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中的数学问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0664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玩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游玩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游玩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游玩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游玩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游玩中的数学问题.docx

《游玩中的数学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游玩中的数学问题.docx

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活动课《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一、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育学生的优化意识。

3、培育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难点】规律的取得。

【教学具预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组4张表格。

【教学进程】

一、情境引入

1、同窗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都去过什么地方?

你们都是怎么去的呢?

说来讲去,很多同窗都喜欢玩,可是玩也有小窍门,如此能够让你玩得更舒心呢?

二、××和××两家那个礼拜天也想带全家,去参加宁波天一旅行社举行的宁波一日游,两家来到旅游公司售票处,只见窗口上写着:

A种方案,大人每位130元,小孩每位70元。

B种方案:

5人以上集体,每位100元。

3、这两种不同的买票方式你理解吗?

你是怎么理解的?

4、若是你是××和××的爸爸,你在买票的时候要考虑哪些事项?

五、今天咱们就来谈谈游玩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

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规律

一、××和××两家安排这些人参加宁波一日游,想一想该怎么买票?

(第一家:

6个大人,3个小孩;第二家:

3个大人,6个小孩)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

(可以在你的小本子上自己动手试试)

3、师:

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一种买票方案?

并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家:

生:

按A种方案总共需要:

130×6+70×3=990(元)

生:

按B种方案总共需要:

100×9=900元。

选择B种比较合适。

第二家:

按A种需要:

130×3+70×6=810(元)

按B种需要:

100×9=900(元)

选择第一种比较合适。

4、教师板书并问:

130×6+70×3;130×4+70×5表示什么?

5、小组学习。

(1)师:

如果让你做导游安排这2两家去参加宁波一日游,请你根据参加的人数选择合理的买票的方案,填在表格种。

(4人小组合作)

参加旅游的人数选择方案计算过程

大人(人)小孩(人)总人数(人)

第一家

第二家

(2)把你们设计的方案集中在一起。

第一、交换检查,计算是否有错;设计方案两组对调;

第二、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6、学生集中、组内交流。

7、结合学生的回答,问:

(1)什么情况下选用A种买票方案最合理?

在你们设计方案种有这种情况吗?

请举例说明?

总人数少于5人时或者总人数不少于5人且小孩个数比大人个数多时。

(2)什么情况下选用B种买票方案最合理?

在你们设计方案种有这种情况吗?

总人数多于5人时或者总人数不少于5人且大人个数比小孩个数多时。

(3)在空表格种再设计一份符合A/B种买票方案的旅游人数,并算一算是否符合你们需要的买票方案。

参加旅游的人数计算过程

大人(人)小孩(人)总人数(人)

A种

B种

(4)汇报

(5)揭示结论:

师:

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买票呢?

当总人数不足5人时,选用A种买票方案。

当总人数不少于5人时:

大人个数比小孩个数多时,选用B种方案;大人个数少于小孩个数时,选用A种方案;

(6)如果当小孩个大人个数同样多时,请你算一算应该怎样买票?

参加旅游的人数选择方案计算过程

大人(人)小孩(人)总人数(人)

结论:

大人和小孩个数一样多时,A、B两种买票方案都能够。

三、深化提高

1、买票参加宁波一日游时,除了要考虑花钱以外,还要考虑哪些因素?

第一:

安排的景点;第二:

其他的服务措施能令我们满意吗?

2、如果优惠措施改为:

A、大人每位130元,小孩每位50元;B、6人以上团体,每位90元。

(1)文文妈妈带着文文、弟弟和爷爷、奶奶参加这次旅游,你说该怎么买票?

参加旅游的人数选择方案计算过程

大人(人)小孩(人)总人数(人)

具体计算:

A种方案130×3+50×2=490(元)因为B种不能选,总数不满6人。

(2)若是爸爸也参加旅游,该怎么买票呢?

要是再增加个妹妹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会了这堂课对你有什么好处?

