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国传统艺术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9055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 中国传统艺术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6章 中国传统艺术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6章 中国传统艺术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6章 中国传统艺术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6章 中国传统艺术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6章 中国传统艺术分析.docx

《第6章 中国传统艺术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 中国传统艺术分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6章 中国传统艺术分析.docx

第6章中国传统艺术分析

第六章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艺术源远流长,音乐、书法、绘画、雕塑、舞蹈、戏剧、建筑及园林,门类众多。

但由于物质媒介不同、创作方式不同,对人审美感官的作用范围不同,社会功能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具的特色,并以辉煌的成就向世人展示了各自的风采。

一、书法和国画

1、书法

先秦时期书法艺术的起源。

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文字。

主要出土于商代晚期都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内容大多与占卜有关。

风格从粗犷豪放到优美精丽,体现了商代文字的书法意趣。

金文。

铸造或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古时称铜为金而称金文,也称铭文、钟鼎文。

产生于商代,兴盛于西周。

书法雄奇恣放,保留有甲骨文的字形特点和象形成分。

西周成王、康王之后趋于成熟,形成了点画圆浑、体势雍容、章法工整的“宗周风格”,构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用笔、结体、章法的初步格局。

春秋战国时期,因各诸侯国文字异形,金文书体具有地区的差异。

如春秋传世铜器的齐国《齐太宰归父盘》、楚国《散氏盘》等,都有各自的书法特点。

战国时期的书法主要散见于货币、竹简、帛书中,大多与金文具有脉息相通之处。

大篆。

战国六国文字。

已明显注意到书体本身的结构美,不但在结字上有明显的规律性,而且在笔画的借让方面也注意到均衡和虚实,用笔力求统一,成为一种从古文到秦篆的过渡文字。

秦汉时期书法艺术的形成。

小篆。

秦代全国通用文字。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李斯等统一文字,要求以秦文为标准斟酌省改,凡是不与秦文合者一律废除。

这就产生了秦篆,与称六国文字为大篆相对,又称小篆、秦小篆。

字体结构整齐美观,讲究对称,代表作有《秦山刻石》等。

隶书。

萌芽于战国末年,施用于秦,定型于西汉,极盛于东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重要变体。

它是一种草创的简化字,书写比篆书简便得多。

它将小篆线条的圆转变为方折,用笔出现提按轻重的变化,为楷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传世的汉隶,一般是东汉碑刻,开魏碑先河。

草书。

产生于两汉。

西汉草书的最初形态叫章草、草隶、隶草,结体简约,笔画钩连,字与字不相连,用笔与隶体相近,保留了隶书的书写意味,据说开创者是汉元帝时的史游。

东汉草书进一步突破隶书法则的束缚,体势变横为纵,字与字之间笔势相连,草书特有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开始形成。

严格地讲,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开始于汉末,以书法为纯艺术的书法家也出现于此时。

如主张“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的蔡邕,“监墨学书、池水尽墨”终为草圣的张芝等。

魏晋隋唐五代时期书法艺术的繁荣和成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书法空前繁荣的时代。

魏晋书体在汉隶的基础上演变出了楷书,相传钟繇为楷书之祖,可惜无真迹传世。

北朝以魏碑为代表,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晖福寺碑》、《张墨女墓志》等。

东晋以“二王”(羲之、献之)为代表。

二王在我国书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对于促进楷书、隶书、草书的成熟和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一代书圣王羲之,书学钟繇、张芝等名家,创立行楷,擅长楷、隶、草、篆各体,成就极高。

其代表作《兰亭序》相传是王羲之同谢安等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作驱疫仪式,为轮觞所作诗集写的序。

