了针对各类自然生态要素的生态补偿机制,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采购〃公共性生态产品,彰显其内在价值。

其中,补偿标准为水稻田420元/亩、生态公益林250元/亩、风景名胜区250元/亩、其他生态农产品100元/亩;水源地村根据所在村岸线长度、土地面积、常住人口数等,分别给予每村120万元、140万元、160万元的补偿,生态湿地村也分别给予每村80万元、100万元、120万元的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了山水林田湖草湿等各类自然资源。

近三年,金庭镇年均获得生态补偿资金3000余万元。

另一方面,金庭镇通过〃生态农文旅〃模式的发展,打通了经营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渠道,显化了物质供给类和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的价值/特色农品变文化商品〃方面,2019年全镇农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85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果品收入2.71亿元,水产收入0.21亿元,茶叶收入1.93亿元;〃太湖绿〃大米及“西山青种〃枇杷等已成为网红品牌。

〃农业劳动变体验活动〃方面,2029年全镇吸引旅游人数421.06万人次,农家乐、民宿营业收入达到2亿元,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35%,新增民宿104家,改造民宿103家,精品民宿增加至37家,直接带动了1600余人就业。

“绿色

平台变生态品牌〃,随着〃生态农文旅〃模式的建立,港中旅、亚

视、南峰等投资集团纷至沓来,2017年〃阿里巴巴太极禅苑文化驿栈〃正式落户金庭镇,2020年美国汉舍集团投资的〃汉舍〃项目全面启动,〃自然、绿色、生态〃成为了金庭镇最响亮的名片。

三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双推进〃。

2019年,金庭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93亿元,同比增长6.10%。

其中,服务业占比近80%,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9.75亿元,同比增长7%。

全镇2019年新增就业岗位647个,同比增长39.7%;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6573元,同比增长6.2%。

依托〃生态农文旅〃模式,生态产品价值融入了一二三产业发展中,让农民、政府、投资商三方共赢,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双推进”。

二、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水美经济“案例

(-)案例背景

光泽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北段、闽江上游富屯溪源头,是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全县水资源丰富,总量达42.9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6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全省的7倍。

全县有大小溪河1□条,高家、霞洋等多座优质水库,具备可开发温泉点2处、地下矿泉水点14处。

光泽县的水资源量大质优,过去仅用于传统的农业灌溉、小水电开发和居民饮用,水生态产品所蕴藏的生态价值和巨大潜力有待挖掘。

为了在守护青山绿水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水资源分散、开发规模小、效益低的制约,光泽县积极发展〃水美经济”,通过植树造林、产业调整、污染治理,精心绘制全域水美生态图景,涵养优质水资源;搭建〃水生态银行〃运营平台,对水资源生产要素进行市场化配置,引入社会化资本,积极发展包装水、绿色种植和养殖、涉水休闲康养等生态产业;通过创新绿水维护补偿考核等制度保障,将现实的保护效益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具体做法

一是摸清资源家底,绘制水生态产品“基础地图〃。

委托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对辖区内水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将全县所有涉水工程、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按功能分类,绘制水资源“一张图”。

通过调查评价,系统掌握全县河流水系、水文气象、水资源、水环境状况、水能资源、水生态系统等情况,形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管理等5个方面的现状评价,制定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

二是涵养优质水源,提高水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积极推进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主动将37.68万亩国土面积划入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加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力度,使保护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成为均衡水量、涵养优质水源的〃不动产〃。

加强以城乡水系为网络的自然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水美城市〃建设,推进河道清淤整治和河流水系修复,强化自然生态保护和城乡绿色景观建设。

保育和修复山区生态环境,严格控制浅山区开发,禁止随意破坏山体、毁坏植被,同时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年培育造林1万亩。

推进〃无废城市〃试点,积极探索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置技术,启动14个垃圾分类试点村,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运行模式,创新建设小型湿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将农村湿垃圾经发酵后生产的有机肥用于农业种植,实现农药化肥减量化,推动水质净化和优质水源涵养。

三是搭建运营平台,高效优化水资源要素配置。

依托光泽

县水利投资有限公司,组建县〃水生态银行",统一开展水资源资产产权流转、市场化运营和开发。

在前端,通过公开竞拍、收购、租赁、自行建设等方式,储备与水资源有关的矿业权、水库所有权、水域经营权等,目前已获得矿泉水探矿权3宗、涌泉量共1674立方米/天,水库28座、库容10577.9万立方米,水域面积约8000亩。

在中端,以特许经营方式授权〃水生态银行〃开展河道清淤整治、河岸生态修复等水环境治理项目,利用清淤富余物生产建筑用砂并达到投入产出平衡,实现水环境市场化修复。

在后端,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对水资源偏硅酸含量、各项限量指标检测鉴定,挖掘一批偏硅酸含量高、富總水资源,发展包装水、高端种植、绿色养殖、涉水康养旅游等多种生态产业,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附加值。

