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7144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延边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文科)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44小题,每题1.5分,共66分)

1.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下列各句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A.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中认为“惟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

……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

”“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作者意在说明()

A、儒学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平等、进化思想

B、儒学是维护专制的思想根源,民主的障碍

C、否定孔子的绝对权威,提倡个性的发展

D、中国启蒙思想滋生,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

3.《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中指出: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的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推动这次文明转型的因素主要是()

A.新工具、新技术的发展B.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4.“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5.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

”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

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

6.《汉书‘循吏传》记载:

“文翁,庐江舒人也。

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

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

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修起学富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富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文翁因家庭身世受重用

B.儒学在当时备受重视

C.郡县官员都可自行任命

D.汉代教育只有官学体系

7.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

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8.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派地位的变化取决于()

A、儒家思想的自我更新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C、思想大一统的趋势D、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繁荣

9.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说:

“自秦汉以来,虽有一副君主专制的骨架,但骨肉之间实含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血脉,而因此民本主义血脉的周身流转,遂使君主专制的政治弊害得以减轻和苏解。

”“民本主义血脉”能够得以“周身流转”,主要得益于()

A.士人群体都极力反对君主专制

B.“民贵君轻”理念的成功实践

C.法家思想因违背潮流而被抛弃

D.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10.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描述中国科技:

“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

……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为政治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B.史书中关于日食的记载不准确,不足为信

C.记录者为取悦统治者而弄虚作假,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

D.记录者可能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以此劝谏统治者施行仁政

11.在某古代思想家纪念馆的大殿内挂着一副楹联,全联是:

“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这位思想家曾指出()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D、“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12.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

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

材料说明理学()

A.吸收佛、道的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

B.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

C.阻碍了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创新能力

D.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

13.《必修三》第三课教材说: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而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通过电脑光盘检索,发现三教合一之称在整个《四库全书》中只出现过八次,且全都是在元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明代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

据此,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成立()

A.元代之前确实无“三教合一”之说

B.《四库全书》是史料,吴教授的观点比教材更可信

C.不能据此判断隋朝没有提出过“三教合一”

D.“三教合一”是后人对隋朝三教发展的一种描述

14.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

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

下面不能说明材料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客观上有利于求科学之真

B.重义轻利阻碍商品经济的转型发展

C.理学取代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D.官方哲学左右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

15.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

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学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实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16.“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

A、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

B、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和密折制推行后的政治现实

C、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呼应

D、说明作者跳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逻辑

17.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指出:

“正是宋明理学大兴之后,空谈性理轻视务实之风,不但弥漫士林,而且影响了整个政治。

”为此,顾炎武积极倡导()

A、批判君主专制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D、君臣平等

18.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

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这段话主要表明顾炎武认为()

A.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

B.鞭挞理学,否认孔孟学说

C.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

19.清末民初“国学”兴起,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为“西人社会之学可以考中国造字之原”,又以中土文字的涵义证实西方社会学的观察。

引用西方自希腊、罗马以至近代哲学、宗教、学术的种种观念,来阐明中国的经子诸学“合于西儒”。

王国维主张将中国原有经、史、子、文四部分别纳入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西方的分科系统之内。

这表明他们()

A.复兴国学以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B.对中国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

C.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

D.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20.梁启超研究清代三百年学术思潮概括为“以复古为解放”“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

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

第三步,复西汉之古。

对于许郑而得解放。

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

”材料表明

A.清代学术缺乏明确的方向

B.对传统学术的反思有利于思想进步

C.清代学术思想由复古而停滞不前

D.清代崇古思想阻碍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21.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中指出:

“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但在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上,都是失败的政治家。

”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主要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A.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B.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

C.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

22.古希腊一则寓言:

“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朋友熊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

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离去。

熊被激怒了,当这只苍蝇再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了下去……,”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

B.世间上根本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D.道德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无知是导致罪恶之因

23.黑格尔指出:

“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订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订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

”黑格尔的观点反映了古希腊智者学派()

①主张以人为中心②具有主观随意性③具有极端个人主义④具有法律至上的意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4.有人说:

“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民贵君轻D.因信称义,致良知

25.12世纪,教会学校的学生们阅读《圣经》和早期基督教作家的著作,也读古典拉丁文学和少量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拉丁译本。

一些教会学校还提供法学、医学和神学方面的高等教育。

学生和教师们还组织了学术行会。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世俗教育推动了文化普及B.教会放弃神学而研究哲学

