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生态省建设气象专项规划.docx
《山东生态省建设气象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生态省建设气象专项规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生态省建设气象专项规划
山东生态省建设气象专项规划(2006—2020年)
前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问题日益突出。
近200年来,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空前影响的同时,也使气候系统面临失衡的危险。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显著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显著增加,强度显著增强,气象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越来越严重;气候变化及给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带来的重大负面影响,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
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和受气候变化影响敏感的国家,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是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气象灾害对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3%~6%。
2003年10月22日,回良玉副总理在听取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汇报时指出:
“天气、气候和全球变化问题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环境问题,而且与政治、经济、国防及人民生活等密切相关,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事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同时也事关我们党和政府重大决策的实施。
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
”
山东是人口、农业、经济大省,也是一个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
每年气象灾害及衍生的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给我省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
据省民政部门1996~2000年灾情资料统计,全省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96.8亿元,且这种影响将随着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加剧更为显著。
同时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所有这些问题,对生态省建设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是应优先考虑并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为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对空中水资源的调控能力,提高风能、太阳能等洁净、可再生气象能源在未来可用能源中的份额,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及各种次生灾害,提升生态省建设质量和服务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依据2003年12月26日省政府颁布的《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鲁政发〔2003〕119号)和2004年6月24日山东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编制《山东生态省建设气象专项规划(2006—2020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山东气象事业现状分析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气象事业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领导下,围绕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取得了巨大发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随着山东生态省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实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气象事业急需快速发展。
(一)“十五”期间,山东气象事业的发展
1.大气探测与气候生态监测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01年,国务院批准大气监测自动化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我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截止2005年,已建成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23个自动气象站和130多个区域天气加密观测站、2部L-波段探空雷达、7个卫星中规模利用站,与原有的观测站点共同构成了我省新一代大气立体监测网络。
极轨卫星遥感监测在“九五”接收NOAA卫星资料的基础上,“十五”期间增加了风云系列(FY-1C、FY-1D)卫星遥感信息的接收,与全省布设的地面土壤水分监测站和国家基本农业气象站一起,初步构成了我省的生态环境气候监测系统,在作物估产、干旱、洪涝、森林火点、地面植被、沙尘天气及海温、大雾、河口泥沙、城市热岛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气象信息通信网络快速发展