原贴由蚕茧纸和鼠须笔书就,字体妍美流便,神采奕奕,其中20个“之”字、8个“以”字、7个“不”字,各具其妙而不雷同。

据传唐太宗视《兰亭序》真迹如掌上明珠,在世反复临摹,死后还将其作为陵内第一件最珍贵的陪葬品,此贴因此而只留得摹本。

隋代书法大多追求华美,已从粗犷、浑朴向严谨、闲雅转变,为唐人书法开启先河。

代表作如《苏孝慈墓志》、《董美人墓志》、《龙藏寺碑》。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

唐代楷书法度森严,风格峻整,发展到极致,涌现了一大批多才多艺、富于创新的书法家,如“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晚唐颜真卿、柳公权。

他们的书法均为后世所宗,影响深远,至今依然。

唐代草书极负盛名,代表人物是张旭、怀素。

张旭虽精通楷法,却以草书名于世。

性嗜酒,每每醉辄草书,挥笔大叫,甚至以头浸墨而书,醒后自视,以为神异,时人谓之“张颠”。

相传张旭草书、李白诗歌和袁旻(mín)剑舞,并为唐代“三绝”。

怀素俗姓钱,幼年出家,为玄奘门人。

自幼酷爱书法,勤学苦练,秃笔成冢,漆板写穿,因家贫无钱买纸笔,即广植芭蕉,以蕉叶代纸书写。

他继张旭完成了狂草的创造,成为与张旭齐名的狂草大家,人称“颠张醉素”。

怀素的狂草,较张旭笔法变化丰富而不违背传统法度,可识性强,因而对后世的影响超过张旭。

五代至宋初的书家以杨凝式的成就较为突出。

他的字体趣韵具足,突破了唐人的严谨法度,在由唐楷至宋行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枢纽作用。

宋元明清时期书法艺术的兴旺中兴。

宋代书法盛行行书,主要代表是世称“宋四家”的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

苏轼书法“尚意”,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黄庭坚书法“重韵”,代表作有《松风阁诗贴》;米芾书法清雄绝俗,代表作有《珊瑚贴》;蔡襄书法骨气洞达,字势雄逸,代表作有《自书诗》。

他们四人均打破了唐后期以来日趋僵化了的格式和笔法,使中国行书形成了新的高潮。

元代书法越两宋而直承晋唐,出现了大书法家赵孟頫(fǔ)。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篆、隶、行、草无所不学,字体端庄而妖媚妍丽,用笔圆肥而笔力沉着,后人称为“赵体”。

元代与赵孟頫并驾齐驱的书家是鲜于枢和康里巙。

明代书家兴旺,书法蓬勃,被称为“千匹乌骏驰宣纸,万淙细流汇汪洋”。

但从总体上看,有如江河日下,呆板齐整,缺少神气,形成所谓“台阁体”。

其间影响较大的书法家主要有祝允明、文征明、。

明末清初一些富有创意的书法家在抒发胸臆,体现自我的情趣方面,有了更加大胆和执着的追求,代表书家有董其昌、米万钟、邢侗、张瑞图,被称为“晚明四大家”。

清代书法中兴,力图摆脱帖学的影响,于是极力提倡碑学。

以嘉庆、道光为界,分为前后二期,前期重帖学,书法不很景气;后期重碑学,注重了继承与创新,突出了个人风格,因而出现了新的局面。

清代的书家极多,有突出成就者有郑燮、金农、邓石如、赵之谦、昊昌硕、何绍基等。

中国传统书法,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有着灿烂辉煌的成就,经数千年的发展,留下来无数的旷世杰作,足以与西方任何年代的作品相媲美,越来越为当今世界所瞩目。

2、国画

先秦:

中国绘画艺术的发生期。

原始彩陶。

中国绘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原始彩陶

商周青铜纹饰。

初步确立了中国绘画从整体着眼,以线为主,平面构图的基本原则。

战国帛画。

反映出早期中国绘画水平。

汉魏六朝:

中国绘画艺术的形成期。

汉代帛画。

汉代画风兴盛,设有画官,帛画更为成熟,而壁画尤为发达,具有满、实、多、动的风神,画面丰实,线条飞扬,造型生动,色彩鲜明。

三国佛像画。

三国画家曹不兴是中国第一个佛像画家,对后世佛教画影响很大,只是画迹很少流传。

魏晋南北朝石窟壁画。

随着佛教的流传,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兴盛起来,石窟壁画无论规模和成就,都超过以前。

