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新部编本.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7334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新部编本.docx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新部编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新部编本.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新部编本.docx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四年级《长在宜昌》教学设计

草埠湖镇中心小学习明凤

一、《长在宜昌》教材解读

《长在宜昌》是宜昌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经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在宜昌市范围内使用的一套地方课程读本。

本套读本从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微观世界,到自然、社会、人文等宏观视野,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宜昌的风物、人情、文化,以求通过学习,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强身为“宜昌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本套读本无论在信息提供,还是活动设计上都是开放式的,力求成为一个学习的范本,引导学生更为主动、更为真切地认识、发现和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生动活泼的开展探究学习。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与学都不要拘泥于教材既定的信息和活动,应结合地方实际、学生实际,灵活主动、有创造性地学习。

二、目标要求

1、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价值观

三、教学措施和方法

采用课外收集资料,上网查阅资料,课内外知识结合,深层次理解的措施和方法来学习长在宜昌。

四、课时安排

本教材安排16课时完成。

五、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

课题

1

我的家乡在宜昌

2

宜昌地名的来由

3

专题教育:

做文明的小市民

4

宜昌的山

5

宜昌的峡

6

宜昌的溪

7

宜昌的洞

8

专题教育:

文明旅游守秩序

9

香溪桃花鱼

10

活化石中华鲟

11

生物大观园

12

专题教育:

保护珍惜动植物

13

宜昌的矿产

14

宜昌的河流

15

宜昌的森林资源

16

专题教育:

守护家乡的青山绿水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宜昌

一、教材说明

本课重点介绍了宜昌市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与政区,旨在让学生宏观地了解宜昌是湖北省省辖市和鄂西地区重要城市,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东大门”。

它“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不久的将来,宜昌将被建设成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中国最佳(观光)旅游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宜昌市依山傍水,呈带状分布于长江两岸,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所辖三县、两个土家族自治县、三个县级市及五个区。

课文还引用了郭沫若的在时隔五十年再游西陵峡后写下的《过西陵峡》这首诗,作于1961年。

诗中描绘了西陵峡壮美的风光,囊括了峡中的著名景观。

诗后的两个问题及第二题的六幅图,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通过教师引领、同学交流,进一步认识宜昌,了解宜昌的历史名人及重要景点。

“探究天空”和“小资料”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宜昌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认识它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要地位。

2、熟练地掌握宜昌行政区域图,会填会用。

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能力。

4、培植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宜昌行政区域图,掌握各县市的分布,从而了解宜昌的地理位置、面积及人口。

怎么引导呢?

首先,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湖北省地图及宜昌行政区域图,找到宜昌在湖北省的位置及宜昌市所辖县市和五个区。

其次,教师在课中利用湖北省地图和宜昌市行政区划图,向学生简要介绍宜昌的地理位置、面积及人口,其中对于宜昌从古到今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要地位要强调。

有条件的学校在课前还可借助远程资源,向学生展示宜昌优美的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探究欲,为课后的交流与探究做准备。

2、课后习题可放在课中完成,也可放在课后。

习题一中的诗歌《过西陵峡》中,共提到两位宜昌名人,即屈原、王昭君。

著名景观有屈原祠、香溪、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今日的三斗坪,来日将建起雄伟的三峡大坝。

探究天空中的习题和小资料可放在课中完成和阅读。

四、参考资料

西陵峡,东起宜昌南津关,西至秭归香溪河口,峡长75公里,长度为三峡之最。

长江三峡中西陵峡以“险”著称,古人曾有“西陵滩如竹节稠”的说法。

船行峡中,宽谷和峡道交替出现。

峡道两侧峭崖壁立,奇峰耸峙,怪美不胜收。

其叠峰秀嶂,奇构异形,钟灵奇秀,难以辞叙。

 西陵峡以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为主,峡中两岸峭壁如削,河道中密布暗礁险滩。

滩多流急、峡深景异,奇险而更显壮丽。

滩多水急的西陵峡,遍布着许多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

光是那神奇莫测的石灰岩溶洞,镶珠嵌玉般点缀在两岸幽深险峻的峭壁上,就足以叫万千游人观赏不尽!

