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施工方案.docx
《砼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砼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砼施工方案
砀山紫都双兴家园
一区、二区工程
砀山紫都双兴家园
一区、二区工程
砼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1、项目设计概况..........................................................................4
2、土建设计概况..........................................................................4
3、编制依据..................................................................................4
4、施工准备..................................................................................5
4.1材料准备.................................................................................5
4.2主要机具.................................................................................6
4.3作业条件.................................................................................6
4.4技术关键要求.........................................................................7
5、基础混凝土浇筑......................................................................7
6、主体结构混凝土......................................................................8
6.1混凝土浇筑.............................................................................8
6.2混凝土振捣.............................................................................9
6.3平板振动器使用要点............................................................10
6.4施工缝处理............................................................................10
七、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措施.............................................10
八、混凝土养护.............................................................................11
九、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2
十、技术安全.................................................................................14
砼施工方案
一、项目设计概况
本工程场地地势平坦,西边临县城主干道芒砀北路,北面紧临城区步行街,东面靠近居民住宅楼,南面为工程办公区(二层楼房)。
总建筑面积28974.74m2。
总建筑占地面积2568.23m2。
本工程为一区十三层住宅,二区十四层住宅建筑(下部二层商铺,上部十二层住宅,局部带有地下室和五层客房酒店)。
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局部为独立基础。
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主体结构设计年限为50年,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剪力墙及框架抗震等级四级。
二、土建工程设计概况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础坐落在第二层粉质粘土上局部为独立基础,基础持力层为第二层粉质粘土,天然地基承载力fak=70kPa,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承载要求,采取CFG桩进行地基处理,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fsak不小于280kPa。
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乙级。
基础回填土采用素土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基础施工时应做好降水及基坑围护工作,并注意承压水。
围护墙体:
±0.000以下的地下室内外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M7.5(室外)M5(室内)砌筑。
砼强度:
基础垫层为C15,筏板基础和地下室挡土墙为C30P6,剪力墙、楼梯、现浇框架柱、框架梁、板、框支柱、框支梁均为C30,过梁、构造柱等图纸未注明强度等级均为C20。
三、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四、施工准备
工程主体结构采用商品砼(过梁、构造柱,采用自拌)。
根据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条件、施工部位、施工气温、浇筑方法、使用水泥、骨料、掺合料及外加剂,确定各种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所需坍落度和初、终凝时间,委托有资质的专业试验室完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确定浇筑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机具、劳动力需用量。
(2)确定混凝土施工所需的水、电,以满足施工需要。
(3)确定混凝土的搅拌能力是否满足连续浇筑的需求。
(4)确定混凝土试块制作组数,满足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的需求。
4.1、材料要求
(1)水泥:
应根据工程特点、所处环境以及设计、施工的要求,选用适当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
所用的水泥应有中文质量证明文件。
质量证明文件内容应包括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及试验结果。
水泥厂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d内寄发的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除28d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
28d强度数值,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32d内补报。
(2)细骨料:
当选用砂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3)粗骨料:
当采用碎石或卵石配制混凝土时,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要求。
粗骨料最大粒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不得大于混凝土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在其装卸及存储时,应采取措施,使骨料颗粒级配均匀,保持洁净。
堆放场地应平整、排水畅通,宜铺筑混凝土地面。
(4)掺合料:
用于混凝土中的掺合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确定符合混凝土质量要求时,方可使用。
选用的掺合料,应使混凝土达到预定改善性能的要求或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取代水泥。
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取代水泥的最大取代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掺合料在运输与存储中,应有明显标志。
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材料混淆。
(5)混凝土外加剂:
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
混凝土外加剂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应符合要求。
(6)水:
混凝土拌制用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应进行取样检测,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4.2、主要机具
主要机具包括、运输设备、浇筑和捣实设备及手工操作器具:
运输设备:
龙门架(提升架)、塔式起重机、手推车、砼由地泵、气泵送等。
混凝土振捣设备:
插入式振动器和平板式振动器等。
主要工具:
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贮料斗、木抹子、刮杠、铁插尺、胶皮水管、铁板、12~15寸活扳手、电工常规工具、机械常规工具、对讲机等。
4.3、作业条件
(1)所有的原材料经检查,全部应符合设计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
(2)根据原材料及设计配合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检验,应满足坍落度、强度及耐久性等方面要求。
