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押题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5293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押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押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押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押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押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押题汇总.docx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押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押题汇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押题汇总.docx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押题汇总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押题汇总

传统节日 唤回来、走出去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今天是元宵节,说元宵必然说到灯,说到灯就会想起一个人:

堪与苏轼并论的诗词大家辛弃疾,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青玉案·元夕》将时空流转,把我们带入宋代。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东风”(朱淑真)、“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毛滂),习惯城市灯火彻夜通明、亮如白昼的我们,也许很难用同理心去理解宋代词人面对元宵之夜燃灯放焰、火树银花的心绪。

“从昏达旦,光烛天地”,就知有多么的开心。

农耕色彩的传统节日,怎能少了吃?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姜白石)。

赏完灯之后,还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眼福、耳福、口福都照顾到了,这元宵节才算圆满。

“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李持正)。

元宵节,讲的是一个“圆”字,人月两圆、和和美美;讲的是一个“乐”字,天地人和、万民同乐。

从元宵节说开去,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都是在悠悠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通过一个个神奇浪漫的节日传说、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典故趣闻,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节日美食,一点点积淀、丰富起来,并凝聚、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璀璨遗产。

它们寄托着炎黄子孙的文化情感,更散发出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珍惜”之题中应有之义,一在“唤回来”,通过优化传统节日的议题设置,加强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内涵的认知、认同;借助公共政策安排,如公众假期,让传统节日与当下群众生活节拍相协调;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给传统节日注入现代元素、情感元素,如将元宵节打造成中国情人节。

将传统节日“唤回来”,为年轻人所喜爱。

二在“走出去”,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格局中,中国传统节日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和青睐。

如春节,近年已逐渐走出国门,为许多国家民众所认识。

要抓住这一趋势,将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推出去,通过热闹欢乐、轻松有趣、娱乐性强、有意义的形式,让海外受众零距离、沉浸式感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不断提升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厉害了,我的国》里的大国与小家

“3月2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影院为祖国打Call!

”在《厉害了,我的国》全国上映之际,许多网友在预告片下方跟帖留言,表达对这部大银幕纪录电影的支持和期待。

“复兴号”启程、C919首飞、国产航母下水、“慧眼”遨游太空、光量子计算机亮相、港珠澳大桥贯通、可燃冰试采成功……近年来,中国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成果频频亮相,在互联网上刷屏的同时,也点燃了国人内心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厉害了,我的国”也成了舆论场上的高扬声音。

今天,这部集中展现中国过去5年辉煌成就的纪录电影,以“厉害了,我的国”这句网络流行语作为片名,或许再恰当不过,因为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变化,也道出了国人心声。

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生产总值增速稳居世界第一;蓝鲸2号、蛟龙号、全国银幕数量总和稳居世界第一;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173项扶贫政策;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高速公路网总里程世界第一……《厉害了,我的国》在宏大的视野中记录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

过去,人们在感叹“厉害了,我的国”时,面对的还是国家星星点点的成就,如今影片将这些成就汇聚在一起,并通过生动的画面、形象的语言、详实的数据展现出来,其带给国人的震撼和惊喜不难想见。

什么是“中国奇迹”、什么是大国风采、什么又是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变化标识,从影片中或许就能一探究竟,人们也有理由为这样一个“大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厉害了,我的国》不仅有气势磅礴、精彩纷呈的“大国”叙事,还有涓涓流淌、直抵人心的“小家”故事。

从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生活状况,到筑起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的坝上三代人,再到细致做好入户工作的健康管理员和保家卫国的威武之师,影片通过讲述平凡百姓的生活变迁,记录了我国在扶贫、生态文明建设、医疗保障、国家安全体制等各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的诸种努力。

平凡者的故事最有说服力,最能引起共鸣。

比如,那位去西藏扶贫的女孩,一个第一书记为了说服她的扶贫对象能够搬迁,她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影片中,这样的人物和故事还有许多。

透过这些“小家”故事,既让观众联想到了身边类似的故事,更强化了对“大国”的归属和认同之感。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一首《国家》唱出了国与家的紧密关系。

