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0525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全套教案.docx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第1单元 除 法

第1课时 分苹果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内容及第3页“练一练”第2,3题。

【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分物活动,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3.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况,初步发展提出除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除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

  口算:

4×5=   3×6=   8×8=   2×9=

36÷6=21÷7=18÷2=24÷6=

二、创设情境,问题引入

  PPT课件出示18个苹果的情境图(教材第2页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放几盘?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全班进行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如:

  

(1)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

可以放3盘。

  

(2)用除法算式算:

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展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

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边板书边说明:

  横式:

18÷6=3

  竖式:

  5.讨论:

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说明:

”表示横式中的“÷”。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意思。

  2.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3题。

  集体订正。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分苹果

18÷6=3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很快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

  2.教学中,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不足之处] 课堂上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不够积极。

  [再教设计] 只有知识的传授,没有知识的对话,只有情感的倾注,没有情感的交流,这样的课堂缺乏个体的灵动,缺少个性的发展。

课堂教学,只有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在相互的摩擦碰撞交流中才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索新知的探索者,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引领者,共同提升对真知的理解与认识。

所以再次教学时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第2课时 搭一搭

(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内容及第5页“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

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顺利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PPT课件出示情境图(教材第4页情境图):

淘气和笑笑在玩摆小棒的游戏,4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学生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交流思考过程。

  请每个同学先利用小棒摆一摆,再小组内讨论怎样用竖式表示。

  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1)列式13÷4=3(个)……1(根)。

(教师板书)

  

(2)你能说一说每个数在竖式中表示什么吗?

特别是余数1,为什么它要剩下?

  填写单位是难点,所以引导学生说一说。

  引导并板书:

  “13”表示把13根小棒拿去分,“4”表示摆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3”表示可以摆成3个正方形(强调单位“个”),“12”表示摆3个正方形用12根小棒(4×3=12),“1”表示摆了3个正方形后还剩下1根小棒(强调单位“根”),说明“1”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1根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了。

  3.搭一搭,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1)当小棒根数为14~20时,除数和余数是怎样变化的,它们有什么关系?

  小棒操作并填写表格,汇报填写的算式和单位。

  

(2)观察表格,比较每个算式的余数和除数。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余数要比除数小”。

  4.再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验证结论“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2题。

  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

余数要比除数小

  2.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3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搭一搭

(一)

13÷4=3(个)……1(根)

结论:

余数比除数小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本节课创设搭正方形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认识余数。

  [不足之处] 教师评价语言单一,没有感染力。

  [再教设计] 教学语言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而数学教学语言更是讲究清晰缜密、简明扼要。

表扬的语言也是讲究艺术的,不能单调,不能泛泛称赞,否则就失效。

再次教学时,可采用“老师很喜欢你回答问题的声音”“你的见解真独特”“你的回答真完整”等评价语言,这样的话语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更活跃。

第3课时 搭一搭

(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内容及第7页“练一练”1~3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且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2.通过联系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的,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

  1.PPT课件出示情境图一(教材第6页情境图)。

  淘淘和笑笑正在一起玩小棒搭房子的游戏,6根小棒可以搭一个房子,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小棒?

  

(1)学生理解题意,并用小棒摆一摆。

  

(2)学生独立列式。

  16÷6=

  2.教学竖式。

  师:

你知道结果吗?

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教师板书:

  3.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并确定结果的单位。

  

(二)教学例2。

  1.PPT课件出示情境图二(教材第6页情境图)。

  老师要把画有坦克的13张卡片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那么算一下每人可以分到几辆,还剩几辆?

  

(1)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

  13÷5=

  2.师:

刚刚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的竖式计算,这道题的竖式该怎么列呢?

谁愿意到黑板上来试一试?

  

(1)指名学生板演。

  

(2)师生评价。

二、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三、巩固新知,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7页“练一练”的第1~3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搭一搭

(二)

16÷6=2(个)……4(根)

13÷5=2(辆)……3(辆)

(学生板演略)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课堂上我尽可能地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提出问题,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给予适时点拨,协助学生归纳总结。

  [不足之处] 学生遇到问题不会表达。

  [再教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也许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有的没有多大的思考价值,但只要是敢问的学生,都应该表扬。

学生敢提问题了,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第4课时 分草莓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内容及第9页“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分草莓的情境,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进一步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形式与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

  1.提问: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竖式计算:

10÷5 16÷5  18÷5  20÷5  33÷5

  订正后,让学生对5个小题进行分类:

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

  1.PPT课件出示“分草莓”问题一,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

还剩几个?

  

(1)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算式:

55÷8=(板书)

  

(2)引导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学生估算的结果可能有所不同,只要方法合理,都给予表扬。

  (3)小组讨论:

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师引导学生: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

  思考:

如果商5可以吗?

  如果商是5,那么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4)师提问:

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学生思考,在小组内讨论,并发表看法。

  交流总结: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不能比被除数大。

  2.PPT课件出示“分草莓”问题二。

  每7个草莓放1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1)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算式:

55÷7=(板书)

  

(2)学生判断商几,教师注意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

  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4.应用试商的方法填空:

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课堂总结

  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说说试商时应该注意什么。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1~4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分草莓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试商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打破原有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不足之处] 在列除法竖式环节,由教师自己板演,缺少探索。

对于竖式的认识,过分注重讲解过程,忽略了重难点的突破,特别是商和余数的写法,在学生的作业中出错较多。

  [再教设计] 再次教学这一环节时,应让学生自己尝试板演,把错误展现出来,共同探讨,请全体学生一起纠正,避免学生以后犯同样的错误,实现书写与答案的准确性。

第5课时 租 船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页内容及第11页“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情境图中蕴含的信息,初步学习画图、列表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对结果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画图、列表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

  1.最大能填几?

(指名口答)

  (  )×6<25  8×(  )<38  7×(  )<40

  2.列竖式计算:

  48÷5=  36÷6=  53÷7=

  3.提问:

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新知

  

(一)PPT课件出示租船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

有22人、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

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1)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交流时围绕:

你是怎样想的?

如何列式?

怎样回答问题?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2÷4=5(条)……2(人)

  (3)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

请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画图说明一下你的分配方案。

  (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a.租6条船,其中5条船,每条船各乘4人;还有1条船乘2人,共乘4×5+2=22(人)。

  b.租6条船,其中4条船,每条船各乘4人;另外2条船,每条船各乘3人,共乘4×4+3×2=22(人)。

  4.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的租船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二)PPT课件出示“试一试”。

  1.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然后指名回答。

  条件:

每小时租金9元。

问题:

30元钱最多划几小时?

  2.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在练习本上完成。

  师板书:

30÷9=3(小时)……3(元)

  答:

30元钱最多划3小时。

  3.师提问:

上面的横式中3元表示什么?

为什么不能划4小时?

  学生思考并说明理由。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1,2题。

  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

  1.为什么至少要8张桌子?

7张桌子够吗?

  2.为什么要6片树叶而不是5片树叶?

四、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租 船

22÷4=5(条)……2(人)

5+1=6(条)

答:

要租6条船。

  30÷9=3(小时)……3(元)

答:

30元钱最多划3小时。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出条件、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不足之处] 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商要加1,什么情况下不加1。

  [再教设计] 这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可能是因为二年级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的原因,所以有些困难。

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积累,慢慢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