90年代后期,国家启动重点工程“气象卫星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我省120多个气象台站建成了地球卫星接收站,2003年对地面气象通信网络进行升级,建成省-市2MSDH宽带气象专用地面通信网络,进行大量国内外气象信息的交换,实现了省—市的电视天气会商。
2003年1月充分利用已建网络资源,建成开通了“山东兴农网”。
3.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我省气象部门拥有设施较为完善、技术较先进的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加工处理系统。
2003年,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抢险救灾移动气象台,在东明黄河抗洪抢险和2004年麦收期、亚足杯赛济南赛区气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在全省开展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空气质量预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等工作。
目前,服务领域已经涵盖了对各级党政机关、广大公众的服务以及对国防、科技、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水利、海洋、盐业、民航、保险等各个部门。
4.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效显著
山东是个干旱缺水严重、风雹灾害频发的省份,历来有“十年九旱”之说,属资源性缺水,但空中水资源较为丰富。
据测算,每年流经山东的空中水资源尚不足5%转化为地面降水,仍有很大可开发利用潜力。
自1987年我省恢复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后,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
目前,全省已有114个县(市、区)和胜利油田开展了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共有专用高炮509门,火箭发射装置92部;省人影办每年租用空军飞机2架,在全省实施季节性人工增雨作业。
5年来,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93架次,累计飞行223小时58分钟,增加降水28.4亿立方米;全省共进行高炮(火箭)增雨防雹作业1735次,增加降水46.44亿立方米,减少损失40.89亿元,为全省增雨(雪)抗旱、改善生态环境、防雹减灾做出了积极贡献,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对多年人影作业的效益评估表明:
全省人影工作效益与投入比超过20:
1。
图-1目前全省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示意图
(二)发展中提出的新需求与存在的问题
1.综合探测能力尚不能满足生态省建设的服务需求
目前我省地面、高空等气象观测站点较为稀疏,其他部门气象测站的观测技术标准不统一,资料共享程度较低,难以实现对灾害性天气实施全程、连续、准确、实时监测,直接影响到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水平。
海洋气象监测手段和能力极为薄弱,海洋气象观测资料近乎空白,海洋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气象服务时效和精细程度亟待提高。
2.卫星遥感资料的分辨率偏低,遥感信息解译的能力偏弱
目前我省现有的极轨卫星接收系统接收的卫星遥感资料分辨率仅为1100米,遥感信息解译的能力偏弱。
尤其对于黄河凌汛、森林和水体面积变化、近海水质污染、森林火点及秸杆焚烧等特殊区域难以准确解译。
3.气象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我省风能、太阳能资源及空中水资源均较为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据计算,每年经过我省境内的空中水汽输送量约25000亿立方米,但转化为地面降水的效率尚不足5%;20世纪90年代全球风力发电的增长率达到了25%,居各类能源之首,我国风能利用程度还较低,我省风能发电场也仅在长岛一处,太阳能利用也停留在分散、小规模使用上。
气象资源是洁净可再生能源,科学评估、高效开发利用对生态省建设和解决我省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能源、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需求。
4.灾害预报预警技术和防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省在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和气候预测方面能力还较低,大雾、沙尘暴等特殊天气的预报还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暴雨特别是特大暴雨的定时定点预报能力亟待增强,天气预报时效和精细程度亟待提高。
公共气象灾害预警响应体系亟待建立,对农业、航空、交通、水利等行业的专业化服务水平还不高。
人工增雨防雹现代化建设和科技投入不足,空中探测手段落后,作业指挥体系尚不健全,制约了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整体效益的发挥。
(三)山东气象业务建设的优势与差距
近几年我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进展较快,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主要体现在已建成了近260个地面自动气象站,5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建成并投入使用,青岛、章丘探空站探空高度达到30km,完成省—市天气预报电视会商系统的建设,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抢险救灾移动气象台,新增紫外线强度、酸雨等生态环境观测项目,开展数值预报模式本地化研究应用,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不断增强,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