其中以敦煌莫高窟(千佛洞)最为著名。

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上层社会的士大夫阶层也开始进入美术创造队伍,出现了一批著名画家,如“以形写神”的人物画代表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使人“澄怀味象”的山水画代表宗炳、王微。

同时,随着社会进一步重视绘画,画史论著问世,齐梁之间的画家谢赫在所著《画品》中提出评价绘画的标准为“六法”,将表现人物精神状态的“气韵生动”列为首位,是对汉以来绘画创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为后世绘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唐五代:

中国绘画艺术的多元发展期。

隋代绘画的主流仍是宗教画和人物画,但其精细的程度远远超过魏晋南北朝时代,在风格上也呈现出成熟的民族样式。

这可从敦煌莫高窟遗存的110个隋代壁画洞窟中看出来。

这一时期的画家有展子虔、郑法士、杨契丹、尉迟跋质等,但只有展子虔有作品传世可考。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时代,反映在绘画上同样如此,它超过了以前各代,并影响到东方各国。

宗教画(主要仍为佛教画)的发达堪称“空前绝后”,其中尤以敦煌壁画成就巨大,其用线着色十分有气势和意趣,佛象中既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要求,更显示了画工们的艺术才智和创造力。

人物画在唐代也臻于顶峰,“画圣”吴道子长于宗教人物画,“吴带当风”、“吴装”、“吴家样”都是誉其画作。

画家阎立本留下的传世名作有《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

山水画在隋朝成为独立画科,在唐代得到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李思训、王维、张璪(zǎo)等。

李思训创金碧青绿山水画,重彩工笔,代表作《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王维创水墨山水画,“画中有诗”,后称“文人画”。

五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表现为山水画和花鸟画均向写实方向发展。

山水画代表画家是后梁的荆浩、关仝(tóng)及南唐的董源;花鸟画代表画家是西蜀的黄筌、黄居寀(cài)父子,为后世花鸟工笔之祖,江南的徐熙则为后世花鸟写意派所宗。

当时的西蜀和南唐都设立了画院。

宋元明清:

中国绘画画艺术的鼎盛和变革期。

北宋统一后,绘画发展又达高峰。

宋在开国之初就设立了翰林国画院,并用科举的办法将许多著名的画家罗致于画院内,形成了精细谨严、注重法度的院体画风,构成了宋代绘画的鲜明特色。

宋代的人物、山水、花鸟、风俗画随院体画一同前进。

人物画发展了白描和减笔的表现形式,出现了李公麟、梁楷、米芾等著名画家。

重要的山水画家集中于南宋画院,出现了号称“南宋四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他们的画风趋向简括,用笔取景更加洗炼,在形象和意境创造上都有很高水平。

花鸟画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了以梅、兰、竹、菊为描写内容的“四君子画”,标志着写意花鸟画的崛起,代表画家有苏轼、文同、赵孟坚、杨无咎等。

风俗画反映社会生活现状,北宋末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杰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中国绘画艺术在元代发生了重大变革和转折,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诗、书、画密切契合,“画法即书法所在”。

元代文人的渗透了佛道思想的写意画趋于兴盛,并向更清逸荒寒的方向发展。

赵孟頫风格清远,上追宋时神致,下启元人逸韵。

代表人物是元末黄公望、吴镇、王蒙和倪瓒,四大家中尤以倪瓒“逸笔草草”,古淡天然而备受推崇。

此时的花鸟画名家有钱选、王冕。

壁画在元代也取得了很高成就,如山西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等。

明初由于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实行禁锢政策,画坛十分僵化,直到明中叶以后,画坛才渐趋活跃,山水画出现了浙派和吴派两大流派。

