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外拉线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SDXL08.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005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塔外拉线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SDXL0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铁塔外拉线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SDXL0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铁塔外拉线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SDXL0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铁塔外拉线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SDXL0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铁塔外拉线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SDXL0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塔外拉线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SDXL08.docx

《铁塔外拉线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SDXL0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塔外拉线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SDXL08.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塔外拉线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SDXL08.docx

铁塔外拉线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SDXL08

 

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

作业指导书

编码:

SDXL-ZW-07

 

二○一一年三月

 

批准:

日期:

公司技术审核:

日期:

公司安监审核:

日期:

项目部审核:

日期:

编写:

日期:

 

目录

1.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1

1.1工程简述1

1.2铁塔配置1

2.编写依据3

3.作业流程4

4.作业准备5

4.1人员配备5

4.2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5

5.作业方法6

5.1施工准备6

5.2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技术措施9

6.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12

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18

7.1质量保证措施18

7.2质量控制表19

7.3检验标准.....................................................................

 

1.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1.1工程简述

包括:

工程的总体情况,铁塔设计型号,工程量,地形等

 

1.2铁塔配置

表1-1铁塔配置表

塔号

杆塔型号

转角方向

呼称高

全高

A

B

C

D

连接方式

塔身段

塔身重

塔腿段号

A

B

C

D

总重

N1

JGD1

左28°33′

28.5

42.5

6.0

9.0

9.0

7.5

插入式角钢

1~9

26252.5

13+11+11+12

1031.5

1520.7

1520.7

1259.1

31584.5

N2

JG21B

左38°26′

30

44

10.5

10.5

7.5

10.5

插入式角钢

1~9

24295.1

10+10+12+10

1620.6

1620.6

1105.5

1620.6

30262.4

N3

ZBK11B

58.5

63.3

6.0

6.0

7.5

7.5

插入式角钢

1~8+12+13

31281.5

15+15+16+16

757.5

757.5

926.8

926.8

34650.1

合计

2263549

 

2.编写依据

表2-1编写依据

序号

标准及规范名称

1

GBJ50233-200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

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3

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规范》

4

DL/T875-2004《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

5

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6

DL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

架空电力线路》

7

DL/T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8

Q/CSG10017.1-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级标准第1部分:

送电工程》

9

电网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计[2004]27号)

10

本工程的相关设计图纸

11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2

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

3.作业流程

 

图3-1作业(工序)流程图

 

4.作业准备

表4-1人员配备表

4.1人员配备

序号

工作岗位

人数

备注

1

现场指挥

1

重要岗位

2

安全监督

1

重要岗位,必须专责

3

塔上作业

8

重要岗位,持证上岗

4

地面配合

15

5

机动绞磨手

1

重要岗位,持证上岗

6

拉磨绳

2

7

控制大绳

(8)

由地面组装人员兼任

合计

28

说明:

根据实际工程量配置。

4.2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4-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

序号

名称

规格/编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抱杆

500mm×500mm×24m

角钢格构式抱杆

1

2

三角人字抱杆

15米

1

3

磨绳

φ15×250米

2

4

抱杆承托绳

φ24×30米

4

5

抱杆拉线地锚

1.2米×0.4米

4

带拉棒φ25

6

抱杆拉线

φ15×160米

4

7

调整偏拉绳

φ11×130米

6

钢丝绳

8

滑车

5吨

4

起重

9

滑车

3吨

10

起重、转角

10

滑车

1吨

4

人力提升小物件用

11

腰环

2

按抱杆型号配置

12

制动器

4

13

卸扣

10吨

10

拉线、承托绳等用

14

卸扣

5吨

20

起吊、挂滑车等用

15

卸扣

3吨

10

调整绳等用

16

绞磨

3吨

2

配摇把

17

铁锤

16

4

2

4

18

绞磨地锚

1.2米×0.4米

1

带拉棒φ22

19

链条葫芦

3吨、5吨

各4

说明:

工具配备可根据现场需要进行调整

5.作业方法

5.1施工准备

5.1.1技术准备

1、铁塔组立施工前,必须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施工人员熟悉铁塔组装施工图纸,并对所负责铁塔组立的桩位的地形、地貌、适宜采用哪种组立方法,应做到心中有数。

3、做好立塔试点工作。

每个立塔组对每种塔型的首基都要进行试点。

立塔试点需项目部技术、安全、质量负责人和施工队长、技术员、质安员及工程监理人员参加。

试点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技术交底的内容是否可行,总结经验,为全面开展组立作好准备。

5.1.2机具准备

1、立塔施工所使用的工具应经项目部安监部和工程部进行检验,并标识。

检验合格者方可在本工程施工中使用。

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并进行标识。

不合格者严禁使用,并且不得以小代大。

2、本工程使用的计量仪器(游标卡尺、经纬仪、扭矩扳手、钢尺)应经有相应资格的检测单位检验,检验合格者方可使用。

3、各种工器具运往现场前必须清理检查,主要工器具检查要求如下:

(1)机动绞磨在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各部件,特别是刹车装置是否完好。

(2)各种抱杆必须确认符合组立要求方准使用,抱杆必须无裂纹、脱皮、严重锈蚀及弯曲等缺陷。

(3)抱杆顶、底座的各焊缝应完好无裂纹,转动部分应灵活无卡滞,连接螺栓不得变形。

(4)钢丝绳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报废或截除:

A、在一个节距内(每股钢丝绳捻一周的长度)的断丝根数超过规定报废标准者。

B、钢丝绳中有断股者。

C、钢丝磨损或腐蚀深度达到原直径40%以上者,或本身受过严重火烧或局部电烧者。

D、压扁变形和表面毛刺严重者。

E、断丝数量虽不多,但断丝增加很快者。

表5-1钢丝绳一节距内断丝数报废标准

规格

安全

系数

6×19=

114+1

6×37=

222+1

6×61=

366+1

18×19=

342+1

顺捻

逆捻

顺捻

逆捻

顺捻

逆捻

顺捻

逆捻

小于6时

12

6

22

11

36

18

36

18

6—7

14

7

26

13

38

19

38

19

大于7

16

8

30

15

40

20

40

20

4、编插钢丝绳套时,插接段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300mm。

5、滑车必须经常检查及加润滑油,其边缘有裂纹或严重磨损、轴承变形者、吊钩外观检查有裂纹或明显变形者均不得使用。

5.1.3材料准备

1、组立铁塔前必须对运往现场的塔材进行清点数量和检查质量,质量不合格者不得使用,缺少主材和包钢者不得组立。

2、组立用的螺栓、垫圈、脚钉必须齐全,同时注意螺栓种类的不同。

3、地面已组装好的塔段,经检查合格后方准吊装。

5.1.4现场布置

1、根据铁塔结构及组立现场,做好场地平整,清除影响立塔的障碍物。

2、现场布置应符合文明施工要求,材料堆放整齐,现场设置施工标志牌和安全警示牌。

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牌和施工标志牌,并插彩旗及安全标语。

在邻近公路、村庄施工现场设置安全作业范围。

4、拉线、绞磨必须使用地锚,严禁使用角铁桩锚固。

地锚坑的开挖应满足下述要求:

(1)地锚坑深度可视土质及地锚受力大小确定。

可参照表5-2选择使用:

表5-2地锚坑深度表(m)

地锚受力(kN)

坚硬土

一般土

泥沼土

备注(相当受力kgf)

29.4

1.4

1.5

2.0

3000

49.0

1.6

1.7

2.4

5000

58.8

1.7

1.9

2.6

6000

(2)地锚坑必须开挖马道。

马道对地面夹角应尽量与受力方向一致,一般不应大于40°。

马道宽度不得太宽,以0.1~0.3m为宜。

小于40度

图5-3地锚埋设示意图

(3)当地锚坑位于松软地质或泥沼地带时,必须根据地锚受力情况采取下述方法加固,必要时要求项目部技术人员确认;

A、增加地锚坑深度。

B、加大地锚规格或用双地锚。

C、在地锚的受力侧增打角铁桩或挡板。

D、地锚选用表见表5-4

表5-4地锚选用表

名称

规格(m)

一般土(m、1.4t/m3)

相当受力(kgf)

抱杆拉线

1.4×0.3

1.5

4000

1.4×0.3

1.8

6000

2.0×0.5

1.8

8000

绞磨

1.2×0.2

1.5

3300

1.4×0.3

1.5

4000

注:

土壤上拨角取20°

5、抱杆的组装。

抱杆的提升孔应安装在下端,连接抱杆的螺栓需要带2个垫圈,一端一个,以增强抱杆的连接强度,减少抱杆弯曲变形;抱杆连接后,随即检查其弯曲度,不得超过杆长的1/600,否则应进行调整。

5.1.5地面组装

1、铁塔地面组装前必须清点运往桩位的构件及螺栓、垫圈等数量是否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塔构件的清点应遵守下列规定

(1)清点构件的数量,核实实物与材料清单、组装图是否相符,并做好缺料余料的填表登记,及时上报项目部。

(2)清点构件时,应逐段按编号顺序排好。

(3)构件应镀锌完好,如因运输造成局部镀锌层磨损时,应涂上厂家提供的防锈涂料,进行防锈处理。

涂刷前,应将磨损处清洗干净保持干燥。

(4)检查构件的弯曲度,角钢的弯曲度不应超过相应长度的1/800。

(5)严格按设计图纸组装,注意角铁的里、外的区分。

3、根据地形及设备条件,确定地面的组装方法及铁塔组立方法,确定构件的布置方向。

4、根据抱杆可能的提升高度、抱杆的允许承载能力等,合理确定吊装构件的分片及应带附铁(辅助材)。

5、地面组装的塔片,由于地形的限制,需要重叠放置的,必须注意先吊装的塔片后组装,后吊装的先组装。

6、如果发现塔型的部分构件容易变形时,应用圆木进行补强。

7、每段塔片两主材之间的各辅助材应尽可能装齐,连接螺栓要拧紧。

8、两塔片之间的各种辅助材尽可能连带在主材上。

附铁在两片之间的分配要均衡。

附铁与主材的连接螺栓不要拧得太紧,螺帽带平即可。

活动的附铁应活动端向下与主材用麻绳绑扎在一起。

5.2外拉线悬浮抱杆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