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实录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4747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课堂实录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课堂实录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课堂实录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课堂实录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课堂实录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课堂实录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化学课堂实录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课堂实录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课堂实录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化学课堂实录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相关理论简单解释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2)通过比较等体反应加压和加催化剂的v-t图,提高识图析图能力,培养从图像中挖掘化学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利用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解释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自主学习

【教学用品】:

 多媒体设备

【课前活动】

【头脑风暴】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计算。

2.温度浓度压强对速率的影响。

3.平衡移动的本质

【日记问题】

对前3节课的内容进行反思,据导学案设计本节课的学习计划

【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用时

环节一

温故

知新

创设

情境

【提问】从内容和原因两个角度回顾浓度、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回忆

复习已有知识

5

利用氯酸钾制氧气、乙醇的催化氧化、洗衣粉的成分加快去污、变色眼镜等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出本节课内容

找出共同点—催化剂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2

环节二

明确

任务

【讲述】

今天我们主要从五个角度学习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倾听

 

明确本节课

的任务

 

1

环节三

交流

研讨

 

自主

学习

据P61表2-3-5所列出的数据信息【思考一】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有怎样的影响?

 

播放双氧水分解的对比试验

 

【思考二】与其他因素相比,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程度如何?

为什么?

【阶段性小结】

各条件对速率的影响大小是:

催化剂>>温度>浓度=压强(体积变化引起的)

 

阅读课本61—62页

【思考三】从图2-3-9你能看出催化剂是如何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

播放催化剂降低活化能的示意图

展示类比的图片

思考讨论

 

观看

 

思考讨论

 

倾听记录

 

观看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强调对比实验的设计原则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表征性抽象(能提高速率)

 

理论性抽象(为什么能提高速率)

 

 

12

环节四

 

交流

研讨

【思考四】从乙烯与氧气的两个反应中,你发现催化剂具有什么特点?

 

【思考五】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吗?

 

思考回答

 

帮助学生理解活化能与速率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4

环节五

基础

回归

尝试写出乙醇催化氧化中铜的参与过程

动笔写方程式

体会催化剂参与反应的历程

3

环节六

 

思考

讨论

 

巩固

提升

【讲解】催化剂的特点

 

【思考】催化剂的v—t图

 

【练习】对比等体反应加压和加催化剂的v-t图,

 

倾听、记录

 

动手画图

 

 

由催化剂的催化特点顺势引出它的v—t图

 

提高识图析图能力,培养从图像中挖掘化学信息的能力。

5

环节七

理论

解释

【提问】试着从理论上解释催化剂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思考讨论

 

从宏观到微观,建立碰撞理论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间的联系

梳理碰撞理论内具体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3

环节八

其他

影响

因素

除了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压强和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外,还有一些方法也能改变反应速率。

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思考回答

 

体会多种因素对一个化学反应的影响

2

环节九

概括

整合

 

随堂

达标

精华

提炼

【回忆】整个第三节学了哪些内容

 

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题目

 

外界条件、速率与平衡是否移动的关系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思考讨论

通过小组间归纳交流,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系统梳理一遍,通过随堂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8

【作业布置】:

必做P64习题2、3以及导学案中的1--6

选做导学案其余的题

【板书设计】

四、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

(一)、催化剂定义

(二)、催化原理

(三)、催化剂的特点

(四)、速度-时间图:

(五)、速率的微观分析

五、其他因素的影响

六、本节内容小结

【评价方法与目标】

评价工具或方法

目标评价

评价过程描述

头脑

风暴

评估学生需求

回忆知识,建构新的知识储备。

教师通过头脑风暴,衡量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为进一步教学做好计划。

日记

问题

评估学生需求

学习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对以前的学习进行反思,并制定新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讨论会

鼓励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参加每个小组的讨论会,检测他们的学习内容、合作情况与鼓励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回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评价每个人的学习进度。

并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学习上、思维上的困惑。

自评

互评

监控学习进展

通过自评和互评调查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或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或学习程度进行调查,并及时反思改正,追踪学生的学习进程

