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总结 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1100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总结 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项目总结 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项目总结 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项目总结 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项目总结 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总结 doc.docx

《项目总结 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总结 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总结 doc.docx

项目总结doc

跨文化交际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就我国的翻译教学现状而言,尤其是对我校(西安翻译学院)的翻译教学现状而言,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学生过于注重翻译技巧的学习而忽视文化因素,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的文化导入也远远不够,往往注重理论的阐释和技巧的传授,不能较好地将翻译问题与文化现象紧密联系起来。

其次,我们知道,教学活动多半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教材的内容及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国内一些翻译教材文化涵盖面偏窄。

翻译课课时较少,与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相比,我们对翻译这项技能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的本科生只在高年级才开设翻译课,对翻译的学习不够系统,更不用说在翻译课上培养文化意识和处理文化问题的能力了。

许多学生认为翻译不过是两种语言的转换问题,不懂得这里面还包含着文化因素。

我们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也不够得当,使学生误认为注重技巧训练、多做练习就可以学好翻译。

因此,学生在翻译中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意识薄弱,跨文化交际能力较低,这就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现实意义。

二.本次教改项目的理论基础

语言与文化关系紧密,美国语言学家E.Sapir指出:

“语言的存在不能脱离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

”虽然人类的共性是人类交际的基础,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域、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了文化的异质性。

正因为文化的异质性,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广泛传播,国际经济,政治,教育和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和接触日益频繁,从而推动着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流。

因而,跨文化交流日趋重要。

跨文化交际学者皮埃斯(W.B.Pearce)则认为“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时流动着的文化。

”而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

不同国家,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都离不开翻译活动。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不少进展都是源于外来知识的冲击,令社会、文化和知识系统产生巨大的变化,终于使整个文化系统面貌一新。

由于知识的传递主要依赖语言为工具,外来的知识明显地牵涉到外语,所以翻译一直是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

”(孔慧怡:

1999)。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yons认为语言系统受两种结构的制约,一种是“地层结构”(structure)即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世界的原有结构这种结构使语言趋向一致;另一种结构是“超结构”或“上层结构”(superstructure)即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结构,它导致各民族的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各种各样的差异。

“地层结构”表现语言的一致性,使世界人民的交流成为可能;而“上层结构”表现语言的多样性,使得交流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产生误解和不愉快。

语言中渗透着社会意识和文化传统,如果我们不了解外国的文化传统也就无法真正掌握外国的语言。

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真实的语料才能反映现实生活中所涉及的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只有通过学习真实的语言材料才能习得最地道的文化知识。

如果把语言比作骨架,把文化比作血肉,只对学生进行空洞的语言教学,也就是骨架教学,而忽略了跨文化教学即不填充血肉的话,那学生认知到的便只是一副冷冰冰的骨架,而感受不到文化的魅力和生机。

这就使得学生对英语的认识停留在支离破碎的表层上,没有一个整体鲜活的认识,也就不可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国家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等,不能体现文化的敏感性、差异性和多样性,而这是与语言学习的目的和宗旨相违背的。

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文化人,真正的跨文化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在翻译课程中实现。

翻译课程就是基于活生生的语言材料,让学生通过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能力。

因此如何把死板的语言材料变活是每一位翻译老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它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民族的文化内涵,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窥见的乃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

但同时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

因此教师在进行句子,段落,篇章讲解时,不能只停留在译文的表达,而要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英汉之差异,以不变应万变。

现举例说明教师应该如何在45钟的课堂当中有效地植入文化信息,以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能力。

例如:

看到短语“asstrongasahorse”,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译为:

力大如牛。

译文没有任何问题,但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找到对应的译文。

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设问:

“为什么不能译为力大如马?

”。

原文明明是马,为什么我们非要翻译成牛。

难道仅仅因为我们习惯上说“力大如牛”,而不说“力大如马”吗?

