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的传统文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1089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宿州的传统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宿州的传统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宿州的传统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徽宿州的传统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徽宿州的传统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宿州的传统文化.docx

《安徽宿州的传统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宿州的传统文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宿州的传统文化.docx

安徽宿州的传统文化

安徽宿州的传统文化

08广告1班吴小盼

 

从自然地理环境说,安徽地区位于华东的西北部,兼跨长江、淮河流域,平原、丘陵、山地俱全,河流、湖泊交错其中。

全省共分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山地、皖中平原、皖南低山丘陵五大自然区。

在这些自然区中,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其中差别最大的,则是淮北与皖中、皖南等地。

就自然地理说,淮北一带,千里平川,一望无际,多为旱地,盛产小麦、杂粮;皖西、皖中、皖南一带,地形复杂,有丘陵、平原、山地、河湖,多水田,以产水稻为主。

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和物产的差别,给当地民俗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安徽地跨长江和淮河,地区的差异和交通状况的不同,所以南北民俗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淮北多为中原官话;口味咸中带辣,汤汁口重色浓,惯用香菜佐味和配色;“席上无酒不进餐”,喝酒猜拳行令,择筷打杠习以成风。

因地近黄淮,灾害频繁,住居简朴,衣着朴素(老人爱穿黑、白、蓝三色),民风剽悍,“即使走险,也群起响应”,因而多出英雄人物,诚如梁启超所说:

“淮河流域,阳开阴合,为我国数千年来政治史的中心,其代产英雄,龙跳虎卧,为吾国数千年人物史的代表。

而江淮地区,多为江淮官话;传统膳用沿江菜系(扬州菜),口味偏甜主鲜;但自清“两湖”等移民的到来,既形成许多“方言岛”,又造成辣味东移现象,未冲击地区仍然是“晨行茶肆,食喜鲜甜”(如天长等地);民风淳厚,言必包公余公(宋包拯、元余阙);逢年过节,生老嫁娶,待客择居,更是古今参半,各取所需。

处于万山丛中的皖南山区,交通不便,方言支派较多,仅徽州一地而言,虽多说徽州话,但“同山不同音,问路带翻译”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村落仍然保存唐、宋古音古俗,有“中国古音活化石”之称。

宗族深薮,崇尚儒风,“养子不读书,似如养圈猪”,已成为家规族训,所以千百年来,“十户之村,不废诵读”。

他们所走之路是:

学—官—商,或学—商—官。

所以自宋以后,有“天下文人半徽州”之说。

由于商业的繁荣,以及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这里又创造了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的徽菜,闻名遐迩的徽剧,精美绝伦的徽州“三雕”(砖、石、木)艺术等成就,所以民俗尚文。

宿州民俗节日

  春节宿豫境内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其它节日有:

二月二、上巳日、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七月七、中元节、重阳节、十月朝、大冬、腊八等。

境内穆斯林除和汉族同胞一样欢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以外,还有圣纪节、斋月、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节日。

  祭灶

  旧有“官三民四”之说,即官宦人家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平民百姓二十四日祭灶,以显示官高于民。

