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脚本第8章.docx
《物流脚本第8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脚本第8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脚本第8章
第八章对物流的管理与绿色物流
对物流服务的成本、物流服务质量、物流协作、交通管理以及物流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对于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效率,改进物流管理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本章概要:
1、物流的质量管理
2、物流的标准化
3、物流成本管理
4、物流协作管理
5、交通管理
6、物流对环境影响的管理
7、现代绿色物流管理
8、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
9、现代物流管理中影响环境的非绿色因素分析
10、绿色营销与绿色流通
11、发展绿色物流与可利用废弃物物流
本章重点:
1、物流的质量管理
2、物流的标准化
3、物流成本管理
4、物流协作管理
5、交通管理
6、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
本章难点:
1、物流的质量管理
2、物流的标准化
3、物流成本管理
目标:
1、掌握物流的质量管理和物流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2、掌握物流成本管理、协作管理、交通管理和物流对环境影响的管理
3、了解绿色物流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对物流的管理
物流企业目前越来越重视从战略的角度来对物流服务进行研究,物流质量管理、物流标准化、物流成本控制和物流协作管理等在物流体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知识点作介绍:
◆物流的质量管理
◆物流的标准化
◆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协作管理
◆交通管理
◆物流对环境影响的管理
1.1物流的质量管理
(一)物流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物流质量管理可以理解成按照法定的及物流服务交易双方的约定,达到双方约定的服务指标和对物流对象的质量保护。
在物流领域中,经常会出现很大的质量事故,不仅使物流中货物的数量受到损失,而且使货物质量损失,从而使物流本身和企业经营活动两方面都受到下述损失:
1、赔偿损失的支出;
2、处理索赔的行政、法律事务的支出;
3、收回、重整再发送被退回货物的支出;
4、时间耽误的机会损失及利息损失;
5、公司或企业的信誉损失,会出现订货减少、合同条款不利等问题。
这些都使得企业失去用户对其的信任,战略发展受挫。
所以,物流质量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物流质量管理的内容
1、物流对象物的质量保护
物流对象物的保护包含:
①数量保护。
在物流过程中,采用集装的装运方式,能够最有效的保护对象物数量不受损失。
②质量保护。
保证物流对象物在物流过程中不发生超出约定的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生物的质量变化
③防止灾害。
2、物流服务质量
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其性质主要在于服务,所以,整个物流的质量目标,就是其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企业在尽量满足用户要求的同时结合考虑企业的成本效益,积极主动地去推动完成的,而不是一味追求满足用户所有要求。
3、物流工作质量
工作质量指的是物流各环节、各工种、各岗位具体工作的质量。
物流服务质量水平取决于各个工作质量的总和。
所以,工作质量是物流服务质量的某种保证和基础。
重点抓好工作质量,物流服务质量也就有了一定程度的保证。
4、物流工程质量
物流工程是流通领域及其他物流活动领域的工程系统。
对物流领域而言,是这一领域独特的工程系统,主要作用是支持流通活动,提高活动的水平并最终实现交易物的有效转移。
提高工程质量,是进行物流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能提高工程质量,就能做到“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
1.2物流的标准化
(一)物流标准化的含义
物流标准化指的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的标准化体系,包括系统实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系统内各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衔接与配合等等。
(二)物流标准化的主要特点
1、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涉及的面比一般标准化系统更为广泛,其对象包括了机电、建筑、工具、工作方法等许多种类。
2、物流标准化系统属于二次系统。
组成物流大系统的各个分系统,过去早已分别实现了本系统的标准化,在推行物流标准化时,必须以此为依据,在各个分系统标准化基础上建立物流标准化系统。
3、物流标准化更要求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
①科学性的要求,是要体现现代化科技成果,将现代科技成果联接成物流大系统。
②民主性指标准的制订,采用协商的办法,广泛考虑各种现实条件,广泛听取意见,而不过分偏重某一个国家,使标准更具有权威、减少阻力,易于贯彻执行。
③经济性是标准化主要目的之一,物流过程不能片面强调反映现代科学水平,片面顺从物流习惯及现状,引起物流成本的增加,使标准失去生命力。
4、物流标准化有非常强的国际性。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所带来的国际交往大幅度增加,而所有的国际贸易又最终靠国际物流来完成,因而各个国家物流标准与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就要求一致,才能降低效益损失。
5、贯彻安全与保险的原则
在物流标准中对物流安全性、可靠性的规定和为安全性、可靠性统一技术标准、工作标准是物流标准化的一个特点;在国际物流中,都有世界公认的保险条款,其相关标准化工作也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内容。
(三)物流标准种类
1、大系统配合性、统一性标准
1基础编码标准
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
3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
4集装模数尺寸
5物流专业名词标准
6物流单据、票证的标准化
7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
8专业计量单位标准
2、分系统技术标准
主要有:
运输车船标准、作业车辆标准、传输机具标准、仓库技术标准;包装、托盘、集装箱标准,包括包装、托盘、集装系列尺寸标准,包装物标准,货架储罐标准等。
(四)物流标准化的基点
1、集装是物流标准化基点