展示

量规

展示理解程度

学生使用量规来确保他们达到了预期目的,并用此量规为同伴的作品提供反馈。

我使用量规来评价展示、研究、理解和合作

总结

反思

展示理解程度

学生反思本节所学知识,回顾基本问题并针对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和体验写总结,确立新目标

【评测工具】

合作量规表

A(15—20分)

B(10—15分)

C(5—10分)

D(2分)

自评

互评

师评

问题的理解

能完整全面的理解问题,具有问题之外的领悟见解

能完整全面的理解问题

能部分理解问题,但还需要老师或同学帮忙清理

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理解问题

问题的解决

提供正确完整的解答,并且能使用一种以上的解决方式

独立提供一种正确完整的解答

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达到正确答案

小组讨论后也无法给出正确解答

结论的表述

能够清晰连贯的解释问题,并且深刻把握问题的本质

能够独立进行合理的解释

在同学的帮助下给出正确答案

给出的答案毫无头绪

合作能力

善于提问、独立思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能与同学协作、相互讨论

能提问、独立思考,不怕吃苦,能克服困难,能与同学协作、相互讨论

基本能提问、思考,可以解决一般问题

偶尔能提问、思考,遇到困难没有勇气

学习参与程度

积极参与学习,且有创造性和独特性地提出和发现问题

积极参与学习,能较新颖地提出和发现问题

能较积极的参与学习,只能通过引导发现问题

参与学习,但消极对待

自评互评量化表

A(15—20分)

B(10—15分)

C(10—5分)

自评

互评

积极

积极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

能发言,能参与讨论与交流

很少发言,基本不参与讨论与交流

自信

大胆提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与不同看法,并做出尝试

不敢提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取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做事缺乏条理性计划性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思维创造性,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特点:

①经过高一一学年的学习和锻炼,高二的学生在心理上逐渐趋于理性,认识事物的能力得到加强,并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但还没完善,仍需要强化。

②通过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定性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速率,知道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可以用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反应的快慢,知道了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没有从定量的角度进行研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③学生把外界条件对速率的影响和对平衡的影响混淆。

④学生可以观察到生活中有关化学反应快慢的现象,但是意识不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而且缺乏理论解释。

学生学习本节课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①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结果,但是不能运用相关原理解释现象。

②对于反应速率的图像不能与平衡移动相结合。

③对外界条件改变,速率是否会变化,平衡是否会移动尚不明确。

课前学习准备

①复习回顾前三节的内容包括速率的表达式及其计算;温度、浓度、压强对速率的影响。

②复习回顾平衡移动的本质。

③导学案的填写。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学生当堂评测结果分析

一是习题反应出来的知识掌握情况。

从两方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是通过评价量规反映出来的学生课堂参与情况。

首先,知识掌握情况:

1、根据前几节课的效果分析,学生对恒容、恒压条件下冲入惰性气体,对速率是否造成影响不清楚;;升温速率加快,与反应的热效应有无关系,不清楚;对改变条件后平衡移动的反应,许多学生错误的认为速率是一个增大,一个减小。

通过新课之前的复习巩固的4个小题,纠正了学生的认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学习新课过程中,我联系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学学过的乙醇催化氧化,让学生写该反应的反应机理,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在书写过程中参与体会了催化剂的催化历程,结果发现许多同学有不同程度的遗忘,经过这次练习,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学习进行到“速率—时间”图像的时候,我趁热打铁,比较了等体反应加压的“速率---时间”图像,为后续的知识升华做好了铺垫。

3、学习完新知识以后,紧跟了5个题目进行巩固,既包含本节课刚学的催化剂,又涉及到了温度、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与整个第三节的小结遥相呼应,学生接受的效果不错。

4、“精华提炼”是本节课的亮点。

根据“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限度”评测结果分析,学生对“外界条件、速率与平衡是否移动”三者的关系尚不明确,本节课通过三个疑问让学生的知识脉络清晰起来,达到了质的飞跃。