四人小组讨论,可以用上"我们学到了……;我们小组得到了以下的结论……;我们现在认识到……;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推断出……;关于……我想找出更多的……",等等来作为小组今天活动课的的结束语句。

先四人小组讨论,由四人小组长记载并汇报。

师小结:

根据给出的优惠措施,买票时一般情况下要考虑总人数及团体的构成,还应该注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教跋文:

这节课结合寻觅最佳方案展示了学生探索活动得进程。

再培育学生得应用意思入手,激起学生得学习兴趣。

然后去独立探索;鼓励学生利用自身得能力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并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充分表现了"学生是主体"得教学思想。

 

语文活动课《古诗擂台赛》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意蕴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适应。

2.培育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育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进程:

(一)、宣布活动规则:

今天这节课,老师要与同窗们一路来组织、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古诗擂台赛。

第一请参赛的四个代表队队长自报队名。

(报名、助威……)

本次擂台赛的比赛规则是:

各代表队的基础分均为100分,然后按要求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最后按得分高低别离设立金奖、银奖及鼓励奖。

(二)、导入:

1.播放歌曲《春江花月夜》,(师述):

何等动人的旋律啊!

何等优美的意境啊!

老师明白:

在同窗们的记忆仓库中已贮存了许多古诗,今天,让咱们打开记忆之门,一路来猜一猜、填一填、背一背、画一画,进行古诗擂台赛,看看哪个队能取得本场擂台赛的金奖,好吗?

(三)竞赛:

老师宣布:

古诗擂台赛此刻开始!

1.猜:

(8个数字,每队任挑2个,说出画面上描画的是哪首诗的内容并背出来。

(1)《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村晚》(蕾震)

草满水池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印日荷花别样红。

(5)《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几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填:

(1)、在空白处填一种动物名称:

①、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②、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在空白处填一种植物名称:

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④、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联:

(说出诗的上句或下句)

(8个数字、每组任选两个)

①、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⑤、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⑦、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⑧、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背:

(1)、背一首李白的诗:

《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背一首颂春的诗:

朱熹《春日》、杜牧《江南春》、贺知章《咏柳》、叶绍翁《游园不值》

5.找:

(写在答题板上,多找一句加10分)

找一找写有“桃花”的诗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獗鱼肥。

(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6.画(按照诗意作画):

(1)、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2)、夕阳无穷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鹞。

高鼎《村居》

教跋文:

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意蕴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培育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数学活动课《数学趣题》

活动目的:

以分组竞赛和数学趣题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育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活动进程:

1、分组。

(全班分成4组)

2、明确规则和计分情形方式。

3、活动内容。

1.多少敌兵多少狗?

一队敌兵一群狗,人头狗头七十六,二百条腿齐步走,多少敌兵多少狗?

答:

敌兵有52人,狗有24只。

2。

兄弟三分牛相传古印度有一老人,临死前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嘱咐说:

"我不行了,快要见真主去了,没有别的东西留给你们,只有19头牛,你们分了吧。

老大分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分总数的四分之一,老三分总数的五分之一。

"说完不久他就咽了气,到"真主"哪儿报到去了。

遵循父亲的遗言,如何分才好呢?

答:

老大分10头牛,老二5头牛,老三4头牛。

3.猫和狗谁先抵达终点?

狗和猫赛跑。

规定同时同地动身各跑完100尺后,再返回原动身地,狗蹦一次为3尺,猫跳一次为2尺;狗蹦二次,猫就可跳三次;请问伶俐的同窗们,猫和狗准先抵达终点?

答:

猫先抵达终点。

4。

.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的两位数

在所有的两位数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的两位数,一共有多少个?

答:

45个

个自然数

有20个持续的自然数,它们的和是1990。

这20个持续的自然数中,最小的是几?

最大的是几?

答:

90

6.第99个算式是几十几?

有一排加法算式:

4+2,5+8,6+14,7+20,……每一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都是按规律排列的,第二个加数也是按规律排列的。

你明白第99个算式是几十几吗?