但与先进省份相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全国10多个省份的气象部门已建成了以EOS/MODIS、FY系列卫星接收处理系统为中心、地面典型区域气象生态监测站点为配合的生态环境气象立体监测网,资料分辨率达到百米级,在退耕还林、还草,土地沙化、洪涝灾害以及湖区、湿地等典型生态区域变化的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我省卫星遥感接收处理系统所接收资料还处在千米级分辨率的水平上,不能实现对环境信息更为细致地分辨;在地面气象要素加密监测站点的布设上,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北京等省市已基本实现城区、重点经济发展区和灾害易发区站点间距5KM、乡村20km布局目标,我省加密站建设刚刚启动;上海、北京已建GPS/MET水汽探测网、风廓线仪等,我省尚未建设;另外在高性能计算环境的建设、新预报模式的引进、人工影响天气机理研究、海洋灾害性天气监测和气候资源开发等方面都与部分先进省份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针对生态省建设需求和气象服务能力的差距,围绕做好山东生态省建设气象服务工作,提出旨在提升生态省建设气象服务能力的专项规划十分必要。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总目标,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提升为生态省建设的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主要目标
气象规划完成后,可对我省气象灾害及其部分衍生灾害进行更为有效地监测、预报、预警,对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更好地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和空中水资源,减轻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的损失,增强我省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提升生态省的建设质量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到2010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以陆地、海洋、高空及卫星探测网构成的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系统,获取生态环境变化监测预警、天气监测预报及研究所需要的连续监测信息,卫星资料光谱分辨率达到百米级;建成计算机峰值速度达到万亿次/秒浮点运算能力的信息网络计算环境,初步建成综合信息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共享网络框架。
2020年实现对地球物理、大气化学参数以及气候观测、预测和预估所需要的有关气候系统五大圈层的地球物理、化学、生物和人类活动等若干要素的监测,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0%以上,卫星资料光谱分辨率达到十米级;计算能力达到百万亿次/秒,建成海量信息存储系统和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监测、服务信息的社会共享。
2.建立灾害性天气临近预警预报、中短期天气预报以及月、季、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的无缝隙预报系统。
到2010年对影响我省的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短期预报质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10%;建立起现代化的气象服务网络系统,各级政府、各行业和公众可通过媒体和各种通信手段获取不断更新、连续滚动的气象信息;气象灾害对GDP的影响率在现有水平基础上降低25%。
到2020年,基本实现中短期天气要素和环境要素的定时、定点、定量客观化、自动化预报,短期气候预测与气候变化预估水平较明显提高,预报业务质量总体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不同行业和社会的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气象灾害对GDP影响率在现有水平上降低50%。
3.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到2010年基本建立全省联动、上下协调、行之有效的立体化人工增雨防雹指挥和作业体系,建成人工增雨防雹示范区,加快人工影响天气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大幅度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防灾减灾和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作用,人工增雨工作实现由应急抗旱型向全年作业的生态型、资源型、蓄水型和服务型转变。
到2020年,围绕生态用水、国土绿化、气候调节等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对空中水资源的调控能力明显提高,健全城市和重点农业区的防雹体系,为实现防灾和水资源安全提供优质服务。
4.气象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气象环境评价工作,到2010年,初步建立科学的气象资源监测、评估系统;利用“3S”技术,开展全省风能、太阳能资源的高精度模式下评价、评估工作;结合生态省和半岛城市群规划建设对能源需求,制定实施山东省不同生态功能区气象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到202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气候对农业、水资源、能源影响评估模式和气象能源利用保障系统,气象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明显提高;建立自然生态和气候灾害的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半岛城市群、大中型城市和重点工程建设与气候相互作用影响的评估系统。
三、重点建设任务