四是引入社会资本,全力打造水生态全产业链。

依托水生态银行,引入产业投资方和运营商,通过股权合作、委托经营等方式,对水资源进行系统性的产业规划和开发运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水生态产品全产业链。

实现〃卖资源〃,依托肖家坑水库等优质水资源,引入对生态环境和水质有高标准要求的现代渔业产业园和山泉水加工项目,发展高端鳗鱼养殖和山泉水加工,由"水生态银行〃按0.2元/立方米和365万立方米/年标准供应养殖业用水、100万立方米/年标准供应加工山泉水。

实现〃卖产品〃,引入中石油昆仑好客公司开展地下水开发,实施武夷山矿泉水项目,一期年销售超700万箱,产值超2亿元。

实现“卖环境〃,通过整合高家水库、霞洋水库、北溪河流等优

质水资源产权和水域经营权,引进浙江畅游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3个库钓基地、5条溪流垂钓精品线路,积极举办垂钓、越野赛事、生态旅游等活动,建设中国山水休闲垂钓名城。

实现“卖高端食品〃,积极发展对水源和水质要求较高的茶叶、中药材、白酒等,引入丰圣农业、国药集团、承天药业、德顺酒业等知名企业,全县年产西红柿、生菜等生态农产品超

4000吨,现有绿色茶园面积超3万亩,中草药种植面积2.4万

亩,酿酒企业5家,形成了与水资源相关的生态食品产业集群。

五是建设公用品牌,促进水生态价值经济溢价。

充分利用武夷山〃双世遗〃品牌影响力,通过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检验检测、统一宣传运营,打造〃武夷山水〃地区公用品牌,突出水资源原产地的生态优势,加强品牌认证和市场营销推介。

授权〃武夷山〃包装水等23家企业使用〃武夷山水〃标识,并向农产品等领域推广拓展。

全县现有无公害农产品17个、绿色食品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农产品有机认证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有机茶、富硒米、稻花鱼、黄花梨、山茶油等生态食品近年来的销量、销售额年增长均在20%以上。

六是创新制度集成,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

建立“绿水〃补偿和小流域水环境考核机制,全县共设立29个断而监测点位,对落实管护机制、水质达标的村(居、场),给予每年5万元的〃绿水”维护补偿,对辖区内水质下降的乡、村取消补偿并进行约谈,形成责任清晰、激励约束并举的共治局面。

建立生态巡查联合执法机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压实乡镇党政领导水资源资产管理和水环境保护责任。

推动基准水价研究,重点考虑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水资源用途、地理区位等因素,探索制定光泽县基准水价体系,规范资产定价、优化资源配置、显化资产价值,建立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长效机制。

(三)主要成效

一是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

经过长期的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光泽县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全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是福建省唯一小流域监测水质全部达到国家II类以上标准的地方。

全年县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其中一级达标天数比例为68.3%O2015-2019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从78.2%提高到81.77%,林木蓄积量从1117万立方米提高到2366万立方米,每年为下游提供了约29亿立方米的优质水资源。

好山好水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好生态,有力维护了区域生物多样性,县域内拥有国家保护树种13科16属17种,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种类达到171种。

二是增强了生态品牌影响力。

借助入选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中国生态食品名城"和全国唯一县级〃无废城市〃试点的契机,光泽县通过建立〃水生态银行"和〃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搭建了整合资源、优化资产、引入资本的平台,打通了市场化交易的渠道,增强了生态品牌影响力,优质水资源与优质项目实现了精准对接。

截至2020年6月,光泽县共签约生态资源开发项目24个,总投资超过170亿元,形成了〃水美经济”发展新模式。

三是促进了生态产业化。

依托优质水资源,全县生态产业加快发展,包装水、酒、生态旅游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

2019年,全县工业增加值32.88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19.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4.1%;全县旅游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共接待游客124.62万人次,同比增长26.1%,旅游总收入13.17亿元,同比增长35.2%;全县形成了总产值约139亿元的水生态产品产业集群,共带动2.1万人稳定就业,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5.2%o

三、河南省淅川县生态产业发展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案例背景

南水北调,缘起南阳;千里调水,始于淅川。

淅川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贫困县和河南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丹江口水库48%的水域面积在淅川,全县2820平方公里国土而积的92.8%处于饮用水源保护区,为建设南水北调工程而搬迁的移民近40万人,特殊的区位和主体功能决定了淅川县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方面的特殊责任。

面对保护水源地水质和脱贫攻坚两大任务,淅川县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库周生态建设,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围绕最优质的生态资源选项目,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029年实现了全县脱贫摘帽,让淅川的绿水青山变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群众脱贫的〃多赢〃发展之路。

(二)具体做法

一是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监控监管,夯实生态产品生产基础。

以土地整治夯实自然生态本底。

通过移土培肥、梯田建设、土地整治等措施,提升和改造耕地52.94万亩,通过种植金银花等完成生态护坡1.23万亩,生态化治理库区周边土地,保护和维持库区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