答:

692

7.切烙饼

一张烙饼,小明切了3刀(直着切,不能横剖),分给他和他的6个小朋友,每人正好取得一块。

你明白小明是如何切的吗?

如果小明切了4刀,最多能切出多少块来?

答:

11块

 

8.减了多少次后结果是0?

从3000里减去285,加上282,减去285,加上282,……照如此计算下去,减多少次后,结果是0?

答:

815次

9999个棋子中有多少个白棋子?

小明的妈妈把白棋子○和黑棋子●依照下面的规律摆在桌面上。

●○○●●●○●●○○○●○○●●●○●●○○○●○○●●●○●●○○○……

她问小明:

你如果依照如此的规律再摆下去,那么第999个棋子是什么颜色?

答:

白色

四、活动小结,评奖。

教跋文:

以比赛的形式开展活动课,学生的兴致较高,但学生间的合作并非好,做题的速度较慢,效果不睬想。

标点符号联欢会

一、活动目标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同意语文大体功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正确利用标点符号能力,培育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二、活动预备

1.课前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四个小组,制作标点符号头饰。

2.记分牌四个。

3.《朋友》歌曲磁带一盒。

三、活动进程

(一)激趣导入

同窗们,从一年级开始,咱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

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

听说,明代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如此一个玩笑。

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途经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

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

今年真好晦气全无钱财进门。

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

“今年真好晦气,全无钱财进门。

”马上脸色乌青。

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

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

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

“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

”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

“今年真好,晦气全无,钱财进门。

”那主人见了,不由转怒为喜,连宣称好。

从那个故事咱们能够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大有讲究,今天咱们举行一次标点符号联欢会的语文活动课,提高同窗们利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标点符号猜谜。

1.小主持人宣布竞猜规则并出示谜面:

以小组为单位竞猜,戴上标点符号的头饰对号入座,最快猜出为胜者,得10分。

⑴长得像个小蝌蚪,可是不在水中游。

⑵有人说我像瓜子,有人说我像芝麻,有人说我像只手,牵着并列的词语走。

⑶远看像架望远镜,近看却是两个小圆点,如果有谁要说话,说话后面点两点。

⑷形状像个大耳朵,爱向他人提问题。

⑸喜、怒、哀、乐喊口号,有时哭来有时笑,有时闹来有时叫,脾气数它最大。

⑹长得又长又瘦像线一条。

⑺我像六颗滚圆滚圆的弹珠,多引人喜爱。

2.小结第一轮竞赛各组得分。

(三)领会常常利用标点作用。

1.幻灯显示:

标点符号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一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试探。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能够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2.宣布答题规则:

读一读《标点符号歌》,说一说常常利用标点符号各有什么作用,分组讨论完成下表,正确得10分。

编号

名称

符号

作用

1

句号

o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评议。

4.小结第二轮各组得分。

(四)标点符号抢答题。

1.播放《找朋友》歌曲,齐唱童谣,活跃气氛。

2.小主持人宣布抢答赛规则:

谁先抢答正确得分10分,答错倒扣10分。

①              书包这么小装得下这么多书吗

②              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飞啊飞啊

③              老红军费力地说咱们两个不能都捐躯要记住革命

④              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嘹亮歌声久久地在空中回荡回荡

⑤              这就是中国最大的肥沃大平原华北大平原

⑥              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招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

⑦              哎呀火烧到他身上了

⑧              草地上盛开着各类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⑨              那个人捏着六根火柴以微弱的声音在数着一二三四

⑩              咱们班上报刊很多老师给大家订了少年报儿童时期少年文艺故事大王等

3.小结第三轮各组得分。

(五)标点符号趣味题。

1.古时候,有个秀才要招收学生,他对穷人子弟不收费,对富豪子弟却要很多报酬。

他出了一则通告,在说明索取报酬的地方如此写道: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穷人子弟来,他是一种读法;富人子弟来,他又是一种读法。

同窗们,你们能用不同的标点法,指出他的这两种读法吗?