据统计,仅从南沱到南津关间,就有大小溶洞174个。

其中较大而又著名的有石龙洞、黄颡洞、三游洞等。

洞洞景色各异,处处别有洞天,是考察人文、地理的绝好场所。

船过巫峡,进入西陵峡前,中间经过一段长约47公里的香溪宽谷。

紧逼江岸的悬崖峭壁渐渐隐去。

宽谷内岗峦起伏,远隐近现,沟壑纵横。

这里是三峡地段主要农耕地带。

巴东、秭归两个县城分别位于宽谷两端。

兵书宝剑峡位于青滩与香溪之间,因峡谷北岸峭壁上的两块奇石而得名。

远望铁青色的悬崖,在一低陷的洞穴,穴内岩石极像横叠着的书卷,称为“兵书石”;兵书石右下方,一根上粗下尖的石柱直指江心,宛若一柄宝剑,故名“宝剑石”。

牛肝马肺峡位于岭滩上游的长江北岸,岸边的山形颇像一个驼背老人,“头颈”前伸遮住天光,“胸脯”内陷分外阴郁,岸缝间的泉水长年滴落,使石灰岩溶解形成钟乳石倒悬在石壁间,有岌岌欲坠之态。

在千奇百怪的岩石间,有几片重叠下垂的黄褐色岩石,形如牛肝,它的旁边还有一块酷似马肺,连起来称作“牛肝马肺”。

现在,峡谷中的牛肝石完好如故,而马肺石在清光绪26年(1900年)被侵入西陵峡的英帝国军舰炮轰掉了下半部。

郭沫若《过西陵峡》一诗中的“牛肝马肺说寇狂”,指的就是这件事。

第二课宜昌地名的由来

一、教材说明

本课“知识长廊”主要介绍了宜昌地名的由来和历史沿革。

“交流平台”部分结合资料——宜昌的历史变迁,让学生调查家乡,了解家乡、所处乡镇、街道的历史变迁。

“探究天空”是因课文而生发的问题,增进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小资料”概括介绍了旧宜昌的城标——天然塔的情况

二、学习目标

1、掌握宜昌地名的由来,了解宜昌的历史沿革。

2、搜集长阳代表性地名的由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我为家乡建设出份力”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及实践能力。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宜昌地名的由来。

如有可能,找几幅旧宜昌与现宜昌的图片进行比较,以便从感性上认识两者的不同。

2、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掌握宜昌地名的由来。

首先,要引导学生熟读教材,了解夷陵得名的三种不同说法。

其中难以理解的文言句教师要疏导,也可让学生自己在书中找或合作交流难句,透彻地理解夷陵的得名。

其次,对于书中提到的清朝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将“夷”改为“彝”的过程,可结合书后探究题共同完成。

再次,关于宜昌的历史沿革,只需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如果课前学生对长阳的历史变革有所了解,也可结合课后交流平台中的习题,谈谈家乡、所处乡镇、街道的历史变迁,搜集图片,将实践活动融合在授课中,达到举一反三、资源共享的目的。

本课中设及到的习题,多为开放性习题,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不必给学生什么标准答案。

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本地的历史变迁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做些指点。

建议在开展“我为家乡建设出份力”的实践活动中,了解一下长阳有代表性的地名的由来及它的历史变迁,要求学生大胆设想,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从小立大志,将来为建设繁荣兴旺的家乡而努力。

四、参考资料

夷,①本义:

平坦②太平③使平,拉平;铲平④诛灭⑤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

后来泛指中原以外的各族⑥旧时往往用以称外国或外国人。

专题教育:

做文明的小市民

一、教材分析

文明礼仪是展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

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更是衡量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尺。

之前,四年级学生已了解了一些简单的礼仪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让学

生为创建文明城市争光添彩,本课时教学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礼仪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的个人礼仪

能力目标:

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个人礼仪。

情感目标:

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从内心愿意做讲礼仪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明确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践行个人礼仪。

四、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体验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播放视频(播放家乡美丽的图片及宜昌创建文明城市的图片)

2、学生谈观看感想

3、教师小结,引出主题

师:

想不想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丽。

现在,宜昌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作为小市民应该为城市文明建设做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观看美丽的家乡视频,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同时,正值家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际,作为一名小市民学习礼仪,践行礼仪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引导学习,体验感悟

1、观看视频(校园文明礼仪操)

1、提出问题:

你知道了那些文明用语?

从哪些地方看到了文明的行为?

