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0521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docx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docx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48、4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已经是朋友了,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朋友,想不想认识?

生:

想。

师:

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多媒体:

胖瘦同学照片及自我介绍)

师:

听了两位同学的介绍,你想说点什么?

生:

交流发现

师:

是呀,同样是10岁的孩子,体重相差这么大,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

交流原因。

师:

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看来同学们对饮食营养有一定的了解。

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营养午餐”(板书课题)

二、根据喜好,自主选择。

师:

这是我们学校食堂今天为孩子们提供的三种午餐菜谱

多媒体

师:

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那一种?

为什么?

(多媒体)

生:

生:

生:

师:

这三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及对营养的了解做出了选择,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有了心中的菜谱了?

生:

师:

想不想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呢?

生:

想。

师:

那就来听听营养专家怎么说吧。

多媒体:

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饭菜肴中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应不超过50克。

师:

听了营养专家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

生:

师:

你们很会倾听,能抓住专家话语中重点的词语和数字,营养专家告诉了我们判断午餐菜肴是否合格的两个重要指标。

(贴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应不超过50克。

师:

了解了判断标准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

自己选择的菜谱是否合格。

师:

看来大家都想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营养标准,我们还必须知道每份菜中热量和脂肪的含量。

三、根据营养标准,判断自己的选择

师:

下面是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十种常见菜每份菜中热量和脂肪的含量

多媒体:

10种常见菜每份菜中热量和脂肪的含量

师:

我看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那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自己选择的菜谱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吧。

生:

师:

经过计算同学们对自己的选择做出了判断,谁愿意说一说?

生1:

生2:

生3:

师:

通过计算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只有A菜谱是合格的,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哪份菜谱?

为什么?

生:

A符合营养标准

师:

看来我们在搭配菜肴时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还应参照营养标准,因为如果

脂肪超过标准容易肥胖,肥胖会引发很多疾病,青少年肥胖还会影响智力发展;如果热量不达标,人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影响工作学习和智力发展。

四、根据营养标准,科学搭配

师:

如果每份午餐由三种不同的菜肴搭配,利用这十种菜你还能搭配出合格的菜肴吗?

生:

师:

听到你们自信的声音我很有信心。

为了能更快的搭配出多种合格的午餐菜肴,

 

我们不妨来看看表格中的数据,请大家想一想:

“怎样才能更快地搭配出多种合格的午餐菜肴来呢?

生:

思考

生:

交流

师:

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先估一估,再分工合作。

那就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配菜方案记录表开始搭配吧。

比一比哪个小组会合作,搭配出的合格方案多。

生:

搭配(3——5分钟)

师:

我发现同学们很会合作,每个小组都有了成果,哪个小组愿意与大家分享?

生:

展示交流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师:

同学们太棒了!

这么短时间就搭配出这么多合格的午餐菜肴来。

如果每餐午饭菜肴由三种不同的菜肴搭配,这十种菜可以搭配出24种合格的,如果时间充裕凭你们的聪明才智一定可以搭配出其他的方案。

板书。

五、统计全班最喜爱的3种方案。

师:

为了便于统计分析,我们来把这些方案编编号吧。

(板书编号)

师:

在我们搭配出的方案中你喜欢哪3种?

生:

生:

师:

要想知道全班同学最喜欢的3种搭配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

统计

师:

是个不错的办法,用什么方法统计呢?

生:

生:

生:

师:

那就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吧。

师:

小组长那里有一张这样的统计表多媒体小组统计表

——组同学最喜爱的3种搭配方案

方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画正字统计

合计

待会儿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统计时小伙伴说的属于哪一种方案,组长就在那一组的下面画正字,为了保证统计的准确性,咱们在统

 

计时要注意什么?

生1:

生2:

师:

就像我们所说的那样统计时要注意多媒体

温馨提示:

1、每人心中先想好3种方案并快速记下编号。

2、按一定的顺序依次汇报,组长记录,其他同学监督。

3、汇报后,组长汇总结果并检查统计结果是否正确。

那咱们就看看哪个小组配合的好,统计的又快又对吧。

生: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

师:

方法科学,效率就是高(展示一个小组的统计结果)看到这个小组的统计结果,你能知道什么?

生:

师:

这只是一个小组的情况,要知道全班同学的情况应该怎么做?

生:

把各个小组的结果汇总

师:

这个方法不错,组长汇报班长记录吧。

生:

组长汇报班长记录

方案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合计

师:

通过刚才的统计我们不难发现——————是全班同学最喜爱的3种搭配方案。

在这些方案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生:

生:

生:

师:

怎样才能知道喜欢这3种方案的男女各有多少人?

生:

师:

统计男生人数完成统计表

师:

看到统计表中的数据你又能知道什么?

生:

生:

师:

根据统计表我们就发现了这些信息,如果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就能更直观的体现刚才所说的信息了。

请同学们课下根据统计表绘制成统计图,并把它送给学校食堂或带回家,供他们做以参考。

师:

其实菜肴中除了含有热量、脂肪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最喜欢的3种方案中,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呢?

