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汶A4总体施工方案.docx
《映汶A4总体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映汶A4总体施工方案.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映汶A4总体施工方案
第一章施工组织及总体布置
1.现场组织机构
根据“项目法”管理要求,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实施“项目法”管理取得的成功经验,采用“两层分离”管理模式。
对于整个合同段采用项目经理部作为总体管理,下设两个施工施工区,分别为第一施工区从合同段起点至连山村桥起点,第二施工区从连山村桥起点至合同段止点。
项目经理部对进场的人员、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动。
项目经理部设工程处、合同处、质检处、综合办公室、机料处、财务处、安全环保处、中心试验室(包括在质检处)等职能部门。
各施工处操作层下设桥梁队、互通立交桥作业队、路基路面作业队、梁预制安装队、钢筋加工对及砼拌和队、机械设备队、电工队,个作业队下设作业班组。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见图。
现场组织机构框图
2.施工现场总体布置
2.1办公、生活及生产区
项目经理部平面布置示意图
库房及试验室平面图
2.1.1办公、生活区布置
施工布置要合理使用场地,方便施工组织、体现文明施工的原则进行施工场地的平面布置,将本合同段临时用地选择在业主建议的范围,包括办公、生活、生产、便道、栈桥等。
全桥共设置经理部一个。
施工便道利用原有道路,在桥梁位置沿路线走向设置施工便道。
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附后)。
项目经理部设置两个生产生活区。
第一个设置在合同段止点(原沙坪关村村委会),布置有项目部办公区、试验室及项目部主要施工人员生活住宿。
第二个设置在互通区,主要设置拌和站、第一施工区管理及生产人员住宿区及预制场、简易钢结构加工场。
项目经理部办公、生活区的场地均进行硬化和绿化和美化,消防、安全设施配置齐全,同时设置好临时雨水污水排放沟渠,以防止污染环境。
工程交工后,将驻地恢复原貌,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2.1.2生产区布置
全线共设置1个预制场,生产区建设包括工地实验室、砼拌和站、机料库房、钢筋加工房、储料场等。
生产区要求整齐规范,文明施工。
2.2施工用水
经理部及施工处办公及生活用水均采用钻井取水,并布设2个约100m3的储水池。
施工用水主要从岷江直接取水,拌和用水考虑岷江洪水影响,从电站导流洞取水。
施工用水主要包括生产区施工用水、以及砼养护用水。
2.3生产、生活用电设备及线路
施工用电从业主提供的变电站接出,全线共设置1台630KVA变压器,2台400KVA的变压器。
开关柜设置生活办公、混凝土搅拌及输送、钢结构(钢筋)加工、预制场等独立回路。
为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拟在全桥配备4台30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在电网停电时通过切换配电柜开关向主要设备(搅拌、输送、振捣)提供备用电力。
2.4通讯设施
为确保整个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有效运行,总经理部及各个分经理部都采用专用通讯网络保障体系,该体系包括:
CDMA商务电话;移动电话;专用固定电话,移动固定电话综合虚拟网;高速互联网接入;基于CDMA或WLAN的无线网络接入。
将在办公用房修建的同时,建立通信网络保障体系,以确保通讯及数据传输系统畅通。
高速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10M以上要求。
2.5医疗卫生与消防
项目经理部及施工处都要配备医务室保证职工的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要保证消防设施、消防设备的齐备,保障生活及生产区的消防安全。
2.6混凝土拌和
项目在互通区设置一套60m3/h全自动拌和站,设置能储备1000m3砂石的储料场。
拌和站配10m3混凝土运输车4辆。
3.临时工程设计
3.1施工便道
该标段主线由于是沿213国道修筑,地处岷江及213国道之间,地势较为陡峭,挖方可能导致塌方,甚至影响国道。
因此施工便道采取全填方处理,填方约60000方。
全线修筑主要便道4段(主要便道布置见施工总平面图),全线主要便道路宽6.5米,在施工栈桥两头9米的加宽道,便于错车。
施工便道取土主要来源于213线岷江对面地震坍方,取土过河便道采用涵管搭设。
施工便道总体布置图
为方便施工,过河取土,跨河位置埋设涵管。
顺便道走向部8根直径1.5米涵管,横向布置3根,总长15.2米,宽6米。
为保涵管靠岸侧采用浆砌片石护脚,上层填筑砂砾石,涵管两头与施工便道连接。
过河取土便道涵管布置图
3.2栈桥
本合同段弃土场位于K12+180处,无施工便道,弃土无法运输至弃土场。
同时,下银杏坪桥的1~8号墩施工的机具设备均无法运输至现场。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K12+650位置设置栈桥一座,栈桥两头接新建施工便道。
3.2.1栈桥使用要求
(1)栈桥承载力满足:
50t载货车梁在桥面行走要求。
(2)弃土场车辆运输及材料、人员和设备运输的要求。
3.2.2栈桥布置
栈桥采用贝雷梁拼装3跨共计90米,两岸各设6米搭板连接新建施工便道并在两岸设置岸坡防护,为保证栈桥与后方连接,便道靠江侧采用砼扩大基础,6m长型钢纵梁作为搭板架设于栈桥桩基上,贝雷梁安装在钢管桩加焊牛腿上。
栈桥布置示意图
(1)栈桥标准断面形式