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现实性、前瞻性作用,提高对生态气候变化的监测和诊断分析、预测和评估能力,决策咨询和能源保障支持能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科技创新和协调发展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生态省建设,满足山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重点围绕建设山东省生态环境气象监测和服务体系,实施“生态环境气象综合监测信息系统”、“生态环境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和“气象资源开发利用与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规划执行期分为近期和远期二个阶段,近期为2006—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一)生态环境气象综合监测信息系统
1.近期任务
建成观测内容较齐全、密度适宜、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的生态环境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收集传输处理系统和保障系统。
形成以国家骨干探测网为主体,行业、地方和社会志愿观测网为补充,多部门共同维持、资料共享、优势互补的生态环境气象综合监测信息系统。
(1)卫星生态环境气象监测系统
充分利用现有大气和环境探测系统,从气候系统观测角度出发,依托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等先进技术,围绕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生态过程,开展以卫星遥感的动态监测为主,长期定点的实时观测做校准,以临时移动观测为辅的分类生态环境监测。
多轨道卫星遥感监测系统。
建立EOS/MODIS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与目前的卫星接收处理系统共同构成多轨道卫星遥感监测系统,使我省生态环境信息监测空间分辨率达到百米级。
实现对植被变化、农作物的长势、干旱、洪涝灾害、沙尘暴、森林火灾、水体和湿地面积、地表温度、城市热岛效应、海平面温度、海冰、河口泥沙等监测,并实现对主要粮经作物的产量预测。
卫星遥感地面校准监测系统。
在完善现有国家农业气象观测站和土壤水分观测站的基础上,按照生态省建设生态功能区的不同,在每个功能区的4—6个典型代表区域设立地面校准监测站,进行地面生态环境相关信息的实时监测和位置标定,用于精确解译卫星遥感信息。
分区监测重点:
鲁东丘陵生态区主要观测果树、林业及其他植被的生态变化,土壤水分状态;鲁中南山地丘陵生态区主要观测林业、农作物及土壤水分状态;鲁西南平原湖区生态区主要观测农业、干旱、洪涝等生态因素;鲁西北平原和黄河三角洲生态区主要观测农业、草地、湿地、土壤水分等生态因素;近海海域与岛屿生态区主要观测海面温度、海冰、海水污染、河口泥沙、近海地下水位、水质等因子。
典型区域监测。
利用高分辨陆地卫星遥感技术对一些特殊区域和特殊事件进行监测,如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动态变化、大型水域的变化、近海水质污染、森林火点及秸秆焚烧和大面积农林病虫害等。
初步建立黄河三角洲生态气候监测基地:
由湿地生态气候观测场、自动气象站、湿地生态气候观测站、农田生态气候观测站和综合观测信息处理平台共同组成的黄河三角洲生态气象监测系统。
实现对黄河三角洲多种生态系统的气候观测,并对黄河入海口泥沙含量、湿地地物波谱进行调查测定,实现对卫星遥感监测信息的校正,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和湿地生态保护提供服务。
生态气象立体监测数据库。
建立以NOAA、FY(风云系列气象卫星)、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为主,以Landsat(TM)、Spot等卫星遥感资料为辅和地面监测信息共同组成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
(2)地基生态环境气象监测系统
利用各种先进成熟的探测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门类较齐全、站网密度适宜、布局合理的陆地生态环境气象监测网(自动气象站、GPS/MET探测系统、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中规模卫星接收站等),实现对天气气候系统、生态环境的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全天候、长期持续稳定的监测。
地面生态气象监测站网。
以全省现有气象台站为基础,扩充台站生态监测功能,建成生态环境气象监测站点,结合中尺度天气系统监测需要,按照平均站间距城市5km,乡村20km的布站原则,增设新的气象自动监测站点,使全省生态环境气象监测基本站点数量达到500-600个,并根据服务需要在重点、特殊区域和针对特殊需求要素进行加密,总数达1200个以上,在市级台站建设卫星中规模利用站,建成较为合理的全省基本生态气象监测地面网络。
建设相应的省、市、县级设备运行、质量监控和技术支持保障中心。
雷电灾害监测网。
在现有济南、潍坊、临沂、济宁、滨州、青岛等雷电定位监测站点的基础上增设新的站点,重点做好大中城市、半岛城市群和特殊重点工程所在地的雷电监测网的规划建设工作,逐步形成全省雷电灾害监测网络,建成全省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和省级雷电数据处理共享中心。
建成山东省闪电定位资料库,提供给全省气象部门和电力、民航、油田、交通运输、建筑、林业等用户,实现资源共享,为国内开展闪电预报预警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高空气象与水汽探测网。
将成山头探空站59-701系列探空雷达更新为GPS探空系统,与已建成的济南、青岛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初步构成我省的新一代气球探空系统。
在济南、潍坊、临沂、济宁、滨州、青岛、烟台、菏泽、德州、淄博、聊城等市和泰山建立GPS/MET探测系统,实现对大气水汽总量和垂直分布的监测。
以服务奥帆赛和大城市防灾需要,建设2—4部风廓线仪
新一代天气雷达网。
在济南、青岛、烟台、临沂、滨州5部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及聊城、莱芜、潍坊3部713数字化雷达的基础上,建成泰山多普勒天气雷达,在菏泽、枣庄、日照等市建设713数字化天气雷达。
形成能够有效覆盖全省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网。
海洋气象观测站网。
面向我省发展海洋经济需求,建设包括海洋油气、生物资源开发、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海盐和盐化工业以及海上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奥帆赛)等的海洋气象监测系统。