但绝大多数人家均以二十四祭灶节日。

祭灶又称“小年”。

是日开始“忙年”。

家家扫尘,清洗家具。

陆续购置年货,并烙煎饼、蒸馒头、制作饺、做五香菜,所备煎饼、馒头往往足够一个月食用。

是日,家家更换灶君神像。

晚饭前举行送灶仪式,用香烛及祭灶饼、祭灶糖供于灶神像前,全家叩头膜拜,取下旧灶神像火化,再贴上新灶神像。

此习俗一直延至建国初。

此后贴灶神像习俗亦废除。

但是日吃祭灶饼和自是日起“忙年”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除夕

  夏历年中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俗称“三十晚”。

各家在外地的亲人,迟至是日都赶回家团聚。

“忙年”至是日终止。

晚餐前,家家贴春联,在家用器具上倒贴“福”字,燃放鞭炮。

晚餐菜肴特别丰富。

旧时宿豫为旱作物产区,一般中等人家平时都很难吃上白米干饭,故除夕晚餐家家都以米饭作主食,颇为珍贵。

饭后,老幼齐集一堂“辞岁”。

点香烛,供神祭祖,全家人叩头膜拜。

随后,由晚辈向长辈叩着,长辈赐给晚辈“压岁钱”。

主妇主持包饺子、汤圆,开始“守岁”。

还有的人家为小辈点“长命香”。

直至清晨,鞭炮声此起彼伏。

一般来说,欠债不能拖至次年,俗称“年关”。

建国后,除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习俗基本废除外,其他习俗仍在沿续。

  春节

  夏历正月初一,旧称元旦。

是日指晓,各家燃放鞭炮。

中饭较平日为早,水煮除夕夜包好的饺子、汤圆,上供敬神祭祖,晚辈给长辈叩着拜年,是日,亲友一般不相互拜年,特别是女眷只在正月初二回娘家给父母拜年。

随着社会发展,亲友、女眷等己破此旧俗。

欢度春节主要是开展文娱活动,到处鼓乐喧天,十分热闹。

  财神日

  相传正月初五为财神日,家家从财神像,吃水饺和面条,称为“钱串穿元宝”。

是日,商店正式开门营业,称为“晾财神门”。

今私营商店大致沿习。

  元宵节

  夏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是日是传统的“城隍盛会”会期。

一早,城厢居民和附近农村参加文娱活动的人群,都自发的集中到项羽故里北首的城隍庙,侍侯城隍老爷“出巡”。

城隍老爷为木制神像。

“出巡”伴以花样繁多的游动文娱节目,有高跷、旱船、狮子、黑驴、蚌精、抬阁、架阁等。

 锣鼓、胡琴、嗽叭、笛、箫齐鸣,有唱有耍。

扮演的节目有《西游记》、《西厢记》、《水漫金山》、《空城计》、《时迁盗鸡》、《铁弓缘》、《八仙庆寿》等。

特别是儿童演员扮相俏丽、服饰鲜艳、天真烂漫,深受欢迎。

建国后,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取代城隍“出巡“的庙会。

晚上的灯市和花样繁多的文娱演出活动仍沿续至今。

  正月十六“走北边”、“扣百子”

  传统习俗家家吃“马蹄糕”,以祈“高升”。

还有的人家带着儿女到东大街北端财神庙门前,给一对石狮子烧香叩头,认其为干爷、干娘。

晚饭后,人们一路燃放爆竹,从南向北,经校军场灯市,直到马陵山北“百子堂”,地势越来越高,以“走北边”喻步步高升,传说能祛百病,俗说“正月十六走北边,腰不疼来腿不酸”。

有些没有儿子的父母借机到百子堂烧香拜神求子,并花钱买个男泥娃带回家,谓之“扣百子”。

校军场杰市至十六日达到高潮,新年娱乐活动逐降下帷幕。

建国后,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认石狮为干爷、干娘及扣百子等活动不复存在。

但看灯会发言人较前兴旺,有关厂家曾在八一路一带借灯会赛作广告宣传活动。

  二月二

  夏历二月初二,谷称是日“龙抬头”。

即百虫出洞,百姓习俗吃豆芽、以豆芽喻蝎子,借此消灾。

  上巳日

  夏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

一般人家把出嫁女儿接回来,让她们结伴踏青,到河畔游赏春光。

此习俗至今己消失。

  清明节

  夏历清明节日及前、后三天为祭祖扫墓的节日,又称“鬼节”。

此期间家家门前插柳,并备酒菜率儿孙为祖先坟墓添土祭祀,又称“添坟”,焚化纸箔。

建国后,机关,学校,团体集体到烈士陵园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民间家庭祭祀祖先和添坟化纸的习俗延续至今,唯祭扫多前三日始。