栈桥桥面宽4.5m采用φ800mm×10mm的Q235钢管作为立柱,在两岸搭板处及桥跨30米处共设4道立柱。
下横梁采用2I32b。
主纵梁一种是采用1.5m高的321普通型贝雷梁,共两组,每组两榀,贝雷梁上依次铺设I25b的横向分配梁、间距1.5m,2[20的纵向分配梁、间距40cm;桥面δ=10mm花纹钢板,最后安装栏杆、照明等附属结构。
栈桥横断面示意图
(2)下横梁2I32a处理和安装及桩顶处理
2I32a在与贝雷梁接触部分加焊加劲板和50cm高加强箍,增强局部刚度。
2I32a安装经测量放线后,直接嵌入钢管桩内27cm,露出桩顶5cm。
(3)贝雷梁及横、纵向分配梁拼装
贝雷梁首先在陆上或已搭设好的栈桥上按每组尺寸拼装好,然后运输到位,安装在2I32b上。
贝雷梁安装到位后,横向、竖向均焊定位挡块及压板,将其固定在I32b上。
贝雷梁拼装完毕,其上铺设I25b横向分配梁,间距150cm,I25b与贝雷梁间采用Ф16“U”型螺拴固定,每个节点1套螺栓。
然后在2I25b上铺设2[20纵向分配梁,间距40cm,如遇与“U”型螺栓螺母冲突时,可适当调整其间距。
[20要花焊在I25b上。
(4)桥面板铺装及附属结构施工
桥面板宽4.5m,点焊或锚焊在[20上,桥面板采用花纹钢板。
栈桥栏杆高1.5m,采用Φ48×3mm焊接钢管焊接,立柱间距1.5m,焊在栈桥I25b上,栏杆统一用红白油漆涂刷,交替布置,达到简洁美观。
栈桥上隔一段距离设置车辆限速行驶警示牌,栈桥入口设置岗亭和安全员,车辆限重标志牌。
栈桥上两边每隔10m交替布置路灯,供夜间照明。
4交通保通及交通管制
4.1交通管制措施
由于国道213线是一条向灾区输送物质通往阿坝州的重要生命线,并且新建映汶高速所有合同段的交通运输车辆、设备物资进场,均需从国道213线通过。
我部所承接的映汶高速A4合同段,其施工区域均在国道213线公路左侧,为保证施工交通车辆及社会车辆顺利通过,需保证沿路车辆的正常通行。
在施工区域各施工点均设置专人指挥交通并设置标识标牌。
在施工点设置交通管制障碍及标志,可以保证车辆能够缓慢行驶。
在施工区域采用交通隔离、防撞墩,区域则采用安全网封闭。
所有标识、标志均按公路交通管理要求设立反光标志,并作好夜间照明指示,提醒过往车辆按正确车道行驶。
实行交通管制期间,作业人员则可以昼夜24小时不间断施工。
将施工方案与工期计划提前上报,与交管部门作好工作衔按。
提前发布交通管制公告,按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作好道路安全设施的布设,包括限速标志、并道标志、封闭道路的设施等标识、标志等(如图)
“
”“
”“
”“
”“
”“
”“
”“
”“
”“
”“
”,夜间安装施工警示灯“
”“
”,在半幅双向通行的路段中央设置锥形交通标志“”,其交通标志每隔3m设置一个,在施工道路沿线设置醒目交通标志,并限制最高时速10km/h,在并道沿线设置限制速度标志,在并道结束路口处设置解除限制速度标志;同时还要设置交通维护岗亭,由交通维护人员24小时进行安全维护,保证在应急保通施工期间车辆通行组织有序。
4.2交通保通
由于在施工期间,社会车辆、施工车辆较多,在施工时在实行交通管制的同时,应保证施工人员及车辆的正常通行。
具体措施与交通管制措施一致,在路线的交叉改道位置设置醒目的标识牌,以便保证车辆能够单边通行。
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路基工程施工
1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挖方约49万多方、填方约63万多方、弃方约10.1万方。
为利于环境保护和少占地,按分段集中弃土原则设置一处弃土场,将土弃于表层,并设置必要的挡防和排水工程,以利固土。
1.1路基填筑、挖方边坡
填方边坡高度≤20米时,于边坡高度6~8米处设置≥1.5米的边坡平台,原地表须开挖成向内倾斜2~4%的反向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0米,以确保路基稳定。
挖方边坡高度在≤12米的软质岩质路段,结合地形条件、土地类别等因素可酌情按放缓边坡处理;挖方边坡高度在12~15米范围的软质岩质路段,一般在边坡高度8~10米位置设置1.5~2.0米宽边坡平台;当挖方边坡高度大于20米时,则将20米高度附近的边坡平台加宽至2.0米,并设计平台截水沟,以减弱坡面受雨水冲刷,其最上一级边坡也可酌情放缓处理。
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准备
图
中线、标高复测
边桩、边坡线
路基放样
拆迁、清表
施工防排水
场地清理
检测
基底处理
重型击实标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
填料选择
机械挖运
洒水(晾晒)
))
分层填筑
检查摊铺厚度
摊铺整平
不合格
压实试验
机械碾压
试验室
检测密实度
合格
整平成型
1.2筑路材料
路线上挖方一般可作为利用挖方填筑路堤,对个别欠方地段或对填料有特殊要求路段需采用隧道弃渣填筑。
填料最小强度和填料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要求,否则应视情况分别采用夯压密实、加强排水、换填等措施进行处治。
填挖类型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压实度(%)
填料最大粒径(cm)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8
=96
10
30~80
5
=96
10
填方路基
上路床
0~30
8
=96
10
下路床
30~80
5
=96
10
上路堤
80~150
4
=94
15
下路堤
150以下
3
=93
15
2路基填方、挖方施工
2.1路堤填方
填方作业不得对邻近的结构物和其它设施产生损坏及干扰;路堤施工前应加强地表地下水的排出,必要时增设盲沟;路堤填料中含石量等于或大于70%时,应按填石路堤施工;小于70%时,按填土路堤施工。
2.1.1基底处理
路基场地清理后,须予以压实。
