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同步测试试题2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7789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同步测试试题2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同步测试试题2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同步测试试题2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同步测试试题2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同步测试试题2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同步测试试题2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docx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同步测试试题2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同步测试试题2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同步测试试题2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docx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同步测试试题23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3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近年来,很多企业在繁重危险的岗位上使用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

据估算,机器人的使用将会带来上万亿GDP的增长。

“机器换人”带来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是

①促进经济发展②经济效益增加③劳动生产率提高④用工成本减少A.①→③→④→②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D.①→②→③→④

2.普通农产品价格便宜,在现代营销观念的烘托下,进行深加工,有“身份”,成为品牌,普通农产品也可以走向高端化,摆脱人们普遍观念中的低端印象,摆出身段,卖出高价。

这表明

①加快产业融合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②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能进一步增加价值

③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有利于提高产品价格

④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提高产品技术含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在当前全世界前十大手机品牌中,中国品牌已占7席,但绝大多数国产手机芯片主要依赖进口,我国自己的芯片产值仅占全球的6%至7%,导致国产中高端手机制造商对自身手机生产并没有绝对的主导权,影响产品竞争力。

中国手机要全面迈上中高端,需要国内手机制造商

①整合企业科研力量,实现资源共享

②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

④通过资产重组,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我国自主研制的在线交易处理性能最强的单机服务器系统——浪潮天梭M13正式上市,这使我国成为美日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最高端主机核心技术的国家。

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①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③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④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商务部将重点推进绿色消费,组织开展试点,采用“互联网+回收”的模式,鼓励“绿色兑换”。

例如,居民可以通过智能生活垃圾分类箱扫描二维码领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以废旧报纸、电池换取绿色植物、毛巾等物品。

这种“互联网+回收”和“绿色兑换”模式()

①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有利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②创造消费动力,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③能够决定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创新商品价值实现方式,促进绿色消费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各省份陆续公布的2018年经济工作安排中,“高质量发展”成为高频词汇,山东、海南等省份还明确提出要摆脱“GDP崇拜”。

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

①绿色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②创新驱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③对外开放,依靠外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政府主导,更科学地参与企业经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天宫、蛟龙、墨子、大飞机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不仅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这说明

①科技创新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②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具有全面优势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

④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找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重视创新的作用,是因为

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我国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③我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9.某市财政紧紧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逐年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重点用于支持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为城市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该市政府

①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推动创新发展②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④增加科技投入,引领创新驱动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2018年5月下旬,有关部门表示中国将主动扩大进口,持续增加市场供给。

根据材料信息,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①扩大进口→国内市场商品竞争更激烈→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提高

②扩大进口→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③国内消费升级→国内高质量商品供给不足→扩大进口

④国内消费升级→高质量商品供应增加→扩大进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相对于以金融系统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而言的,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的基石。

下列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其影响传导正确的有

A.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产品结构优化→企业竞争力增强

B.加大对企业研发支持力度→企业创新能力增加→企业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发展向好

C.大力发展股权融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缓解企业还债压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

D.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费→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管理更加科学→企业活力增强12.商务部将重点推进绿色消费,组织开展试点,采用“互联网+回收”的模式,鼓励“绿色兑换”。

例如,居民可以通过智能生活垃圾分类箱扫描二维码领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以废旧报纸、电池换取绿色植物、毛巾等物品。

这种“互联网+回收”和“绿色兑换”模式

①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有利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②创造消费动力,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③能够决定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创新商品价值实现方式,促进绿色消费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13.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某地依托新兴电商品牌企业建立高标准水稻核心区,按照“企业

+农户"的模式组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同时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这一举措启示我们要

①提高农产品产量,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②优化农村大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人

③促进农企结合,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做大做强

④实行供给侧改革,引导优势产品成立专业合作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的经济活动提供金融服务,将成为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的趋势。

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

①推行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企业和项目的支持

②支持绿色债券,降低各类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

③提供财政贴息,引导中长期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项目中来

④发展绿色保险,制订、修订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相关法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5.经济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包括广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使他人和社会受益或者受损)。

下列事例体现经济外部性的是

①某造纸厂超量排放工业废水,加剧河流污染

②某同学购买一双名牌运动鞋,自我感觉很舒适

③人大修改个人所得税法,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

④某同学出行选择乘坐公交或共享单车,减少碳排放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份

2015

2016

2017

农村居民收入(元)

12000

25430

33660

城镇居民收入(元)

23000

56780

72670

材料一:

下面图表反映了某市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恩格尔系数的变动情况。

表1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况

表22015年~2017年某市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

年份

2015

2016

2017

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

43.1

41.3

38.5

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

36.3

34.7

33.6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市场迅猛发展,并呈现以下特点:

养老、健康、家政、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蓬勃兴起,得到快速增长;基于信息化的大规模定制生产,让个性化、多品种与低成本、高效率不再矛盾,个性化定制飞入寻常百姓家;重点零售企业一级能耗空调、一级能耗冰箱、智能电视销量同比增速均高于空调、冰箱、电视类整体增速;共享经济发展迅速,共享单车已经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消费选择。

(2)结合材料,阐述我国居民消费变化所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并分析其对经济生活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战略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

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材料二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换挡但不失速,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约占整个世界制造业20%的份额,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是“大而不强”。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足,品牌质量水平还不够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在长期粗放发展之后,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困境,进入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当前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性,并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增强制造业竞争力?