显然这样的解释很不充分,也很难令人信服。

教师这样一提问,相信学生就会进行积极的讨论和思考。

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难免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光就这一讨论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翻译不仅仅只是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机械转换,它还有更为深层的内容需要挖掘。

这时,教师有必要就“牛”和“马”之例进行追根问底。

事实上,采取这样替换的是因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其历史文化背景自然也就千差万别。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而牛是中国传统民众再也熟悉不过的动物了。

因为中国农民大多以牛为生产工具,牛是他们勤劳朴实的伙伴,因此中国文化上就有“力大如牛”、“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对牛弹琴”以及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等成语或名句的存在;而在英语国家中,早期他们不是用牛来耕地而是用马来耕地的,在那里马取代了牛的位置,并常用以指人,出现了诸如“eatlikeahorse”,“awillinghorse”,“horselaugh”,“workforadeadhorse”,“putthecartbeforethehorse”等成语。

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不同的民族出现了如此迥然不同的文化现象这应归因于其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

相信,这样的解释后,学生对翻译课的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强。

教师可以进一步从颜色词,宗教文化信仰,姓氏,数字等等方面让学生分组搜集和整理由于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中西文化差异。

三.前期工作和研究过程

为此,我们项目组6人分别对颜色,宗教文化,姓氏,数字,成语习语谚语等方面进行了资料搜集和整理,以便教师今后教学。

任蓓蓓和王颖慧老师从英汉思维差异出发,从宏观上探讨英汉的基本差异,并搜集和整理有关跨文化相关理论研究。

文化在语言中的渗透无处不在。

作者先举出一例:

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簪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地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绣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衬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译文:

Unlikethegirls,shewasrichlydressedandresplendentasafairy.Hergold-filigreetiarawassetwithjewelsandpearls.Herhair-clasps,intheformoffivephoenixesfacingthesun,hadpendantsofpearls.Hernecklace,ofredgoldwasintheformofacoileddragonstuddedwithgems.Shehaddoubleredjadependantswithpea-greentasselsattachedtotheskirt.

Herclose-fittingredsatinjacketwasembroideredwithgoldbutterfliesandflowers.Herturquoisecape,linedwithwhitesquirrel,wasinsetwithdesignsincoloredsilk.Herskirtofkingfisher-bluecrepewaspatternedwithflowers…

例文中汉语仅一次提到“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不同”,其余均省略动作的发出者,而翻译成英语时为了达到语法形式的完美,句子组织的严密,译文中多次添加代词,主语。

作者指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轨迹。

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思维习惯和思维特点,也必然存在着差异。

古老的中华文明从黄河流域发源,黄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是一种旨在求安足而不求富强的内倾型文化。

这种文化在内容上是以人为本位,寻求“天人合一”、“主客一体’”,自然与人处于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中,思维模式上呈现直觉整体性,习惯于从总体上把握事物。

在感知时间(年月日)地理位置,在表达组织、系统介绍人物方面,汉语的排列顺序是从大到小,也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如2011年4月5日,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而西方文化源于内在不足,所以需要不断地向外寻求、征服,是一种外倾型的商业文化。

这种文化坚持“天人相分”即“主客相分”的哲学观点,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人类应该运用科学方法,认识自然,驾驭自然,改造自然。

西方人认为整体是由个体组成,思维往往以个别部分为起点,然后把这部分拼合成整体,其模式以逻辑分析为其特点,遵循演绎法。

在叙述说明事物时往往习惯于从小到大,从个体到整体。

如theeighthdayofJunein2003.在语言表达时,中华民族重视悟性,注重辩证思维;而欧美民族重视理性,注重逻辑思维。

Whydoyouteach?

MyfriendaskedthequestionwhenItoldhimthatIdidnotwanttobeconsideredforanadministrativeposition.HewaspuzzledthatIdidnotwantwhatwasobviouslya“stepup”towardwhatallAmericanaretaughttowantwhentheygrowup:

moneyandpower.