在深耕(30cm)地段,必要时应先将土翻松、打碎,再整平压实,当地面横坡不陡于1:
5时,直接在其上填筑路堤;横坡陡于1:
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为2m的台阶,台阶顶面做成4%的横坡。
2.1.2填土路基
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土作业分层平行摊铺;保证路基压实度,不同土质的填料分层填筑,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小于50cm。
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每层最大松铺厚度以试验参数为准,一般在30cm左右。
为保证回填处的压实,在压路机不能压到的边角处,采取冲击夯或液压振动夯等机具碾压。
2.1.3填石路堤
填石路堤的材料的强度不应小于15Mpa,风化软岩不得用于填石路堤,亦不用作塞缝料。
路堤填石每层按试验确定的厚度逐层填筑,分层压实,不采用倾填方式,填石路段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45cm,石块最大粒径不大于厚度的2/3,在路床顶面以下50cm范围内,应铺填有适当级配的砂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0cm,超粒径石料应进行破碎使填料颗粒符合要求。
2.1.4土石混合填料路堤
土石料混合料中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数不超过压实厚度的2/3;石料强度小于15Mpa时,最大粒径不超过压实层厚。
其每层碾压遍数以参数为准,碾压要求同填石路堤。
2.1.5路基整形
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等恢复各项标桩。
根据检查结果,编制出整修计划。
整修工作应在检查结果及整修计划经监理工程师核查与批准后方能动工。
土质路基采用人工和机械刮土或补土的方法整修成型。
修整过的路基,继续维修养护,直到缺陷责任期满为止。
2.2路堑挖方
路堑的开挖方式应根据路堑的深度和纵向长度,以及地形、土质、土方调配情况和开挖机械设备的因素确定。
开挖出来多余的土石方量应全部转运到其他匝道使用。
挖方开始前,先做好截水沟,以利于坡面排水。
对于高边坡,需每挖到一节台阶处,需对上边坡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边坡防护。
防护施工完成后,方能进行下一节台阶的开挖的施工。
2.2.1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采取机械为主、分段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不得乱挖和超挖。
开挖时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及时加大边坡,并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根据开挖段的路基中线、标高和横断面,精确定出开挖线,并提前做出截、排水设施。
(3)路基开挖逐层施工,土方开挖以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进行挖运,弃方在指定的弃土场进行弃置。
(4)居民区附近的开挖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居民区住房及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临时便道和便桥。
(5)开挖中要注意边坡修整,避免边坡不顺。
并做到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6)挖方标高应按照设计标高开挖,避免超挖。
2.2.2石方开挖
(1)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情况,采用能保证边坡稳定的方法施工,开挖的石方须破碎作为路基填方材料。
(2)对于无法采用挖掘机和大马力推土机开挖的次坚石和坚石路堑,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均采用浅孔爆破,同时在网络连接时,尽量增加爆破次数,减小振动影响。
(3)爆破器材的存放地点、数量、警卫、收发、安全措施及必要的工艺图纸编制报告,同时将运入路线和时间报有关管理部门批准。
(4)应确定爆破的危险区的边界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建立警戒线,显示爆破时间的警戒信号,严禁人员在爆破时进入危险区。
(5)由于爆破引起的松动岩石,必须清除。
(6)石方路堑的路床顶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高处部分应辅以人工凿平,超挖部分应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回填并碾压密实稳固。
3特殊路基处理措施
本项目的特殊路基主要是K13+331~K13+491高填深挖及K15+460~K15+595高填石路基处理,由于冰积块石厚度达几米至十几米不等,承载力低,抗剪强度小力学性质较差。
对于有一定填土高度的路堤,地基冰积块石土体易产生剪切滑动致使路堤失稳或产生过大的工后沉降变形,需要处理。
主要采用增设宽度≥4.0m的反压护道及加铺土工格栅、加强反压基底处治作为提高路堤整体稳定性的保障措施,在填筑过程中按填高8m的间距进行强夯处理。
4路基检测
4.1土方路基
4.1.1质量要求