(3)新下达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并符合要求。
(4)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要求,安全可靠。
(5)所有计量器具必须具有经检定的有效期标识。
(6)需浇筑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已办理隐检手续、混凝土浇筑的申请单已经有关人员批准。
(7)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
(8)依据浇筑作业方案,确定搅拌运输车数量、行走路线、布置方式、浇筑程序、布料方法以及明确布设。
(9)浇筑混凝土必须的脚手架已经搭设,经检查符合施工需要和安全要求。
混凝土搅拌站至浇筑地点的临时道路已经修筑,能确保运输道路畅通。
4.4、技术关键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1)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验。
(2)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应不吸水、不漏浆。
容器和管道在冬期应有保温措施,夏季最高气温超过40℃时,应有隔离措施。
(3)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最低不低于5℃。
(4)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5)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或者采取二次振捣的方法进行。
(6)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制作供结构拆模、张拉、强度合格评定用的标准养护和与结构混凝土同条件养护的试件。
需要时还应制作抗渗性能试验用的试件。
(7)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密集的部位,应采取技术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等现象,应立即予以纠正。
(8)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磨平(必要时,可用铁筒滚压)搓毛两遍以上,且最后一遍宜在混凝土收水时完成。
(9)应控制混凝土处在有利于硬化及强度增长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
五、基础砼施工
1、本工程为筏板基础,其中筏板较厚,根据图纸要求为一次浇筑,不得留有施工缝,给砼施工带来较大的难度,为了保证砼的一次浇筑成功,浇筑前应做好材料供应、劳力调配、气候等各方面的工作,方可正式浇筑。
2、筏板基础为大体积砼,浇筑时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砼沿高度均匀上升,尽量加大砼的散热面和最大散热时间,宜采取常规的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
砼浇筑时砼内部温度较高,应将砼内部和表面的温差控制在25℃以下,在浇筑过程中应对核心筒5处砼设置测温孔,按每4m梅花型设置,测温孔深度分别为砼厚度的1/2~1/3~2/3处,对砼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每2~4小时测试一次,为了保证砼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控制在25℃以内,对浇筑后的砼应采取保温保湿处理,即在砼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止砼内部水化热丧失较快,引起砼表面产生裂纹。
3、浇筑砼应朝一个方向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应振捣密实,吃饭、接班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45分钟以内,不能超越时间,以免间歇时间过长引起砼浇筑过程不应产生的施工冷缝。
4、混凝土在浇筑后,其抗压强度达1.2MPa后,才准在其上堆料进行下一步施工。
六、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
钢筋砼工程质量目标:
确保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色泽一致,无明显气泡,模板拼缝痕迹整齐且有规律性,结构阴阳角方正顺直,上下楼层连接平整,使砼工程最终达到“内坚外美”的技术要求。
6.1、混凝土的浇筑:
①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
②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阶梯形浇筑,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③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④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木抹子抹平。
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
浇筑板混凝土时严禁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⑤当柱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差二级以内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可随楼板混凝土同时浇筑,但在施工前应核算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承载力,包括抗剪、抗压应满足设计要求;当柱与梁、板混凝土级差大于二级时,应先浇筑节点混凝土,强度与柱相同,必须在节点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梁板混凝土。
⑥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6.2、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应用混凝土振动器进行振实捣固。
(1)插入式振动器使用要点:
①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各连接处是否紧固,电动机绝缘是否可靠,电压和频率是否符合规定,检查合格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
②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猛插,宜垂直插入,并插到尚未初凝的下层混凝土中50~l00mm,以使上下层相互结合。
③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应均匀,插点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振捣时,应“快插慢拔”。
④振动棒在混凝土内振捣时间,每插点约20~30s,见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
振捣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0~l00mm,使混凝土振实均匀。
⑤作业中要避免将振动棒触及钢筋、芯管及预埋件等,更不得采取通过振动棒振动钢筋的方法来促使混凝土振实;作业时振动棒插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2/3~3/4,更不宜将软管插入混凝土中,以防水泥浆侵蚀软管而损坏机件。
⑥振动器在使用中如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机冷却检查,冬季低温下,振动器使用前,要缓慢加温,使振动棒内的润滑油解冻后,方能使用;振动器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0m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
软管不得有断裂,死弯现象,若软管使用过久,长度变长时,应及时更换。
⑦振动器不得在初凝的混凝土上及干硬的地面上试振。
⑧严禁用振动棒撬动钢筋和模板,或将振动棒当锤使用;不得将振动棒头夹到钢筋中;移动振动器时,必须切断电源,不得用软管或电缆线拖拉振动器。
⑨作业完毕,应将电动机、软管、振动棒擦刷干净,按规定要求进行保养作业。
振动器应放在干燥处,不要堆压软管。
6.3、平板振动器使用要点:
①平板振动器振捣混凝土,应使平板底面与混凝土全面接触,每一处振到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下沉后,即可缓缓向前移动,移动速度以能保证每一处混凝土振实泛浆为准。
移动时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在振的振动器不得放在已初凝的混凝土上。
②振动器的引出电缆不能拉得过紧;禁止用电缆拖拉振动器;禁止用钢筋等金属物当绳来
拖拉振动器。
③振动器外壳应保持清洁,以保证电动机散热良好。
6.4、施工缝的处理:
①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必须达到1.2MPa以上,混凝土达到1.2MPa抗压强度所需龄期可参照表15.6.2-6确定。
在施工缝施工时,应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的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
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②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需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
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③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④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
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