  端午节

  夏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节。

晨起,家家门前插艾条和菖蒲,主屋门前挂“五毒”纸饰,屋内床边悬判官钟馗画像,以辟邪祛病。

家家吃粽子。

小儿穿老虎鞋,手腕及脚脖均系五彩绒线,肚脐和肛门涂雄黄,用艾叶、菖蒲等“百草头”浸泡的热水洗澡,意为防止毒虫为疾病为害。

成年人多饮雄黄酒,并把雄黄、粽子、红糖、黄瓜、萝卜、咸蛋等置于阳光下,“晒正午”。

午后,老幼成群结队到东关口京杭运河西岸观赏“划龙船”,船后斜一长杆,有杂技演员在上作各种惊险动作。

“划龙船”习俗一直延至建国初。

其它习俗一直延至今日。

  六月六

  夏历六月初六传说为小白龙探母的日子,是日多雨,家家早晨多吃炒面,无雨则翻箱晒衣,谓之“晒龙衣”。

今吃炒面的习俗己不多见,但“晒龙衣”习俗仍在沿续。

  七月七

  夏历七月七为七巧节,亦称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之日,姑娘们要在这天夜晚向织女乞讨技艺。

此习俗今己不复存在。

  中秋节

  夏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晚餐后家家在院中敬月赏月,以月饼及菱角、石榴、柿子等为供品,点香烛叩头行礼。

(此举己不复存在)。

这天为家人团聚之日,故亦称为“团圆节”。

次日,家家接己嫁女儿回家团聚。

  重阳节

  夏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这天家家吃重阳糕,以彩色三角小旗插在糕上,称为“重阳旗”。

文人多于是日集友聚宴,持螯饮酒,赏菊赋诗,游乐登高,极尽雅兴。

建国后,吃重阳糕习俗仍在一定范围内沿续。

是日,多由有关部门举办菊花展览。

1988年,江苏人民政府定重阳日为敬老日。

  十月朝

  夏历十月初一称为“十月朝”,亦称为鬼节,家家给亡人烧化纸钱,亦有烧送寒衣,上坟祭墓的,此习俗今仍在一定范围内沿袭。

  大冬

  夏历冬至称为“大冬”。

俗说“新冬大如年”。

亦于是日祭祀祖先,晚餐丰盛亦如过年。

冬至后白昼渐长,此日起有“日长一线”的说法。

  腊八

夏历十二月初八称为“腊八”。

家家一般都吃“腊八粥”。

以米、豆、之类加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等煮粥,以显示岁末五俗丰登。

粥的取米粗细粮不限,配为品种可多可少,别具风味。

此习俗今己淡然。

宿州的乡情习俗

灵璧五月二十八古会的来历

今年的五月二十八古会开始热闹了起来。

南关光明街道路两旁,已经搭满了简易凉棚,至此商贩云集,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每年灵城五月二十八古会算是民间最大的盛会。

但你知道这个古会的来历吗?

灵城农历五月二十八古会,沿承于由来已久的城隍庙会。

城隍,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神祗文化之一,是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究其来历应可追溯到周朝。

周朝的祭祀,除夕要祭祀8种神,包括水(即隍)和庸(即城)。

城隍作为神明来崇拜,据说就是由此衍化而来的。

灵璧的城隍庙始建于何年?

据清康熙《灵璧县志》记载:

城隍庙“设庙于元,及至明,知县周荣重建,在县治东北,万历四十七年,知县陈泰交又更新之。

国朝康熙十二年,知县马骕又新之。

”庙会兴起当在庙宇建成之时,可见我县元明清都有祭祀城隍的活动。

据老人讲:

文革前县城城隍庙街南端有占地四亩规模宏大的城隍庙,文革中被撤除。

城隍庙里的塑像与配神是:

正殿之中祀奉城隍大神,两旁分列八大将、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钟鼓神以及十殿阎王、十八司等地狱塑像,府城隍庙里则有更多的配神。

按照城隍神的官府祭祀时间,不仅每逢正月元宵、城隍寿诞、清明节、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这些大日子,官府衙门要循例举行官方祭祀,同时或他时举行的民间庙会活动更是香客云集,热闹非凡。

灵璧五月二十八日的城隍庙会,则是城隍寿诞(五月十九日)之祭后的民间庙会之日,因灵璧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八,小麦已经收割,农忙结束赶庙会,既是祭祀城隍,也是庆祝丰收。

城隍神在民间被认为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它的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老爷。

道教也把城隍当做“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说它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睛,保谷丰民足。

所以,灵璧县从明成祖加封灵璧城隍与州府同等级别以来,民间就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在农历五月二十八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五月二十八古会如今年年举办,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灵璧悠久的历史文化。