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压实,表面平整坚实,无软弹和翻浆现象,路拱合适,排水良好,压实度和路床的整体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路堤边坡应修整密实、顺直、平整稳定,填料及路堤的整体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取土坑、弃土堆的位置适当、整齐、无水土流失和淤塞河道情况
4.1.2质量标准
土方路基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见下表(设计图有特殊要求时,以设计图纸为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不低于规定值
按压实度评定方法检查
2
弯沉(0.01mm)
不大于设计计算值
按弯沉值方法检查
3
纵断高程(mm)
+10,-20
水准仪,每200m测4点
4
中线偏位(mm)
50
经纬仪,每200点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5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米尺,每200m测4点
6
平整度(mm)
20
3m直尺,每200m测4处
7
横坡(%)
±0.5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8
边坡
不陡于设计值
抽查,每200m测4处
4.2石方路基
4.2.1质量要求
开炸石方应避免超量爆破,上边坡必须稳定;坡面的松石、危石必须清除干净。
修筑填石路堤应认真进行地表清理,逐层水平填筑石块,摆放平稳。
路基表面应整修平整,边坡应顺直。
设计图有特殊要求时,以设计图纸为准。
4.2.2质量标准
石方路基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见下表(设计图有特殊要求时,以设计图纸为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不低于规定值
按压实度评定方法检查
2
弯沉(0.01mm)
不大于设计计算值
按弯沉值方法检查
3
纵断高程(mm)
+10,-20
水准仪,每200m测4点
4
中线偏位(mm)
50
经纬仪,每200点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5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米尺,每200m测4点
6
平整度(mm)
20
3m直尺,每200m测4处
7
横坡(%)
±0.5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8
边坡
不陡于设计值
抽查,每200m测4处
4.3压实度检测
路基分层填筑碾压完毕,即要进行碾压密实度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施工,对土方路基,压实层每2000m2测4处,以JTGF10-2006检查密实度法:
对石方路基以层厚和碾压遍数控制,监理工程师严格监督认可,对土石混合填路基可根据实际可能进行压实度或固体体积率检验。
4.4弯沉
土方路基按JTGF10-2006检测弯沉值。
第二节路面工程施工
本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主要设计的是改线工程。
路面厚66cm。
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中面层、下面层6cm中粒式普通沥青砼AC-20C;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0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及15cm级配碎石垫层。
路基施工完成后对高程、弯沉等进行严格检验,合格路基方可进行基层铺筑,否则必须进行返工处理。
1.底基层施工
填筑应分层填筑压实,其砂砾材料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及质检人员验收合格才能使用。
2.基层施工
路面基层在下层验收合格的基础上铺筑,采用厂拌水泥稳定碎石,自卸汽车运输,人工摊铺、真空处理、整平、精平,通过严格的高程控制后压路机碾压成型,实施养护。
3.路面面层施工
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由我公司专业路面施工队伍采用专业成套沥青拌和厂拌制沥青混合料,用15t自卸卡车运至摊铺地点后用大型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分幅摊铺碾压施工。
沥青混合料在沥青拌和厂机械拌和,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需经试拌确定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面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的现象,否则应及时调整。
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检查拌和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摊铺。
沥青混凝土在施工缝及结构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
纵向接缝在摊铺时应采用热接缝,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必须洒粘层油使之粘结良好。
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开1m以上。
中下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上面层采用垂直的平接缝。