2.之前,有一个饭馆老板,替一名客人包饭,写了一个契约:

“没有鸡鸭也能够没有鱼肉也能够青菜豆腐不可少。

不料,客人出了很多钱,天天吃的是青菜豆腐,既没有鸡鱼,也没有鸭、肉。

客人对老板说:

“你怎么不守约啊!

”老板回答说:

“我怎么不守约呢?

”于是,两边就争辩起来。

同窗们,你们能用标点来表明他们各自的理由吗?

五、活动总结

总结活动目标达到情形,排出名次颁奖。

教跋文:

在活动进程中,着眼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点拨作用,增进学生彼此启发,彼此学习,彼此竞赛,较好地引导学生总结了各标点符号的运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计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活动目的:

1. 使学生会用转化的思想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 培育学生探讨实践的能力

活动预备:

长方体水槽、量筒或量杯、各类不规则物体。

活动进程:

一.导入

1. 提问:

咱们周围见到的物体都是什么图形?

(立体图形)

咱们已经研究了哪些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

研究了什么?

如何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呢?

咱们周围见到的物体都是长方体、正方体呢?

(学生举出例子)

如何计量它们的体积呢?

2. 揭题:

计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二.讨论方式

1. 听故事《乌鸦喝水》

说一说:

受到了什么启发?

2. 分组讨论:

如何测量手中鸡蛋的体积?

(老师拿出鸡蛋)

3. 交流:

A.  看做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量出长、宽、高,求出体积。

B.  把鸡蛋打坏,倒入长方体杯中,量出长、宽、高。

对他人报告有疑惑的地方可提出来

计量步骤

依据

测量数据

计算结果

三.小结

1. 这些计量方案虽然用了不同的方式,但有什么一路点呢?

计量物体的体积水的体积

2.这种转化的数学方式超级有价值,它能帮忙咱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你能举出例子吗?

A.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推导。

B.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C.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比较。

D.曹冲称象(大象重量石头重量)

教跋文:

本节课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较好地掌握和运用了这一方式,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但老师在备课前如能先让学生搜集为方面的内容,可能还会更好。

 

《寻春》教学设计

一、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目标

①培育学生酷爱大自然的情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②培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朗诵能力等多种能力。

二、活动参加者:

四年级三班学生

3、活动时刻:

两课时

4、活动预备

①率领学生到公园去春游。

教师选择能反映春天特色的典型景点,指导学生观察、写作。

②排演小话剧《漫游古诗亭》。

③搜集赞美春天的词、句、段、诗。

选择10个成语写在小纸条上。

④把打标点的那段话写在幻灯片上。

⑤在黑板上画出游览图。

五、活动程序与指导

(一)激情引入

一、教师装扮成知识老人走上讲台。

二、知识老人一边宣读贺信,一边指着黑板上的游览图。

亲爱的同窗们:

在今天咱们开展的主题为“寻春”的语文活动课上,你们将渡过成语河,穿过造句林,钻过标点洞,爬上故事坡,走进古诗亭,登上作作文台,勇攀小报峰,去欣赏美丽的春色。

我预祝你们活动成功!

知识老人

二、活动开始

一、渡“成语河”

①主持人(男):

第一,咱们将搭船渡过“成语河”,必需要说出带有“春”字的成语,才能顺利抵达彼岸。

②第一小组的同窗以开火车的形式说出带有“春”字的成语。

二、穿“造句林”

①主持人(女):

渡过了“成语河”,便来到了茂密的造句林。

②第二小组的同窗以抽签的形式,按照抽出的带有“春”字的成语造句。

3、钻“标点洞”

①教师用幻灯打出

春天来了它来到教室里静静地听小学生念书唱歌它来到操场上欢乐地和小学生一路游戏它来到河岸上让柳树吐出嫩绿的新芽咱们烈火地欢呼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②用击鼓传花的形式进行,鼓声停,花传到谁手里,谁就打出标点符号。

4、爬“故事坡”

①主持人(女):

山下,春景明媚。

可是山上烧炭的老爷爷的小屋里,春天尚未到来。

他摸着隐约作痛的腿,常常喃喃自语地唠叨:

“春天来了的话,我的腿也会好起来的。

春天快来吧!