古会自形成以来,几百年没有间断过。

现在的古会变成了纯商业的集会或商品的展销会,工商部门每年组织古会期间的商品交流活动,近年也成了政府招商引资对外交流的一个平台。

目前,五月二十八古会已经列入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我们将积极申报省、国家级保护名录,使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砀山丧葬习惯

过去,本县丧葬礼仪繁杂,且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老年人临终前,大都先将病床移至主房堂前,穿好寿衣。

寿终时刻烧化纸钱,称“烧倒头纸”。

尸体入棺材时,称“成殓”。

棺柩前一般放一盏油灯,叫做“引魂灯”;一个土盆,称“老盆”,以备亲友吊唁时烧纸钱用;一个小土罐,罐用面饼盖上,饼中间插一又筷子,此称“阴阳罐”。

另放若干根缠巾白纸穗的柳棍,长2尺许,叫“哀棍”,待儿孙祭奠死者,叩拜亲友时用。

丧屋门前搭灵棚,居中放一供桌,上置供品,纸扎的童男童女放在灵棚两侧。

家门上贴白纸,大门旁插一白纸幡,男左女右,以示乡邻。

  死者的儿子、儿媳、女儿、孙子等皆称“孝子”,儿子称“重孝子”,戴白孝帽,穿白孝袍,麻绳束腰,穿白鞋。

儿媳、女儿头顶白巾,穿白孝褂,白布带扎裤脚,穿白鞋。

族内其他人男戴白孝帽穿白鞋,女头顶白巾穿白鞋。

孝子日夜守候在棺柩两侧,男左女右,此称“守灵”。

亲友吊唁时,孝子行跪拜礼,男孝子拜男客,女孝子拜女客,并陪哭。

事主家结男客送白孝帽,女客送白巾,女婿、孙女女婿和外甥另送白布腰带,此称“破孝”。

  死后第三天“磅盘缠”、“坐棺口”。

傍晚,家人备香烛纸钱,按死者岁数每一岁包一个扁食,煮熟后连汤放在一桶内,前往村外十字路口祭奠,此称“送盘缠”。

送时唢呐在前,两人抬着盛有扁食的桶在其后,沿途用勺子陆续将扁食和汤拨掉,孝子及众人尾随。

至十字路口点燃香烛纸钱,拜毕,另择路返回。

稍息后,进行“坐材口”(用钉封住棺材盖)。

亲戚朋友前来向遗体告别。

死者若是妇女,其娘家必须请到,征得他们的同意方予坐材口,否则,娘家人往往会借故破费事主的钱财,甚或阻挠出殡。

老年人死后,延丧的时间较长,一般不少于7天。

有的延至月余才出殡。

若死者配偶早已故,出殡的前一天,家人备纸钱到坟前拜请亡灵家,俗称“请灵”。

出殡的当天,亲友备礼口前来祭奠,女儿、孙女、外甥、外甥女等亲戚除备供品外,一般都另备一条搭棺芦席和押供礼。

祭奠以亲缘关系的近远,依次分别进行,在枪炮唢呐声中,孝子手持哀棍叩拜迎接,俗称“接供”。

祭毕,事主宴请宾客。

宴后稍息便发丧,先将棺柩抬到大门外停下,亲友和乡邻再祭奠,此称“路奠”。

祭后,抬棺上坟地,在刚抬起棺柩时,孝子遂将老盆摔烂,此称“摔老盆”,象征继承权。

唢呐班子在前吹奏,长子孙打着白纸幡同孝子随后,众人抬着棺柩跟着孝子走,女孝子走在后,棺至坟地时,亲友再次祭奠。

随后将棺柩入在墓穴,俗称“棺下地”。

阴阳先生调整方向,把阴阳罐、哀棍放在棺前,盖上搭棺席,即行封土筑坟,插上白纸幡。

殡后第三天,直系亲属备纸钱至坟前祭奠,复筑坟头,此称“园坟”。

之后,按期到坟前祭奠,7日为一期(自殡葬之日算起),烧至五期止,俗称“烧五期纸”。

建国后,丧葬程序及封建迷信礼仪逐渐减少,扎纸牛、马、童男童女等殡葬品基本废除,渐以戴黑纱取代穿孝服。

在干部、职工中献花圈,开追悼会之举日盛。

1977年5月砀山火葬场建成,火葬之风逐渐兴起。

本地不论死者婚嫁,生男育女与否,只要长辈尚在,多不延迟丧期,一般不过三天即埋葬,有的死后当天就埋,丧葬仪工也多从简。

古风旧俗,温故鉴今(灵璧文化)