《厉害了,我的国》里的“大国”与“小家”也是这样息息相关。

“小家”的幸福安康离不开“大国”的繁荣富强,“大国”奇迹的背后,也离不开无数“小家”的参与和书写。

影片不仅是在描绘一个厉害中国,同时也是在讲述厉害中国人的故事。

正是无数国人在各条战线上的努力拼搏,才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国奇迹,共同缔造了一个厉害中国。

这便是“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厉害了,我的国》纪录辉煌、厚植人心,也为继续奋斗注入动力。

一时千载,千载一时,新时代已经在我们面前展开,需要厉害的中国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踏上时代新征程,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成就一个更加厉害的中国。

换个思维看本科学历的公厕管理员

3月2日,武汉市一则事业单位招聘简章引发争议,洪山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公厕管理站,要招两位公厕管理员,最低学历要求为本科。

网友吐槽,不好好读书,管个厕所都不够格。

网友的质疑是认为招个本科生管厕所,有点大材小用了。

其实招聘单位说得很清楚了,招的是公厕的管理人员,不是清洁工,而且拿出的是事业编制,是正儿八经的公考,要求本科以上的学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而且,谁说管公厕就没有技术含量了。

这种类似管理员的角色,恰恰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往大了说,公厕是观察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一个公厕设置得合不合理?

布局合不合理?

设施合不合理?

这里面学问多了去了;往小了说,这些管理员一人分管若干个公厕,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公厕日常巡查、维护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所以,在传统的话语体系中,这样的争论是无解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听谁的好呢?

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比如,有没有必要拿出事业编制为一个公厕管理员专门设置岗位,更进一步说,能不能有一个更好的办法管理公厕?

在公共管理领域,类似公厕管理员这样的岗位是很多的,公厕管理员、园林管理员、社区服务人员……它们因为深入城市管理的细枝末节,所以数量可能非常庞大,不可能每个岗位都拿出事业编制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话,编制就会成为巨大的社会负担。

而且这种政府大包大揽的管理方式也未必是最理想的。

政府不妨尝试服务外包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通过买断的方式分散公共职能,而政府退居到管理职责上,这样的话,既提高了效率,也避免了编制的过度扩张。

而社会力量的成熟也将帮助政府部门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把精力集中在监管上。

能够交给市场办的不妨都交给市场办,学会用市场的办法解决问题,可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由市场来决定用什么样的人,争议就会小很多,也可能是资源配置的合理方式。

拿武汉这次招的公厕管理员的事说吧,公开招聘以后,估计又得抢破头了,可是这种热度究竟是冲管理公厕的职业热情去的,还是冲事业编制去的?

大社会小政府,这已经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公共管理事务的增多,管理的相对滞后,正倒逼着政府部门用更多新的思维、新的角度看问题。

比如“互联网+公共服务”的建设,很多地方就引入了互联网公司、第三方力量,政府部门需要花费很大代价才能解决的问题,可能在互联网平台上只需要添加一个功能,何乐而不为呢?

奋斗的青春有未来

【人物】“90后副院长”刘明侦

【事件】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刘明侦又上了微博热搜。

这位“90后副院长”的履历堪称“传奇”:

22岁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23岁成为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女学者,24岁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25岁回国工作并被聘为教授,26岁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如今,她仍不断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刷新着“最年轻”的纪录。

在最近的一次受访中,她说:

“当我们享受了足够多的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和国家资源的时候,我们不仅是单单的个体了。

我们应该为这个社会和国家多做一些事情,我们对这个社会和国家是有使命的,也是有责任的。

【点评】

责任历来是沉甸甸的担子,只有敢于挑起来才堪大任,“爱挑的担子不嫌沉”。

青年一代更是如此,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需要用奋斗来书写最深沉的注解。

刘明侦是青年人的楷模,也是奋斗者的代表。

人们把她视为“学霸”“明星”“女神”,除了看似与年纪不相称的成就,更多的是因为她透出的一种进取精神。

优秀没有捷径,一项项成功、一篇篇论文的背后,有初到英伦时独自料理生活、默默适应文化差异的酸楚,有每天泡在实验室十几个小时“抢时间”研究的坚守,有悉心指导学生、科研教学双肩挑的付出。