C.文艺复兴运动已悄然兴起D.自然科学与哲学有所发展

26.“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

材料所述的两个“创新的世纪”的内在联系是()

①都具有理性和自由的色彩

②都重视政治蓝图设计

③都意在实现人现实生活的幸福

④都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7.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

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A.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

28.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

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

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

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29.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30.马克思说:

“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

”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

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

C.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

D.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

31.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说:

“在以苦修来世、禁欲主义、宗教虔诚为一方,以身体力行资本主义的获取为另一方的所谓冲突中,最终将表明,双方实际上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作者最终将表明的是()

A.宗教改革从内在心灵角度传播了人文精神

B.新教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扩展

C.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社会因素

D.传教活动与殖民扩张活动相辅相成

3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把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

而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则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

在该学者看来,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是()

A.相互促进,相互影响B.同时兴起,领域不一

C.相互包涵,性质不一D.手段相同,本质一致

33.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

后来马丁·路德对此的回答是

罪名

杀人罪

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

伪造文书

赦免价

8个金币

6个金币

7个金币

 

A.因行称义B.先定论C.信仰得救D.教随国定

34.导致下列左图向右图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宗教神学被驱除出社会领域

C.天主教内部的腐败D.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的矛盾斗争

35.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

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

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36.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

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

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在当时的欧洲()

①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

②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

③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

④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7.康德说:

“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材料中康德旨在说明()

A.思维方式的变革比政治革命艰难

B.政治革命需要动员大多数民众的参加

C.经济发展是进行社会革命的前提

D.推翻专制的革命需要民众的思想解放

38.有学者指出,培根(1561—1626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1727年)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

上述历史现象()

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

39.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由此可知()

A.社会契约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订立的B.社会契约体现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C.订立社会契约就能够实现人民主权D.社会契约论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

40.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

“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

”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

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

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

4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

“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

”李约瑟强调的是()

A、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

B、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

C、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

D、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42.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说: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这说明文人画的特点是()

A、主张逼真的艺术效果

B、体现史实的发展变化

C、注重画面的整洁和完整

D、追求抒情写意的艺术风格

43.国学大师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

“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

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

民祟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

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作者对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

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

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

44.“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45.(21分)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开宗明义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孝经》在社会教化方面的意义。

(6分)

材料二:

生活与观念

(2)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6分)

材料三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

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3)根据材料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思想特点。

(9分)

4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要实现自己向西航行的梦想,就必须借助于王室的投资。

当他的计划未能得到西班牙国王的赏识时,并没有陷入中国知识分子容易有的“怀才不遇”的困境中,而是继续游说,直到被伊萨贝尔女王追回。

接下来,双方用十分纯正的商人思维和方式进行交易。

女王答应封哥伦布一个海军上将军衔和“唐”的贵族头衔,同时可从将开发占领地区所制造或经营所得的黄金、珠宝、香料及其他商品中抽取十分之一归己所有,且一概免税。

这在中国古代是绝对无法想象的一一君主有无上的权力要求你去航海,还能无偿获取你的收益——但在这里,女王伊萨贝尔和平民哥伦布,本质上都是为自己利益而奋斗的商人。

——摘编自周蒙蒙《西方契约精神》

材料二近代欧洲在摆脱了中世纪的黑暗统治之后,迅速以契约范畴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来建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秩序,进而步入法治化的状态,从而使古代契约文明的光彩和活力在近代得到了全面的实现和表现。

固然,这种情形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自中世纪末期以来旷日持久的经济复兴、政治复兴和文化复兴的必然产物和结果。

——蒋先福《契约文明:

法治文明的源与流》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交易双方订立契约的基本原则。

(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契约文明”在近代欧洲复兴的原因。

(9分)

 

参考答案

1-10BBAAABDBDD

11-20DCCCAABDCB

21-30ADAADCCAAD

31-40CACBDAACBB

41-44ADCB

46.

(1)规劝孝敬父母;倡导忠君爱国;鼓励立身行道。

(6分)

(2)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4分)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2分)

(3)君主政治观: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

(3分)

经济发展观:

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3分)

特点:

对传统的儒学进行批判性的继承。

(3分)

47.

(1)原则:

立约双方地位平等;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双方自由决定;公平守信。

(每点2分,共4分)

(2)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需求;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法治社会;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动摇了神学的基础,促进了思想解放。

(6分)西方社会具有契约文化传统。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