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8648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docx

《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docx

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

启动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大学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

【摘要】: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尤其是情绪与记忆的关系是认知心理学和情绪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这一研究以前主要集中在抑郁或焦虑个体的情绪状态对其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通过各种手段引发被试的实验性情绪,从而研究这种实验性情绪对个体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情绪启动方式引发被试的实验性情绪,考查启动的情绪对正常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情绪启动下,材料的呈现方式(分类呈现或随机呈现)不同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关键词】:

情绪启动、呈现方式、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1引言

1.1情绪启动的相关概念

启动最初出现在认知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一种研究测验情境对测验成绩影响的技术,也就是说测量首次呈现的刺激对目标刺激操作任务影响程度的技术。

一般来说,首次出现的刺激被称为启动刺激,目标刺激被称为靶刺激,这样的实验模式通常被称为启动范式。

而启动效应则是指经验对当前任务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这样一种实验范式被运用到对情绪的研究中,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经典的研究情绪的实验范式,即情绪启动研究范式。

情绪启动效应也就是指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具有相同的情绪效价时,即都是积极的或者都是消极的时,启动刺激的呈现将加速对目标刺激的加工;反之,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的情绪效价相反时,启动刺激的呈现则会阻碍对目标刺激的加工。

在典型的情绪启动研究中,一般先呈现积极或消极的启动刺激,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呈现目标刺激,让被试对目标刺激进行效价的评定,再以反应时或错误率为指标来衡量启动刺激对目标刺激的影响。

就概念而言,已有文献中,情绪启动至少已包括如下三种含义:

1、指个体对于在情绪效价上与启动刺激相似的靶刺激更为敏感,主要体现在加工速度和注意选择上;2、指个体先行加工具有一定情绪效价的刺激后,使得后继加工也易于蒙上相应的情绪色彩;3、视个体的情绪状态即为一种准备状态(启动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将对个体的认知活动产生影响,是为情绪启动。

根据被试是否能察觉到启动刺激,情绪启动又分为阈上情绪启动和阈下情绪启动。

所谓阈上情绪启动,也就是被试能够察觉到启动刺激的存在;而当将启动刺激的呈现时间减少到几十毫秒,十几毫秒甚至是几毫秒时,或者是启动刺激掩蔽呈现,被试无法意识到启动刺激的存在,这样的情绪启动被称为阈下情绪启动。

在目前研究引发的个体情绪状态对个体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的实验中,启动刺激呈现的方式多为阈上呈现,即情绪诱发(induce,arouse,produCe等);而采用阈下呈现刺激的方式引发情绪,即情绪启动(prime)的实验并不多见。

但是目前国内的文献并没有对此加以严格区分,都称为情绪启动。

[1]

1.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相关概念及由来

所谓外显记忆就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个体在外显记忆下能够运用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并能意识到记忆活动的过程,能意识到自己在主动的搜索记忆,而除了我们意识到的记忆以外,还有一种对我们影响更大的记忆—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就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真正意义上的内隐记忆研究始于对遗忘症患者的研究。

19世纪末,俄国医生SergeiKorsakoff在对一位遗忘症患者进行电休克治疗时发现,尽管该患者已经不记得曾经受过电击这件事了,但当他看到用于电击治疗的仪器时还是会认为自己将要被电击了。

这正是一种无意识的内隐记忆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现推动SergeiKorsakoff首先对遗忘症患者的无意识记忆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其理论意义。

20世纪70年代,Graf,Tulving,Schacter等人通过对正常人和遗忘症病人的自由回忆、再认、模糊字辨认和词干补笔测验中表现出的记忆分离现象,提出人类的记忆中有一种自动的、无需意识参与的记忆。

这种记忆的特点就是人们没有觉察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也无需有意识的去利用这种记忆,而它却会不知不觉的影响人的行为。

自此,Graf和Schacter将这种记忆称为内隐记忆,而将传统的有意识记忆称为外显记忆。

[2]

1.3情绪启动效应对记忆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情绪启动下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研究较少。

但实验结果却不完全一致。

一种研究结果认为,启动的情绪只影响个体的外显记忆而不影响个体的内隐记忆;另外一种研究结果则认为,启动的情绪状态既影响个体的外显记忆,也影响个体的内隐记忆。

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

2002年,LaurieT.Butler&Diannee.Berry研究了情绪状态对个体内隐和外显记忆任务的影响。

实验中呈现一系列描述被试不熟悉的商品品牌的一些句子,这些句子带有情绪性(例如,XX很可口,XX脂肪含量很高等),且每个句子呈现2秒,用以启动被试的积极情绪状态和消极情绪状态。

句子呈现时要求被试大声读出并对其可读性进行评定。

然后要求一部分被试对这些商品品牌进行判断偏好评定,另外一些被试则对这些商品品牌进行再认。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判断偏好评定没有影响,却影响了被试的再认成绩。

换句话说,情绪状态对个体的外显记忆产生了影响,但对个体的内隐记忆则没有产生影响。

2003年,齐平、梁承谋也研究了诱发的正负情绪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实验中采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印有“难”字的卡片(分别代表所要进行的任务的难度)来启动被试的正性、负性及中性情绪。

之后对被试进行外显和内隐记忆的测试。

实验程序为卡片呈现(1分钟,要求被试对卡片上的单词进行学习)→掩蔽任务(1.5分钟,任务为做3位数的减法)→再认测验(1.5分钟)→掩蔽任务(1.5分钟,任务为做3位数的减法)→补笔测验(2.5分钟)→休息15分钟,再按照相同的程序进行其他情绪状态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诱发的正负情绪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都产生了影响。

(存在的问题:

不应该采用被试内设计,而应该采用被时间设计。

一部分被试进行再认,另一部分被试进行词干补比测验。

2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70年代注意到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以来,情绪与认知的关系问题引起了情绪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从而引起了很多心理学家对情绪与认知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80年代,启动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种研究范式,也被应用到对情绪的研究中。

利用启动范式对情绪与认知之间关系进行的研究很多,其中对情绪一致性记忆、情绪依存性记忆以及情绪启动下的自传体记忆研究都很多。

而且这些研究多限于外显记忆,对内隐记忆的研究并不多。

那么,情绪在影响个体的外显记忆的同时,是否对个体的内隐记忆也有影响呢?