灵璧古风:

民性朴直,而尚简素,士人好学,黎庶勤耕,嫁娶相资,患难相恤,有太古之风。

(载《中都志》)

莲花落

  唱莲花落的,又叫“西行”。

这些人多为无产农民。

他们一手打着竹板,一手打着落子(一串薄竹片),有时挨门乞讨,有时沿街要钱要货。

唱莲花落的虽属乞丐一类,但农村人对他们还是高看一眼。

因为这些人多是聪明人,他们触景生情,随机应变,看到什么就能唱什么。

老百姓说他们有状元之才,而无状元之命。

唱莲花落的都有师傅,他的唱词都是从老师傅那里学来的,真正能够自编自唱的极少。

他们平时肩上都背有个“捎马子”(又叫“钱搭子”),在街上要的钱和货都装在里面,不管是青菜萝卜,啥货都要。

但有一条规矩,他们只要卖的,不要买的。

他们每到一个货摊跟前,就在你的摊子跟前唱起来。

所唱的内容,就是你卖的货物,又都是夸赞的。

比如,他们走到粮食行时,手举落子,响打竹板,高声唱道:

  那边走来这边望,这边又到粮食行。

  黑豆黑来黄豆黄,黍谷稷子是杂粮。

  荞麦长就三个棱,小麦长就一道缝。

  各种粮食样样有,就数秫秫(高梁)长得丑。

  甭看秫秫长得丑,它不能拐油能烧酒。

  他们唱词的特色就是,通俗、滑稽,有许多大实话,竟能逗得人们捧腹大笑。

比如,他们来到理发店门前,就唱道:

  那边走来这边看,这边又到理发店。

  理发师傅手艺高,发式理得实在标。

  烫发头来花样多,好比长江波连波。

  大包头,二包头,凤凰头,飞机头。

  飞机头来真好看,就是上边不能撂炸弹!

  他们看到骑自行车的,便信口唱道:

大哥骑车真在行,你不骑两头骑当央!

叫花子

  叫花子又叫背歪篓子,民间称他们为“东行”。

为什么叫他们东行呢?

因为唱莲花落的称为西行,这是对唱莲花落而说的。

按照江湖上的道理,东行比西行身份高。

如果坐席,叫花子坐东边,唱莲花落的坐西边,而东边为上,西边为下。

叫花子平时乞讨,衣衫褴褛,身上总是背着个芦苇编的歪篓子,这是区别于其他乞食者的显著标志。

叫花子平时乞讨和一般要饭的不同,他们的态度比较生硬,脸上从来不带一丝笑意,也没有乞怜的表情。

这些人到了人家门口若悬河,特别是到了有钱的人家门口,就怪声怪气地说:

“帮助帮助,您老人家!

”这句话咋听起来,好像是不错,但你要是仔细想一想,就是“帮助帮助我老人家”了!

有钱的人家要是不给东西,他就大声说:

“送你一个红莽犍啦!

”这是一句黑话,就是要给你家放一把火的意思。

所以,一般人家是惹不起叫花子的。

叫花子是有师傅的,并且在社会上又有组织,他们以乞讨为业,白天要饭,晚上群居在破庙里,或住在破窑里。

谁家要是真正得罪了叫花子,他们可以成群结队地来闹你,也可以夜间暗对付你。

就是很有权势的财主,提起叫花子,也要惧怕三分。

叫花子的行规是很严的,一般徒弟见了师傅要下跪。

师傅收徒弟多了,自己就可以不再乞讨,由徒弟们来供养,这样的师傅叫花子头。

灵璧民间有句俗话:

“家有两犋牛,不如花子头。

”从古代小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关于叫花子生活的一些情况。

在《喻世明言·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可以看到,金玉奴的祖上都是花子头(书中称为“团头”),到了她父辈,便成了富户,她家的产业都是花子们乞讨来的。