”山上有只小松鼠,最喜欢老爷爷了。

它也在想:

老爷爷盼望着的春天,如果早点来到山上就好了。

可是,春天却还迟迟不来。

有一天,小松鼠不知想起了什么,飞快地往山下跑。

原来它想到山下带点春天的东西送给老爷爷。

②主持人(男):

适才女主持人所讲的故事的名字叫《小松鼠送春天》。

可是,她只讲了一半,请大家接着把故事编完。

③教师放歌曲《春天在哪在里》。

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构思。

④各组派一名代表讲自己续编的故事。

⑤请一位“小画家”上台,把以上同学续编有故事中春天的景物添画在造句林里。

5、进“古诗亭”

①主持人(女):

没过多久,春天也来到山顶上。

看到这美丽的春色,“古诗亭”里的人们诗兴大发。

请看小话剧《漫游古诗亭》。

②学生表演,评选出最佳演员,教师颁发“百花奖”。

6、登“作文台”

①主持人(男):

走出古诗亭,登上作文台,公园里美景便尽收眼底。

小作家们经过仔细观察,也写出了一个个精彩片段、一篇篇优秀作文。

②翻开作文本,同桌之间互相诵读。

③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上台朗读,全班同学注意听,教师进行评议。

7、攀“小报峰”

①教师要求第个人在课后办一份“春”报,在下周的语文活动课上评比。

②在课堂上设计版面草图。

(三)总结谈话

1、持人(女):

同学们都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

在这阳光明媚、新芽萌发的春天里,你想到些什么?

2、学生逐一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开展的“寻春”活动非常成功。

希望你们珍惜人生的春天,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4、全班齐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活动在歌声中结束。

二、活动总结

阳春三月,我以《寻春》为主题上了两节语文活动课。

通过活动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游览图,这一直观的美的展现,很快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漫游“成语河”、“造句林”、古诗亭“,学生欣赏到了语言的美、朗读的美,进而感受到了自然的美、艺术的美。

学生通过爬“故事坡”、登“写作台”、攀“小报峰”,把生活中的美感材料经过思维加工,进行了美的创造。

活动结束时的总结谈话,由大自然的春天联想到人生的春天、祖国的春天,由大自估的绚丽联想到美好的生活,使学生对美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教跋文:

本次活动,学生能围绕“春”字,带出成语16个,造句10个,上台朗诵作文4篇。

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朗诵能力及演出能力。

巧算年龄

一、适用年级六年制第九册应用题学习以后。

二、活动目标

1.明白“年龄问题”的特点是两人年龄的差不变。

2.会解答“年龄问题”的应用题。

3.提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预备

按照预先设计的表格,填报家族成员的年龄情形:

我的年龄()岁;妈妈的年龄()岁;

爸爸的年龄()岁;外婆的年龄()岁;

我比妈妈小()岁;两年后我比妈妈小()岁;

三年前我比妈妈小()岁。

附带问题:

我和妈妈的年龄差会不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改变?

(不会,得出:

年龄差不变。

四、活动进程

1.启发谈话:

此刻老师按照张朋同窗与他爸爸之间的年龄关系编了一道年龄问题应用题,大家算算看,结果是不是与实际情形相符合?

二、例题的教学

例1小军今年8岁,她爸爸今年34岁。

小军多少岁时,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她的3倍?

分析与解同窗们都清楚,无论小军多少岁时,她爸爸都比她大(34-8)岁,即26岁。

当她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她的3倍时,爸爸的年龄比她大3-1=2(倍),这时她爸爸比她大的岁数仍然是26岁,那个差是不变的。

咱们抓住那个差和倍,就可以够应用前面刚学过的“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那时小军的年龄。

  

(1)爸爸此刻的年龄比小军此刻大的岁数是:

  34-8=26

  

(2)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军的3倍时,爸爸年龄比小军大的倍数是:

  3-1=2

  (3)爸爸的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