2、全班交流。

3、师小结板书

4、课件出示礼貌用语十个字。

5、生齐读校园礼仪新歌谣。

【教学预设】

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可能对个人礼仪方面的知识归纳的不够

全面、具体,此时老师应做适时的引导和点拨。

(三)创设情境,深化认识

1、出示宜昌市市民守则。

2、看图片(市民不文明行为)

3、讨论对比。

找一找自己家的不文明现象。

4、全班交流。

(四)联系实际,树立榜样。

评选班级礼仪之星及本节课文明小组

(五)拓展延伸,践行文明。

1、实践创新

设计一个课后完成的活动主题——

“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共建美好家园”要求学生向全市人民发出一份“文明礼仪伴我行”的倡议书,让“小手拉大手”,将文明礼仪带入家庭,走向社会,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找一找自己家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制定改正计划。

2、播放歌曲《咱们从小有礼貌》,结束新课。

第3课宜昌的山

一、教材说明

本课重点介绍了宜昌的山脉,以及每座山脉名称的来源。

详细介绍了不同山的特点及旅游特色,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家乡的山水。

交流平台要求课外收集你所知道的其他山,说出分布地方。

探究天空要求讲讲关于山的小故事,集体分享。

二、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了解宜昌山区的分布地区。

2、认识宜昌有哪些名山,能准确说出地名。

3、了解每座山的特点。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宜昌山的资料。

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教材,对每座山的名称,特色有大至了解。

(1)众所周知,享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我国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因为它的最高部分(主脊带)的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达到8848米。

以此类推,宜昌境内的海拔最高点兴山仙女山也被誉为“宜昌屋脊”。

兴山县仙女山海拔2426.9米,为全市最高峰。

要说仙女山,重庆有个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南湘潭市有个仙女山景区,湖北汉川市也有个仙女山,都久负盛名。

顾名思义,概因山形如仙女一般,或与仙女传说有关。

(2)孝子岩位于点军区十里红村境内,姜诗溪(现名卷桥河)入江口北岸,与镇川门隔江相对。

岩壁长约440米,东北临长江,东南临姜诗溪,均为绝壁。

最高海拔89.1米。

东汉时期的进士姜诗一家居住于此,因姜诗孝顺母亲,不幸坠江而亡,后人为纪念他的孝行,遂称此岩为孝子岩。

[

(3)宜都宋山风景区位于万里长江与八百里清江交汇处高坝洲境内,景区植被丰富,谷幽峡险,泉飞石静,云缠雾绕,被誉为:

“植物的天堂,动物的乐园,人类的氧工厂”。

(4)宜昌长阳崩尖子、襄樊南河湿地、恩施巴东神农溪及咸丰二仙岩湿地、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等获批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据介绍,长阳崩尖子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东段北部余脉,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1331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198公顷。

4、交流平台

开展小小故事会,把收集的相关传说和故事集体交流。

第4课宜昌的峡

一、教材说明

本课重点介绍了宜昌的峡,以及每个峡名称的来源。

详细介绍了不同峡的特点及旅游特色,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家乡的山水。

交流平台要求课外收集你所知道的其他著名的峡谷,说出分布地方。

探究天空要求讲讲关于欧阳修的描述西陵峡的诗句意思,

二、教学目标

4、在地图上了解宜昌山区的分布地区。

5、认识宜昌有哪些名山,能准确说出地名。

6、了解每座山的特点。

二、教学建议

2、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宜昌峡谷的资料。

3、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教材,对每个峡的名称,特色有大至了解。

(1)西陵峡东起葛洲坝,西至三峡大坝,总面积142平方公里,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美称,位置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居“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榜首。

西陵峡口风景区历史文明源远流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掘已经证明,早在八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2)青龙峡原生态漂流风景区位于宜昌城市后花园----点军区境内,风景区空气新鲜,水质清冽,景色秀美,气候宜人。

峡谷两岸奇峰异洞、峭岩飞瀑、青山叠翠、原汁原味;观景游道沿溪延伸,路桥相连,九桥九龙,活灵活现;小桥流水,竹海桃园,步移景异,别有洞天;漂流河道峡中穿梭,高低起伏,蜿蜒如龙,九曲回肠,依次体验“翻江倒海”、’腾云驾雾”、“勇跳龙门”、“龙行天下”。

(3)灵龙峡景区位于远安百万亩小林海之中,186平方公里的景区内茂林修竹,古木参天,花奇草异,植被覆盖率超过95%。

景区内由4亿多年的奥陶系石灰岩地貌构成一个封闭式大峡谷,悬崖高耸,怪石嶙峋,10公里河谷水流奔涌起伏,险滩多达20余处,尤其是以近90度的“灵龙大拐弯”最为惊险奇特,被誉为“三峡漂流第一弯”。