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预热的混合料铲除。
斜接缝的搭接长度宜为0.4m~0.8m,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洒粘层油;平接缝应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第三节涵洞工程施工
1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设2道盖板涵洞,均布置设置在互通区。
2施工方法
钢筋砼盖板涵一般施工程序为:
测量放样→基础开挖→基底验收、处理→基础施工→台身施工→盖板施工→沉降缝、防水层施工→附属工程施工。
2.1施工准备:
开工前,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涵洞、通道的位置、方向、基底尺寸、高程等进行复核、定位。
当涵底设计高、涵位、角度等与实际不符时,经报请设计单位、监理同意后,根据实际作适当调整。
在既有排水沟、渠中修建的涵洞,先挖好排水沟,或在涵洞上游不影响施工的地方挖好集水坑,用污水泵排水,同时根据涵洞基坑四周地形,做好地面防排水工作。
2.2涵洞基础施工:
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石方用小炮松动开挖,人工清基。
开挖过程中,遇有地下水渗出时,在涵洞基坑上下游对称坑角处设集水井,用污水泵集中排水。
如遇基底地基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经报请设计、监理单位同意后,按要求采取加固处理措施。
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将挖至标高的基底用人工修凿整平,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开始放样施工基础。
2.3涵洞墙身施工:
C20片石砼墙身采用就地浇筑工艺。
模板采用大块整体钢模板,支立模板时,确保尺寸正确、板面平整、拼缝严密、支撑牢固。
混凝土通过砼运输车由砼拌合站运至现场后,泵送浇筑,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墙身浇筑时注意时刻检查模板的位置,防止跑模、漏浆。
在砼中埋入石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埋入厚度不小于150mm的石块,埋入石块的数量不宜超过砼结构体积的25%。
(2)应选用无裂纹、无夹层且未被烧过的。
(3)块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及砼的强度。
(4)石块应清洗干净,应在捣实的砼中埋入一半的左右。
(5)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50mm。
片石砼浇筑完毕后,立即用草袋覆盖并洒水养护。
(6)沉降缝按图纸要求每4~6米设置一条,并使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保持涵洞基础和墙身沉降缝在同一竖直面,两端面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
填缝料采用具有弹性、和不透水的沥青麻絮填塞紧密。
沉降缝宽度为1~2厘米。
2.4钢筋混凝土盖板预制及安装:
钢筋混凝土盖板在涵位处路基上或附近择地预制。
当预制盖板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脱模堆放和运输,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涵台帽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进行安装,成品安装前,先检查成品及坐墩台的尺寸。
安装后,沉降缝每隔4~6m设置一道,板间1~2cm厘米宽的缝用沥青麻絮填塞。
为便于安装时辨认盖板上下面,预制时务必在板端顶部设置为5×5厘米的倒角。
安装盖板前,认真检查盖板和涵台尺寸、标高,确保板的两端与涵台搭接不少于设计值。
钢筋砼盖板采用吊车安装。
安装时盖板支承处用砂浆抹平,盖板用钢丝绳捆绑起吊,吊装位置设在距两端40cm处。
2.5防水层铺设
防水层按设计图纸三油二毡防水层和规范要求铺设。
铺设前,先将盖板表面清洗干净,待晾干后按设计要求铺设防水层。
铺设时,表面如有凹坑、裂缝缺陷,及时进行修整。
2.6两侧回填
涵洞两侧回填在涵底铺砌及预制板已安装且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时,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再进行。
回填时,在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按照设计要求的填料分层、对称夯填,并使其相对密度达到95%。
对大型碾压机具压实较难部位,配合采用小型机具和人工辅助夯实,禁止采用大型机械堆土筑压和在涵身一侧夯填。
涵顶填土在安装砂浆强度达到100%以后进行,第一层填土最小厚度和压实厚度分别不小于30cm和20cm,填筑时避免剧烈冲击。
涵顶填土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必须大于0.5~1m时并经监理同意后,施工机械、车辆方可通行。
第四节排水工程
本合同段排水及防护工程约2万m3。
挖方路基大量设置矩形盖板边沟,局部为美化路容设置浅碟形边沟,填方路基傍山迎水面设置矩形边沟,边沟纵坡不易小于0.5%(特殊情况不小于0.3%),边沟水经涵洞或排水沟流入自然水系。
挖方过渡至填方地段的路基边沟,根据地表坡度陡缓,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