浙派画风继承南宋院体,在造型技巧上有深厚功底,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蓝琰等。

吴派代表画家是苏州的文征明、沈周、仇英和唐寅,他们的画风各不相同,被称为“明代四大家”。

明代晚期松江董其昌极力鼓吹文人画,在其影响下,明末清初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初,史称“四王”,都追踪元人,除其中王翚融合宋元各派外,其他三人画中大都缺少境界,一味追求笔墨韵味,成为正统的文人画派。

明代后期人物画家以崔子忠、陈洪绶为代表,有“南崔北陈”之称。

而在花鸟画方面,明代花鸟画工细一派有陆治、边文进等;写意一派有陈淳、林良等,此外民间绘画有一定成就,主要体现在大量的版画插图上,著名的木版插图画家是陈洪绶,其代表作有《水浒叶子》、《博古叶子》、《西厢记插图》等。

清初画坛上有创造性的是江西、安徽、江苏一带的画家。

江西米耷擅以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写意花鸟,表达内心悲愤。

石涛主张山水应借古以开今,反对因袭,力倡我用我法。

江苏髡(kūn)残善于用画笔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他们三人加上安徽的弘仁被后人并称为“四僧”。

清代中叶,在商业经济繁荣、文化活跃的扬州,聚集了一批画家,被称为“扬州八怪”的金农、李鲜、黄慎、汪士慎、郑燮、高凤翰、闵贞、罗聘,不但擅长绘画,还兼精金石书法。

他们的绘画多以写意见长,艺术上破除陈言俗套,具有独创精神。

清代末年,上海、广州、天津等近代商埠出现了一批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如“沪上之熊”(朱熊、张熊、任熊)和“海上三任”(任熊、任重、任颐),其中最杰出的是任颐(伯年)和吴昌硕。

任颐在绘画上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山水、人物、花鸟、肖像,无一不精,作品极富独创性。

吴昌硕擅长写意花卉画,并将书法、金石绘画结合起来,开创出自己的新风格。

此外,清代宫廷绘画和民间绘画(木版年画)都很活跃,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淮坊的年画享有盛名,给当时画坛增添了新的内容。

中国画的特点:

首先,就国画的表现形式看,它是用中国特有的艺术工具——毛笔,在陶、瓷、墙壁、纸上进行创作。

画面一般都有题款、闲章和印章,与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巧妙配合,相映成趣。

有特殊的装裱形式。

其次,就国画的技法看,它采用的是散点透视(若干不同视点)方法,“以咫尺之幅,写千里之遥”。

在构图布局上要求空灵和单纯,讲究意境和情调。

在造型上多从偏侧、仰视和俯视下笔,使画中物象显出主次、虚实、轻重的分别。

主体背景的处理,往往尽量简化背景,突出主题,而又使主题和背景互相衬托,互相照应。

许多画或者背景是一片空白,或者是“里团团里墨团团,墨团团里天地宽”。

再次,遗貌取神。

绘画不但讲究形似,更讲究神似。

所谓“貌”是物体的外部形状;“神”是物体的内在精神,如人物的神采,山水的气势,花鸟虫鱼的生机。

六朝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把“点睛”作为“传神”的一种重要手段。

唐张彦远也说:

“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

”这里所谓的“气韵”、“骨气”就是“神似”。

二、音乐与戏曲

1、音乐

中国音乐的起源。

其一,原始音乐。

中国音乐起源甚早。

出土的最早乐器是骨笛,距今8000余年。

出土的新石器晚期二音孔陶埙(xūn),在乐律上已经形成四声音阶。

陶埙:

形状象鸡蛋,有一至六个音孔。

其二,商周音乐

出土的商代五音孔陶埙,可以推断商代后期已经基本形成汉律乐器知识。

《国语·周语》:

公元前6世纪周景王时的汉律已有音阶名称“五声”、“七声”,也称“五音”、“七音”。

五音是宫、商、角、徵(zhǐ)、羽,相当于现行简谱的1、2、3、5、6。

七音是五音加上变宫、变徵二音,变宫、变徵相当于现行简谱的4、7。

五音创立较早,与五行思想相结合,在传统音乐中占主导地位。

《周礼·春宫》:

周代还按制造乐器的质料将乐器分为八类:

金、石、丝、竹、匏(páo)、土、革、木,称为“八音”。

八音的音指音色,不是音阶。

春秋时期的著名琴师师旷、师文、伯牙等,奏琴艺术极高,有《高山》、《流水》名传千古。

秦汉乐府音乐。

秦朝设立音乐机构“乐府”。

汉承秦制,朝廷也设有乐府机构。

乐府乐歌为“鼓吹曲”和“相和歌”两类,而歌词大多采用民歌歌词。

鼓吹曲一般用于郊庙祭祀、旌旗、狩猎等重大礼仪性的活动中,是一种节奏十分明朗的乐曲,如西汉《十五从军征》(《紫骝马歌辞》)。

相和歌最初产生于民间的“徒歌”,一种没有伴奏的歌谣,后来发展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后发展成为“一人唱,众人和”的“相和歌”,且加入了节奏性乐器——“节”的伴奏。

如东汉《江南可采莲》。

《旧唐书·音乐志》:

汉代的相和歌,主要是“街陌谣讴”,所用乐律主要是“平调、清调、瑟调”,“汉世称之为三调”。

汉代吹管乐器笛、笳(jiāo)、角等随着鼓吹曲的发展日趋兴盛,七弦琴从形成到演奏技法趋于成熟;弹弦乐器箜篌(kōnghóu)、琵琶也得到发展。

箜篌:

有卧式、竖式两种,5-25根弦不等。

东汉末,古琴音乐有了重要发展,出现了古琴艺术代表作《琴操》,涌现了蔡邕、蔡琰等一批著名琴师,名曲《广陵散》、《猗兰操》、《酒狂》等更是流传至今。

汉代乐律学出现了计算精密的“京房十六律”,在相和歌基础上产生了“相和三调”的乐学理论。

魏晋清商乐。

三国时期,魏曹操、曹丕、曹睿作有大量清商曲辞,并设立了音乐机构“清商署”,专门管理清商乐。

东晋南北朝承袭和发展了汉魏乐制,在相和歌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音乐,叫“清商乐”。

清商乐的结构略同相和歌,其宫调系统也同于相和诸曲相,即“瑟调以宫(简谱1)为主,清调以商(简谱2)为主,平调以角(简谱3)为主”,所以又称“清三调”。

今存清商乐曲辞,多为南方文化与东晋南迁所传入的中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吴歌和西曲。

吴歌在东晋南朝时颇盛,产生的中心是建康(今南京),多为民歌,如《子夜歌》、《上声歌》。

西曲产生较吴歌略晚,时在南朝宋、齐、梁时期,流传地区以今湖北江陵为中心,如《莫愁乐》、《那呵滩》。

南朝宋在乐律学领域出现了何承天的新律。

新律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是世界律学史上的重要成就。

隋唐宫廷音乐音乐。

隋文帝统一南北,继承了南北朝的文化。

朝廷设立太常寺掌管礼乐,其中掌管音乐的部门叫“太乐署”、“清商署”和“鼓吹署”。

隋炀帝首创“教坊”机构,建立起“七部乐”(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的宫廷音乐体制,将音乐文化的发展建立在多民族音乐并存的基础之上。

唐袭隋制,音乐机构有大乐署、鼓吹署和教坊,归太常寺管辖。

唐玄宗创立梨园,并将教坊分为内、外教坊。

内教坊和梨园设置在宫廷内,教坊专习歌舞,梨园专习法曲器乐,它们不属于太常寺,由皇帝亲自委派内监管辖。

唐代乐曲的曲式结构,一般分为杂曲子、散乐、大曲三类。

同时,人们按照杂曲子的节拍填写歌词,导致“词”的产生;用杂曲子和散文、韵文交错讲唱故事,促进了“变文”的发展;用杂曲子和舞蹈结合演唱故事,促进了“歌舞戏”的发展。