以全域治理维护生态环境。

结合石漠化治理、国家储备林建设等,全面推进环丹江口水库生态隔离带建设,2012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4亿元,每年实施造林不低于6万亩,其中完成困难地造林30多万亩;整治环保突出问题,大气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成效

明显,清洁湖泊建设目标全面实现;累计投入2・5亿元,加强废弃露天矿山等生态修复,擦亮库区绿色基底,涵养一江清水。

上、林间、乡村环保监控体系,始终保持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行为的高压态势,确保了丹江口水库的水安全运行。

二是积极探索生态价值产业实现路径。

深入推进〃生态立县〃战略,着力构建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等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业体系。

立足特殊县情,创新发展生态农业。

通过政策奖励扶持、延伸资源产业链、推进绿色农业认定等措施,大力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生态农业。

推广软籽石榴、樱桃、杏李、油用牡丹、金银花等生态林果及中药材种植,对发展核桃种植产业的免费提供苗木,并每亩一次性补贴300元;对发展油用牡丹、林下套种中药材、软籽石榴等水果产业的,每亩分别补贴400元、200元和300元;开展双黄连、果酒、饮料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5万吨的果蔬保鲜库,基本实现了生态产业集中区域、重点乡镇都有冷链仓库。

依托福森集团等本地龙头制药企业,种植金银花、连翘等传统优势中药材5万余亩,实现〃种植基地+加工基地+国内外市场〃的完整产业链。

通过“一减一增〃,大力推进绿色工业。

执行最严格的水源地产业准入政策,减少并逐步退岀网箱养殖、禽畜养殖、矿山开采等可能污染水库及周边环境的产业,全县累计取缔养鱼网箱5万多箱,拆除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520多家,关停丹江口水库第一山脊以内的全部矿山企业;同时增加食品加工、智能制造等环境友好型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全县绿色工业发展。

依托绿水青山,全面发展生态旅游、康养、会议等产业。

将旅游业作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将陶岔渠首、汤山国家湿地公园、大观苑、八仙洞、香严寺、坐禅谷等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底蕴融为一体,建设丹江湖,打

造环丹江口库区5A级生态旅游区;以喋首〃为名片、水生态产品为价值内核,构建〃水旅+文旅+农旅+林旅+培训基地"的全区域、全要素、全链条旅游产业。

同时,由县财政岀资,重点建设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12个,将乡村生态旅游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结合,推动农旅、林旅、文旅深度融合,引导群众依托绿水青山脱贫致

富,初步培育岀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园、示范户,实现了生态与发展的双赢。

代表的区域公用品牌体系。

升级农产品溯源体系,制定生态产品质量认证管理办法;培育〃淅有山川"公用品牌的第三方生态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实现认证标准多领域和国标化。

积极探索〃互联网+〃销售模式,通过整合构建网商、电商、微商相融合的营销体系和品牌推介平台,培育〃淅有山川〃产品加盟基地,与县域品牌、企业品牌、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现有品牌相互叠加,共同构筑淅川县生态产品的区域品牌〃矩阵〃,扩大〃淅有山川〃生态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做好水文章,彰显优质水生态产品的价值。

借助〃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的优质水生态产品和中药材、有机林果等原材料优势,淅川县积极发展矿泉水、食品饮料等水产业,形成了以福森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为代表,以生产夏凉茶、功能饮料、果汁饮料、特医食品为主的产业集群,打造了〃福森源〃牌草本凉茶、金银花植物饮料、〃九月故事"山楂汁和劲驾植物功能饮料等一批省内知名饮料品牌。

将淅川本地的金银花、水等原材料与其他产地的材料进行分析对比,淅川本地的原材料品质最优,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又从源头上保障了产品质量,有效保证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淅川生产的饮料产品在省内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30%。

(三)主要成效

一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通过不懈努力,淅川县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1100平方公里,治理区植被覆盖率达58%,年减少土壤流失275万吨,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时期的32.8%提高到2019年的45.3%o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也孕育了"一库清水〃,丹江口水库水坏境质量良好,109项水库水质的监测指标均为正常,库区各水质断面监测结果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国类标准,其中陶岔岀水口水质达到地表水I类;在丹江口水库还发现了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的桃花水母,群聚面积已达1500平方米并且呈持续扩大趋势,〃青山抱绿水、绿水映青山”已成为淅川的真实写照。

二是生态产品价值逐渐显化。

精品农业、水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打通了淅川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县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互促进。

2018年以来,淅川县新建5000亩以上软籽石榴基地2个,3000亩以上杏李、大樱桃示范基地23个,三叶木通、獗猴桃、核桃、元宝枫、梨等产业示范基地8个。

2019年,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石榴博览会,〃淅川红石榴〃已享誉全国,打响了农产品产业的〃生态牌〃;淅川县电子商务产业园里的25家企业和个人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特色农产品,月销售额达165万元。

以水为基,形成了年产30万吨的矿泉水、各类饮料和果汁产品的生产能力,2029年水相关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同时带动了植物、果物提取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促进了水生态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