集装系统是使物流全过程贯通而形成体系,是保持物流各环节上使用的设备、装置及机械之间整体性及配合性的核心,所以,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连贯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
2、物流全系统标准化取决于和集装的配合性。
这种配合性具体讲包括:
1集装与生产企业最后工序――包装的配合性;
2集装与装卸机具、装卸场所、装卸小工具的配合性;
3集装与仓库站台、货架、搬运机械、保管设施乃至仓库建筑的配合性;
4集装与保管条件、工具、操作方式的配合性;
5集装与运输设备、设施的配合性;
6集装与末端物流的配合性;
7集装与国际物流的配合性。
(五)物流的尺寸标准
1、物流基础模数尺寸。
ISO中央秘书处及欧洲各国已基本认定600×400(毫米)为基础模数尺寸。
2、物流模数
物流模数即集装基础模数尺寸。
ISO对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模数尺寸方案如下:
1物流基础模数尺寸:
600×400(毫米);
2物流模数尺寸:
1200×1000(毫米)为主;也允许1200×800(毫米)及1100×1100(毫米);
3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与集装基础模数尺寸的配合关系,如图8-1所示。
400400400
600
1000
400
600
600
1200
图8-1基础模数尺寸的配合关系
1.3物流成本管理
(一)特殊的成本体系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物流成本管理还是一种管理的理念,而没有转化成管理行为。
物流成本总是和其他的成本混杂一起,许多成本项目是混杂在其他的科目之中,只有当企业进行深入的核算和深入财务活动分析,才可能将物流成本完全分离出来,但是,总的成本科目体系现在还不能将物流成本纳入常规的结构之中。
(二)物流成本的特点――物流冰山、效益背反现象。
这两个概念我们已经在前面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物流成本的误区
在企业物流管理进入资源整合阶段,很多人根据物流冰山的理论,要把隐藏在水面之下的物流成本全部都核算出来,结果却很难实现这项工作时,就不断指责传统会计不能提供足够的物流成本分摊的数据。
很明显,这是一个误区。
直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矛盾的数据,说明对冰山总体的全面认识和测量不但不现实,而且也没有必要。
(四)物流成本管理的几个要点
1、关注总成本的优化,而不单独追求物流成本的降低。
2、放弃管理全部物流成本,重点控制A类物流领域的成本发生源。
3、按照管理权限的归属,设立物流管理部门的企业,对部门的业务活动范畴进行成本管理,对于没有设立物流管理部门的企业,应当根据需要或者定时对有关物流主要会计科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历史数据的比较,掌握物流成本的问题和动向。
4、在分摊成本时,防止成本的交错、重复计算。
1.4物流协作管理
(一)概述
企业的物流需求,不可能完全由自己来满足,外包、合作、购买物流服务是经常要做的事情,而前提条件,是协议和合同。
对于新兴的物流活动,例如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物流等,之所以可以运作成功,除了物流工程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和新的管理思想以外,主要依托力量就是合同。
(二)运输合同
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
运输合同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当事人是货主和承运人双方,货主包括起运人和收货人两个方面
2运输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
3国家提供基础平台的运输领域
4对于构成国家物流平台一部分的运输部门,一般都明示合同文本,不再单独签约,而以货运单据作为双方承担的约定文件。
5如果承运人是一般运输企业,合同的确立,则需要进行协议、谈判,双方共同约定协议条款。
(三)权利和义务
1、托运人的权利
1托运人有按照现实可能要求承运人将货物运至约定地点并交给收货人的权利。
2托运人在有限制的前提下,有提出终止运输、返还货物、变更地点、变更收货人的权利
2、承运人的义务
托运人的权利和承运人的义务是共生关系,权利和义务需要均衡,需要公平。
承运人的基本义务是完成货物的运输。
还有承运人的权利,托运人的义务,收货人的权利和义务,这里不再详述。
(四)多式联运合同
1、多式联运合同的含义
按照《合同法》第317条规定:
“多式联运经营人负责履行或者组织履行多式联运合同,对全程运输享有承运人的权利,承担承运人的义务。
”
多式联运货物运输合同的当事人只有两方:
一方是托运人;另一方是多式联运的经营人。
2、多式联运货物运输合同的特点
1多式联运经营人是运输合同的履行人
2多式联运经营人具有双重身份:
对于托运人来讲,它是承运人;对于多式联运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具体承运人,多式联运的经营人就是托运人。
3多式联运方式是否成功,取决于多式联运组织和渠道的稳定性
4对于托运人来讲,采用多式联运不用分别和不同承运人协议和签约,而只须和多式联运经营人一方签约,这叫“一票到底”,非常方便。
(五)仓储合同
1、仓储合同的含义。
《合同法》第381条规定:
“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用的合同。
”
2、仓储合同的特点
1仓储合同是提供劳务的合同,保管是其中主要的劳务费支出领域。
2仓储合同所涉及的合同对象,大多是工业企业、事业单位的大宗货物,标的量较大。
3仓储合同的对象物是动产
4仓储合同属于诺承合同。
一旦合同成立便生效,不管货主是否将货物实际储存到仓库之中。
1.5交通管理
(一)交通限制
1、超限运输的管理
超限运输含义:
即超出交通工具额定限度的运输和超出基础设施额定承受限度的运输。
超限运输的危害: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运输工具的损坏;第二,公路路面的损坏;第三,由于控制失灵的安全事故。
2、运行的限制
根据交通基础设施的能力、寿命,根据交通工具的能力和环境条件要求,在运行上有很多限制的管理措施。
主要有:
行驶速度的限制;桥梁、道路、航道的通过能力限制;运行时间的限制;尾气、噪声限制;司乘人员行为和数量的限制等等。
(二)交通安全
1、交通设施的安全管理
2、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
1.6物流对环境影响的管理
(一)物流影响环境的因素
物流对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噪音对人精神、情绪、健康的影响,废气对空气、水的污染影响,运输车辆事故对人伤害性的影响等。
这些影响之造成,与诸多因素有关:
1、与粗放式的物流有关
2、与物流设施缺乏合理的规划有关
3、与物流标准化有关。
在推行标准化过程中,只重视物流设施、设备、工具、车辆技术标准等内在标准的研究,而忽视物流对环境及社会影响,强化了上述矛盾。
(二)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物流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废弃排放
2、噪音污染
3、震动
4、扬尘
5、有毒物的污染
(三)减轻环境负担的措施
1、应当提高铁道和水运的比重,减少对环境危害最大的汽车运输。
2、采用管道输送的物流方式,以解决液体、气体、粉状扬尘对环境的污染。
3、合理规划物流节点和物流线路的分布,对物流节点实行集约化,使物流结点远离居民稠密地区,是解决和降低噪音、粉尘、震动以及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第二节现代绿色物流管理