散乐是隋唐时期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

它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歌舞戏、参军戏等乐舞表演形式,如《大面》、《踏谣娘》。

散乐含有简单的故事情节,逐步显示出向戏剧方向转化、形成单独分支的倾向。

宋代,人们用大曲音乐演唱故事,则导致“杂剧”的产生。

唐代已经有了古琴字谱和燕乐半字谱,即我国工尺谱的一种早期形式。

唐代著名的音乐家有万常宝、郑译、唐玄宗李隆基、李龟年等等。

宋元市民音乐。

宋代音乐的显著特征是市民音乐蓬勃发展。

宋代市民音乐的活动中心叫“瓦子勾栏”,瓦子也称“瓦舍”或“瓦肆”,是以娱乐性商业的集中点;勾栏是瓦子中用栏杆或巨幕隔成的民间艺人演出的固定场子。

为了谋生和爱好,民间艺人常在勾栏演出,并以师徒或血脉关系传授技艺,以保持和提高创作表演能力。

由于市民音乐的繁荣,宋代音乐文化相对隋唐出现了大转折。

就性质而言,音乐主流由宫廷转向民间,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民间音乐逐步加入到商品经济行列;就形式而论,代表形式由歌舞转向戏曲。

宋代乐曲在旋律、曲式和组合方面都有新的进展,因而配乐歌词的曲式即歌词体裁也呈现出绚丽多彩。

曲子。

在民间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歌曲。

音乐部分称“曲子”;歌词部分称“曲子词”,简称“词”;体裁形式有令、慢、引、近、序、歌头等。

两宋词坛以词曲兼长而知名者有柳永、姜夔等,其中词集附有曲谱流传至今者唯姜夔一人。

唱赚。

宋代艺术歌曲的最高形式。

音乐丰富,表演难度大,曲式分为缠令和缠达两种。

鼓子词。

在唐代变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叙事词,用歌词和散文相间的形式叙述故事。

诸宫调。

一种有说有唱,说唱相间,以唱为主,表演情节复杂的长篇故事说唱形式

陶套。

流行于农村的一种说唱艺术,伴奏乐器为琵琶。

货郎儿。

在民间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说唱艺术。

杂剧。

既是各种伎艺(如滑稽戏、皮影、说唱、杂技等)的总称,同时又是一种戏剧艺术形式。

作为戏剧,表演结构一般由艳段、正杂剧、散段三部分组成,音乐则主要吸收了唐宋大曲、法曲、唱赚、诸宫调以及各种流行词曲的曲调。

金代杂剧称为“院本”。

元代音乐仍然以中原和江南地区的民间音乐为主。

由于民族迁徙和流动,北方和西部民族的音乐也不断传入中原地区,丰富了中原音乐的内容;而大批的外国人迁入中国,带来了他们的音乐文化,又使中国音乐中增加了新的因素。

杂剧。

元代杂剧是在诸宫调、宋杂剧、金院本基础上产生的多层次、多曲式的综合体,著名杂剧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

南戏。

又称“戏文”。

源于杂剧,又突破了杂剧,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且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

它采用“南北合套”的方法,在音乐上更加丰富。

影响较大的剧作有《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等。

散曲。

在宋代曲子基础上兴起的一种新的歌曲形式,主要有小令、带过套和散套三种形式。

明清音乐五大类。

明朝音乐机构叫“神乐观”和“教坊司”。

前者主管祭祠乐舞,以道士为乐舞者;后者主管宫廷宴会乐舞。

清朝初年沿用明制,后改“神乐观”为“神乐署”,“教坊司”为“和声署”,清朝宫廷宴会中除主要乐舞外,还安排边疆和邻国的乐舞。

明清时期,音乐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戏曲、歌曲、曲艺、歌舞、音乐五大类,均已形成体系,成为该时期音乐发展的重要特征。

戏曲。

元代末期,杂剧逐渐衰落,南戏在流行中与各地民间音乐戏曲结合,在明末清初派生出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和昆山腔,进而发展成四大剧种,致力于综合唱念做打各种手段来塑造形象,共同创造了我国民族戏曲的表演体系。