多媒体:

蛋白质补全图

生:

计算后比较

师:

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

老师向你们介绍一种数学上常用的方法,就是把这十种菜按每份菜中蛋白质的含量由高到低排排顺序(多媒体:

蛋白质排序图)

我们方案中的3份出的编号最靠前的,就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方案。

师:

蛋白质虽然能使我们具有抵抗力,少生病,但也不是摄取的越多越好,像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从午餐菜肴中摄取的蛋白质一般在24——28克之间。

六、实践,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师:

在这一节课里,我们运用计算、搭配、统计等数学知识解决了“营养午餐问题”,现在你能从营养的角度给这两位同学提点建议吗?

(多媒体:

胖瘦照片)

生1:

生2:

生3:

师:

你们说的太好了,我会把你们的建议带回去,先替这两位同学谢谢你们!

师:

你们的一日三餐多数是由父母准备的,尽管有的不符合营养标准,那也是父母爱的体现。

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通过查阅资料,为父母设计一份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午餐菜谱吗?

生:

师:

如果你们愿意与老师交流,可以把你们设计的菜谱发到我的邮箱里(多媒体:

邮箱地址)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了营养午餐中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统计分析解决了问题,并能把这些收获付诸于实践,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养成勤于发现问题,乐于解决问题的习惯。

多媒体:

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统计分析→实践应用

师:

最后为了使我们能够健康成长,老师建议:

在日常饮食中我们摄取的热量应该达标,脂肪的摄入量不要超标,要均衡营养不挑食,不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师:

同学们祝你们健康成长,开心快乐!

 

 李庄中心小学      韩秀花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第八册第77—78观察物体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事物,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一组物体的形状,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的方位看到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课前准备】

每组两个不同的长方体纸盒、四个火柴盒、长方体、正方体学具各一个,圆柱体学具两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咱们就来做一个“猜猜看”的小游戏。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老师出示照片,看谁能快速的猜出照片上是咱们班的哪位同学?

分别出示上面——后面——右面——正面的照片,学生来猜。

2.出示从四个方向的照片组图

问:

为什么同一个人,我们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

(观察的方向不同)

这都是从哪些方向观察到的?

(上面、后面、右面、正面)

3.小结:

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知道了,如果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人,看到这个人的样子是不同的。

4.揭示课题:

我们以前已经学习过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物体,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观察多个物体。

(板书课题:

观察物体)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五一放假期间,老师去利群商厦逛了逛,挑选一些商品。

想知道我都挑选了哪些商品吗?

来,就让咱们一起走入四方利群购物广场。

1.出示情境图,进行猜想。

瞧,商场里正举行冰箱冰柜展销会呢。

快来看一看吧。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画面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猜想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2.小组观察,验证猜想。

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

就让咱们来模拟一个冰箱冰柜大展销活动。

,请同学们拿出那两个长方体盒子,分别代表冰箱、冰柜,按照图中冰箱冰柜的摆放位置,把两个长方体放在桌子中间。

然后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下,和自己的猜想是不是一样。

观察小提示:

①观察时眼睛一定要平视,正对着每一个面。

②摆好的物体不能移动。

3.汇报交流。

谁来说一下,你都从哪些方向观察的?

(板书:

正面、左面、右面、后面、上面)

指名到前面演示自己是怎样观察的?

看到的形状是怎样的,并把看到的图形板贴到黑板相应的位置。

4.探究从相反的位置观察上面

出示第一种形状(左正方形,右长方形)后,

问:

这是小亮看到的吗?

那他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猜想,观察,展示另一种形状(左长方形,右正方形)

为什么都从上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却不一样呢?

说明:

因为观察者的位置不同,他们站在相反位置的上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就会是左右相反的。

所以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还要注意物体摆放的位置,全面的观察。

问:

通过观察这两个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同学们通过猜想,观察,发现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结论:

同样的两个长方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

(边说边指并完整板书:

形状不同)

而且在观察物体时,同学们还可以根据物体每个面的形状以及物体摆放的位置来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是怎样的。

三、实践操作,积累经验

1.你能说出这是谁观察到的吗?

他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2.下面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请你用线连一连。

并在括号里填出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

3.请写出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4.请你说出这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吗?

5.什么物体从不同的方向看,形状都是相同的?

观察正方体和球体学具,验证自己的猜想。

6.按要求摆一摆。

请同学们先猜想一下,这两个物体是怎样摆放的,再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7.你能想出下面两个物体的形状和摆放的位置吗?

(1)先出示正面,,再出示左面,让学生摆,并展示学生的摆法。

(2)出示上面,发现错误,应该是两个圆柱体,学生重新摆。

(3)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和两个圆柱体的,对比两组物体,说明虽然物体不同,但从正面、左面看到的都是一样的。

说明这两组物体从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但从上面看到的却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在判断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的方向物体的形状。

8.看书检测

(1)看书质疑。

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在书上77-78页,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还有什么问题。

(2)课堂检测。

书上79页自主练习第5题。

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按要求摆放火柴盒。

展示同学们的不同摆法,并让其他同学验证摆法是否正确。

小结:

虽然摆法不同,但从看到的形状都是相同的。

五、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

正面上面

形状不同左面

右面后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