在翻译这段文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仔细阅读该段文字,试着找找中西文化差异。

事实上,这段文字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美国人所受的教育就是追求金钱和权利,语言坦率,毫不掩饰。

从这位老师的自述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西方人对金钱和名利的追逐到了何种地步;而在中国文化中,即便是追逐功力,在语言表达上也很委婉,含蓄。

往深层次讲,我们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强调集体本位,天下为公。

语言含蓄,隐而不漏,具有只可会意不可言传的特点。

而西方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崇尚人本论,事事以人为重心,语言寓意平素,话语表达快速而直率,尊重个人个性,着重个人功利。

李燕老师就颜色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现摘录如下(部分):

自然界是五颜六色的,而对于这斑斓的色彩不同的民族也给予了它们不同的涵义。

众所周知,红色在中国代表着喜庆、吉利,故有中国新娘婚典时着红装戴红花的习俗,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婚纱代表爱情的纯洁无瑕。

但在中国则以白色表示哀悼。

另外,黄色在中国是一种象征不可侵犯的权贵颜色,自古以来就有“黄袍加身”以示其尊贵的说法,也只有皇权贵族才有穿黄色衣服的习俗。

但是,在中国又有“黄色书籍”之说法,此处的黄色则又当别论。

在西方文化里,与“黄色书籍”之“黄”有着同义的词语则是“蓝”(blue),我们可以从“bluefilms,bluegag”等等这些词语里略知一二。

其中有一例“IhateblueMonday”译文是:

“我讨厌灰色的星期一。

”blue这个颜色常常给人一种郁闷,阴郁的感觉。

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每周一的课总是提不起精神来,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很郁闷.所以要表达郁闷的心情,我们都可以借助颜色词blue的帮忙了。

刘红见老师就英汉习语,成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

例句丰富多样,并针对不同的习语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众所周知,习语的翻译内容不仅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其中刘老师引用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说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这个例子出自孙致礼先生的《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内容如下:

这是一个“父亲失约”的例子:

父亲是个美国人,年轻时去丹麦旅游,爱上了一个丹麦姑娘。

由于双方家长坚决反对这门亲事,美国人只好回国筹措资金。

资金筹足后,他给情人写了个约会的日期:

12/11/1973.等他1973年12月11日去赴约时,不仅没有看到自己心爱的恋人,而且获悉她两周前就嫁给了别人。

故事中的儿子破解了这个迷:

父亲写的那个日期在美国是12月11日,在丹麦等欧洲国家却是11月12日。

于是父亲恍然大悟:

原来他的情人去赴约了,因为没有看到他才决定嫁给别人的。

显然,这位父亲当初给情人写日期时,完全没有想到美国和丹麦的日期会有两种写法,进一步说,是缺乏这种文化意识让他吃了亏。

从此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是多么的重要呀。

杨艳敏老师从英汉宗教之差异探讨其文化的异同。

杨老师指出:

在碰到英文“Heismyuncle.”其中的“uncle”译为“舅舅,叔叔,还是伯伯”等等很值得探讨。

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也会徘徊在这些词当中。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英语的一个词可以译成汉语的好几个词?

其实这是由于文化所致。

中国历史上漫长的封建统治及特定的文化传统形成浓厚的“家”的概念,汉语中的亲属词汇相当复杂,而且细致分明。

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宗法家庭。

而在英语中,亲属词汇一般都比较模糊。

他们一般是直呼其名。

直呼其名在中国那是万万不可的,也是接受不了的。

所以中国人主次,辈分分得非常细致。

在饭桌上,如何就坐也是很有讲究的。

这样的一套讲究是约定成俗的。

但在西方,由于可以直呼其名,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严格的辈分之分,人与人是平等的。

所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相对比较独立的性格特点。

郭小华老师从英汉数字使用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数字背后的文化差异。

她谈到西方文化喜欢单数,认为单数吉利,表达更深的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面加“一”如:

Onehundredandonethank(十分感谢),haveonethousandandonethingstodo(日理万机)。

受到基督教会三位一体的影响,西方文化习惯于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以图吉利。

如世界是由“三”组成—大地,海洋,天空;人体有三重性—肉体,心灵,精神;大自然有三个内容—动物,植物,矿藏。

当然也有例外,13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很不吉利的数字,所以很少用到。

关于13这个数字它也是有一段文化的。

与之相反,中国文化则认为双数是个很吉利的数字。

人们喜欢在双数的那天办事,如结婚就要选择良辰吉日的双数。

人们喜欢双数的偶合意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祈求四平八稳,祝愿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等等。

中国人喜欢一份为二地看待任何事物。

当然中国人也有不喜欢的数字,比如4和7,尤其是4,7搭配到一起,因为他们的读音会让人产生极为不好的联想。

以上各位成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文化在翻译中的普遍性,说明文化翻译是大势所趋。

各位成员从主要从教师和教学的角度探讨了跨文化在翻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我们对西安翻译学院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的部分班级进行了有关翻译课堂跨文化教学的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附后)笔者对自己所带约280名大学本科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98%以上的学生对跨文化知识感兴趣,93%的学生认为跨文化知识重要并对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有帮助;90%以上的学生认为翻译课还是传统的技巧技能训练;87%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的跨文化知识比重较低,89%的学生认为课堂上讲授的跨文化知识零散、肤浅且不成体系。

从该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跨文化知识非常感兴趣,而其也急切地希望自己跨文化能力得到提高。

四.项目研究意义

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西安翻译学院学生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和跨文化意识情况的调查,分析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出建议和办法。

拟调查对象为陕西西安翻译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师及学生,拟采用的调查工具是一份翻译试卷和两份调查问卷(一份教师问卷和一份学生问卷)。

基于以上的问卷调查和研究,作者拟提出一些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具体,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法。

在小组成员的通力协作下,大家一致认为翻译教学中应该大力加强文化输入或渗透,以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能力,使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这样才能应对瞬息变化的国内国际环境。

因此,本组成员尝试性地提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翻译教师;学生;翻译课程改革以及翻译课程考试形式。

详细论述参见项目论文《翻译课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五.研究成果(论文简介)

通过所有成员的齐心合作,本教改项目共产生两篇论文,分别由任蓓蓓老师和王颖慧老师撰写而成。

现将两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分别介绍一下:

任蓓蓓老师撰写的论文题目为《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该论文结合具体的翻译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有关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尝试性建议。

笔者对自己所带约280名大学本科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98%以上的学生对跨文化知识感兴趣,93%的学生认为跨文化知识重要并对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有帮助;90%以上的学生认为翻译课还是传统的技巧技能训练;87%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的跨文化知识比重较低,89%的学生认为课堂上讲授的跨文化知识零散、肤浅且不成体系。

笔者从实际出发,说明了在翻译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从老师,学生,课程改革和考试形式四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作为带翻译课的老师,要加强自身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学习,结合一定的教学方法,使文化信息渗透在教学课程当中。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身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将跨文化意识的提高,跨文化敏感度的增强是跨文化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

翻译教科书应兼顾文化习得方面的内容,尽量反映目的语的文化特点,真正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

翻译考试应该实现教材、考评多元化。

笔者的意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对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不可否认的促进作用。

王颖慧老师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以中英文的对话翻译为研究对象,探讨对话语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差异,并且特别强调译者考虑到如何在正确传达原意的同时,要尽量避免语言之间信息空缺。

论文的探讨从不同日常文化交际与对话翻译,不同民族心理与对话翻译,不同称谓方式与对话翻译三个方面展开,体现了翻译中英对话语言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日常交际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此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