其中昆腔流丽婉转,伴奏器乐完备;昆剧角色繁多,表演动作优美,又注重服饰化妆和脸谱勾勒,因而深得士大夫阶层喜欢,成为明嘉靖至清道光300年间南北戏坛主角。

其次是戈阳腔。

它粗犷炽烈,以一人独唱,锣鼓伴奏,后台众声帮腔,音调高亢激越,念白活泼生动,因而一时四方传唱。

清代,地方戏纷纷产生,日益繁荣。

除有昆腔、戈阳腔衍化出的昆腔戏剧、高腔戏剧外,还有梆子腔戏剧和乱弹腔戏剧,形成了被称为“花部”的各地方剧种与被称为“雅部”的昆曲争奇斗胜的格局。

道光中叶,形成于北京、初称皮簧戏的京剧,因其具有深厚的民间艺术基础和善于吸收其它戏剧长处而异军突起,取代了此前居于独尊地位的昆曲,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

歌曲。

明清歌曲极为丰富,特别是当时农村流行乐曲的民歌小曲和牌子曲。

牌子曲即联接若干小曲所组成的组曲,是唱赚(缠令、缠达)曲体的新发展。

曲艺。

主要指流行于北方诸省的叙述长篇故事的“鼓词”和流行于东南沿海的叙述长篇故事的“弹词”。

形式有说有唱,以唱为主。

它由宋代“鼓子词”和元代的“词话”发展而成,同时包括子弟书、西河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等。

歌舞。

由民歌小调组成,如安徽“花鼓”、云南“花灯”、内蒙古“二人台”。

后来,有些小戏发展成戏剧,但仍然保留原来的形式。

音乐。

明代音乐史上最值得一提的是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

此律与西洋乐律完全相同,而朱氏的发明比西洋早了一百多年。

2、戏曲

先秦俳优:

中国传统戏曲的先驱。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总称,是诗、文、音乐、歌唱、念白、舞蹈、武术、杂技和美术等多种艺术融合为一的综合艺术形式。

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发源虽然很早,成熟却比较迟缓,当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先秦俳(pái)优是戏剧先驱。

俳优是滑稽戏艺人。

俳优演出一般于歌舞之外以奇装异服、插科打诨、调笑戏谑、杂耍逗哏等滑稽幽默表演欢娱人君,一般在宫廷内演出。

相传先秦时代著名的俳优艺人有优施、优孟、优旃(zhān)等。

汉唐百戏、参军戏和歌舞戏:

中国传统戏曲的产生。

汉代“百戏”采歌舞、角抵、杂技、幻术等艺术形式之长,形成一套融唱、做、念、打于一体的表演手段,如“总会仙唱”、“东海黄公”。

演员一般戴面具演出,是后世戏剧脸谱的前身。

魏晋以降,中国戏曲不断发展。

唐代最重要的剧种是参军戏和歌舞戏。

参军戏是在俳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有两个角色,一名“参军”,一名“苍鹘”,表演时装扮成人物相互问答。

内容以滑稽调笑、讽刺揶揄为主,可以随时随地增添即兴表演,对后世戏曲中的插科打诨有很大影响。

歌舞戏已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表现力。

如《踏摇娘》,其内容是:

有苏郎中者嗜酒,醉后回家殴打其妻,其妻便向邻居诉苦,在诉苦时,一面歌唱,一面摇踏。

宋元杂剧和南戏:

中国传统戏曲的成熟。

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角色由原来的两个增加到五个:

末泥(戏头)、引戏(装且),副净(参军,呆傻愚钝角色)、副末(丑角,逗哏取乐角色)、装孤(装官)。

演出形式通常有三段:

第一段称“艳段”,即先唱一段寻常熟事以招徕观众;第二段是“正段”,即杂剧;最后是“散段”,又称“杂扮”,以杂耍、滑稽表演、笑语之类结尾。

宋杂剧虽然有完整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