开展海上大风、能见度、海冰等项目观测,进行海洋-大气之间水汽通量交换测量,进行海水温、盐场垂直变化的测定,为提高台风、风暴潮、海浪、海雾等海洋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气候变化研究和气候数值模式发展提供资料支持。
在现有沿海站点的基础上,新建岸基海洋自动气象站44个,海岛自动气象站16个(含海上工作平台观测站2个),浅海或近海浮标观测站4个,海上移动气象台2个,船舶气象观测站4-7个,沿海岸基高频地波雷达2-4部,气象梯度观测装置5套。
根据奥帆赛服务需要,在青岛附近海区适当增加加密观测站。
图-2:
岸基自动站规划图
图-3:
海岛自动站规划图
沿海生态气候观测站网。
通过对7--10个沿海气象站点功能完善,增加对沿海生物种群演变、海水温盐度变化及沿海陆地地下水质水位、土壤酸碱度变化、海咸水入侵等观测,初步建成沿海生态环境气候观测站网。
海洋生态气象观测数据库。
实现对海洋及滩涂作业、海洋科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等活动中有关海洋生态环境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处理与共享。
高速公路气象灾害监测系统。
围绕我省高速公路布局,建设公路沿线由能见度监测仪、路面温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等探测设备组成的高速公路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对沿线能见度、路面温度、降雨、结冰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在高速公路沿线按照间距20公里(或收费站点)布设气象观测仪。
农业气象与土壤水分监测系统。
以现有的国家、省基本农业气象站为骨干,结合卫星遥感地面校准监测系统建设,增加台站干旱、地下水位、土壤酸碱度观测和主要粮经作物长势、发育期、病虫害的调查等项目,建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并根据当地生产需要在部分站点增加林果、蔬菜等相应的农业气象观测任务,建成全省基本农业气象与土壤水分监测网络。
地质灾害气象监测系统。
根据全省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警的需要,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可能影响的周边地区,加密建设自动气象站和径流观测点,实时监测易发区的雨情、径流及其他相关气象要素情况,为预警可能发生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提供基本气象信息。
森林气象监测系统。
根据全省森林防火气象等级预警和森林病虫害气象条件预报服务的需要,在全省大、中型森林防护区内建设森林气象自动监测站,进行温、风、湿、降水等气象要素的监测,站点可建在护林了望台附近,按每10-15万亩林地建设1站的原则,并与卫星遥感火点、植被指数等监测信息相结合,及时进行信息订正与检验。
为提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病虫害预报准确率及开展增雨育林、增雨灭火提供基本气象信息。
旅游环境气象监测系统。
在全省大中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建设约30个自动气象站,进行温、湿、风、降水等基本气象要素观测,同时开展与生活、旅游环境密切相关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大气负离子和花粉浓度等项目监测。
大气环境与大气化学监测系统。
针对影响我省生态环境较大的沙尘暴、酸雨等,调整、增设相应的监测站点和观测项目,建立8-10个自动化程度较高大气环境与化学监测站。
其中包括:
在沙尘暴多发地区,建立土壤水分和土壤性质的地面观测及大气边界层气象观测塔;利用太阳光度计进行大气光学厚度观测,并与卫星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建立或升级改造现有地面太阳辐射观测站,开展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观测;并选择代表性站点,进行大气气溶胶粒度谱观测、质量浓度的采样、称重测量等,以及干沉降的采样、称重测量等;选择2个测站,利用激光雷达测量沙尘气溶胶散射截面的垂直廓线,以获取沙暴云的特征及沙尘层在不同地理位置光学厚度的演变。
根据需要增加3-5个降水、雾和干沉降的样品采集站,降水化学中的同位素观测站2个。
特殊区域监测站。
建设沿海大气本底观测站、泰山大气成分观测站,监测温室气体、臭氧、气溶胶、辐射强度、紫外线强度等变化趋势,以此反映相应区域的大气组分及物理特性。
在部分重点区域(核电站、大型化工厂、有毒化学物品存放地)建设自动式大气基本要素和大气成分监测站。
移动监测系统。
针对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事件,建立可移动式(车载、无人小飞机等)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突发事件区域的风、大气湍流、温度层结、降水等气象要素及大气成分变化的加密观测,为避免和减轻事件造成的危害提供服务支持。
(3)生态环境气象信息集成系统
省-市-县三级宽带信息网改造。
2010年前将省-市间的宽带网由2Mbps升级到双10Mbps,并在所有市-县间建设10Mbps宽带网。
同时全面升级网络路由及交换设备,保证山东省生态环境信息的快速高效传递(图6)。
图-4山东省气象网络规划图
优化资料收集平台。
完善基于网络传输的自动高效接收处理系统。
利用卫星的资料收集功能,并充分发挥GPRS或CDMA等无线网络的技术优势,在自动气象站和长期自记气候站布设资料收集平台,开展资料收集传输业务。
采用适应不同传输要求的多种现代通信技术,建设适应新一代大气综合探测系统高效可靠的资料收集网,同时不断延伸该网络以满足收集整个气候系统的资料的需要。
局域网改造。
全面升级千兆网,实现千兆到桌面。
建成新一代基于Intranet的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全省管理信息系统、服务系统等各子系统的集成,提高全省气象部门在计算机网络支持的新型商务模式下的管理水平。
网络安全管理建设。
加强和改进网络安全和管理水平,更新升级千兆网络防火墙和提升网络防病毒软件监控和管理能力,并在内网中加装入侵监测系统,以提高对各种网络设备的管理和保障的效率。
(4)生态环境气象信息共享系统
生态环境气象预报预警电视会商系统。
依托建设的宽带通讯网络,在现有的电视会商的基础上,建设跨行业电视会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