23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参考答案

1.C此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题中各选项的内在逻辑结构。

“机器换人”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用工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最终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因此,正确的传导路径是

③→④→②→①。

故选C。

2.A对普通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成为品牌,能摆出身段,卖出高价,说明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能进一步增加价值,故②符合题意;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有“身份”,成为品牌,才会卖出高价,表明了通过加,实现工产业融合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故①符合题意;③错误,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有利于降低产品价格,而非提高;④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

故本题答案为A。

3.B①符合题意,针对材料中的情况,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国内手机制造商应整合企业科研力量来提高创新能力。

②不合题意,中国手机缺乏竞争力的原因在品牌建设,而不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手机价格。

③符合题意,国产手机缺乏主导权,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

故选B。

④不合题意,材料中的问题在于缺乏创新,靠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不是扩大生产规模。

4.B①符合题意,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是我国科技取得成绩的原因之一。

②与题意无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是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③表述错误,我国在某些领域领先,不是全面领先。

④符合题意,我国的自主创新道路是科技取得成绩的原因。

故选B。

5.A这种“互联网+回收”和“绿色兑换”模式,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有利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也有利于创新商品价值实现方式,促进绿色消费,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而这一模式不属于生产,由此可排除②③。

故本题答案选A。

6.A本题以各地落实十九大精神为背景,考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途径,意在考查考生调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考生关注国家方针政策。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要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过去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大规模投资,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资源节约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来实现,要坚持绿色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施创新

驱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①②两项符合题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通过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驱动等,而不是依靠外资,③项不合题意;政府不能参与企业经营,④项观点错误。

答案选A。

7.B材料说明创新驱动是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科技创新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①③项符合题意;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不具有优势,②项说法不符合实际;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8.D重视创新的作用,是因为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②④项符合题意;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①项说法错误;

③项不是自主创新的原因;正确选项为D。

9.C材料反映该市政府发挥财政作用,增加科技投入,促进科技事业发展,②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该市政府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①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10.C扩大进口不是为了提高国内市场商品竞争,①排除;扩大进口是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②指明了增加进口的意义,传导正确;国内消费升级,国内高质量商品供给不足,扩大进口,③指明了扩大进口的原因,推导正确;高质量商品供应增加与扩大进口之间没有必然联系,④排除。

本题选C。

11.B本题考查科学的宏观调控。

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产品结构不一定优化,A传导错误;大力发展股权融资,会提高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加企业还债压力,C传导错误;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不会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D传导错误;B传导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B。

12.A这种“互联网+回收”和“绿色兑换”模式,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有利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也有利于创新商品价值实现方式,促进绿色消费,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而这一模式不属于生产,由此可排除②③。

故本题答案选A。

13.C本题考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按照“企业+农户"的模式组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同时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这一举措启示我们要优化农村大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人,促进农企结合,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做大做强,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实现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是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并非提高农产品质量,排除①;实行供给侧改革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④。

故本题

答案选C。

14.A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推行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可以支持绿色债券,降低各类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故①②正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并不能提供财政贴息,故③不选;制订、修订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相关法律不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做的,故④不选。

故本题答案为A。

15.C经济外部性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据此,

①④体现经济外部性,入选;②是使自己受益,不符合经济外部性,排除;③与经济外部性不符,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16.

(1)表1反映了近年来,某市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表2说明近年来,某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或消费水平)仍然存在差距;表1表2共同说明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或回答:

随着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

(2)经济道理:

①养老、健康、家政、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蓬勃兴起,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逐渐增加,消费结构改善,消费水平提高。

②基于信息化的大规模定制生产,让个性化定制飞入寻常百姓家,说明生产决定消费。

③人们追求个性化、多品种、低成本、高效率,说明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求异、求实等消费心理的影响。

④一级能耗家电销量迅猛,共享经济发展迅速,说明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共享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或自觉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理念)

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拓展消费方式,有利于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②有利于引导生产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③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析】本题以我国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变化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题考查恩格尔系数、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题考查考生对图表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本题要求考生回答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本题属于图表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图表题的答法,分别对表1和表2中的数据进行纵比和横比得出:

表1反映了近年来,

某市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表2说明近年来,某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或消费水平)仍然存在差距;最后指出表1表2共同说明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阐述我国居民消费变化所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并分析其对经济生活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本题有两问:

一是要求考生结合材料,阐述我国居民消费变化所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道理,属于体现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转化为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来回答:

“养老、健康、家政、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蓬勃兴起”,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逐渐增加,消费结构改善,消费水平提高;“基于信息化的大规模定制生产,让个性化定制飞入寻常百姓家”,说明生产决定消费;“人们追求个性化、多品种、低成本、高效率”,说明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求异、求实等消费心理的影响。

“一级能耗家电销量迅猛,共享经济发展迅速”,说明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共享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或自觉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理念)二是分析其对经济生活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分析说明我国居民消费变化对经济生活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17.①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关系着我国竞争力的提高,是我国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国务院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目标,使我国制造业和经济发展度过“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②国家要加大对制造业的政策扶持,如加大财政扶持、减免税收、信贷支持等;推动制造业行业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提高发展水平;促进制造业企业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通过联合、兼并或重组,增强竞争力;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制造业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发挥各种资本的作用;引导制造业企业通过股权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吸引和培养人才。

(回答任意四点即可。

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此题以我国制造业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设问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当前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性,并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增强制造业竞争力。

”设置有两个问题,即“分析当前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的

必要性”“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分别属于原因类试题和措施类试题。

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的知识,属宏观考查。

然后结合材料分别对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对第一个小问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换挡但不失速,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分别从我国制造业的地位、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目标需要、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不足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等方面具体分析其必要性即可;对于第二个问题,考生可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分别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国家角度可从加强对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制造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分析。

企业角度可从经营战略、科技创新、战略重组、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相结合等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