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7407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docx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

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

《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

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目标。

1、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是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

3、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深厚感情。

四、具体措施:

1、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品质。

2、搜集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人物的言行、想法等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怀。

4、重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本文以小昆虫为线索,“我”随小高上宝石岛一路的见闻为顺序展开。

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了蝴蝶之类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

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

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文章篇末点题。

文中还巧妙地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使得故事更加生动,让战士爱岛建岛的深情跃然纸上。

本文语言朴实,善于通过一些重点语句体现海岛战士热爱祖国海岛的感情。

课题有两层含义:

一是以彩色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虫,强调了这些小昆虫在改造海岛环境、丰富战士生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战士丰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活。

二、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3、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三、同伴互助

1、同桌分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同学的读音,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再读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小组合作交流。

四、重点讲解

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注意联系课前阅读的资料考虑。

)(因为小高想让小昆虫在海岛安居乐业,为海岛的瓜果蔬菜传播花粉。

只有这样才有要能有所收获,小岛才能越变越美丽,岛上的生活才能越来越美好。

所以,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2、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文章透露出来的是感动,战士带着昆虫归队,大家对那个来之不易的瓜的爱,扩大开来,是对海岛对祖国的爱,那样的爱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动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字里行间里所透露出来的浓浓的爱。

3、这些感受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

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一些感受。

(边防战士的生活很苦,昆虫与瓜果蔬菜有密切的联系,小高爱海岛,爱祖国,有扎根边疆的心愿,也想改造海岛,让海岛越变越美……)

⑴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

”、“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紧闭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

”(体会到因为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另外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护它们。

而且小高在晕船,身体极不舒服的情况下紧紧抱着纸箱的。

⑵两年前,战士们来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垒出“海岛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没有昆虫授粉,一个西瓜也没有结。

今年战士们用人工授粉,结出小瓜,谁知又被暴风雨袭击。

那个唯一残存的小瓜在战士们精心的照料下,才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

(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

它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

⑶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小岛无限热爱的结晶,是战士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好果实。

⑷我就不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宝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体会到战士相信小昆虫会在岛上愉快地生活、劳动。

这段话充分地表明边防战士们早已作出了在海岛扎根的打算,并努力地在这里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同时,又反映出他们为保卫祖国而不怕艰苦,自觉在那“比大陆苦得多差得多”的环境中生活的高尚品质。

五、交流表达,朗读深化,归纳总结

1、交流自己的感受。

2、从你们所找到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一个什么中心?

读所勾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句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优美或重点句子。

2、完成指导丛书。

本组教材由一个单元导读、四篇例文、词语盘点、口语交际?

习作、回顾?

拓展、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及课外书屋等几部分组成。

四篇例文分别是《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和《用心灵去倾听》。

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

《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

《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

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围绕本组主题,口语交际安排了“辩论:

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

本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引导学生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

“课外书屋”向学生推荐阅读加拿大作者蒙格玛丽《绿山墙的安妮》等作品,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发现人间真情,熏陶学生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高尚品质。

2、领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四、具体措施:

1、教学前,收集跟课文有关的资料,通过交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加强学生的感情朗读,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3、通过续写,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文。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先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

接着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

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

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

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

如,对林中景色的描写,“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优美动人;对老人语言的描写,如诗一般,打动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二、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四、教学难点:

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

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

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

唯一的(理解词语)

2、齐读课题,质疑: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生边提问,师边归纳: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二、预习指导提要。

1、自读课文。

要求:

1)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同学互学。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纠错。

2、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

⑴“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相机板书:

老妇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

()的老妇人。

⑵“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三、引导学生回忆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

1、我们怎样学习写人的文章?

2、学生默读,画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

语言、神态、动作。

次要人物:

心理描写.)

四、读一读句子。

五、课堂作业。

1、一个生字组两个词语。

2、多音字。

丧:

磨:

缝:

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回顾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预习指导提要。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找出老妇人言语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

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自学。

三、学生互学。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四、重点讲解。

1、品味老妇人对“我”讲的话,想一想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

体会每句话的含义。

①“是我打扰了你吗?

……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的非常好……请继续吧!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

(听到了“我“糟糕的琴技,老妇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尊重和理解。

她故意装聋,是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

这种善意的欺骗是一种真诚的鼓励。

主动做听众,这是对我练习琴技的一种无言的督促。

问:

那么我听了这样的话,心理有什么变化吗?