从课后作业反应的情况来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整个第三节的内容乃至第二节平衡移动的本质,没有了认知上的错误,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从评价表格的数据分析,反映出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情况。

1、从“合作量规表”的数据分析发现,学生问题的理解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大部分同学处于B阶段,结论的表述能力相当一部分同学处于C阶段,调查发现,他们中出问题的原因在于回答不全面,以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为例,许多同学将“其他条件不变”这个前提丢掉了。

2、从“自评互评量化表”来看,学生的“自信程度、积极程度、思维的创造性”有待提高,而“善于与人合作、思维的条理性”普遍得分较高。

结合我这个班级学生自身的情况分析,较之刚升高二的时候进步较大,总体上我比较满意。

附件:

合作量规表

A(15—20分)

B(10—15分)

C(5—10分)

D(2分)

自评

互评

师评

问题的理解

能完整全面的理解问题,具有问题之外的领悟见解

能完整全面的理解问题

能部分理解问题,但还需要老师或同学帮忙清理

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理解问题

问题的解决

提供正确完整的解答,并且能使用一种以上的解决方式

独立提供一种正确完整的解答

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达到正确答案

小组讨论后也无法给出正确解答

结论的表述

能够清晰连贯的解释问题,并且深刻把握问题的本质

能够独立进行合理的解释

在同学的帮助下给出正确答案

给出的答案毫无头绪

合作能力

善于提问、独立思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能与同学协作、相互讨论

能提问、独立思考,不怕吃苦,能克服困难,能与同学协作、相互讨论

基本能提问、思考,可以解决一般问题

偶尔能提问、思考,遇到困难没有勇气

学习参与程度

积极参与学习,且有创造性和独特性地提出和发现问题

积极参与学习,能较新颖地提出和发现问题

能较积极的参与学习,只能通过引导发现问题

参与学习,但消极对待

自评互评量化表

A(15—20分)

B(10—15分)

C(10—5分)

自评

互评

积极

积极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

能发言,能参与讨论与交流

很少发言,基本不参与讨论与交流

自信

大胆提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与不同看法,并做出尝试

不敢提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取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做事缺乏条理性计划性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思维创造性,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是重要的化学反应原理之一,是高考的热点。

纵观整个高中化学,这部分内容是对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的深化,必修2的教材,编者采取了学科中心、认知过程中心、社会生活问题中心相融合的多元课程设计取向,特别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选修4则对速率重点进行定量描述,有定量测量和实验操作。

就本教材而言,这部分内容是继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后,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全面深入的认识化学反应特征,逐步建立有关化学反应的知识体系,为学习第四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做好准备。

2.不同版本的对比

3个版本的教材在编写理念和方式等方面各具特色,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综合考虑化学知识的逻辑性、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结构;苏教版更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充分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将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奠定摹础,在章节内容的编排上,人教版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内容难易梯度考虑,按“速率一化学平衡(限度〕一方向”的顺序;鲁科版从化学反应的一般研究思路出发,按“方向一限度-速率”的顺序;苏教版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按“速率--方向--限度”的顺序。

在”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内容的呈现上,人教版主要通过3个半定量的实验和4个科学探究活动形成结论,并运用碰撞理论简单解释;鲁科版主要通过提供的5组表格数据结合基元反应、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等形成认识。

并运用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进行更加科学的解释;苏教版主要通过3个定性的对比实验形成结论。

并结合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进行简单解释。

3.教学内容的处理

相对而言,人教版选修与必修的要求差距小,易于接受;鲁科版更加科学;苏教版提供的3个“活动与探究”的科学探究层次较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教材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或学习资源,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获得结论,使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以速率的影响因素为例,人教版以半定量化的实验探究为基础,对影响因素的本质原因作了简化处理;苏教版采用实验探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鲁科版站在更高学科基础背景下,凸显反应机理研究,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推理、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已有的基础,对各部分内容进行优化重组。

4.教学重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简单计算;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本节教学重点:

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本节教学难点:

利用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解释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本部分内容

本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分为4个课时的新授课:

化学反应速率;

浓度和压强对速率的影响;

温度对速率的影响;

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

评测练习

新课之前的复习检测

本内容共分三部分新知识的当堂巩固

课后作业复习巩固

【设计意图】:

整个第三节的内容有许多易错点,如恒容或恒压条件下冲入惰性气体,对速率有无影响;升温速率加快,与反应的热效应无关;加压速率同增同减;乙醇催化氧化的具体过程,催化剂如何参与反应;外界条件、速率与平衡是否移动三者的关系等等。

这些知识点需要在课堂中解决并得到巩固,因此我精选以下习题,力求做到堂堂清,不留死角。

【复习回顾】

1.对于反应:

A+B=C ,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增加A的物质的量B.升高体系的温度

C.增加体系的压强D.减少c的物质的量

2.对于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2+O2

2NO,下列条件中不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

A.缩小体积B.充入更多的NOC.充入更多的HeD.升高温度

3.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是因为()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

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该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

D.该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

4.反应:

A(气)+3B(气)

2C(气);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正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逆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正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逆向移动

【当堂巩固】

1.尝试写出乙醇催化氧化的分步反应

2.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有如右图所示的

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变因素可能是什么?

并说明理由。

由于v正、v逆相同程度的增大,平衡________________。

t1时的改变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②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

③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

④不管什么反应,增大浓度,或加热或加压,或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2NO(g)+2CO(g)

N2(g)+2CO2(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5、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的速率的因素是()

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D.加少Na2SO4固体

6、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度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

均速率为v=

7.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_______原因是____

.(3)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

E1和E2的变化是:

E1__,E2___(填“增大”

“减小”“不变”)。

8.外界条件、速率与平衡是否移动的关系

外界条件改变,速率一定变化吗?

速率改变了,平衡一定移动吗?

平衡发生移动,反应速率一定变化吗?

【课后巩固】

必做部分:

课本P642、3

导学案中的课后习题1---9

选做部分:

导学案中的课后习题10---19

 

课后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是探究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我的思路是这样设计的:

提出问题--生活生产实际应用--引出课题-–5个角度学习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整个第三节小结---联系平衡实现知识升华。

我们的课堂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既要让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又要参与探究。

基于这样的目的,我设计了本节课。

下面我从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这节课进行反思。

本节课的优点:

1、本节课我自始至终都是以问题为中心,引入、过渡、分析结论、精华提炼等都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整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也比较好,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本节课突出“分析或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我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和方法养成,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合作意识。

3、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知识应“让学生自己找出来”,本节课我摒弃以教定学,力求主“导”有序,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的组织者作用。

教学过程力求收而留有空间,放而不出轨道,课堂气氛宽容、活而不乱。

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条件、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操作的实际教学。

课堂内外注重与学生融洽沟通,营造和谐、宽容的课堂气氛。

4、本节课对练习的选择尽量与已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不仅能举一反三,还能返三归一。

 

如下几点不够完美:

①课堂组织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少数同学主动发言,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发言,形成互评的局面。

②课堂实施过程中尽量让学生的表达机会多些,活动丰富些。

比如最后整节内容小结的时候,最好让学生自己回忆,而不是媒体展示。

③、四人一组的形式,让我无法对每个学生作出完全正确的评价。

以至于无法仔细的给全班学生做全面的表现性评价。

④学生自评互评量化表可以考虑当堂填写。

若能做好以上相应调整,我想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课标分析

速率的影响因素对应的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研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是: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认识规律,认识重要作用。

在本节课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表2-3-5列出了一些反应在使用催化剂前后的活化能的数据以及速率常数之比。

通过数据分析,能得出催化剂能成千上万倍的提高反应速率这一规律。

2、图2-3-9臭氧分解反应的历程与生活息息相关。

该示意图进一步直观的告诉学生,催化剂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3、制备环氧乙烷是化工生产中的实例。

分析该实例可得出催化剂具有选择性这一规律。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课本内容以外,还通过参与乙醇的催化氧化,亲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