七、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措施
施工前,要认真做好混凝土试配,以获得符合设计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
在征得业主和设计部门同意的前提下,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等外加剂,延长初凝时间,增强混凝土层间结合部位的密实性;
振动棒的插点布置要均匀,振捣时间长短要适宜,做到不漏振、不过振;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泌水和浮浆要及时排出,严禁让其混入混凝土结构中,以免影响底板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密实性;
混凝土表面和侧面的养护一定要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以防产生收缩裂缝;
混凝土测温点的布置要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从测点布置至测试结束期间,现场工作人员应注意测试仪器和线路的安全保护,不得随意碰损热电隅、应变计及导线。
八、混凝土养护
(1)养护方法
砼浇捣成型后,对厚度较大的区域可加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温,再加盖麻袋保温,待砼终凝后,每隔4小时揭开覆盖物喷水养护,三天后,减少喷水次数,以保证砼面湿润为准,覆盖养护时间以测温结果确定,一般在7d以后,水化热峰值和砼内部温度下降后再根据测温结果决定是否撤去覆盖物和浇水养护。
底板大体积砼覆盖2层麻袋保温养护14d,高强砼墙柱拆模后挂一层麻袋派专人浇水养护14d,其它梁板、柱、墙砼浇水养护7d。
养护期间保证构件表面充分湿润,在未达到1.5Mpa前不得上人作业。
(2)养护时间
为确保新浇筑的砼有适宜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温度裂缝,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3)施工混凝土试块管理保证体系
现场混凝土试块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严肃的技术工作,要求试验人员尽职尽责。
(4)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要求
垫层C15、基础C30、以上主体为C30,过梁、构造柱其它图纸为注明强度的为C20。
(5)预控计划
根据该工程的工程量,依据图纸要求,依照有关文件、法规及施工试验的规程、规范的要求,对现场的混凝土试验做出一个预控计划,以便有条不紊的做好试验工作,真正做到把好混凝土质量关
做到见证取样工作
该工程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进行,由施工人员在现场取样,并制作成型。
初凝后在混凝土试块表面作好标识,制作日期、混凝土强度等级、工程名称、施工部位等。
混凝土试块见证取样和送检次数,不得少于试验总数的30%,悬挑的重要部位增加见证取样的次数。
混凝土分别留置标准养护、同条件结构检验和拆模时掌握混凝土强度等三种不同用途的试块。
(6)试块的留置方法
本工程(基础、主体)采用的混凝土全部为商品混凝土(构造柱、过梁及图纸未注明强度等级的自拌),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方法如下: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少于一次。
2、现浇结构每一现浇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少于一次;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块。
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共同确定留置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试块,一般每一个工程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留置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块时,应根据混凝土量和结构重要性确定留置数量,一般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4、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冬期混凝土试块除正常规定组数留置外,还应增做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用于检验受冻前、后的强度。
5、混凝土强度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养护和强度代表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由监理工程师(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
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
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
九、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蜂窝
(1)产生原因:
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2)预防措施:
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
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要小心振捣。
模板安装前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
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预以填封,梁筋过密时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
(1)产生原因:
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2)预防措施:
钢筋垫块夺取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部距宜密些,使钢筋自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动
3、麻面
(1)产生原因:
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2)预防措施:
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4、孔洞
(1)产生原因: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2)预防措施:
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高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5、缝隙及夹渣
(1)产生原因:
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2)预防措施:
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6、墙柱底部缺陷(料脚)
(1)产生原因:
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2)预防措施:
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厚的水泥砂浆。
7、梁柱节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1)产生原因:
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2)预防措施:
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8、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1)产生原因:
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2)预防措施:
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
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9、缺棱掉角
(1)产生的原因:
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2)预防措施:
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在拆除模板不受损坏时方能拆除。
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10、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1)产生原因:
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2)预防措施:
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较大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执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十、安全技术
1、浇筑前应检查道路是否畅通,然后可开始工作。
2、砼浇筑前,应对振动棒进行试运转,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胶靴、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
3、浇筑单梁、柱砼时,应设操作台,操作人员不得直接站在模板和支撑上操作以免踩滑或踏断支撑而坠落。
4、预留洞应设盖板或围栏。
所有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
5、施工时应有专人指挥发出浇筑和停止以及机械运行信号。
6、砼浇筑完后表面应用木抹子压实搓平,已浇筑完的砼,应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