用汗水浇灌才华,用实力激发才思,才没有浪费最富创造力的时光并换来最耀眼的成绩,也击碎了“破格太过”的质疑、“运气太好”的嫉妒、“后劲不足”的担忧。

“把吃过的苦笑着说出来”并非易事,却也远非孤例。

1989年出生的“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宫勇吉,最年轻的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郁培文,浙大“90后”女博导杨树……一批又一批年轻的佼佼者曾付出、被认可、再奋斗,勾勒出了新时代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更重要的是,不论年龄与性别,无关行业与地域,只有越来越多的人踏着奋斗的节拍,“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我们的时代才会更加绚丽多彩。

“中国代表着未来”,而青年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百余年前,一代青年为中国向何处去而艰难求索;今天,青年吾辈手持历史的接力棒,就要攥稳、跑快、传好。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青年的奋斗一端连着个体梦想,一端连着国家兴旺,让脚步永不停息、与家国荣辱与共,再微小的能量都会迸发出光与热,再渺小的个人都会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多给学生“标准答案”以外的空间

“沙粒不断坠落的过程就象征着光阴的流逝,但也不能单单认为这是自己的失去。

如果将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的话,时光确实从我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将我死去的那一刻定义为我拥有了自己全部时间的话,那么,我一直都未曾失去过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取时间。

”这哪里是一个小学生,这是一个哲学家。

但这个哲学家确实是一个小学生。

前天,宁波华天小学602班学生邵梓淇的这篇周记,被他任课老师王老师晒出后,迅速在网上走红,截至当天晚上8点,已收获1万评论、5万转发和10万点赞,并被许多微博大V争相转发。

有网友自嘲:

我读六年级的时候在干什么?

确实,像邵梓淇这样善于思辨甚至有些耽于思辨的孩子不是很多,但是,有类似气质和能力的孩子并非稀有。

从若干年来跟小孩子打交道的经历中感觉到,可能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都有这样的孩子,或者是男生,可能是女生。

这类学生将来最有可能在艺术创作和人文领域研究中取得成就。

邵梓淇或许是这类少年中比较突出的,即思考比同龄孩子更深入、更成熟,更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于是就有一个问题:

遇到“标准化”的考试,邵梓淇怎么办?

如果他的答题不符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会放过他吗?

须知,标准化考试,标准之苛刻,即使同义词、近义词,都没有选择余地。

标准化考试代表一种教育、教学理念:

学生的任务是记忆、背诵,然后根据已经给出的标准答题,谁自主思考谁倒霉。

而邵梓淇刚好相反。

王老师告诉记者,五年级下半学期开始,每天中午邵梓淇都会有一定的冥想时间,用来反思自己、思考未来的方向,以及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王老师会把邵梓淇的作文晒到网上,至少她是欣赏、鼓励这样的思考和写作的。

报道还提到邵梓淇的同学的一篇文章,说他如何挑战邵梓淇,与其辩论。

这说明,对邵梓淇和其他同学来说,这个班级是一个宽松的环境,学生的各种思考、争论在这里被容纳、鼓励。

如果换一个老师,或许不能容忍邵梓淇这样的孩子,认为他所想所写不合常规,用标准化的理念去要求、规范邵梓淇,必然会引起邵梓淇的反弹,很难预料事情会闹到哪一步。

但是,学生的成长不能靠幸运,不能满足于某几个老师的宽松、宽容。

王老师引用17世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帕斯卡的一段话,给邵梓淇的这篇周记写下这样的评语:

“‘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

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能思考。

’我很高兴,看到了一根苇草在我们班茁壮成长。

很荣幸能成为你的老师,能得以分享你这些认真而精彩的思考。

”从事教育工作,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师生之间有这样的精神交流。

这样的师生互动越多,说明教育生态越健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活力越是能被充分释放出来。