物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虽然物流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但是物流的发展同样会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交通阻塞等问题,绿色物流是21世纪物流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知识点作介绍: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
◆现代物流管理中影响环境的非绿色因素分析
◆绿色营销与绿色流通
◆发展绿色物流与可利用废弃物物流
2.1现代绿色物流管理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客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流程。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
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了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了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因此,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2.2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
正如其他绿色运动有其理论支撑一样,绿色物流管理也有其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五点:
1、发展是重点;
2、发展经济与环保,使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应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经济和政治运行机制;
4、人们的自身发展需要与资源、环境的发展相适应,人们应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5、树立全新的现代文化观念。
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的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
所谓生态经济学是指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流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殖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
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彼此联系的桥梁。
经济效益涉及目前和局部的更密切相关的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是对立统一的。
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源泉,而前者是后者的经济表现形式。
然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中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三)生态伦理学理论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得不忍受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
这就促使了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生态伦理学是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学科,它根据生态学提示的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生态伦理迫使人们对物流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为了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为了人类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态平衡。
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人类之于自然所应尽的义务和权利。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从生态伦理学取得了道义上的支持。
2.3现代物流管理中影响环境的非绿色因素分析
要进行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我们就必须掌握现代物流活动的构成。
现代物流活动是由实现物质、商品空间移动的输送、时间移动的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等六大元素构成。
下面根据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对现代物流活动的每一元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环境的非绿色因素,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切入点。
(一)输送对环境的影响
输送是使商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的物流活动。
输送过程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交通运输工具的大量能耗、对大气的污染和噪声污染。
现在大部分运输工具的运行都需要消耗燃料(汽油),过分的耗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而且,交通运输工具排放出大量有害气体,产生的噪声污染,都损害人类的健康发展,降低了环境效益。
第二方面,大量的流通导致道路需求面积的增加,道路修建是对生态平衡的一种破坏。
行使的交运工具排放的废气损害了道路周边植物的健康生存,加剧了生态平衡。
最后,输送的商品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
如运输原油的海轮发生泄露事故,造成海水污染,导致海生动植物的死亡。
(二)保管对环境的影响
保管具有商品储藏管理的意思,保管的主要设施是仓库。
保管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商品保管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一些化学方法,如喷洒杀虫剂,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一些商品,如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三)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
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而进行的加工,或者同一机能形态转换而进行的加工。