不同的民族心理同时也影响着民族的文化氛围并通过对话表现出来。

在称谓方面,汉语中习惯用排行称谓,而且直接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称呼对方,比如:

二姐,三婶子等。

在英语的称谓语中,不管是长辈还是晚辈,西方人习惯用姓名称谓。

这些文化差异都会体现在中英对话中,但往往会被人们忽视。

因此,笔者强调,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的言语双方需要遵循四个伦理原则:

相互性;不妄加臆断性;诚实;尊重。

双方必须建立一个共同的互动空间,加强认同的素养,不妄加臆断,共同解除双方讯息自由交换的桎梏,尤其要尊重因文化差异产生的讯息表达的多样性。

六.附件

关于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

 

跨文化交际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问卷调查(老师)

尊敬的老师:

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这份问卷调查。

此次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笔译)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及其应用。

耽误您宝贵的几分钟时间,帮助我们完成。

您的支持不仅会使这项调查数据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一部分,同时也有利于使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课堂设置更科学、更合理,谢谢!

问题1:

您从何时开始从事英语教学活动?

(单选题)

A.少于1年

B.1-3年

C.3-5年

D.5年以上

问题2:

您教学的相关专业是什么?

(单选题)

A.英语教育

B.商务英语

C.翻译专业

D.旅游英语

问题3:

您是否从事过翻译实践?

有多长时间?

(单选题)

A.无

B.有,一年以下

C.有,两年

D.有,两年以上

问题4:

您觉得以您现在的翻译水平如何?

(单选题)

A.挺好的

B.中等

C.一般

D.很差

问题5:

您在翻译教学和实践中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吗?

(单选题)

A.几乎每次都会有意识地注意到中西文化差异

B.没有这种意识,除非有非常典型的文化负荷词

C.完全没有

问题6:

您教授过哪些翻译课程(笔译)?

(多选题)

A.英译汉

B.汉译英

C.英汉互译

D.实用英语翻译

E.高级笔译

H.旅游英语翻译

I.商务英语翻译

问题7:

您觉得翻译过程中有哪些难点?

(多选题)

A.词汇量太小,尤其专业术语方面

B.缺少翻译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指导

C.对中西文化差异了解太少,有些地方理解和表达有困难

D.对中英文语言积累有限

问题8:

您觉得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笔译)更应该注重哪方面?

(单选题)

A.翻译方向专业理论知识

B.常见具体的翻译技巧

C.中西文化的对比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D.大量的实践练习

问题9:

.您认为有必要在翻译课程中注重跨文化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吗?

(单选题)

A.有必要

B.作用不大

C.无所谓

D.没必要,浪费时间

问题10:

您觉得是否有必要开设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吗?

(单选题)

A.有必要

B.作用不大

C.无所谓

D.没必要,浪费时间

问题11:

您觉得最有效的提高翻译过程中跨文化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方法是(多选题)

A.阅读相关书籍

B.多看报纸、期刊等,随时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

C.多与外籍朋友讨论,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想法

D.实践时有意识的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和研究

E.采用特定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体现文化差异

F.其他

问题12:

您认为哪种题材的文本翻译中更加注重文化交际?

(多选题)

A.旅游题材

B.历史题材

C.政治题材

D.商务题材

E.文学题材

F.科技题材

问题13:

您是否满意您当前所接触的翻译课程(笔译)的教学方式和过程?

(单选题)

A.十分满意

B.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问题14:

您认为有哪些方式有助于翻译课程培养和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

(多选题)

A.老师直接讲述强调

B.借助相关手段(图片、音频、故事)让学生自己体会总结

C.课前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相关内容

D.老师分类总结,整理材料,学生自觉学习习得

问题15:

最后,感谢您做完这份问卷。

从您的角度,请给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笔译)中的跨文化意识的提高和应用提提意见,比如有哪些您认为切实可行的方法手段、哪些可以增设相关课程,分别都可以放在第几学期上……),衷心感谢您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