我由懊恼羞愧变得有了几分信心。

从一开始的灰心,到现在有了信心,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转变啊!

这正是由于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指导朗读。

②“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这是对我练琴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让我产生了从未有的感觉,那种感觉是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份执着,一股力量。

③“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

她的赞扬鼓舞,是我发奋练习的不竭动力,老教授善于循循善诱,使我爱上了小提琴。

问:

我的反应如何?

我常忘记她是聋子。

(我演得如此投入,得益于老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

过渡:

老人的语言是真诚的,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帮助我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平静、深沉、明澈的眼神。

也就是神态描写。

2、找出老教授的眼神描写,重点交流。

(三次“平静地望”)

①当我拉出像锯床腿的声音时,她的平静,给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毫无顾忌的大胆练习。

②当我有了几分信心,每天去练琴。

她的平静,鼓励我不断努力。

③当我渐感奏出了真正的音乐,她的平静,体现了对我更高的要求,告诉我不要满足,继续提高。

3、解决学生的问题:

①为什么不拆穿这个谎言?

联系《我看见了大海》,因为这体现了老教授教育方法的独特,她并没有给予我琴技上的指导,只是给予了我最宝贵的信心。

其实老教授的“不教而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啊!

②为什么当我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演出时,总是忘了那唯一的观众?

表达了我对老教授无限钦佩,敬仰之情。

是她的循循善诱,积极鼓励,真诚无私地帮助,使我树立了信心,刻苦练习,最终获得成功。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板书:

真诚无私、敬佩感激

三、拓展。

1、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老教授和一位怎样的小提琴手?

2、我想对老教授说什么?

我还想对小提琴手说神,我更想对自己说什么?

四、小结。

说实话,我们作为读者都为文中的“我”感到由衷地庆幸,他遇到了伯乐,这位老教授外表优雅,有艺术修养,有学者风范。

她真诚无私的帮助给予了我无限的信心和勇气,让我最终爱上了小提琴,站在了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

老师也希望同学们拥有自己的最精彩的人生舞台!

四、作业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五、板书设计

唯一的观众

真诚无私

老教授我

敬佩感激

本组教材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大瀑布的葬礼》讲述了人们为赛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的故事,号召人类要重视和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记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深深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类应该珍惜和热爱土地的强烈情感。

《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个山野老农,他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

四篇课文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8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重点词语。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5、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2、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3、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四、教学措施:

1、布置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课文的资料,同时搜集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事例、数据等,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2、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认真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在表达方面的用词准确、行文严谨。

4、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教学。

5、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它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缘眷恋的真挚情感。

从结构上说,这篇课文属于总分总的结构。

第1-3自然段用跳跃式的笔触描述了充满灵性的万物,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第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第9-11自然段则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二、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新课

1.完成填空练习:

()的土地

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解题。

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过渡:

“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出示自学提要,学生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自学生字,认清字形,每个生字写一遍,并组一个词。

3、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尝试着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分分段。

三、同伴互助

1、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2、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将课文读流利。

3、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四、教师重点讲解

1、补充背景资料。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

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

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2、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1~3自然段:

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

4~8自然段:

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9~11自然段:

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五、带领学生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

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

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我们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

(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

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

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上,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阅读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小结:

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

4.引读2.3自然段。

六、小结:

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我们神圣的土地。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如何保有这份神圣呢?

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课文,找找答案。

七、课堂作业

1、听写词语:

嗡嗡、麋鹿、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

2、把成语和相关人物用线连起来

望梅止渴刘禅

鸡鸣狗盗孙膑

破釜沉舟曹操

高山流水孟尝君

围魏救赵项羽

乐不思蜀俞伯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读“神圣”,回想画面

1、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2、感悟“神圣”,探究段落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住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

3、自由读课文第四到八自然段,从课文里找一找相关的语句。

读读这些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

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A、交流感受。

(河水对“我们”很重要)

B、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善待河水?

读第四自然段,找到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C、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A、交流自己的感受。

(空气对生命很重要)

B、说说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

课文里哪些句子可以体味到这种独特的味道?

(读第六自然段)

C、为什么说要照管好它?

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D、有感情地朗读第六、七自然段。

(3)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A、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B、重点理解“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C、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

(4)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

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A、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B、说说“我们”是怎样热爱、照管这片土地?

C、“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土地?

重点理解“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如果家园受到破坏,人类不能及时补救,那么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

如果家园遭到毁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