网红的成功不值得羡慕

《奇葩大会》上有一位00后美少女作家木汁,曾经是个学渣。

被班主任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她是废物,“考这么点分,将来等着啃老吧”。

后来她尝试做过很多事。

当过Coser、写过悬疑小说、选过偶像女团、当过微商,最后写公众号红了,如今月入十万,高调逆袭。

有90后自嘲“00后已经月入十万了,90后还在读研”,更是直接把自己拍死在沙滩上。

踩着90后的背,花季少女被捧上了天。

把所有网红都归到不学无术之列肯定是不对的,但确实有一些人莫名其妙地红了,莫名其妙地成功了。

它跟传统价值观产生了背离,让人产生不读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辛辛苦苦反而不如游手好闲之类的印象。

从小琴棋书画学到大,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可人家连大学都没读,就超过了你,感叹质疑都可以,但就此动摇自己的价值观,以为这才是成功人生、社会常态,这就想歪了。

资源总有错配的时候,这恐怕是任何社会任何时候都避免不了的问题。

网红经济本身有一套自己的游戏规则,有规律可循,更有非理性的成分和巨大的泡沫,这样的故事看看也就罢了,不能太当回事。

如果把一两个人的成功当成榜样,把偶然当成必然,你就失败了。

一个是数量的问题,这样的人是极少数的,中国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只要出现极小的比例,就绝对数量而言,就可能是个不小的数字。

经过媒体放大后,又有了光环效应,让人感觉到这样的故事似乎无处不在。

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觉。

一些节目喜欢捧这样的人物,一些人喜欢听这样的故事,是因为其有卖点有槽点。

一个偶然成功、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人身上有很多戏剧色彩,是饭后茶余的谈资,天然有炒作的空间,符合节目的胃口。

而按部就班的人,人生没有意外,没有起伏没有波折,自然很难入炒作之风的法眼。

形形色色的选秀舞台给了网红逆袭的机会,给了他们比普通人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但不代表他们就是时代的代言人。

他们的成功是故事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故事的全部,把个例特例当成普遍的规律,这就犯了常识错误。

当我们一眼被这些故事迷住时,千万别忘了,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哪里。

我们不应该忽视了,在北上广深杭这样的城市里,正有数量极为庞大的年轻人搭上新经济的快车,成为高收入人群中的一员。

更有一批人,年纪轻轻就创业,短短几年内成为业内的大佬。

腾讯和阿里的历史都不过二十年左右,可是他们制造的财富神话令人瞠目结舌。

这样的故事仍在不断上演,而学有所成孜孜以求正是他们的群体写照。

更不应该忘记,在更大的范围内,从城市到农村,一批批的年轻人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栋梁。

网红短平快缺少沉淀的爆红模式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社会主流。

而且,一时的所谓红并不代表一直红,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不要被这些所谓的励志故事给迷惑了,更不应该在所谓的“随随便便成功”面前,乱了方寸。

应该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天道酬勤的道理是普遍适用的。

想去“看世界”,没有那么无趣和功利

最近,网上热传重庆的万州上海中学开学典礼上一位教师的演讲。

牟海荣老师向该校同学抛出一个问题:

世界那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

显然,这句话是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出来的。

2015年4月,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教师顾少强向学校递交了一封辞职信,然后这个“金句”就流传开来,被称为“最有情怀的辞职信”。

但是,在牟老师看来,仅凭情怀是不够资格看世界的;虽然顾少强看世界已经三年多,但她凭什么看世界还是一个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人有资格看世界?

牟老师认为你要奋斗过才有资格看世界,但是,要奋斗到什么程度呢?

牟老师给学生树立了一排标杆,他们是:

郭晶晶与霍启刚及他俩的儿子,澳门赌王儿子何猷君、刘强东妻子章泽天……意思是说,他们有这样的家庭背景也这么努力,一般人不是应该更努力?