流通加工工作为提高商品附加价值、促进商品差别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增强。
流通加工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加工中资源的浪费或过度消耗,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
(四)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包装是在商品输送或保管过程中,为保证商品的价值和形态而从事的物流活动。
包装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
如白色塑料污染,这类材料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滞留时间很长。
另一方面是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
(五)装卸对环境的影响
装卸是跨越运输和物流设施而进行的,发生在输送、保管、包装前后的商品所取放活动。
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
装卸不当,商品体的损坏,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废弃物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化学液体商品的破漏,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同样不经济,也不利环保。
(六)信息对环境的影响
信息活动是通过收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使物流活动能有效、顺利的进行。
信息流对环境几乎无损害或无直接的损害。
2.4绿色营销与绿色流通
从涵盖的部门领域看,绿色营销较之绿色流通更为广阔。
绿色营销是贯穿于整个生产及流通领域的活动,其内容包括产品的产品选择、市场定位、价格策略以及产品促销等活动,而绿色流通则只涉及发生于流通领域的绿色产品营销活动。
然而,从两个概念的内涵来看,绿色流通又比绿色营销更为宽泛。
绿色营销是以企业为本位的经营行为,而绿色流通则是对整个杜会绿色流通活动的概括,是一个更多层次的概念。
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流通经营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流通活动管理、规范和调控。
这使得对绿色流通的研究具有政府政策和流通企业经营战略与策略两方面。
(一)企业相关绿色活动
1、绿色生产
绿色生产(亦称清洁生产)是指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式进行生产,以及生产绿色产品(包括本身不包含污染成分的产品和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
它是以生产者为主体的生产行为,包括绿色产品的产品定位、研究开发以及生产制造过程。
绿色生产与绿色流通的分界线存在于产成品制成之后,生产部门向流通企业售出产品之前。
绿色生产是实现绿色流通与绿色消费的前提条件,但绿色流通又可以通过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而促进绿色生产,其可行途径包括:
在经营品种的选择上拒绝污染产品,积极进行绿色产品的经销;在产品经销条件上,对绿色产品给予价格和其他方面的优惠,加强对绿色产品的促销活动等等。
此外,商品流通过程还存在着很多完全独立于生产部门的绿色经营活动,如减少流通企业本身的资源消耗,减少流通活动本身(运输、包装、流通加工以及废弃物回收等)对环境的污染。
2、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指与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相联系的物流。
绿色物流由于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关的流通活动主要发生的领域,故绿色物流也是绿色流通事业中的主要方面。
绿色物流由绿色运输、绿色包装以及绿色流通加工三个子范畴组:
(1)绿色运输。
是指考虑尽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运输思想。
现代物流管理活动的变化对运输和环境的影响表现为:
①集中库存对环境的影响
集中库存虽然有效地降低了物流费用,但是因为产生了较多地一次运输,从而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造成了更多的社会和环境成本,也可以说是一种负的外部性。
②24小时货运经营对环境的影响
昼夜运营方式有很多优点,最主要的是减少了燃料耗费,这是因为白天道路比较拥挤,严重影响燃料耗费数量,而通过夜间行车节约燃料的潜力很大。
③即时配送(JIT)对环境的影响
JIT使货物运输从铁路转向公路,这种状况对环境具有消极影响,因为比较而言,铁路污染小、能耗低、噪音小、运费低JIT配送更多地适应于近距离地企业间输送。
(2)绿色包装。
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
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包括:
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商品流通过程中尽量采用可重复使用单元式包装,实现流通部门自身经营活动用包装的减量化,主动地协助生产部门进行包装材料的回收及再利用。
(3)绿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
流通加工品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有大作为的领域。
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
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如餐饮服务业对食品的集中加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空气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的集中加工减少了居民分散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3、绿色商流与绿色产品流通
这是两个直接相联系的范畴。
绿色产品流通是指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产品的经销。
绿色商流是指与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相联系的商流活动。
绿色产品流通一方面可以满足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还能促进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的生产。
绿色商流具体内容包括了对绿色产品的经营与营销,对绿色消费的引导与鼓励,促进商品重复使用、再生利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交易方式创新
4、绿色流通经营战略与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约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