景区还是中国“垭丝”文化发祥地,至今阡陌桑田,古韵依然。

区内小镇苟家垭街面上,一条古人用中华震旦角化石铺设的石板街,被旅游专家称为“中国化石第一街”。

(4)高岚风景区最精彩的景色是奇峰林立。

这些山峰,有许多酷似动物的形状,因此有些山峰以动物命名,如骆驼峰、孔雀岭、鸳鸯石、猿猴岭等等。

其他的山峰也很奇,其中有一座称为棋盘峰,是一座略呈圆形的几十米高的、四周是悬崖峭壁的山峰,而在峰顶,有一方石酷似棋盘,甚至有方格,有棋子。

四、交流平台

1、了解欧阳修“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写诗背景,讨论其含义。

2、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自己去过其中哪些地方或者想去哪个地方,为什么。

第5课宜昌的溪

一、教材说明

本课重点介绍了宜昌的溪,以及每个溪名称的来源。

详细介绍了不同溪的特点及旅游特色,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家乡的山水。

交流平台要求课外收集你所知道的其他有特色的溪,说出分布地方。

探究天空要求说说你看到过的美丽景色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宜昌有哪些溪流,能准确说出地名。

2、了解每条溪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宜昌峡谷的资料。

(1)三峡人家,也就是龙进溪,在长江西陵峡境内,于三峡大坝和葛洲坝大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

三峡人家之美,美在“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

它包括龙进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岭、灯影洞、抗战纪念馆、石牌古镇、杨家溪军事漂流等景区。

(2)九畹溪位于三峡大坝长江上游南岸20公里处,是长江三峡中为数不多的支流大峡谷之一,溪流全长46公里,入江口正对牛肝马肺峡,上游接兵书宝剑峡,下游为崆岭滩,是长江三峡古航道里最为险峻的航段。

九畹溪入江口古名为巨鱼坊,是传说中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魂归故里所在地,现在成为高峡平湖最佳观景点之一。

(3)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境东部,北接八百里清江,南通武陵源、张家界,东通江汉平原,西达鄂西山寨,距长江三峡大坝100公里。

公园分为坛子口、大湾口、蛟口、内口、断山口五大景区,上、中、下三条旅游线路,景点均匀分布于长近30公里,面积近70平方公里的柴埠溪两岸,这些景点,自然天成,独树一帜,具有奇、险、秀、幽、野五大特色,尤以茂林、幽谷、异石、奇峰、险崖、溶洞等引人入胜。

[

(4)宜昌车溪民俗游览区是三峡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的南大门,以“梦里老家”为主题,以田园风光和土家民俗文化为特色的风景区。

景区内巴楚民风古老淳厚,田园风光清新自然,其特点可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主题定位(梦里老家),两大自然奇观(植物奇观、地质奇观),三种文化特质(民俗歌舞欣赏、农耕稼作展示、古代作坊表演,四种旅游特色(民俗风情游、休闲体验游、科普考察游、猎奇探险游)。

欣赏、农耕稼作展示、古代作坊表演),四种旅游特色(民俗风情游、休闲体验游、科普考察游、猎奇探险游)。

四、交流平台

有机会游览宜昌某处景点,拍摄景色照片或者画一幅景点画。

五、探究天空

写一写你见过的最美的景色。

第6课宜昌的洞

一、教材说明

本课重点介绍了宜昌的溪,以及每个溪名称的来源。

详细介绍了不同溪的特点及旅游特色,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家乡的山水。

交流平台要求课外收集你所知道的其他有特色的溪,说出分布地方。

探究天空要求说说你看到过的美丽景色

三、教学目标

3、认识宜昌有哪些溪流,能准确说出地名。

4、了解每条溪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教学建议

1、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宜昌峡谷的资料。

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教材,对每个峡的名称,特色有大至了解。

(1)金狮洞又称太平洞。

洞内有一弘山泉,四季不枯,水味甘甜,恰似天露甘泉。

金狮洞是发育完善的地表溶洞。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

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2)长生洞全长1800多米,最高空间近百米,由上中下三层。

洞内呈牛头状分布,“头部”高阔500米左右,“左牛角”长约1500多米,石林如森林“栽”满整个“牛角”,成千上万的钟乳石林上下相连,是三峡地区钟乳石最密集的天然洞穴,也是保存最完好的景观洞穴之一。

(3)巴王洞位于清江巴山峡(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之上,巴王沱之下,是著名的九湾风景区的一部分。

巴王洞的景观极为奇特,“百丈长廊”“巴人歌舞厅”“神鼠宫”,人称“巴王洞三绝”。

百丈长廊:

数十丈高和宽的空间里,钟乳石与石笋上下连接形成一道屏帘,从洞正中直线延伸300余米,将洞一分为二。

两边长廊上的行人可相互对话,但不能穿过,见者无不惊叹天下奇绝。

四、探究天空

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洞内钟乳石、石笋等式如何形成的。

专题教育文明旅游守秩序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旅游中一些礼仪,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视频导入讨论:

同学们,看完刚才的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分享)

过渡:

好,看来同学们对视频中的人物的行为都有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

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

下面正式进入我们的课堂。

二、教学过程

(一)旅游中的一些基本礼仪

1.游览观光

①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

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迹,甚至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

②讲卫生,保护旅游观光地区的环境。

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

在新加坡随地吐痰要挨鞭子,欧洲人不会向您挥舞鞭子,但是人家的白眼也很“冻人”呢。

③说话要注意场合,不要大呼小叫欧洲许多城市都有宁静的特质。

所以请克制您兴奋的心情,限制您声带的音量。

当然,参加狂欢节时不在此列。

2.宾馆住宿

①正确理解宾至如归把饭店当家,是当做家一样爱护,而不是当做自己家一样随便。

如果饭店给了您如家庭一样的温馨感觉,您却用人家漂亮床罩的背面擦鞋,这能说得过去吗?

冬季多雨雪,最基本的,请您收好雨伞,把脚上的泥擦干净再进入饭店。

②只享受该享受的欧洲许多酒店会免费提供一些小食品。

曾有几位游客在德国住酒店时,“扫荡”了数张桌子上的免费苹果,然后还理直气壮地找服务员要。

③尊重服务员的劳动,对服务员应谦和有礼。

当服务员忙不过来时,应耐心等待,

不可敲击桌碗或喊叫。

对于服务员工作上的失误,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语,加以讽刺。

④注意自身形象旅客在任何宾馆居住都不要在房间里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客人。

⑤对服务员要以礼相待,对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

在国外,小费要若无其事地给,大呼小叫地说“喂喂,给您小费”会把服务生吓跑。

态度上太轻慢,您追着给人钱人家也没兴趣拿。

3.乘车

①注意个人卫生。

在车厢、轮船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纸屑果皮,也不要让小孩随地大小便。

不要大声喊叫。

②举止文明,待人谦让。

上车、登船时要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

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

遇到老弱病残者动作迟缓,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上车后不要抢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别人座位上。

③给自己的空间“减肥”。

例如飞机上进餐,请把自己的座椅靠背恢复原位,

如果您喜欢鼻孔朝天躺着就餐也不嫌累,这是您的事儿,可没理由逼着您背后的乘客都跟您学。

④跟团旅游请一定守时。

在德国一个旅行团集体迟到5分钟,于是司机整整5

分钟不开车上空调,算作回报。

5

分钟不开空调算是好的,要是因为您不守时害大家都误了班机,看您怎么赔得起。

讨论:

现在给同学们讨论的时间,看看还有那些在旅游中要注意的文明礼仪?

(学生补充分享)

第7课香溪桃花鱼

一、教材说明

香溪是昭君故里一条十分美丽的小溪,昭君村即位于其上游。

它发源于神农架山区,流过石灰岩裂缝,经洞穴过滤沉淀,“水色如黛,澄清可掬”,由此向南注入长江,与长江交汇处清浊分明,相映成趣。

文中简要介绍了香溪、桃花村的得名及桃花村如诗如画的美景,重点说明了桃花鱼的外形、美丽传说和它宝贵的研究价值。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桃花鱼的特点,会画桃花鱼并记下它的运动规律。

2、开展对稀世珍品鱼的研究及保护行动。

3、培养学生对鱼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建议

1、桃花鱼是一种特有的稀有鱼类。

授课前,可让学生收集桃花鱼的图片,说说其形,讲讲它与其它鱼类的不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上课做准备。

2、授课时,教师可从桃花鱼的名字入手,让学生想象它的得名,由此导入新课,介绍香溪与桃花村,穿插桃花的图片,用生动的语言介绍桃花,重点说说五彩桃花、绯桃花,了解它们的稀有价值。

3、桃花村因桃花鱼而得名。

在导入新课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桃花鱼图片分组交流,讲故事、画桃花鱼,探究其特点及运动规律,激发学生喜爱桃花鱼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设问:

“如此美丽神奇的桃花鱼,如今已濒临绝迹,我们应该怎么办”?

结合书后的“探究天空”,让学生在书中当堂写下措施并全班交流,择其优秀学生板书,并进行评价。

4、课后,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外观察长阳清江鱼及其它鱼类,培养学生对鱼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四、参考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