你想嫁入豪门来实现看世界的理想,你也要足够优秀才能与对方匹配:

“扎克伯格的妻子是他哈佛的同学;克林顿是在耶鲁爱上他的同学希拉里。

的确,在这世上,寒门出身和豪门出身的人,在行事上确有很多不同,但因此简单地将人们分为豪门与寒门两大类,这是把社会高度格式化;先奋斗,后享受,这是把人生高度格式化。

我们知道,人的个性是丰富多样的,人有各种气质类型、审美偏好,有的善于抽象思辩,有的喜欢动手制作,有的想象丰富……教育的使命,就是“人”的发展,让每一个个体找到自我发展的途径——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丰富多彩的。

这是教育的难度,也是教育的魅力。

但是,牟老师的励志演讲,把人格式化了,自然,也把教育格式化了,用易中天的话来说,教育变成了养鸡场的技术活。

郦道元、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成就最大的“看世界”者,郦道元是官员,他在从政之外爱好旅行、旅游,满足自己对大自然的兴趣,写出了《水经注》。

徐霞客只考了一次童子试,连生员即秀才都没考上,就放弃了在科举道路上的“奋斗”,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当时被视为另类、怪人,不被时人所认可,但他对自然的考察成果让外国专家学者都佩服。

但是,用牟老师的眼光来衡量,郦道元、徐霞客的“看世界”属于“奋斗”呢还是“享受”呢?

恐怕都不是吧?

发自内心的行为很难贴标签。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用牟老师的眼光来看,徐霞客是个落魄者,是没有资格“看世界”的。

本来,看世界就是爱行走,爱风景,爱各种不同的体验;爱看世界和不爱看世界仅仅是个性不同、爱好不同而已,没有高下尊卑之分。

虽然,牟老师演讲的本意是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但是,在牟老师的演讲里,看世界不再是一种个人爱好,一种具体的行为,而是一个标签,成功者乃至尊贵者的标记。

你只有成为精英,成为尊贵者,才有资格谈论看世界。

丰富多样的生活,到了励志鸡汤里,就变味了,变得很功利,充满了算计,十分无趣、乏味。

沿着铁轨延伸的目光

 

从去年到今年春节,我身边的人出行,又多了一个选择:

要不要坐高铁呢?

那话里带着一种终于赶上了时尚的自豪和骄傲。

作为西南边疆省份的云南,进入高铁时代比中东部地区晚了5到10年。

2008年当中国第一条高速列车在京津城际铁路上飞驰时,我曾经想过,我们云南高原的那些大山,能跑火车已属不易,高铁时代,大约与高原无缘。

我的父亲在铁路上干了一辈子,我小时候常伴着火车的汽笛声入眠,也常沿着铁路线行走,看两条乌黑的钢轨延伸到天边,把一个少年的想象带到未知的远方。

到我成为一名作家后,我为一条神奇的铁路写过一部小说《碧色寨》,它既是圆我少年时期的梦想之作,也是沿着一段即将废弃的铁轨,逆行到时光纵深处的历史回眸。

云南山高谷深路难行,却是中国最早通火车的地区之一。

“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叫“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说的就是建成于1910年的滇越铁路(昆明至越南海防),它只比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京张线晚通车一年而已。

但这是一条用苦难与尸骨铺就的铁路,它不仅仅是一段传奇,还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众所周知,19世纪中后期,中国封闭的大门大都是被坚船利炮轰开的,而中国南疆的一道大门是被法国人“用火车头撞开的”。

说此话的是一个叫奥古斯特·弗朗索瓦的法国人,他有一个文气十足的中国名字“方苏雅”,是那个时代到东方来冒险的代表人物。

一百多年后,他当年在云南拍摄的一批老照片被重新发掘出来,成为我们了解当时中国和云南的珍贵影像资料,这也许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而他来云南,可不是为了拍几张照片那么简单。

1889年底,方苏雅出任法国驻云南府名誉总领事兼法国驻云南铁路委员会代表。

中国的铁路由外国人来决定修与否,在那个年代是涉及民族自尊心的敏感问题,也是老迈腐朽的大清王朝在面对西方列强瓜剖豆分的无奈之举。

清史载:

“自中日战后,外人窥伺中国益亟,侵略之策,以揽办铁路为先。

”俄国、英国、德国、葡萄牙、日本、法国,这些新老列强均“以铁路为侵略中国之大略也”。

1883年,法国将越南吞并为殖民地,南中国直接面对好斗的高卢雄鸡。

1885年第二次中法战争打响时,大清帝国的军队难得一胜,老将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胜法军。