在解放前,每到逢庙会时,人们便可看到,花子们满街要钱要货,到了傍晚,罢了会,人们都回家了,这时,大庙前跪着一片人,那是花子们在大聚会。

花子头在上首席地而坐,众家花子跪在下首听候吩咐。

大家把当天要来的东西倾囊交出,然后各叙辈分,三五一摊,席地吃酒,直吃到太阳平西,方才酩酊大醉而散。

开刀子

  开刀子的和背篓子的,同属东行,他们是纯无产者,乞讨是他们的天职。

在农村,他们要面要饭;在街上,他们要钱要物。

他们乞讨的手段主要是恫吓。

他们每人都有一把小刀(这种刀很小,只有指头宽长)。

在平时乞讨时,他们并不称呼你,至多说:

“老板,帮助帮助!

”而且声音很怪。

一般胆小的人见了他们就害怕,因为他们要点钱来就喝酒,整天眼睛红红的。

在一般情况下,人家是不让他开刀的。

如果你让他开,他也毫不犹豫,立即把小刀在磨刀石上“哧啦哧啦”地荡几下,故意大声吼叫:

“开啦!

”如果这时没人圆场(调和),他便真的开刀了。

当他们开刀的时候,围观的人很多,即使胆子很小的人,也会被这场面引得不能不看,只是离得远些罢了。

只见开刀子的用指甲掐着锋利的小刀刃,对准自己的门心(额上方)“哧啦”一刀!

在场的观众都吓得猛一瞎眼,顿时,鲜血从他额上流下,他便用手一拍,往脸上一抹,倾刻变成了一个血头血脸的怪人!

同时跟你大哭大闹起来。

如果你不给他一定数量的钱物,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好的。

所以,平时人家都不让他开,免得自己招麻烦。

因为街上人都是做生意的,他在你那里开得鲜血淋漓,大吵大闹,你就无法做生意,而且也不吉利。

只有碰到年轻人不服气,才让他开。

据说,他们开刀时并不觉得怎么疼,因为那仅仅是划破一点头皮,何况久而久之,他头上刀疤摞刀疤,过一段时间不开,头皮还发痒呢。

他们开了刀之后,不但跟你大闹,而且还把鲜血往四处乱甩,甩得你货物上到处都是,沾了人血的货物,人家是不愿意买的。

最怕开刀子的是卖粉丝的,因为粉丝是白色的,沾了一点血就非常明显,何况粉丝又是吃的东西,谁愿意吃人血呢?

最不怕开刀的是卖黄盆的,因为黄盆沾了点血看不见,洗一洗就掉了。

  开刀子的并没有什么功夫,只不过是开出点血来吓唬吓唬你罢了。

传说,解放前在灵璧一带,有个外号叫王斜子的,他开刀很有名。

有一次,他到铁匠炉上去要钱,铁匠不愿给,他就要开刀,铁匠一赌气,指着炉旁的一口铡说:

“别开刀了,这口铡你要能顶去,我就不要了!

”王斜子一听很恼火,上前举铡,把铡口放在头上,顶起来就走!

事后,终因头皮出血过多,过了三天就死去了。

开刀子的也都有师傅,不仅怎样开法,就连那种怪声怪气的大叫,也都是师傅教的。

开刀的开刀时,那种叫声非常怪,就有跟你拼命的气势。

至今,农村里孩子大哭时,大人们总是说:

“哟,开刀子来了!

打钱杆

钱杆子是一根小竹竿上嵌几串缗钱子(铜钱)的乐器。

说它是乐器,其实它并不能奏什么曲调,而且声音也并不优美,打击时只能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

这种乐器原是农村春节期间玩春会、玩马灯打场子里用的。

打钱杆的是玩马灯场子里的一个角色。

然而,春节一过,马灯不玩了,一些贫苦的农民就打钱杆子去演唱乞讨。

  钱杆子虽然简单,但打起来却也很有意思。

演唱者根据唱词内容、思想感情,便打出轻重缓急的节奏。

如演唱缠绵或悲哀的曲调时,演唱者右手拿着钱杆子,只用左手掌轻轻地拍击,发出轻微的声音。

有时,演唱者竟能唱得眼泪汪汪,听的人也被感动得流出泪来。

如果演唱欢快曲调时,演唱者便蹦纵弹跳,用手、脚、头、背、肩来击打钱杆子,狂欢起来,还能在地上翻身打滚地打击演唱。

  打钱杆子演唱的内容,多数都是民间小调,而且多是关于爱情方面的。

如《送郎》、《劝郎》、《盼郎》、《小寡妇上坟》、《小光棍哭妻》等。

《送郎》说的是旧社会婚姻不自由,只能偷偷地约会,又不得不离开,分离时又难舍难分,送了一程又一程。

下面是《盼郎》的片段:

  姐家门口一棵槐,手扶槐树盼郎来。

娘问闺女看什么?

女问槐花几月开。

吃起饭,想起郎,眼泪掉在碗边上。

娘问闺女哭的啥?

女答牙齿咬腮邦。

戳皮人

戳皮人的属玩木偶的一种,因其“戏台”是用一根扁担支起来的,故又叫唱扁担戏。

这种人纯属乞食者,一付担子之外,别无长物。

他们每到一村,便把担子一放,拣个干净利亮的墙根前,把扁担竖起来,并把一个方木框往墙上一靠,用扁担支着,木框上的青布帘往下一放,一直拖到地上,这就是戳皮人子的舞台,或者叫戏台。

人藏在青布帘后面,“镗镗镗”地打起小锣来。

一阵锣鼓之后,只听一声尖细的叫声,从戏台一头的小门里跳出一个小人儿来。

这时,看戏的人特别是孩子们为之一惊,感到很有意思。

其实,这种尖细的声音是戳皮人子吹的口哨。

皮人子说话都是这种声音,不知怎么的,这种尖细的声音倒与那小人儿显得很协调。

开始出来的这个小人儿,并不演唱什么节目,“他”是出来找排官的。

在向观众问好之后,他拿着一个口袋,便求谁把他的口袋接下去,谁接了他的口袋,谁就要负责给他摞(各家去要)东西。

口袋交下去之后,就正式开演了。

说是开演,其实并没有什么成套的节目。

只有一些简单的小情节,如《王小放羊》、《猪八戒招亲》之类。

  戳皮人的在农村一般都是要面,只有到街上才要钱。

别看他们寒酸,可是他们在江湖上的地位并不低。

解放前,每当逢了盛大的庙会,只要戳皮人子的不支起扁担,唱大戏的就不能开演。

所谓戳皮人子,是因为小人儿的头是玩戏人的指头戳起来的。

一般用食指挑着小人儿的头,拇指和中指当做小人儿的两手,用一块手帕似的布裹住手,这就是小人儿的衣服。

因此,做起戏来很方便,剧中小人儿的动作灵活而形象。

贴财神

  每到春节之前,贴财神的便下村了。

他们一手提着小罐子,一手拿着财神。

小罐子里是浆糊和一把刷子。

所谓财神,就是一小方红纸,上面印着赵公明的像。

说的是赵公明元帅,然而赵公明元帅是什么样的,谁也没见过,不过是一头上戴乌纱帽的人像罢了。

财神上还印着“增福财神”或“招财进宝”等字样。

一到过年,家家门前墙上都贴了通红的一片,多的则贴十几张。

虽然有些人家怕出东西,心里很不高兴,但也没办法,只好让他们贴。

因为,人们认为,一入腊月百神都下界了,怕神灵见怪。

已经贴上的财神,就不能撕掉。

如撕掉了,一来说与家庭不利,二来人家也会笑话你小气。

  贴财神的一般临时不要东西,直到年三十以后才来要东西。

一张财神要两个馍馍,每到年初一到初五之间,你便可以看到,贴财神的像讨帐似的,背着口袋挨门挨户地要馍馍。

有的家庭吝啬,就跟他们争长道短。

因为门前贴着许多张财神,这时就跟他们赖帐,说这张财神不是他的。

这时,贴财神便拿出底板来,跟你对照。

因为,每个财神的底板不一样。

当给过两个馍馍之后,这张财神便可撕掉了,免得其他贴财神的再来冒领。

贴财神的不仅解放前有,现在也有。

有些人家遭了天灾人祸,生活困难,到了春节,他们又拾起这个老营生来。

叫好

  “叫好”也是乞讨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