为此,很多学者以临床抑郁或焦虑个体,或者是通过抑郁或焦虑量表筛选出来的非临床个体为被试,研究了个体的抑郁或焦虑状态对个体的内隐记忆的影响。

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在国内现有的研究中,研究者忽略了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从引发实验性情绪的刺激方式来说,现有的研究多采用阈上呈现方式,即情绪诱发的方式,而很少采用阈下呈现刺激的方式,即情绪启动方式;其次,在研究情绪对个体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研究中,研究者多采用临床抑郁或焦虑个体,或者通过抑郁或焦虑量表筛选出来的非临床个体为被试,而很少有研究以正常的个体为被试,忽略了临床个体与正常个体在情绪调节、情绪影响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再次,国内在研究情绪对个体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时,所采用的方法不一样,所得实验结果不一致。

还有在一些文献中看到启动情绪和呈现方式会对错误记忆造成影响,由此我就想,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否也会有影响。

基于以上的原因,本实验研究以正常个体为被试,利用情绪启动范式以及材料的不同呈现方式,研究启动的情绪以及材料的呈现方式对个体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3研究的一些实际意义

情绪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活动。

记忆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在心理活动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受到人们的情绪状态的深刻影响。

而正常人的记忆活动,不管在工作、生活或者学习中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

良好的记忆能力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因此,研究情绪对正常人记忆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要。

首先,了解情绪影响记忆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人们认识到情绪调节以及保持最佳情绪状态的重要性;其次,了解情绪对记忆活动的影响,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记忆规律,更好地利用记忆规律,以期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再次,研究情绪启动下的外显和内隐记忆特点,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者了解到,在教学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或者是其他信号对学生的记忆活动所造成的影响,从而认识到教态、教学情绪的重要性。

另外,在各种临床心理疾病的治疗中,了解情绪对记忆,尤其对个体内隐记忆的影响就显得更为重要,有利于治疗者更进一步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因等,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4研究假设

根据资源分配理论,通过启动产生了情绪的个体,用于进行记忆等认知加工的资源比其他人要少,因此其记忆就会受到影响。

但Graf和Mand1er(1984)认为内隐记忆依赖于自动激活加工,而外显记忆依赖于精细加工,根据这一理论,由于外显记忆进行精细加工需要有意识的努力,因此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内隐记忆所进行的自动激活加工是不需要个体有意识的努力的,因此,不容易受到情绪状态的影响。

根据认知资源分配理论以及相关研究,本研究假设:

①启动的情绪状态将对个体的外显记忆产生影响,但对个体的内隐记忆则不会产生影响;②词表项目的呈现方式主效应显著,在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中,分类呈现组的记忆成绩均要好于随机呈现组的记忆成绩;③在外显记忆中,启动情绪与呈现方式间存在交互作用。

在同一启动情绪状态下,因材料的呈现方式不同,记忆成绩不同;词表呈现方式相同时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记忆成绩也不同。

而在内隐记忆中,不存在交互作用。

5实验研究

实验名称:

情绪启动效应以及呈现方式对大学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

5.1实验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启动的情绪以及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大学生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否有影响。

5.2实验方法

5.2.1被试

东北师范大学在读本科生360人,在各个学院中随机选取。

实验结束后,每位被试会有一定的报酬。

5.2.2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3×2×2多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被试间设计),因素分别有:

启动情绪(积极情绪、无情绪、消极情绪);材料呈现方式(分类呈现、随机呈现);测验记忆的方法(再认测验、补笔测验)。

因变量为被试在不同情绪启动和材料呈现方式下的记忆成绩。

5.2.3实验材料

5.2.3.1知情同意书

为了保障被试的合法权益,也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在实验前对被试解释本实验是为了研究情绪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并简单介绍实验程序,请被试签知情同意书(文本见附录1)。

5.2.3.2情绪诱发材料

实验共用到两份情绪诱发材料,为在网上搜索的两段视频。

一段为奥运会夺金及颁奖片段,诱发积极情绪。

一段为电影《沉默的羔羊》片段,诱发消极情绪。

另一段为新闻联播视频,不引起被试的任何情绪。

三个视频的时间相同,都为十五分钟。

这些材料分别由28名大学生对其进行主观测评,报告情绪体验,以判断该视频是否会引起相应情绪。

接受第一段积极情绪材料的观看者中有21人(75%)表示有积极情绪,7人(25%)表示无明显积极情绪。

接受第二段消极情绪材料的观看者中有25人(78.6%)表示有消极情绪,3人(89.3%)表示无明显消极情绪。

可以认为,情绪诱发材料符合实验要求。

接受第三段材料的被试基本没情绪波动(暂没有实验支持,只是估计)。

5.2.3.3情绪报告问卷

根据黄敏儿编制的情绪报告问卷设计该问卷(见附录2)。

问卷包括10种情绪,为5点等级量表。

涉及到5种积极情绪和5种消极情绪,分别是快乐、满意、兴趣、自豪、感激、紧张、愤怒、悲伤、恐惧和痛苦,分别用0-4表示情绪的由弱至强,0表示无情绪,1表示稍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