但那时的中国既输不起,也赢不起。

胜利的一方竟然要求“乞和”,战败者却要求“赔偿”,数额高达25亿法郎,如果中国不允,则“必须给予别项,即中国或允由东京(越南河内)至滇省添造铁路,并允滇省通商所造铁路之费……如不照办,则兵至北京”。

近代史家就此评说道:

第二次中法战争,法国“不胜而胜矣”。

滇越铁路就此成为中法两国政府角力的一颗棋子。

对于清政府而言,它是妥协、无奈的屈辱之物,而对法国人来说,它是插入南中国的一根吸血管。

一个曾经多次深入到西南各地考察探险的法国殖民官戈蒂叶勒蒙说得更为直截了当,“让我们有一个进入中国的大门。

火车将从云南驶入四川,在另外一个方向,在西藏的南面,我们的铁路将穿过各个高原。

”在19世纪末,法国人已经为中国的铁路做了20世纪到21世纪的规划。

方苏雅就是带着法国人这种趾高气扬的心态来到云南。

他身材挺拔,目光犀利,蓄着浓密的八字胡,且随时保持它们高高地向两边翘起,让任何一个见到他的中国人都能感受到这个洋大人的傲慢和威严。

他到处旅行,经常被人围观,甚至有人因此而被挤下道路、掉进河里。

当然他也会受到敌视,遭遇过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石头的“欢迎”,但方苏雅认为那不足为惧,他写道:

“谁也不会这样去想:

‘我们这儿有两三千人,还对付不了一个洋人?

来吧,咱们先踩死他!

’”方苏雅面对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就像法兰西帝国在中国大海门口的军舰,“面对中国的人群,态度要果断干脆,决不容忍任何欺辱,任何顶撞。

用皮鞭狠抽第一个没有教养的粗鲁人。

因此,方苏雅当年在中国的旅行,正如法国人在云南修的这条铁路——傲慢加霸道。

1903年,中法两国签订《滇越铁路章程》,主要内容为:

中国允许法国从云南河口到昆明修筑铁路,法方全额投资(工程概算7000万法郎),清政府无偿提供土地,80年后,若铁路公司收入能抵偿投资和股本利息,中方才可收回路权。

以上条款如中国不答应,法国则“兵戎相见,派舰重办”。

左一个“兵至北京”,右一个“派舰重办”,一条国际铁路就这样于1903年秋季匆忙开工。

20多万劳工从河北、天津、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福建等地招募而来,这些外省人来到南疆的热带丛林和高山峡谷中开山筑路,甚至连身上的长棉袍都来不及更换,就被驱赶到了工地。

瘟疫很快在铁路沿线流行开来。

湖南候补道沈祖燕奉令到滇越铁路沿线查访,他在写给朝廷的奏折中说:

“滇越路工所毙人数,其死于瘴、于病、于饿毙、于虐待者,实不止以六七万计。

”而滇越铁路中国段长465公里,假若以7万劳工死亡来计算,平均每公里铁路便有150个劳工的生命作为代价。

一根枕木一条命,在这条血汗铁路线上,绝不是一句文学描写。

作为法国驻云南铁路委员会的代表,方苏雅根本无需考虑修筑这条铁路的代价,在铁路勘测期间,他数次徒步考察了沿线的地形地貌,云南高原切割纵深的地貌让他深为惊叹,“铁路修在什么鬼地方啊!

” 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他可能更心疼他的坐骑,他写道:

“对这些牲口来讲,这是些什么路啊!

可以说它们每天都要在泥坡上攀爬埃菲尔铁塔四五次。

牲口如此,人何以堪;修铁路,又更何以堪。

1910年,大清王朝已摇摇欲坠,滇越铁路却在法国人的欢庆中竣工通车。

当插着法国三色旗的火车开到昆明那一天,共和国开国元帅朱德的恩师、云南陆军讲武堂的监督(校长)李根源先生带领学生来到昆明火车站,并非是列队迎候,而是给学员们上一堂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现场课。

许多血气方刚的学员泪流满面,怒火中烧。

一些人在铁路沿线用石头去砸火车。

法国人在当时并没有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